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4949发布日期:2021-10-24 08:1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护栏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安全护栏对施工场地进行临时防护,防止车辆以及人员造成误碰撞。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防护栏,(授权公告号cn211691584u),该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防护栏的缓冲防撞性能,可以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但是,其在收纳时,缓冲弹簧和导向轮均不可进行折叠,占用空间较大,且拆装较为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和固定在其底面的放置板,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上横板和弹片,所述上横板上开设有五个等距间隔布置的安装孔,五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均周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六个所述弹片,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设有警示机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连接管和密封套设在其外壁的两个气囊,所述连接管为顶端具有开口的圆管,所述气囊的内部均设有两个电加热膜,所述电加热膜贴附在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所述连接管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嘴,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两个气孔,两个所述气孔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气囊内部,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密封螺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警示灯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管滑动插接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弹片与所述连接管接触,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对所述连接管进行承载的承载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柱。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下横板和固定在其两端的两个第一插管,所述第一插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底端的所述插柱插接,所述连接管的底端滑动插接在所述下横板上,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下横板顶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横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插管,两
个所述第二插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所述插柱插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盖的外侧壁一周均开设有防滑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插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吸环,所述第一插管与所述磁吸环磁吸连接,所述第二插管与所述磁吸环磁吸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的材质为橡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在安装时,将连接管和收缩状态的气囊穿过安装孔,并插接在下横板上,在气囊穿过安装孔时,弹片发生形变,气囊可顺利通过,在气囊通过后,弹片对连接管进行支撑,安装较为方便,在使用时,通过气嘴向连接管内充气,气流通过气孔流入气囊内部,气囊膨胀,若车辆与气囊发生碰撞时,气囊被压缩发生形变,连接管内的气压增大,密封盖内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到气压增大,警示灯闪烁报警,提醒车辆内的驾驶人员,防止车辆进一步移动撞击连接管,保护车辆以及装置,在拆卸时,通过气嘴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气囊收缩,然后将连接管整体向上抽出,连接管和收缩后的气囊通过安装孔内抽出,拆卸较为方便,在雪天结冰时,电加热膜进行加热,气囊温度较高,气囊上的积雪可及时融化,防止积雪覆盖气囊,保证车辆驾驶员可及时发现并观测气囊位置。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中的弹片位置分布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中的警示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中的气压传感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19.图5为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中的磁吸环安装位置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机构;11、支撑柱;12、放置板;13、固定座;14、磁吸环;15、插柱;2、承载机构;21、下横板;22、第一插管;3、限位机构;301、安装孔;31、上横板;32、弹片;33、第二插管;4、警示机构;401、气孔;41、连接管;411、限位板;42、气囊;43、电加热膜;44、气嘴;45、密封盖;46、警示灯;47、气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拆装的土木工程安全护栏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支撑机构1,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柱11和固定在其底面的放置板12,两个支撑柱11之间顶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包括上横板31和弹片32,上横板31上开设有五个等距间隔布置的安装孔301,五个安装孔301的内壁均周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六个弹片32,安装孔301的内部均设有警示机构4,警示机构4包括连接管41和密封套设在其外壁的两个气囊42,连接管41为顶端具有开口的圆管,气囊42的内部均设有两个电加热膜43,电加热膜43贴附在连接管41的外壁,连接管4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连接管4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嘴44,连接管41上开设有两个气孔401,两个气孔401分别位于两个气囊42内部,连接管41的顶端密封螺接有密封盖45,密封盖4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46,密封盖45的内壁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气压传感器47,气压传感器47与警示灯46电性连接,连接管41滑动插接在安装孔301内,且弹片32与连接管41接触,连接管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11,
两个支撑柱11之间底端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对连接管41进行承载的承载机构2。
22.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时,将连接管41和收缩状态的气囊42穿过安装孔301,并插接在下横板21上,在气囊42穿过安装孔301时,弹片32发生形变,气囊42可顺利通过,在气囊42通过后,弹片32对连接管41进行支撑,安装较为方便,在使用时,通过气嘴44向连接管41内充气,气流通过气孔401流入气囊42内部,气囊42膨胀,若车辆与气囊42发生碰撞时,气囊42被压缩发生形变,连接管41内的气压增大,密封盖45内的气压传感器47检测到气压增大,警示灯46闪烁报警,提醒车辆内的驾驶人员,防止车辆进一步移动撞击连接管41,保护车辆以及装置,在拆卸时,通过气嘴44将气囊42内的气体排出,气囊42收缩,然后将连接管41整体向上抽出,连接管41和收缩后的气囊42通过安装孔301内抽出,拆卸较为方便,在雪天结冰时,电加热膜43进行加热,气囊42温度较高,气囊42上的积雪可及时融化,防止积雪覆盖气囊42,保证车辆驾驶员可及时发现并观测气囊42位置。
23.在图1中:支撑柱11的顶端及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远离支撑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柱15,承载机构2包括下横板21和固定在其两端的两个第一插管22,第一插管22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1底端的插柱15插接,连接管41的底端滑动插接在下横板21上,限位板411位于下横板21顶面,在限位板411的作用下,下横板21对连接管41进行支撑,在拆卸下横板21时,第一插管22与插柱15滑动脱离,拆装较为方便,上横板3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插管33,两个第二插管33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1顶端的插柱15插接,在拆卸上横板31时,将第二插管33与插柱15滑动脱离,拆装较为方便。
24.在图4中:密封盖45的外侧壁一周均开设有防滑纹,人员在转动密封盖45时,起到防滑的作用,防止出现滑脱的现象。
25.在图5中:固定座13靠近插柱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吸环14,第一插管22与磁吸环14磁吸连接,起到连接的作用,同时,在拆卸时,直接将第一插管22与磁吸环14抽动脱离,就可完成拆卸,拆装较为方便,第二插管33与磁吸环14磁吸连接,起到连接的作用,同时,在拆卸时,直接将第二插管33与磁吸环14抽动脱离,就可完成拆卸。
26.在图1中:气囊42的材质为橡胶,橡胶材质的气囊42弹性较好,在发生压缩形变时,不会发生破损。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安装时,将连接管41和收缩状态的气囊42穿过安装孔301,并插接在下横板21上,在气囊42穿过安装孔301时,弹片32发生形变,气囊42可顺利通过,在气囊42通过后,弹片32对连接管41进行支撑,安装较为方便,在使用时,通过气嘴44向连接管41内充气,气流通过气孔401流入气囊42内部,气囊42膨胀,若车辆与气囊42发生碰撞时,气囊42被压缩发生形变,连接管41内的气压增大,密封盖45内的气压传感器47检测到气压增大,警示灯46闪烁报警,提醒车辆内的驾驶人员,防止车辆进一步移动撞击连接管41,保护车辆以及装置,在拆卸时,通过气嘴44将气囊42内的气体排出,气囊42收缩,然后将连接管41整体向上抽出,连接管41和收缩后的气囊42通过安装孔301内抽出,拆卸较为方便,在雪天结冰时,电加热膜43进行加热,气囊42温度较高,气囊42上的积雪可及时融化,防止积雪覆盖气囊42,保证车辆驾驶员可及时发现并观测气囊42位置。
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