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转动调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7888发布日期:2021-09-25 04:4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转动调平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转动调平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工业化内装领域,墙面板多采用工厂预生产,现场组装的形式。传统的装配式装修,其墙面找平是通过轻钢龙骨来进行调平,即通过轻钢龙骨的完成面来进行找平,安装费时费力。同时,轻钢龙骨属于金属件,刚度较高,如果遇到平整度低的墙面,龙骨本身处于弯曲或者倾斜状态,很难达到高效调平的效果。
3.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一些相关的用于装配式墙板的调平结构,例如专利号为cn212405885u的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调节连接结构,其包括墙面基层和挂接在墙面基层的上的墙板,墙面基层上设置有若干调节部件,若干调节部件平行设置,调节部件包括连接在墙面基层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上连接有第一挂件,墙板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挂件,第二挂件挂接在第一挂件上。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调节连接结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基层和饰面板的不平整导致装饰层不平整的问题,从而可以达到提高装饰效果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中的调节杆与转动块连接仅可转动,而缺少转动指定角度后进行紧固的结构,因此会存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墙板的调平难度大,安装费时费力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转动调平结构,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装配式墙板的调平难度,提升调平效果。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转动调平结构,包括与基层墙体固定连接的底座以及架设在底座上与之相配合的外齿轮杆,其中:所述底座中部设置有一个外凸的啮合部,所述啮合部顶部设置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内齿轮,所述底座上还对称设置有两组用于支撑固定外齿轮杆的底座支架以及固定装置;所述外齿轮杆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内齿轮相啮合的外齿轮,所述外齿轮杆的顶部还设置有一个用于与墙板固定连接的面板连接座。
6.本发明中的调平结构包括一个底座以及外齿轮杆,其中底座中部设置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内齿轮,而外齿轮杆底部设置有外齿轮,因此外齿轮能够与内齿轮相啮合配合,从而使得外齿轮杆能够沿着内齿轮左右转动,进而可以调节外齿轮杆端部的面板连接座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调平位置。
7.本发明还在底座上设置底座支架,使得外齿轮杆在转动过程中底座支架能够起到支点的作用,从而对外齿轮杆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当外齿轮杆达到最佳的调平位置时,底座支架以及固定装置还能够对外齿轮杆起到固定作用,从而能够保持外齿轮杆的调平角度,使得在安装墙板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结构稳定效果,从而保证了最终的墙板的安装效果。
8.因此,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基层墙体表面不平整的安装环境下的装饰墙板的安装问题,提升了装饰面板安装过程中的力学强度、平整性以及美观性。
9.作为优选,还包括一个限位外壳,所述限位外壳包括一个用于对外齿轮杆进行限位的限位端以及两块设置在限位端底部并可与底座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底板,所述限位端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外齿轮杆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10.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中还添加了一个用于对外齿轮杆起到限位效果的限位外壳,其能够在外齿轮杆调节至最佳的调平位置后固定外齿轮杆的位置,防止其角度再次发生偏移。
11.其中限位底板可与底座可拆卸连接,从而在与底座固定连接的过程中能够防止限位外壳随着外齿轮杆转动而发生转动,而对外齿轮杆起到限位效果主要是通过限位结构实现。
12.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一个设置在限位端中部并能够容纳外齿轮杆的通槽,限位端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滑槽,两条滑槽之间滑动连接设置有两个弹性卡扣,所述外齿轮杆设置在两个弹性卡扣之间。
13.本发明中的限位结构包括一个够容纳外齿轮杆的通槽,因此在外齿轮杆转动过程能够在通槽中实现,此外在通槽位于外齿轮杆的前后两侧还设置有弹性卡扣,其能够沿着限位端的左右两侧的滑槽前后移动,当外齿轮杆转动至最佳调平位置后,移动弹性卡扣并将其与外齿轮杆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锁紧外齿轮杆,防止其再次发生偏移转动。
14.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中底座支架与啮合部之间存在具有一定宽度的间隙,所述限位底板插设在间隙之中。
15.作为优选,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轴孔,所述外齿轮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轴孔相适配的齿轮轴,使得外齿轮杆能够架设在两个底座支架上。
16.本发明中将外齿轮杆与底座支架的连接通过齿轮轴与第一轴孔的配合,能够有效实现底座支架对外齿轮杆之间的支撑以及转动连接。同时,当外齿轮杆调节至合适角度后,只需要在齿轮轴穿过第一轴孔的端部通过螺母锁紧,即可有效将外齿轮杆的角度进行固定,保证了安装时的稳定性。
1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用于支撑齿轮轴的第二轴孔,所述齿轮轴依次穿过第二轴孔以及第一轴孔。
18.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啮合部相固定的螺钉孔。
19.本发明通过螺钉孔能够将限位底板固定在底座上,防止其围绕齿轮轴转动。
20.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两对螺钉孔,所述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层墙体上。
21.作为优选,所述面板连接座与墙板之间通过胶粘连接。
22.作为优选,所述面板连接座表面还设置有用于与墙板螺钉连接的连接孔。
23.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采用内齿轮与外齿轮相啮合配合的方式,从而使得外齿轮杆能够沿着内齿轮左右转动,进而可以定量调节外齿轮杆端部的面板连接座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调平位置,具有调节方法简单,轻松简便的效果。
24.(2)本发明在外齿轮杆调节至最佳位置后能够对其位置进行有效固定,防止其角
度再次发生偏移。
25.(3)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基层墙体表面不平整的安装环境下的装饰墙板的安装问题,提升了装饰面板安装过程中的力学强度、平整性以及美观性。
附图说明
26.图1 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7.图2 为本发明图1的正视图。
[0028] 图3 为本发明除去限位外壳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 为本发明图3的正视图。
[0030]
图5 为本发明限位外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
其中:底座1、啮合部2、内齿轮3、第一轴孔4、外齿轮杆5、外齿轮6、齿轮轴7、面板连接座8、限位外壳9、限位端10、限位底板11、限位结构12、滑槽13、弹性卡扣14、通槽15、第二轴孔16、固定螺孔17、螺钉孔18、连接孔19、间隙20、底座支架21、固定装置22。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转动调平结构,包括与基层墙体固定连接的底座1以及架设在底座1上与之相配合的外齿轮杆5。
[0034]
其中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两对螺钉孔18,在安装过程中底座1通过螺钉贯穿螺钉孔18从而将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外凸的啮合部2,其主体呈梯形,位于啮合部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向内凹陷并呈半圆形的内齿轮3。
[0035]
此外,底座1上还沿啮合部2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固定外齿轮杆5的底座支架21,底座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4,并且底座支架21与啮合部2之间存在具有一定宽度的间隙20。
[0036]
外齿轮杆5的底部设置有能够与内齿轮3相啮合的外齿轮6,而其顶部为用于与墙板固定连接的面板连接座8。外齿轮杆5的中部还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轴孔4相适配的齿轮轴7,该齿轮轴7的端部设置有螺纹段,当左右两侧的齿轮轴7分别穿过第一轴孔4后,能够架设在两个底座支架21上。此时外齿轮杆5便可以以齿轮轴7为圆心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外齿轮杆5上的外齿轮6即可与内齿轮3相啮合,每旋转一格齿槽即可对外齿轮杆5的面板连接座8的角度进行一次微调,直到面板连接座8的位置达到水平状态为最佳位置。
[0037]
当达到最佳位置后,即可通过一个固定装置22(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螺母的方式)对将两侧的齿轮轴7上的螺纹锁紧,从而将外齿轮杆5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随即可以将面板连接座8与墙板之间通过胶粘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面板连接座8与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在面板连接座8表面还设置有用于与墙板螺钉连接的连接孔19,从
而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将面板连接座8与墙板之间进行连接,进一步对两者的连接强度进行了提升。
[0038]
上述结构在大部分情况下便能够实现其预定的效果,但是在某些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固定后外齿轮杆5转动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外齿轮杆5的稳定性,本发明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对外齿轮杆5起到限位效果的限位外壳9,使其能够在外齿轮杆5调节至最佳的调平位置后固定外齿轮杆5的位置,防止其角度再次发生偏移。
[0039]
其具体结构如下:限位外壳9包括一个用于对外齿轮杆5进行限位的限位端10以及两块设置在限位端10底部并可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底板11。其中限位底板11向下插设在间隙20之中。限位底板11的顶部同样设置有一个用于齿轮轴7支撑齿轮轴7的第二轴孔16,使得齿轮轴7能够依次穿过第二轴孔16以及第一轴孔4,并且限位底板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啮合部2相固定的固定螺孔17,从而能够将限位底板11固定在底座1上,防止其围绕齿轮轴7转动。
[0040]
而限位外壳9上端的限位端1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外齿轮杆5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12,其包括个设置在限位端10中部并能够容纳外齿轮杆5的通槽15,因此在外齿轮杆5的转动过程能够在通槽15中实现。而限位端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滑槽13,两条滑槽13之间位于滑动连接设置有两个弹性卡扣14,外齿轮杆5设置在两个弹性卡扣14之间。弹性卡扣14能够沿着限位端10的左右两侧的滑槽13前后移动,当外齿轮杆5转动至最佳调平位置后,移动弹性卡扣14并将其与外齿轮杆5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锁紧外齿轮杆5,防止其再次发生偏移转动。
[0041]
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墙板调平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s.1首先通过螺钉与螺钉孔18之间的配合连接将限位底板11固定安装在基层墙体上;s.2上下推动外齿轮杆5,使得外齿轮杆5上的外齿轮6与啮合部2上的内齿轮3相啮合转动,直至面板连接座8能够达到水平位置,此时即为最佳调平位置;s.3通过螺母对将两侧的齿轮轴7上的螺纹锁紧,从而将外齿轮杆5的位置进行固定s.4移动弹性卡扣14并将其与外齿轮杆5紧密贴合,从而能够有效锁紧外齿轮杆5,防止其再次发生偏移转动;s.5通过胶粘连接的方式将墙板与面板连接座8相固定,在必要的时候还可通过面板连接座8表面的连接孔19进行螺钉连接。
[0042]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内齿轮3与外齿轮相啮合配合的方式,从而使得外齿轮杆5能够沿着内齿轮3左右转动,进而可以定量调节外齿轮杆5端部的面板连接座8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调平位置,具有调节方法简单,轻松简便的效果。同时,本发明在外齿轮杆5调节至最佳位置后能够对其位置进行有效固定,防止其角度再次发生偏移。此外,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基层墙体表面不平整的安装环境下的装饰墙板的安装问题,提升了装饰面板安装过程中的力学强度、平整性以及美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