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助力车全自动立体停车场

文档序号:29128340发布日期:2022-03-05 00:4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共享助力车全自动立体停车场

1.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场,特别涉及一种共享助力车全自动立体停车场。


背景技术:

2.近年,随着共享助力车的普及,人们生活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显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共享经济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共享电单车的社会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中国共享电单车的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收入规模达30亿元。未来五年,随着各大平台稳步推进共享电单车投放布局,用户共享电单车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激发,尤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车辆将超过800万辆,2019年到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1%。
3.目前,青桔电单车、美团助力车、哈啰助力车作为三大出行巨头,在用户安全建设体系上相对完善,获得用户更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对于共享电单车的发展大部分用户持积极态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业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现在停车位越来越紧张,共享助力车停靠就已经呈现出一片乱像,其中共享电动车的停靠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共享电动车长时间暴晒、电池过热容易导致短路从而引发火灾。目前共享电动车存取点的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共享电动车使用过程和停放点对电池安全有很大影响,有火灾安全隐患。一方面,城市在加大管理创新的力度,包括厦门、珠海与兰州在内的多地出台共享单车管理办法并实施,在供给管理层面越来越多城市不再只是倡导与引导共享单车投放,而是创新供给管理模式,通过招标准入或者试点运营模式对单车供给进行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定点还车”渐成主流,共享单车使用变得更加规范。在试运营的基础上,7.5万台支持“定点还车”的哈啰单车登陆深圳,上海联合企业应用蓝牙道钉,采用“gps北斗蓝牙wifi”多重精准定位系统实现定点还车,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宣布全面适配北斗,目前多地共享单车相关管理办法均在鼓励“定点”模式。
5.综上,结合政策、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实施共享助力车立体停车场是非常必要的。
6.而目前公知的助力车立体停放场大多是以圆柱形为框架、升降台、固定车辆装置而成,其存在以下缺点:1.圆柱形停车场要具备非常多的建设条件,要有足够的地下空间进行修建,不然就会和地下电缆等地下建设相干涉,而且要更改停车场尺寸的话需要重新设计;2.目前的立式停车库由于结构的限制,出口入口为同一个地方,当多人排队等待使用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3.仅有存放功能,功能太过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仅能更适应城
市道路建设,能更有效率应对高峰期,使用效率是目前立体停车场两倍的共享助力车全自动立体停车场。
8.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助力车存放厅和助力车取车厅,所述助力车存放厅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之间设置有立体车库,立体车库为地下车库,所述立体车库设置有若干层存车平台,所述存车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个助力车运输装置,所述助力车存放厅内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内均设置有与所述立体车库相衔接的升降运载装置。
9.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存车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自动换电池装置,所述助力车存放厅内设置有电池电量无线收发模块,每个助力车的电池均设置有电池余量发射模块;所述自动换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取换机械手和电池充电柜,所述电池充电柜内设置有双层平台,所述双层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个电池移动小车,所述电池移动小车包括电池载板,所述电池载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滑轮,所述电池载板上设置有电池充电枪,所述双层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移动小车相适配的提升装置,所述双层平台的上层一端和下层另一端均设置有横推装置和与所述横推装置相连接的横推杆,所述横推杆可以推动所述电池移动小车在所述双层平台的上层或下层内横向移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助力车存放厅内设置有头盔存放窗口,所述助力车取车厅内设置有头盔拿取窗口,所述头盔存放窗口和所述头盔拿取窗口之间设置有头盔传输装置,所述头盔传输装置上设置有负离子除臭器,所述头盔传输装置上和所述存车平台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灯。
11.进一步的,所述助力车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载板,所述运输载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合闭时形成的支撑腔体与助力车的支架相适配,所述运输载板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驱动主轴和第一伞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动力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主轴的上端,所述第一伞齿轮安装于所述驱动主轴的下端,所述运输载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导轮,所述移动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导轮,两个动力导轮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
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运载装置包括升降纵板和升降平台,所述升降纵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导轨,所述升降纵板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服升降电机和与所述伺服升降电机相连接的膜片联轴器,两个所述升降导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伺服升降电机相连接的滚珠丝杆,所述升降平台适配安装于两个所述升降导轨之间且与所述滚珠丝杆相连接,所述升降纵板的底部设置有激光测距仪,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移动导轨和与所述移动导轨相连接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设置有无刷电机和与所述无刷电机相连接的滑块齿轮,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轮胎气动夹子,所述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齿轮相啮合的直线齿轮条。
13.进一步的,所述存车平台的底部和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部均包括依次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均与所述动力导轮相适配,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限位导轮相适配,所述存车平台的底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一,所述升降平台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槽二,所述定位槽二位于所述轮胎气动夹子的移动范围正上方,所述定位槽二内设置有若干个传动辊一,所述定位槽一和所述定位槽二均与助力车车
轮相适配。
14.进一步的,所述助力车存放厅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均设置有车厅电子门,所述车厅电子门的一端设置开启识别器,所述车厅电子门的前端均设置有取放车台阶,所述取放车台阶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二相对接的定位槽三,所述定位槽三设置有传动辊二,所述助力车存放厅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助力车存放厅和所述头盔存放窗口内均设置有若干个外观检测摄像头。
15.进一步的,所述共享助力车全自动立体停车场还包括中控系统,所述助力车存放厅、所述助力车取车厅、所述助力车运输装置、所述升降运载装置、所述自动换电池装置、所述头盔存放窗口、所述头盔拿取窗口、所述头盔传输装置和所述头盔存储柜均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性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头盔传输装置包括两个头盔升降台和位于两个所述头盔升降台之间的头盔输送带,两个所述头盔升降台分别位于所述头盔存放窗口和所述头盔拿取窗口内,所述头盔输送带与所述头盔拿取窗口内的所述头盔升降台之间设置有头盔存储柜和三轴移动取料机械手装置,所述头盔存储柜上阵列有若干个头盔收纳仓,所述三轴移动取料机械手装置能将所述头盔输送带的头盔放入所述头盔收纳仓内,也能将所述头盔收纳仓内的头盔取出放置所述头盔拿取窗口内的所述头盔升降台上;所述头盔柜或所述头盔输送带上设置有烘干灯。
1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电量无线收发模块为蓝牙检测收发模块,所述识别器包括有身份证识别模块、地铁卡识别模块、银行卡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手机扫描模块和nfc感应模块。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共享助力车有序停入地下立体车库,解决共享助力车乱停乱放问题,建设好城市第一道风景线,提高城市的科技水平;2.由于共享助力车乱停乱放,导致严重浪费公共空间,而且由于道路拥堵,还容易引发交通问题,本发明正好可以解决共享助力车占用大量公共空间造成道路拥堵的问题;3.由于共享助力车乱停乱放,需要运营商派遣维度人员专门去调度车辆和将车辆摆放整齐,这样需要运营商花费大量资金派遣人员,而且日晒雨淋车辆易损坏,浪费资源,维修成本增加,本发明正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运营商降低派遣成本和维修成本。
19.4.由于人工更换电池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发明可以通过检测电池电量,然后通过电池取换机械手全自动更换电量较低的电池,并且采用热效应较低的无线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使共享助力车能够无限续航;5.车厅门的开启可以通过身份证、地铁卡、银行卡、人脸识别,多种使用方式,便于民众的使用;6.存车平台内装有紫外线杀菌灯,填补了国内公共卫生领域内消毒的空白,展示了本发明科技的广泛应用,是一种最实用的共享车消毒的工具;7.相比同类型设施所采用的圆形结构,直线型结构的建设条件需求度低且能按照地形极其容易的更改停车库规模,是停车场能全面推广的前提,直线型设计配备进出双通道使得停取车效率达到目前国内停车场的两倍以上;8.助力车存放厅和助力车取车厅间隔,这样既起到分流的作用也起到提高效率的
作用,12s内可完成一次存车和取车;9.拥有一套具有存放、清洁功能的头盔传输装置,满足共享电单车打开一二线城市市场的前提。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助力车存放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存车平台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运输载板下端的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图5是升降运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自动换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电池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助力车存放厅1和助力车取车厅2,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2之间设置有立体车库3,所述立体车库3设置有若干层存车平台4,所述存车平台4上设置有若干个助力车运输装置5,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内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2内均设置有与所述立体车库3相衔接的升降运载装置6,此设计通过助力车存放厅1将共享助力车放回停车场,接着通过升降运载装置6将助力车存放厅1内的共享助力车移动至存车平台4,最后通过助力车运输装置5将共享助力车从升降运载装置6转移停放在存车平台4上,当需要取车时,通过助力车运输装置5将共享助力车转移至升降运载装置6上,并通过升降运载装置6上升至助力车取车厅2,并将共享助力车推出助力车取车厅2,所以本发明采用直线型设计配备进出双通道,使存取可同步进行,效率大幅提升。
22.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存车平台4的上方设置有自动换电池装置7,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内设置有电池电量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电池电量无线收发模块为蓝牙检测收发模块,每个助力车的电池均设置有电池余量发射模块;所述自动换电池装置7包括电池取换机械手71和电池充电柜72,且位于所述电池充电柜72的前方,所述电池充电柜72内设置有双层平台,所述双层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个电池移动小车73,所述电池移动小车73包括电池载板731,所述电池载板73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滑轮732,所述电池载板731上设置有电池充电枪733,所述双层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移动小车73相适配的提升装置74,所述双层平台的上层一端和下层另一端均设置有横推装置75和与所述横推装置75相连接的横推杆,所述横推杆可以推动所述电池移动小车73在所述双层平台的上层或下层内横向移动,所述电池取换机械手71为六维机械臂,所述六维机械臂包括固定臂、活动臂和夹子组成,每个臂有一个电动推杆,臂与臂间由轴承连接,舵机驱动活动臂运动,运动臂前端有靠舵机驱动的夹子用与夹电池上的把手,此助力车存放厅1能通过蓝牙检测出电量低的车辆时,通过机械臂机械臂将取出电池放置存放所述电池充电柜72中,并取出另一块满电的电池放置车辆中完成更换电池任务,有效提升车辆使用效率还有用户使用体验感,实现电动车里程无限续航。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内设置有头盔存放窗口11,所述助力车取车厅2内设置有头盔拿取窗口21,所述头盔存放窗口11和所述头盔拿取窗口21之间设置有头盔传输装置22,所述头盔传输装置22上设置有负离子除臭器23,负离子除臭器23是一种利用自身产生的负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灭菌的环境优化机器,其与传统的空气净化机的不同之处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负离子净化机则无需如传统净化机一样需定期更换滤网,将空气里面的成分分离开来,进而取得纯度非常高的氧气,然后再将这些气体进行相应的电晕放电效果,进而生成祛除臭味所需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在灭菌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极有效的作用,既可以使得细菌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面分解,并且灭亡,还可以直接破坏细菌,或者说是病毒的细胞器以及遗传物质,使得它们没有办法在这个环境里面进行存活繁衍;所述头盔传输装置22上和所述存车平台4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灯24,所述紫外灯24为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原理是灯管内的汞原子被激起发作汞的特征谱线,低压汞蒸气首要发作254nm和185nm紫外线,254nm波长的紫外线效果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上,使dna遭到损坏而引起细菌死亡,185nm波长紫外线和空气效果可发作有强氧化效果的臭氧,可在短时间内杀灭细菌和病毒,为共享助力车和头盔进行全方位消毒,填补了国内公共卫生领域内消毒的一个空白。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力车运输装置5包括运输载板51,所述运输载板5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升降装置52,所述升降装置52上设置有横向移动装置53,所述横向移动装置53上设置有支撑架54,两个所述支撑架54合闭时形成的支撑腔体与助力车的支架相适配,所述运输载板51上还设置有驱动电机55、驱动齿轮56、驱动主轴57和第一伞齿轮58,所述驱动电机55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56相啮合的动力齿轮,所述驱动齿轮56安装于所述驱动主轴57的上端,所述第一伞齿轮58安装于所述驱动主轴57的下端,所述运输载板5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架59,所述移动架59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导轮510,所述移动架59的两侧均设置有动力导轮511,两个动力导轮511之间设置有转动轴512,所述转动轴51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伞齿轮58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513;助力车运输装置5移动到助力车身下部,由m3508的驱动电机55驱动动力导轮511实现移动,通过所述升降装置52和横向移动装置53上的电动推杆实现支撑架54升降与开合锁紧,支撑架54重合时主要是通过通电螺线管产生电磁力,实现紧锁与放松,支撑架54夹住车体时,由支撑架54平移带动共享助力车平移,实现将车平移到下一个点,该过程依靠位置控制,即使用脉冲序列进行控制,plc侧需要高速脉冲输出或者位控模块计算来使电机稳定精确运行,控制电机使助力车运输装置5回到出发原点,在每层的存车平台4下方装有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与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换,这种电信号将传输在地表门上的显示屏中,显示每层车位余量。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运载装置6包括升降纵板61和升降平台62,所述升降纵板61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导轨63,所述升降纵板61上设置有安装座64,所述安装座64上设置有伺服升降电机65和与所述伺服升降电机65相连接的膜片联轴器66,两个所述升降导轨6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伺服升降电机65相连接的滚珠丝杆67,所述升降平台62适配安装于两个所述升降导轨63之间且与所述滚珠丝杆67相连接,所述升降纵板61的底部设置有激光测距仪68,所述升降平台62上设置有移动导轨69和与所述移动导轨69相连接的滑动块610,所述滑动块610上设置有滑动板611,所述滑动板611的一端设置有无刷电机612和与所述无刷电
机612相连接的滑块齿轮,所述滑动板611的另一端设置有轮胎气动夹子614,所述升降平台6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齿轮相啮合的直线齿轮条615;此设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伺服升降电机65驱动,即使用脉冲序列进行控制,plc侧高速脉冲输出使电机稳定精确运行,实现升降平台62升降功能,激光测距仪68利用红外信号遇到障碍物距离的不同反射的强度也不同的原理,进行障碍物远近的检测,激光测距仪68具有一对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发射管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信号,接收管接收这种频率的红外信号,所以将红外测距仪安在升降纵板61底部,可测升降平台62距离底部的高度。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车平台4的底部和所述升降平台62的底部均包括依次设置有第一滑轨621、第二滑轨622和第三滑轨623,所述第一滑轨621和所述第三滑轨623均与所述动力导轮511相适配,所述第二滑轨622与所述限位导轮510相适配,所述存车平台4的底部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槽一41,所述升降平台62的底部还设置有定位槽二624,所述定位槽二624位于所述轮胎气动夹子614的移动范围正上方,所述定位槽二624内设置有若干个传动辊一625,所述定位槽一41和所述定位槽二624均与助力车车轮相适配。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2均设置有车厅电子门25,所述车厅电子门25的一端设置开启识别器26,所述车厅电子门25的前端均设置有取放车台阶27,所述取放车台阶27均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二624相对接的定位槽三28,所述定位槽三28设置有传动辊二,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和所述助力车取车厅2的上端均设置有太阳能板29,所述太阳能板29起到提供电能作用,可以有效利用建筑物的屋顶,不需要再占用土地,而且太阳能板29发电板可以直接吸收太阳能,进而降低墙壁和屋顶的温度,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和所述头盔存放窗口11内均设置有若干个外观检测摄像头;所述外观检测摄像头采用光学摄像头多平面取相技术自动检测车辆健康状态,通过定点拍摄到的图片与车辆完好时对比得出检测结果,并设置新增“坏车换车”服务,并在停车场内专门留有区域存放坏车将坏车集中处理并存放,具体可存放于最底层的存车平台4,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避免坏车充斥市场影响用户体验,也避免工作人员盲目检测,头盔检测也和上述操作类似。
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共享助力车全自动立体停车场还包括中控系统,所述助力车存放厅1、所述助力车取车厅2、所述助力车运输装置5、所述升降运载装置6、所述自动换电池装置7、所述头盔存放窗口11、所述头盔拿取窗口21、所述头盔传输装置22和所述头盔存储柜均与所述中控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中控系统通过5g技术实现万物互联,将事物、人、数据和业务流程连接起来,后台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统计。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头盔传输装置22包括两个头盔升降台和位于两个所述头盔升降台之间的头盔输送带,两个所述头盔升降台分别位于所述头盔存放窗口11和所述头盔拿取窗口21内,所述头盔输送带与所述头盔拿取窗口21内的所述头盔升降台之间设置有头盔存储柜和三轴移动取料机械手装置,所述头盔存储柜上阵列有若干个头盔收纳仓,所述三轴移动取料机械手装置能将所述头盔输送带的头盔放入所述头盔收纳仓内,也能将所述头盔收纳仓内的头盔取出放置所述头盔拿取窗口21内的所述头盔升降台上;所述头盔柜或所述头盔输送带上设置有烘干灯,所述烘干灯作用是去除汗液,达到头盔干燥。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器包括有身份证识别模块、地铁卡识别模块、银行卡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手机扫描模块和nfc感应模块,用户可通过使用身份证、交通卡,小程序、人脸识别、手机扫描、nfc感应中的其中之一就能随时从立体停车场中租用车辆,也能随
时将车辆归还至任意立体停车场中,而且这几种模式均为实名认证取车,更有效的防控未满使用年龄的孩童使用共享助力车。
31.本发明应用于共享车停放装置的技术领域。
32.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