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2549发布日期:2021-11-03 18:0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


背景技术:

2.铝单板是指经过铬化等处理后,再采用氟碳喷涂技术,加工形成的建筑装饰材料,主要应用于幕墙结构中,安装在幕墙的支撑框架上,作为建筑主体结构的外墙装饰。
3.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铝单板包括长方体形状的面板100和多个角码200,各角码200沿面板100的周向设置,角码200的一边通过螺栓连接在面板100的侧边上。如图2所示,安装铝单板到支撑框架300上时,将角码200的另一边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框架300上,每两个铝单板之间具有可供螺栓穿过的缝隙。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两块相邻的铝单板之间有缝隙,使得角码暴露在外侧,经常承受日晒雨淋,易生锈而损坏,从而降低了铝单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铝单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包括面板和多个角码,所述角码的一边连接在面板的周侧,另一边可连接在支撑框架上,且各所述角码沿面板的周向设置,所述面板上滑移连接有用于罩设角码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与支撑框架、面板的周侧均可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连接面板与支撑框架时,先滑移防护壳,解除防护壳对角码的罩设作用,然后通过角码将面板连接到支撑框架上,之后滑移防护壳,使防护壳与支撑框架、面板的周侧抵接,从而将角码罩设在内,角码被保护在防护壳内,减少了角码承受日晒雨淋易生锈而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铝单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9.可选的,所述面板上沿靠近或远离支撑框架的方向设置有滑移杆,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滑移杆滑移套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与滑移杆的滑移套接实现了防护壳与面板的滑移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滑移杆包括第一子杆和第二子杆,所述第一子杆沿靠近或远离支撑框架的方向设置于面板上,且所述第一子杆上沿其轴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二子杆与滑移槽滑移连接,所述套筒与第一子杆、第二子杆均滑移套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角码连接面板与支撑框架时,防护壳易阻碍工作人员的操作,因此在第一子杆上开设滑移槽,第二子杆与滑移槽滑移连接,向远离支撑框架的方向滑移第二子杆,然后滑移套筒,套筒从第一子杆上滑移至第二子杆上,可给工作人员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以进行角码的连接操作;当连接好面板与支撑框架后,重新滑移套筒
回复原位,使防护壳罩设角码,然后将第二子杆滑移进滑移槽内,即可减少第二子杆露出过长而影响美观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子杆远离滑移槽槽底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子杆,所述第三子杆与滑移槽滑移连接,所述套筒与第三子杆滑移套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子杆的设置使得防护壳可依次沿第一子杆、第二子杆滑移至第三子杆上,并可随第三子杆的转动而转动,进一步扩大了操作空间,降低了防护壳对工作人员进行角码连接相关操作的阻碍,第三子杆可以滑移进滑移槽内,可减少第三子杆露出过长而影响美观的情况。
15.可选的,所述面板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锁定防护壳滑移距离的锁止扣,所述锁止扣与第一子杆的周侧可扣接,当所述防护壳将角码罩设在内时,所述锁止扣与套管远离支撑框架的一端可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角码连接好面板与支撑框架后,将防护壳滑移至恰当的位置以罩设角码,然后转动锁止扣,使锁止扣扣接在第一子杆的周侧,且锁止扣与套管远离支撑框架的一端抵接,即可卡住套管,减少了防护壳松动的情况,提高了防护壳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面板上沿第一子杆的轴向设置有转轴,所述锁止扣与转轴转动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的设置实现了锁止扣与面板的转动连接。
19.可选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面板连接,另一端与锁止扣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复位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锁止扣与第一子杆扣接,从而提高了锁止扣与第一子杆的连接强度。
21.可选的,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用于引导雨水流向的导向面。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对雨水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了雨水在防护壳上的堆积。
23.可选的,所述防护壳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支撑框架、面板的周侧均可抵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的设置减少了防护壳与面板、支撑框架之间的空隙,从而进一步减少了雨水或阳光对防护壳内角码的影响。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防护壳的设置,使得角码被保护在防护壳内,减少了角码承受日晒雨淋易生锈而损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铝单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27.2.通过角码连接好面板与支撑框架后,将防护壳滑移至恰当的位置以罩设角码,然后转动锁止扣,使锁止扣扣接在第一子杆的周侧,且锁止扣与套管远离支撑框架的一端抵接,即可卡住套管,减少了防护壳松动的情况,提高了防护壳的稳定性;
28.3.导向面的设置对雨水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减少了雨水在防护壳上的堆积。
附图说明
29.图1是相关技术的铝单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相关技术的铝单板与支撑框架的装配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铝单板与支撑框架的装配示意图;
32.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00、面板;110、转轴;120、复位扭簧;200、角码;300、支撑框架;400、防护壳;410、套筒;420、导向面;500、滑移杆;510、第一子杆;511、滑移槽;520、第二子杆;530、第三子杆;540、挡块;600、锁止扣。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2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参照图2和图3,铝单板包括面板100,面板100沿其周向在面板100的周侧设置有多个角码200。角码200的一边通过螺栓连接在面板100上,另一边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框架300上。面板100上滑移连接有防护壳400,防护壳400与支撑框架300、面板100的周侧均可抵接,以罩设角码200,减少角码200暴露在外的情况。
37.参照图3和图4,防护壳400上还开设有导向面420,导向面420向靠近地面的方向倾斜,以引导雨水的流向,减少雨水进入防护壳400内对角码200造成损伤。防护壳400于支撑框架300、面板100抵接的面上,沿其周向还粘接有密封条,密封条与支撑框架300、面板100的周侧均可抵接,以减小防护壳400与支撑框架300、面板100之间的空隙,进一步减少雨水进入防护壳400内的情况。
38.面板100上设置有滑移杆500,滑移杆500沿靠近或远离支撑框架300的方向设置,滑移杆500包括第一子杆510,第一子杆510靠近支撑框架300的一端焊接于面板100上。第一子杆510上沿其周向开设有滑移槽511,滑移槽511内滑移连接有第二子杆520,第二子杆520远离滑移槽511槽底的一端铰接有第三子杆530,且第三子杆530也可在滑移槽511内滑移。
39.防护壳400上焊接有套筒410,套筒410与第一子杆510、第二子杆520和第三子杆530可分别滑移套接。第三子杆530远离第二子杆520的一端焊接有挡块540,挡块540与套筒410可抵接,以减少套筒410自第三子杆530上滑出的情况。
40.参照图3和图5,面板100上沿第一子杆510的轴向焊接有转轴110,转轴110上转动连接有锁止扣600,锁止扣600与第一子杆510的周侧可扣接,当防护壳400将角码200罩设在内时,锁止扣600与套管远离支撑框架300的一端可抵接,以锁定防护壳400的滑移距离。
41.转轴110上套设有复位扭簧120,复位扭簧120的一端与面板100焊接,另一端与锁止扣600焊接,当转动锁止扣600时,复位扭簧120变形,停止对锁止扣600施力时,在复位扭簧120的弹力作用下,锁止扣600与第一子杆510扣接。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外墙装饰用铝单板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连接面板100与支撑框架300时,先转动锁止扣600,解除锁止扣600与第一子杆510的连接,然后将第三子杆530、第二子杆520向远离支撑框架300的方向滑出滑移槽511,之后滑移防护壳400,使套筒410套设于第三子杆530上,以解除防护壳400对角码200的罩设作用。再转动第三子杆530,给工作人员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通过角码200将铝单板连接在支撑框架300上。
43.之后滑移防护壳400,直至套筒410套设于第一子杆510上,防护壳400上的密封条与支撑框架300、面板100的周侧抵接,从而将角码200罩设在内,然后松开锁止扣600,在复
位扭簧120的作用下,锁止扣600与第一子杆510扣接,并与套筒410抵接,锁定防护壳400的滑移距离,即可完成通过防护壳400罩住角码200的操作。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