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35303发布日期:2021-06-18 20:2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系统是指城市中排水的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以及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施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排水系统结构方案也随之不断优化,已经由传统的现场砌筑式施工向模块式施工进行了转变。城市排水系统的模块化是指将整个排水管道设计成若干个成段的模块,并且根据特定的尺寸在工厂内通过专用的模具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然后在运送到工地组装在一起。目前,城市排水模块一般包括集水涵和检查井两种类型,由于这种专门用于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预制模块化产品属于当前的新兴产品,因此设计一款经济适用且高效耐用的集水涵预制模具是本领域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以满足集水涵产品工厂化的生产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包括前门、后门、侧门、固定侧板和支撑底板,所述前门、后门为中空框式结构,前门和后门的左侧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式连接在固定侧板的两端,前门和后门的右侧和底侧分别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侧门通过导轨结构与支撑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内模包括上模、下模和四个预紧支撑杆,所述上模、下模为相对称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外侧采用弹性钢板,内侧焊接有栅格肋板,u型结构的侧板顶端设置有坡口,侧板与底板连接处设置为倒角结构,并且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的内侧设置有预紧间隙;所述四个预紧支撑杆分为两组,即两个为一组,分别间隔设置在上模、下模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门的内侧为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用于集水涵端部插口结构的成型;所述后门的内侧为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用于集水涵端部承口结构的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为锁扣组件,该锁扣组件用于将前门、后门分别与支撑底板、侧门锁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侧门底部的滑轨、间隔设置在支撑底板底部且与滑轨相对应的滑道,所述两个滑轨上均设置有滑轮,用以方便滑轨在滑道内运动自如;所述两个滑轨之间还设置有定位轴,该定位轴与支撑底板上设置的定位孔相互配合,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下模的内侧均设置有与其同等长度的矩形方孔,该矩形方孔用于供叉车插入方便拆装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预紧支撑杆为双向螺纹伸缩杆,即正、反两个螺纹杆通过双向螺纹套筒连接,所述预紧支撑杆的两端可拆卸式的连接在上模或下模侧板的内侧,通过旋转双向螺纹套筒可以实现对侧板张紧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侧门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两个预埋件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涵预制模具还包括两个预埋件,所述两个预埋件分别挂置在两个预埋件支架上。

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门、后门、侧门分别打开,将钢筋笼放置在外模内的居中定位台阶上,钢筋笼在居中定位台阶的作用下与外模之间具有灌浆间隙,随之将前门、后门、侧门依次合上并且通过锁紧机构与支撑底板相互锁紧;

将上模放入到钢筋笼内,上模的两端抵靠在前门的凹陷结构和后门的凸起结构上,分别调节设置在上模内侧的两个预紧支撑杆,使上模的两个侧壁向外扩张,从而将上模支撑在钢筋笼的上部;

将下模放入到钢筋笼内,下模的两端抵靠在前门的凹陷结构和后门的凸起结构上,分别调节设置在下模内侧的两个预紧支撑杆,使下模的两个侧壁向外扩张,从而将下模支撑在钢筋笼的下部;

在侧门的外侧设置有振动底座,将振动器安装在振动底座上。

采用吊装设备将专用灌浆料斗放置在模具上并打开仓门向模具内进行灌浆,同时启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实排气,当混凝土灌满模具即关闭仓门停止灌浆,自然凝固12-24小时;

待凝固时间达到标准后,先将下模内侧的预紧支撑杆松开,使两侧壁向里收缩,利用叉车插入矩形方孔稍微向上一提再向外拉将其取出;

将上模内侧的预紧支撑杆松开,使两侧壁向里收缩,利用叉车插入矩形方孔稍微向上一提再向外拉将其取出;

内模全部取出后,松开外模上的锁紧机构,依次将前门、后门和侧门打开,利用叉车将成型后的集水涵取出,生产过程完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预埋件分别挂置在两个预埋件支架上,两个预埋件作为检查井口骨架与混凝土浇筑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外模根据集水涵的产品特点采用框架开放式结构设计,具有自重轻、灵活性能好、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较高等特点,这种结构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工作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发明的内模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侧壁为弹性钢板与栅格肋板相结合且留有预紧间隙,通过调节支撑在内模内侧的预紧支撑杆,使得内膜的两侧壁扩张或收缩,从而实现内膜的拆卸和安装。

本发明的内膜采用坡口设计,避免了在浇筑水泥时上、下模之间容易发生错位,提高了内模的稳固性,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门、2-后门、3-侧门、4-固定侧板、5-支撑底板、6-锁紧机构、7-预埋件支架、8-上模、9-下模、10-预紧支撑杆、11-坡口、12-倒角结构、13-预紧间隙、14-凹陷结构、15-凸起结构、16-滑轨、滑道、18-滑轮、19-定位轴、20-矩形方孔、21-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包括前门1、后门2、侧门3、固定侧板4和支撑底板5,所述前门1、后门2为中空框式结构,前门1和后门2的左侧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式连接在固定侧板4的两端,所述前门1的内侧为凹陷结构14,该凹陷结构14用于集水涵端部插口结构的成型;所述后门的内侧2为凸起结构15,该凸起结构15用于集水涵端部承口结构的成型。所述前门1和后门2的右侧和底侧分别设置有锁紧机构6,所述锁紧机构6为锁扣组件,该锁扣组件用于将前门1、后门2分别与支撑底板5、侧门3锁紧连接。所述侧门3通过导轨结构与支撑底板5活动连接,其中所述导轨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侧门3底部的滑轨16、间隔设置在支撑底板5底部且与滑轨16相对应的滑道17,所述两个滑轨16上均设置有滑轮18,用以方便滑轨16在滑道17内运动自如;所述两个滑轨16之间还设置有定位轴19,该定位轴19与支撑底板5上设置的定位孔相互配合,起到定位和限位作用。所述内模包括上模8、下模9和四个预紧支撑杆10,所述上模8、下模9为相对称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外侧采用弹性钢板,内侧焊接有栅格肋板,u型结构的侧板顶端设置有坡口11,侧板与底板连接处设置为倒角结构12,并且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的内侧设置有预紧间隙13;所述四个预紧支撑杆10分为两组,即两个为一组,分别间隔设置在上模8、下模9的内侧。所述上模8、下模9的内侧均设置有与其同等长度的矩形方孔20,该矩形方孔20用于供叉车插入方便拆装操作。所述预紧支撑杆10为双向螺纹伸缩杆,即正、反两个螺纹杆通过双向螺纹套筒连接,所述预紧支撑杆的两端可拆卸式的连接在上模8或下模9侧板的内侧,通过旋转双向螺纹套筒可以实现对侧板张紧调节。

一种集水涵预制模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门1、后门2、侧门3分别打开,将钢筋笼放置在外模内的居中定位台阶上,钢筋笼在居中定位台阶的作用下与外模之间具有灌浆间隙,随之将前门1、后门2、侧门3依次合上并且通过锁紧机构与支撑底板相互锁紧;

将上模8放入到钢筋笼内,上模8的两端抵靠在前门1的凹陷结构14和后门2的凸起结构15上,分别调节设置在上模8内侧的两个预紧支撑杆10,使上模8的两个侧壁向外扩张,从而将上模8支撑在钢筋笼的上部;

将下模9放入到钢筋笼内,下模9的两端抵靠在前门1的凹陷结构14和后门2的凸起结构15上,分别调节设置在下模9内侧的两个预紧支撑杆10,使下模9的两个侧壁向外扩张,从而将下模9支撑在钢筋笼的下部;

在侧门3的外侧设置有振动底座,将振动器安装在振动底座上。

采用吊装设备将专用灌浆料斗放置在模具上并打开仓门向模具内进行灌浆,同时启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实排气,当混凝土灌满模具即关闭仓门停止灌浆,自然凝固12-24小时;

待凝固时间达到标准后,先将下模内侧的预紧支撑杆松开,使两侧壁向里收缩,利用叉车插入矩形方孔稍微向上一提再向外拉将其取出;

将上模8内侧的预紧支撑杆10松开,使两侧壁向里收缩,利用叉车插入矩形方孔稍微向上一提再向外拉将其取出;

内模全部取出后,松开外模上的锁紧机构,依次将前门1、后门2和侧门3打开,利用叉车将成型后的集水涵取出,生产过程完成。

进一步的,两个预埋件分别挂置在两个预埋件支架上,两个预埋件作为检查井口骨架与混凝土浇筑固定在一起。

工作原理:

首先把前门1、后门2、侧门3分别打开,将钢筋笼,即置于集水涵内部的加强筋(图中未示出)放置在外模内的居中定位台阶上,钢筋笼在居中定位台阶的作用下与外模之间具有灌浆间隙。随之将前门1、后门2、侧门3依次合上并且通过锁紧机构6与支撑底板5相互锁紧。

然后,再将内模组装进钢筋笼的里侧,其步骤为:先将上模8放入到钢筋笼内,上模8的两端抵靠在前门1的凹陷结构14和后门2的凸起结构15上,分别调节设置在上模内侧的两个预紧支撑杆10,使上模8的两个侧壁向外扩张,从而将上模8支撑在钢筋笼的上部;再将下模9放入到钢筋笼内,下模9的两端抵靠在前门1的凹陷结构14和后门2的凸起结构15上,分别调节设置在下模9内侧的两个预紧支撑杆10,使下模9的两个侧壁向外扩张,从而将下模9支撑在钢筋笼的下部,值得注意的是在通过预紧支撑杆10对下模9进行安装调节时一定要将下模9的坡口11和上模8的坡口11对齐。由于前门1的凹陷结构14和后门2的凸起结构15对内模进行了定位,使其支撑在钢筋笼的内侧并且内模与钢筋笼之间留有灌浆间隙。另外,在侧门3的外侧设置有振动底座,将振动器安装在振动底座上。

最后,采用吊装设备将专用灌浆料斗放置在模具上并打开仓门向模具内进行灌浆,同时启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实排气,当混凝土灌满模具即关闭仓门停止灌浆,自然凝固12-24小时。待凝固时间达到标准后,先将下模9内侧的预紧支撑杆10松开,使两侧壁向里收缩,利用叉车插入矩形方孔20稍微向上一提再向外拉将其取出;而后将上模8内侧的预紧支撑杆10松开,使两侧壁向里收缩,利用叉车插入矩形方孔20稍微向上一提再向外拉将其取出。内模全部取出后,松开外模上的锁紧机构,依次将前门1、后门2和侧门3打开,利用叉车将成型后的集水涵取出。整个集水涵的生产过程完成。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集水涵预制模具还包括两个预埋件21,在侧门3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两个预埋件支架7,两个预埋件21分别挂置在两个预埋件支架7上,两个预埋件7作为检查井口骨架与混凝土浇筑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是将集水涵和检查井相结合,我们称之为一体化集水涵。在使用原理上与实施例1也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钢筋笼与侧门3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预埋件21相对应的预留孔,将预埋件21放置在侧门3内侧的预埋件支架7上,当侧门3关合时使得预埋件21正好陷入到钢筋笼的预留孔内,随之将前门1、后门2依次合上并且通过锁紧机构6与侧门3、支撑底板5相互锁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