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9532发布日期:2021-12-11 07:4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中装配式墙板安装便捷,同时存在稳定性差等缺点。
3.关于装配式墙板,经检索发现,有一篇专利号为201921426520.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板,该种装配式建筑用墙板,通过在混凝土层和前后侧的隔温层之间形成缓冲腔,通过缓冲块插入缓冲盒,利用缓冲弹簧的作用给墙体一定的缓冲抗震性能,再配合混凝土层内的支撑钢筋作用,提高墙体稳定性、抗震性,不易损坏,且通过在混凝土层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隔温层和防水层,用于隔温防水,保证建筑内温度,再加上外侧的防水层上的导水翼导流水,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同时,隔温层内部的隔音空腔,具有削弱噪音的性能,优化建筑居住舒适度。
4.该种装配式墙板利用缓冲弹簧配合混凝土达到提升稳定性作用,由于该种装配式墙板呈框架状设置,且内部填充有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通过缓冲弹簧减震需要墙板外壁或内壁受挤压才能使得缓冲弹簧对墙板进行缓冲,进而不能提高墙板的稳定性,且墙板连接处存在缝隙,在雨天时存在渗水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描述问题。
6.本发明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包括墙体和拼接块,所述墙体左侧面与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拼接块,所述墙体底部嵌入设置有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顶部固定连接有雨水斗,所述雨水斗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所述底盘顶部固定连接有夹圈,所述夹圈顶部固定连接有空气挡板,所述连接支管底部固定连接有悬吊管,所述悬吊管一端活动安装有立管,所述立管远离悬吊管一端活动安装有出户管道,所述墙体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海绵,所述海绵内部下方嵌入设置有气囊。
7.优选的,所述墙体右侧面与底部均开设有与拼接块相匹配的连接孔。
8.优选的,所述空气挡板与夹圈均采用铬金属。
9.优选的,所述底盘材质所采用为含钼不锈钢。
10.优选的,所述悬吊管一端通过45度弯头与立管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立管一端通过45度弯头与出户管道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海绵呈波浪形设置。
13.优选的,所述海绵所使用材质为三聚氰胺泡沫。
14.优选的,所述海绵位于墙体内部中心处,且左右两侧距离墙体内壁留有十公分的
长度。
15.优选的,所述气囊内部填充有纯净水。
16.有益效果该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将墙体通过左侧与顶部的拼接块与其他墙体进行组装,在雨天时,雨水通过墙体连接处的缝隙进入墙体内部,雨水被增重件吸附,增重件吸附雨水后重量增加,使得墙体内部重量增加并提高墙体稳定性,增重件重量增加后对内部膨胀元件的压力增加,使得内部膨胀元件受压力膨胀,并推动增重件反向移动,增重件通过墙体内壁被挤压,使得增重件内部雨水被挤出,雨水流至排水件顶部,排水件通过最下方元件支架内的高度差产生势能,使排水件顶部积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排水件不会进入空气,排水件内部以满管流状态排水时产生负压,其内部的雨水获得附加的压力而形成虹吸现象,使得雨水通过排水件快速排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墙体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悬吊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排水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增重件结构示意图。
18.图1

6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墙体;101、拼接块;2、海绵;201、气囊;3、悬吊管;301、连接支管;302、立管;303、出户管道;304、空气挡板;305、夹圈;306、底盘;307、雨水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包括墙体1和拼接块101,墙体1左侧与顶部均连接有拼接块101,墙体1底部安装有阻隔空气功能的排水件,墙体1内部设置有膨胀功能的增重件。
21.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通过墙体1左侧与顶部的拼接块101与其他墙体1组装,在雨天时,雨水通过墙体1连接处的缝隙进入墙体1内部,雨水被增重件吸附,增重件吸附雨水后重量增加,同时在受雨天影响时,使得墙体1内部重量增加,提高稳定性,增重件质量增加后对内部膨胀元件压力增加,使得内部膨胀元件受压力膨胀,并推动增重件反向移动,同时增重件通过墙体1内壁被挤压,增重件将内部雨水挤出,雨水流出至增重件左右两侧,并位于排水件顶部,排水件通过与最下方元件之间高度差产生的能量,使排水件顶部积水达到一定高度时,使得排水件顶部不进入空气,通过虹吸原理,排水
件内部以满管流状态排水时产生负压,进而通过排水件下方元件形成抽吸作用将雨水迅速排掉。
22.本实施例提供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其通过排水件与增重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此防止装配式墙板渗水,并提高墙板的稳定性。
23.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墙体1右侧面与底部均开设有与拼接块101相匹配的连接孔。
24.其中,墙体1通过拼接块101与另一块墙体1进行拼接时,便于通过左侧与顶部的拼接块101嵌入一块或多块墙体1右侧与底部的连接孔相连接,进而达到拼接目的。
25.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排水件包括悬吊管3、连接支管301、立管302、出户管道303、空气挡板304、夹圈305、底盘306和雨水斗307,悬吊管3外侧面连接有连接支管301,连接支管301顶部连接有雨水斗307,雨水斗307顶部连接有底盘306,底盘306顶部连接有夹圈305,夹圈305顶部连接有空气挡板304,悬吊管3一端连接有立管302,立管302远离悬吊管3一端连接有出户管道303;空气挡板304与夹圈305均采用铬金属;底盘306材质所采用为含钼不锈钢;悬吊管3一端通过45度弯头与立管302连接;立管302一端通过45度弯头与出户管道303连接。
26.其中,当雨水被增重件挤压排出时,雨水流于空气挡板304顶部,由于空气挡板304顶部与出户管道303存在高度差,通过此高度差水流落下的势能,雨水通过空气挡板304、夹圈305以及底盘306进入连接支管301内部,使得悬吊管3内造成局部真空,进而雨水斗307以及连接支管301内部的雨水获得附加的压力而形成虹吸现象,使得连接支管301将雨水导入悬吊管3,使悬吊管3内形成抽吸作用将雨水迅速排入立管302,雨水快速通过立管302从出户管道303排出。
27.其中,空气挡板304与夹圈305均采用铬金属,铬金属是硬度最强的金属,有利于防止雨水中掺杂泥沙等坚硬物质对空气挡板304与夹圈305造成损坏。
28.其中,底盘306材质所采用为含钼不锈钢,雨水为酸性,且含钼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与挤压性,有利于保护整体结构不被破坏。
29.其中,悬吊管3一端通过45度弯头与立管302连接,有利于防止雨水通过附加的压力过大通过立管302时对其造成损坏。
30.其中,立管302一端通过45度弯头与出户管道303连接,有利于防止雨水通过附加的压力过大通过出户管道303时对其造成损坏。
31.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重件包括海绵2和气囊201,海绵2内部设置有气囊201;海绵2呈波浪形设置;海绵2所使用材质为三聚氰胺泡沫;海绵2位于墙体1内部中心处,且左右两侧距离墙体1内壁留有十公分的长度;气囊201内部填充有纯净水。
32.其中,墙体1通过拼接块101拼接后,在雨水天气时,雨水通过墙体1连接处缝隙渗入其内部,雨水进入墙体1内部后通过海绵2对其进行吸附,海绵2吸附雨水后重量增加,墙体1内部重量增加的同时提高墙体1的稳定性,海绵2吸附雨水重量增加后对气囊201进行挤压,气囊201内部纯净水任一一点受压力的增值后,此压强增值的瞬间传至静止纯净水各
点,使得气囊201反向推动海绵2,海绵2受压力向上移动与墙体1内壁接触并挤压,海绵2内部的雨水受挤压排出,并流至海绵2左右两侧。
33.其中,海绵2呈波浪形设置,有利于海绵2通过波浪形受挤压时,内部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34.其中,海绵2所使用材质为三聚氰胺泡沫,三聚氰胺泡沫具有优良的吸音、隔热、阻燃耐高温等性能。
35.其中,海绵2位于墙体1内部中心处,且左右两侧距离墙体1内壁留有十公分的长度,有利于海绵2受挤压将雨水排出后,通过左右两侧将雨水导至空气挡板304顶部。
36.其中,气囊201内部填充有纯净水,有利于提高气囊201受压力对海绵2挤压的推力。
37.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包括墙体1和拼接块101,墙体1左侧与顶部均连接有拼接块101,墙体1底部安装有阻隔空气功能的排水件,墙体1内部设置有膨胀功能的增重件。
38.本发明提供的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用装配式墙板,其通过排水件与增重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此防止装配式墙板渗水,并提高墙板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