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

文档序号:26266685发布日期:2021-08-13 19:1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

本发明属于梁底模板支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在连接时,大多先使用钢筋进行连接,再使用预制模板对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浇铸混凝土,对梁底的模板需要通过钢管顶柱进行稳定的支撑,从而防止梁体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塌陷、变形的现象,保证梁体的浇注质量。

如申请号为:cn201610431848.9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及其方法,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其特征是此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结构还包括受拉纵筋、u形钢筋、毛化层、混凝土连接层,在预制柱上位于节点部位设置上排的连接钢筋即受拉纵筋和下排的u形钢筋,将受拉纵筋、u形钢筋的右段均与箍筋ⅰ相绑扎并埋设在预制柱内,一种装配整体式框架柱梁的边节点连接方法,在工厂生产预制柱、预制梁并分别设置毛化层,在施工现场,将预制柱上的受拉纵筋、u形钢筋分别与预制梁连接段上的纵筋、箍筋ⅱ相对应绑扎,同时,现浇普通混凝土连接层,实现梁柱之间的连接,施工方便,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抗震性能。

现有的梁底多通过在钢管顶部设置通过螺纹调节的丝杠对梁底进行稳定的支撑,由于丝杠位于钢管的顶部,在安拆时均需要工人顺着脚手架爬到顶端进行调节和安拆,十分麻烦,操作不便,且由于顶部操作空间有限使得工人在拆卸时钢管和丝杠失去与梁底的顶升力容易直接倾倒,容易砸伤工人,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梁底多通过在钢管顶部设置通过螺纹调节的丝杠对梁底进行稳定的支撑,由于丝杠位于钢管的顶部,在安拆时均需要工人顺着脚手架爬到顶端进行调节和安拆,十分麻烦,操作不便,且由于顶部操作空间有限使得工人在拆卸时钢管和丝杠失去与梁底的顶升力容易直接倾倒,容易砸伤工人,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包括内部支撑筒、锁止杆、顶部支撑块、定位销杆和微调转块;所述内部支撑筒插接在外部支撑筒的内部;所述锁止杆转动连接在内部支撑筒的内部;所述顶部支撑块插接在内部支撑筒的顶部;所述定位销杆插接在内部支撑筒的内部;所述微调转块插接在外部支撑筒筒体外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支撑筒的筒体底部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定位孔,且外部支撑筒的外部设有避让槽,避让槽的槽体形状为长条形设计,且避让槽的槽体长度大于相邻定位孔之间的间距,定位销杆穿过避让槽,且定位销杆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外部支撑筒和内部支撑筒的内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微调转块位于避让槽的底部,且外部支撑筒避让槽的底部筒体外部设有螺纹,微调转块的内部设有螺纹孔,且外部支撑筒通过筒体螺纹拧接在微调转块的螺纹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支撑块的块体底部设有支撑快拆槽,且支撑快拆槽的槽体形状为“l”形,支撑快拆槽由快拆竖槽和支撑横槽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支撑筒的顶部设有定位滑块,且内部支撑筒定位滑块底部的筒体开设有锁块横槽,锁止杆的顶部设有锁止滑块,且锁止滑块穿过锁块横槽,定位滑块和锁止滑块均插接在支撑快拆槽的内部,且定位滑块位于锁止滑块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杆的底部设有锁止推板,且锁止推板穿出内部支撑筒的筒壁,内部支撑筒的筒体中部设有锁止顶板,锁止顶板的板体外部设有轨道杆,且轨道杆的杆体外部套接有锁止顶簧,锁止顶簧的两端分分别固定连接在锁止推板的侧面和锁止顶板的侧面,且轨道杆插接在锁止推板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支撑筒的顶部设有弹簧板,且弹簧板的顶部设有快拆拉簧,快拆拉簧套接在内部支撑筒和顶部支撑块的外部,且快拆拉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部支撑块的底部和弹簧板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在外部支撑筒的中部即可调节顶部支撑块的使用高度,外部支撑筒和内部支撑筒插接伸缩并通过定位销杆定位的方式可快速调节顶部支撑块顶部的大体使用高度,并通过微调转块对顶部支撑块顶部的位置进行微调,使用方便,且顶部支撑块在拆卸时只需转动锁止杆,顶部支撑块即可自动下沉解除对梁底的顶升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工人扶持该装置避免倾倒,操作灵活,安全性高,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首先,外部支撑筒和内部支撑筒伸缩的设计使得可选择定位销杆插接在内部支撑筒底部合适的定位孔内快速改变顶部支撑块的使用高度,且旋转微调转块时微调转块能够沿着外部支撑筒外部螺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顶部支撑块的使用高度进行微调,保证顶部支撑块能够稳定的对梁底进行支撑,保证梁柱的浇注质量,且外部支撑筒和内部支撑筒中空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使得该装置的重量降低,方便工人扶持和移动,使用方便灵活,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其次,当上拉顶部支撑块时,定位滑块和锁止滑块沿着快拆竖槽向下移动,当锁止滑块滑动至支撑横槽的底部时,锁止杆能够在锁止顶簧的作用下横向转动,从而使得锁止滑块转动至支撑横槽位于快拆竖槽对向的一端,从而此时顶部支撑块无法向下移动,能够调节内部支撑筒的使用高度对梁底进行稳定的支撑,操作方便,当浇筑完成后拆卸该装置时,只需转动锁止杆,锁止滑块重新转动至快拆竖槽内的底部,此时顶部支撑块在快拆拉簧的作用下自动下移,从而解除顶部支撑块对梁底的支撑顶升,方便该装置的拆卸拿出梁底以备下次使用,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无需工人在脚手架的顶部操作,方便对该装置的扶持和运输,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再者,锁止顶簧能够保证顶部支撑块在使用时锁止滑块能够稳定的处于支撑横槽位于快拆竖槽对向的一端,不会使得该装置在支撑顶升过程中出现顶部支撑块意外滑落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保证了梁柱的浇注质量,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顶部支撑块对梁底支撑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顶部支撑块下落解除对梁底支撑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内部支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锁止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顶部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2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3中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图2中c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外部支撑筒;2、内部支撑筒;3、锁止杆;4、顶部支撑块;5、定位销杆;6、微调转块;101、避让槽;201、定位孔;202、定位滑块;203、锁块横槽;204、锁止顶板;205、弹簧板;2041、轨道杆;2042、锁止顶簧;2051、快拆拉簧;301、锁止滑块;302、锁止推板;401、支撑快拆槽;4011、快拆竖槽;4012、支撑横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双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框架柱连接结构,包括内部支撑筒2、锁止杆3、顶部支撑块4、定位销杆5和微调转块6;内部支撑筒2插接在外部支撑筒1的内部;锁止杆3转动连接在内部支撑筒2的内部;锁止杆3的底部设有锁止推板302,且锁止推板302穿出内部支撑筒2的筒壁,内部支撑筒2的筒体中部设有锁止顶板204,锁止顶板204的板体外部设有轨道杆2041,且轨道杆2041的杆体外部套接有锁止顶簧2042,锁止顶簧2042的两端分分别固定连接在锁止推板302的侧面和锁止顶板204的侧面,且轨道杆2041插接在锁止推板302的内部,该设计使得锁止顶簧2042能够保证顶部支撑块4在使用时锁止滑块301能够稳定的处于支撑横槽4012位于快拆竖槽4011对向的一端,不会使得该装置在支撑顶升过程中出现顶部支撑块4意外滑落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保证了梁柱的浇注质量,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顶部支撑块4插接在内部支撑筒2的顶部;顶部支撑块4的块体底部设有支撑快拆槽401,且支撑快拆槽401的槽体形状为“l”形,支撑快拆槽401由快拆竖槽4011和支撑横槽4012组成;定位销杆5插接在内部支撑筒2的内部;微调转块6插接在外部支撑筒1筒体外的顶部;微调转块6位于避让槽101的底部,且外部支撑筒1避让槽101的底部筒体外部设有螺纹,微调转块6的内部设有螺纹孔,且外部支撑筒1通过筒体螺纹拧接在微调转块6的螺纹孔内部,该设计使得旋转微调转块6时微调转块6能够沿着外部支撑筒1外部螺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顶部支撑块4的使用高度进行微调,保证顶部支撑块4能够稳定的对梁底进行支撑,保证梁柱的浇注质量,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其中,内部支撑筒2的筒体底部设有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的定位孔201,且外部支撑筒1的外部设有避让槽101,避让槽101的槽体形状为长条形设计,且避让槽101的槽体长度大于相邻定位孔201之间的间距,定位销杆5穿过避让槽101,且定位销杆5插接在定位孔201的内部,外部支撑筒1和内部支撑筒2的内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结构,该设计使得外部支撑筒1和内部支撑筒2伸缩的设计使得可选择定位销杆5插接在内部支撑筒2底部合适的定位孔201内快速改变顶部支撑块4的使用高度,外部支撑筒1和内部支撑筒2中空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使得该装置的重量降低,方便工人扶持和移动,使用方便灵活,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其中,内部支撑筒2的顶部设有定位滑块202,且内部支撑筒2定位滑块202底部的筒体开设有锁块横槽203,锁止杆3的顶部设有锁止滑块301,且锁止滑块301穿过锁块横槽203,定位滑块202和锁止滑块301均插接在支撑快拆槽401的内部,且定位滑块202位于锁止滑块301的顶部,该设计使得当上拉顶部支撑块4时,定位滑块202和锁止滑块301沿着快拆竖槽4011向下移动,当锁止滑块301滑动至支撑横槽4012的底部时,锁止杆3能够在锁止顶簧2042的作用下横向转动,从而使得锁止滑块301转动至支撑横槽4012位于快拆竖槽4011对向的一端,从而此时顶部支撑块4无法向下移动,能够调节内部支撑筒2的使用高度对梁底进行稳定的支撑,操作方便,当浇筑完成后拆卸该装置时,只需转动锁止杆3,锁止滑块301重新转动至快拆竖槽4011内的底部,此时顶部支撑块4在快拆拉簧2051的作用下自动下移,从而解除顶部支撑块4对梁底的支撑顶升,方便该装置的拆卸拿出梁底以备下次使用,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无需工人在脚手架的顶部操作,方便对该装置的扶持和运输,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中,内部支撑筒2的顶部设有弹簧板205,且弹簧板205的顶部设有快拆拉簧2051,快拆拉簧2051套接在内部支撑筒2和顶部支撑块4的外部,且快拆拉簧20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顶部支撑块4的底部和弹簧板205的顶部,该设计使得当浇筑完成后拆卸该装置时,只需转动锁止杆3,锁止滑块301重新转动至快拆竖槽4011内的底部,此时顶部支撑块4在快拆拉簧2051的作用下自动下移,从而解除顶部支撑块4对梁底的支撑顶升,方便该装置的拆卸拿出梁底以备下次使用,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无需工人在脚手架的顶部操作,方便对该装置的扶持和运输,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先将顶部支撑块4拉出内部支撑筒2的顶部卡接,从而实现顶部支撑块4对梁底的顶升支撑,当上拉顶部支撑块4时,定位滑块202和锁止滑块301沿着快拆竖槽4011向下移动,当锁止滑块301滑动至支撑横槽4012的底部时,锁止杆3能够在锁止顶簧2042的作用下横向转动,从而使得锁止滑块301转动至支撑横槽4012位于快拆竖槽4011对向的一端,从而此时顶部支撑块4无法向下移动,能够调节内部支撑筒2的使用高度对梁底进行稳定的支撑,操作方便,根据梁底高度调节该装置的使用高度,定位销杆5插接在内部支撑筒2底部合适的定位孔201内快速改变顶部支撑块4的使用高度,且旋转微调转块6时微调转块6能够沿着外部支撑筒1外部螺纹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对顶部支撑块4的使用高度进行微调,保证顶部支撑块4能够稳定的对梁底进行支撑,锁止顶簧2042能够保证顶部支撑块4在使用时锁止滑块301能够稳定的处于支撑横槽4012位于快拆竖槽4011对向的一端,不会使得该装置在支撑顶升过程中出现顶部支撑块4意外滑落的现象发生,使用稳定,保证梁柱的浇注质量,且外部支撑筒1和内部支撑筒2中空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使得该装置的重量降低,方便工人扶持和移动,使用方便灵活,当浇筑完成后拆卸该装置时,只需转动锁止杆3,锁止滑块301重新转动至快拆竖槽4011内的底部,此时顶部支撑块4在快拆拉簧2051的作用下自动下移,从而解除顶部支撑块4对梁底的支撑顶升,方便该装置的拆卸拿出梁底以备下次使用,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无需工人在脚手架的顶部操作,方便对该装置的扶持和运输,该装置在外部支撑筒1中部即可调节顶部支撑块4的使用高度,外部支撑筒1和内部支撑筒2插接伸缩并通过定位销杆5定位的方式可快速调节顶部支撑块4顶部的大体使用高度,并通过微调转块6对顶部支撑块4顶部的位置进行微调,使用方便,且顶部支撑块4在拆卸时只需转动锁止杆3,顶部支撑块4即可自动下沉解除对梁底的顶升固定,操作方便,便于工人扶持该装置避免倾倒,操作灵活,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