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1939发布日期:2022-02-08 00:5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铜瓦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瓦片是重要的屋面防水材料,一般用泥土烧成,也有用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形状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的等,用于盖房子,瓦片颜色以砖红色和灰色为主,应用于建筑上,不仅隔热防雨而且美观整洁,耐用性高,瓦片的种类较多,其中铜瓦是瓦片中的一种,铜瓦,顾名思义,即用铜做的瓦,目前,国内现存的铜瓦古建,大都散建于明清两朝,且主要为寺庙佛堂之核心建筑,这些铜瓦殿宇或立于巉崖峭壁,或隐于崇山峻岭;其庄严肃穆,古韵悠长,锻造铜瓦是最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高效节能铜瓦,该铜瓦通过锻轧厚铜板,经深钻孔后再挤压成形,最后封孔而制成,其中,水直接冷却铜瓦体的直冷式铜瓦,致密度高,导电效果良好,是目前较新式的铜瓦,正在推广使用,当然,铜瓦材质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铜瓦相接触的电极壳表面质量的好坏,也是延长铜瓦寿命很重要的因素,铜瓦不锈钢厚壁管的种类比较多,生产中使用的铜瓦有铸钢瓦、铸造黄铜瓦zh96黄铜、铸造紫铜铜瓦、锻造铜瓦和铜钢复合铜瓦五种铜瓦,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铸造紫铜铜瓦和锻造铜瓦,由于导电性能好,韧性好,目前使用较多。
3.目前现有的铜瓦种类较多,将其表面涂刷不同的喷漆可以进行不同效果的装饰,目前在铜瓦的安装工作一般是在屋顶进行铺设支架,以支架为瓦片的安装提供支撑,在支架安装完成后在其顶部铺设铜瓦,同时将铜瓦之间进行点焊固定,以此来保证铜瓦的整体性,但点焊固定后的铜瓦,在拆除时,难以将铜瓦进行拆分,强制拆分后的铜瓦会造成损坏,不能进行下次使用,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设置有底瓦片,所述底瓦片底部与横板顶部相贴合,所述底瓦片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上瓦片,所述上瓦片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均延伸入底瓦片内部,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调控机构,所述底瓦片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横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
6.所述调控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固定连接于支架一侧,所述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框体一侧壁并与框体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均与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螺纹杆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
7.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两端螺纹设置为方向相反,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连接有长板,所述长板底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长板并与长板通过螺纹连接,螺栓向不同方向转动
时,由于螺栓与长板通过螺纹连接,所以螺栓分别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移动。
8.优选的,所述螺栓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贯穿一侧框体底部,所述u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顶部与螺纹杆底部相贴合,通过u形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后,带动挤压板对螺纹杆进行贴合挤压,受到强力挤压后的螺纹杆不可进行转动,从而获得限位。
9.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条形板,所述条形板固定连接于横板一侧,所述条形板中间开设有通槽,所述上瓦片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外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延伸入通槽内部,环形板与通槽相匹配,在环形板延伸入通槽内部后,环形板的高度与条形板的高度相等,同时环形板的外表面与通槽内腔壁相贴合。
10.优选的,所述条形板上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分别设置于通槽两侧,所述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贯穿活动槽,所述固定板底部与衔接板顶部固定连接,当固定板延伸至将环形板包含在内部时,环形板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固定板内侧顶部和底部相贴合,以此来对环形板进行限位,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11.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贯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环形板顶部和底部相贴合,限位板贯穿固定板后可以对固定板进行限位,使固定板只能进行左右移动从而不会跑偏。
12.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卡板,两个所述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底瓦片底部两侧,所述卡板延伸入横板内部,所述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框,所述辅助框延伸出横板外部,所述辅助框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可以在伸缩杆受到挤压的力后,为伸缩杆提供反向推力,使伸缩杆在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后,可以迅速回弹至初始位置。
13.优选的,所述辅助框两侧均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框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伸缩杆贯穿辅助槽,所述伸缩杆一侧与卡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顶部与横板底部相贴合,卡块弹出后与横板底部接触,对卡板进行限位,卡板贯穿横板并与横板内部相贴合,则此时卡板在延伸入横板内部后,不可进行上下和左右移动,得到固定限位,使连接后更加稳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通过调控机构的设计,转动螺纹杆,此时两个螺纹块进行相向移动,螺纹块带动衔接板移动,衔接板带动固定板移动,随后固定板移动至内侧将环形板包含在内部,对环形板进行限位夹持,在以上步骤完成后,转动螺栓,螺栓转动后向上移动,螺栓带动u形板移动,u形板带动挤压板向上移动至挤压板顶部与螺纹杆底部紧紧贴合,此时螺纹杆受到挤压的力不可转动,提高了固定板夹持后的稳定性,通过调控机构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安装后铜瓦的稳定性。
16.2、该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通过限位机构的设计,当卡块移动至卡板上贯穿处的槽时,卡块底部的斜面通过挤压促使卡块向辅助框内部移动,当卡块移动至辅助框内部后,辅助框继续向下移动至贯穿横板,随后卡块不受到挤压的力时,弹簧提供反向推力促使伸缩杆进行回拉,则此时卡块向外侧弹出,卡块弹出后顶部与横板底部相贴合,此时卡板不可移动,得到限位,完成底瓦片的安装过程,整个安装过程简单便捷,安装简单的同时对于后期需要对铜瓦进行拆除同样便捷,可以随时进行拆卸,且拆卸过程不会对瓦片造成损伤,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17.3、该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通过安装机构的设计,固定板移动至内侧将环形板包含在内部,对环形板进行限位夹持,通过固定板移动至将环形板包含在固定板内侧时,使环形板不可进行上下移动,有效避免上瓦片受到外界风力等因素引发晃动晃动,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瓦片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形和稳固性。
附图说明
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22.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
23.图5为图2中的c处放大图。
24.图中:1、支架;2、横板;3、底瓦片;4、上瓦片;5、安装板;6、调控机构;61、框体;62、竖板;63、螺纹杆;64、螺纹块;65、衔接板;66、转动板;67、长板;68、螺栓;69、u形板;691、挤压板;7、安装机构;71、条形板;72、环形板;73、固定板;74、限位板;8、限位机构;81、卡板; 82、辅助框;83、隔板;84、伸缩杆;85、弹簧;86、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铜瓦无焊点安装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横板2顶部设置有底瓦片3,底瓦片3底部与横板2顶部相贴合,底瓦片3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上瓦片4,上瓦片 4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两个安装板5均延伸入底瓦片3内部,支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调控机构6,底瓦片3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8,横板 2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7。
27.调控机构6包括框体61,框体61固定连接于支架1一侧,框体61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板62,竖板62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3,螺纹杆63贯穿框体 61一侧壁并与框体61转动连接,螺纹杆63外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块64,两个螺纹块64均与螺纹杆63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块64顶部固定连接有衔接板65,螺纹杆63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66,螺纹杆63两端螺纹设置为方向相反,支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长板67,长板67底部设置有螺栓68,螺栓68 贯穿长板67并与长板67通过螺纹连接,螺栓68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69, u形板69贯穿一侧框体61底部,u形板69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691,挤压板691顶部与螺纹杆63底部相贴合,通过调控机构6的设计,转动螺纹杆63,此时两个螺纹块64进行相向移动,螺纹块64带动衔接板65移动,衔接板65 带动固定板73移动,随后固定板73移动至内侧将环形板72包含在内部,对环形板72进行限位夹持,在以上步骤完成后,转动螺栓68,螺栓68转动后向上移动,螺栓68带动u形板69移动,u形板69带动挤压板691向上移动至挤压板691顶部与螺纹杆63底部紧紧
贴合,此时螺纹杆63受到挤压的力不可转动,提高了固定板73夹持后的稳定性,通过调控机构6的设计,提高了安装后铜瓦的稳定性。
28.安装机构7包括条形板71,条形板71固定连接于横板2一侧,条形板 71中间开设有通槽,上瓦片4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板62,竖板62外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72,环形板72延伸入通槽内部,条形板71上开设有两个活动槽,两个活动槽分别设置于通槽两侧,活动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板73,固定板73贯穿活动槽,固定板73底部与衔接板65顶部固定连接,活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4,限位板74贯穿固定板73,固定板73内侧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环形板72顶部和底部相贴合,通过限位机构8的设计,当卡块86移动至卡板81上贯穿处的槽时,卡块86底部的斜面通过挤压促使卡块86向辅助框82内部移动,当卡块86移动至辅助框82内部后,辅助框82继续向下移动至贯穿横板2,随后卡块86不受到挤压的力时,弹簧85提供反向推力促使伸缩杆84进行回拉,则此时卡块86向外侧弹出,卡块86弹出后顶部与横板 2底部相贴合,此时卡板81不可移动,得到限位,完成底瓦片3的安装过程,整个安装过程简单便捷,降低了操作门槛。
29.限位机构8包括两个卡板81,两个卡板81分别固定连接于底瓦片3底部两侧,卡板81延伸入横板2内部,卡板81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框82,辅助框82延伸出横板2外部,辅助框82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83,隔板8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84,伸缩杆84外部固定连接有弹簧85,辅助框82两侧均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框82两侧均设置有卡块86,伸缩杆84贯穿辅助槽,伸缩杆84一侧与卡块86一侧固定连接,卡块86顶部与横板2底部相贴合,通过安装机构7的设计,固定板73移动至内侧将环形板72包含在内部,对环形板72进行限位夹持,通过固定板73移动至将环形板72包含在固定板73 内侧时,固定板73内侧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环形板72顶部和底部相贴合,使环形板72不可进行上下移动,有效避免上瓦片4受到外界风力等因素引发晃动晃动,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瓦片脱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形和稳固性。
3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此装置使用时,首先对底瓦片3进行安装,将底板片向横板2顶部进行放置,在卡板81移动时,当卡块86移动至卡板81上贯穿处的槽时,卡块86底部的斜面通过挤压促使卡块86向辅助框82内部移动,此时卡块86移动的同时对伸缩杆84进行挤压,伸缩杆84受到积压的力后进行压缩,同时带动伸缩杆84带动弹簧85进行压缩,当卡块86移动至辅助框82内部后,辅助框82继续向下移动至贯穿横板2,随后卡块86不受到挤压的力时,弹簧85提供反向推力促使伸缩杆84进行回拉,则此时卡块86 向外侧弹出,卡块86弹出后顶部与横板2底部相贴合,此时卡板81不可移动,得到限位,完成底瓦片3的安装过程,随后安装上瓦片4,将上瓦片4向底瓦片3顶部放置,此时安装板5延伸入底瓦片3顶部一侧内部,安装板5 可以为上瓦片4提供限位,避免晃动,此时竖板62带动环形板72移动,环形板72移动至进入活动槽内部,环形板72的大小与活动槽相匹配,随后转动转动板66,转动板66带动螺纹杆63转动,由于螺纹杆63两端的螺纹设置为方向相反,随后在向不同方向转动螺纹杆63时,螺纹杆63带动两个螺纹块64分别进行相向或者相背离移动,此时两个螺纹块64进行相向移动,螺纹块64带动衔接板65移动,衔接板65带动固定板73移动,随后固定板73 移动至内侧将环形板72包含在内部,对环形板72进行限位夹持,在以上步骤完成后,转动螺栓68,螺栓68转动后向上移动,螺栓68带动u形板69移动,u形板69带动挤压板691向上移动至挤压板691顶部与螺纹杆63底部紧紧贴合,此时螺纹杆63受到挤压的力不可转动,提高了固定板73夹持后的稳定性,完成整个安装过程,通过以上原理可知,重复以上相反步骤则可对
本装置进行拆除,整个拆卸过程简单便捷,无需耗费过多人力,且整个安装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传统的焊接方式,有效避免了传统点焊方式连接后的铜瓦在拆除时造成瓦片损坏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