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9935发布日期:2022-02-16 15:0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连接节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2.近些年,我国的钢结构建筑的数量逐渐增长。钢结构不同于混凝土结构,除了本身构件的设计之外,节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设计项目。而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大量的节点还是传统的样式,这些样式已经很难满足各种不同形式的钢结构建筑的需要。因此,研发新的,适用性好的节点也就迫在眉睫。
3.目前在进行钢结构连接设计时,对于梁柱连接,当该条验算不满足时,需要对节点进行加强处理。常用的加强方式有以下几种:1、加盖板加强;2、加宽翼缘加强;3、加腋加强。从设计原理上,加强端部的目的是为了让塑性铰外移。所以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是削弱外侧梁翼缘,使该部位先于其他位置产生塑性铰,一般称之为“狗骨式”连接,如图3所示。但是这种连接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比较高,即削弱部位处理必须光滑,不能出现毛刺、豁口等会导致应力集中的缺陷。
4.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连接节点,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形成塑性铰的同时方便安装与制造。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
8.上翼缘板,所述上翼缘板包括第一上翼缘板和第二上翼缘板,所述第一上翼缘板与所述第二上翼缘板之间具有上翼缘切口;
9.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翼缘板和所述第二上翼缘板上,所述第一上翼缘板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上翼缘板的横截面相同,所述上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上翼缘板的横截面积;
10.下翼缘板,所述下翼缘板包括第一下翼缘板和第二下翼缘板,所述第一下翼缘板与所述第二下翼缘板之间具有下翼缘切口;
11.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翼缘板和所述第二下翼缘板上,所述第一下翼缘板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下翼缘板的横截面相同,所述下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下翼缘板的横截面积;
12.腹板,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腹板的一侧。
13.优选地,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具有间隙。
14.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翼缘板与所述第二上翼缘板的上表面;
15.所述下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翼缘板与所述第二下翼缘板的下表面。
16.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上翼缘板与所述第二上翼缘板上;
17.所述下连接板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下翼缘板与所述第二下翼缘板上。
18.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9.1、本发明可以大大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板的加工和焊缝的设置都可以在普通的加工设备上完成;
20.2、可以避免常规狗骨式连接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使用阶段出现破坏的问题;
21.3、因为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在削弱处断开,塑性铰形成更为彻底,而且如果腹板处出现断裂,断裂裂缝不会延伸到上翼缘板或下翼缘板的位置,也就保证了铰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的侧视图;
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的俯视图;
25.图3为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狗骨式”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腹板;21-第一上翼缘板;22-上连接板;23-上翼缘切口;24-第二上翼缘板;31-第一下翼缘板;32-下连接板;33-下翼缘切口;34-第二下翼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形成塑性铰的同时方便安装与制造。
29.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包括:
31.上翼缘板,上翼缘板为一常见的矩形板,上翼缘板包括第一上翼缘板21和第二上翼缘板24,第一上翼缘板21与第二上翼缘板24之间具有上翼缘切口23,可以理解为,第一上翼缘板21与第二上翼缘板24是由上翼缘板通过切割形成的两部分;
32.上连接板22,为体积较小的矩形板,上连接板2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上翼缘板21和第二上翼缘板24上,上连接板22的中心线对应上翼缘切口23处,第一上翼缘板21的横截面与第二上翼缘板24的横截面相同,上连接板22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上翼缘板21的横截面积;
33.下翼缘板,下翼缘板与上翼缘板结构相同,下翼缘板包括第一下翼缘板31和第二
下翼缘板34,第一下翼缘板31与第二下翼缘板34之间具有下翼缘切口33,可以理解为,第一下翼缘板31与第二下翼缘板34是由下翼缘板通过切割形成的两部分;
34.下连接板32,下连接板32与上连接板22结构相同,下连接板3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下翼缘板31和第二下翼缘板34上,下连接板32的中心线对应下翼缘切口33处,第一下翼缘板31的横截面与第二下翼缘板34的横截面相同,下连接板32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下翼缘板31的横截面积;
35.腹板1,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的一端固定于腹板1的一侧。
36.使用时,以下仅以上翼缘板进行说明,下翼缘板与之同理。之所以上连接板22的横截面积要小于第一上翼缘板21的横截面,设置的目的是削弱该处的受弯承载能力。在中大震时,当外荷载超过削弱位置的塑性受弯承载力以后,在该位置出现塑性铰。因为上翼缘板断开,塑性铰形成较为彻底,能提供更大的耗能能力。下翼缘板与上翼缘板工作原理相同,因此不多加赘述。
37.于本实施例中,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之间具有间隙,之间的间隙可以用来连接其他的梁柱结构。
38.于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板22固定于第一上翼缘板21与第二上翼缘板24的上表面;
39.与此同时,下连接板32固定于第一下翼缘板31与第二下翼缘板34的下表面。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使得上连接板22与下连接板32不占中间间隙的位置,方便连接。
40.于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板22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上翼缘板21与第二上翼缘板24上;
41.下连接板32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下翼缘板31与第二下翼缘板34上。
42.两者都通过焊缝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焊接使得连接固定效果更好。
43.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