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检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2188发布日期:2021-11-03 19:2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地板检查口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检查口。


背景技术:

2.近来,地板检查口的改良取得进展,作为地板检查口,如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了使外框的内表面及盖体的侧面分别以所需的不同角度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外框的开口内侧方向倾斜的方案。由此,能够相对于外框的内表面与盖体的侧面之间的间隙上端得到优异的闭塞性等。
3.另外,提出了如专利文献2所示的地板检查口的方案,为了尽可能地在入口附近(靠近外部)确保外框与嵌插于该外框的盖体间的密封性,在外框的内表面设置作为主体面立起的基本面、以及从该基本面的上端向该外框的外方伸出的第一支承面,另一方面,在盖体的侧面设置与外框的基本面相对且成为立起状态的基本面、以及从该基本面的上部与外框的第一支承面相对地伸出的上部外周缘部,由该上部外周缘部和第一支承面以预定的夹持力(利用采用螺栓的压入装置)夹持弹性密封件。由此,基于弹性密封件的弹性变形,能够使盖体与外框之间的密封性在它们的上部(入口附近)得到确保,能够阻止水、垃圾等进入地板检查开口。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65722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0344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9.但是,关于上述地板检查口,当盖体被嵌插到外框内时,盖体侧面的基本面与外框内表面的基本面在相互立起的状态下接近,因此,当较厚的盖体以稍微倾斜的状态嵌插到外框内时,盖体侧面的基本面与外框内表面的基本面啮合。另外,在将盖体嵌插到外框内时,在盖体侧面的基本面及外框内表面的基本面的至少任一个上附着有垃圾等时,盖体侧面有时会夹入垃圾等。因此,此时,盖体在设定的状态下不嵌插于外框内,即使在盖体与外框之间施加预定的夹持力,弹性密封件也不能适当地弹性变形,盖体侧面与外框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性能有可能降低。
10.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对于在外框与嵌插于该外框的盖体之间的上部配置有弹性密封件的地板检查口,防止其密封性能对应于盖体向外框内的嵌插状态而降低。
11.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1)~(8)的构成。
13.(1)一种地板检查口,其具备:外框,其设置在地面上,划分出面向地板下方的开
口;盖体,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嵌插在该外框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框的内表面具备:构成该外框的内表面的主体且以随着朝向上方而相对面间隔扩大的方式倾斜的基本面;以及从该基本面的上端朝向该外框的外方伸出的第一支承面,在所述盖体的侧面具备:与所述外框的基本面相对且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与该外框的基本面的间隔扩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以及在该倾斜面的上部以沿该盖体的扩张方向伸出的方式设置且与所述外框的所述第一支承面相对的上部外周缘部,在所述盖体的该上部外周缘部保持有弹性密封件。
14.根据该结构,盖体的倾斜面与外框内表面的基本面(倾斜面)相对且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与外框的基本面的间隔扩大的方式倾斜,因此,在将盖体嵌插于外框内时,盖体侧面的倾斜面不会与外框内表面的基本面啮合,盖体也不会夹入垃圾等,能够将盖体在设定的状态下可靠地嵌插于外框内。
15.(2)在上述(1)的结构下,在所述外框的内表面具备从该外框的基本面的下端向该外框的内侧伸出的第二支承面,通过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使所述弹性密封件弹性变形,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形成为与所述外框的第二支承面抵接。
16.根据该结构,在盖体以正规状态嵌插到外框内的状况下,通过第一支承面和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使弹性密封件弹性变形,并且此时,盖体的下表面与外框的第二支承面抵接,因此,盖体向下方位移预定位移量而使弹性密封件弹性变形后,该盖体被第二支承面承接,能够使来自盖体侧的载荷中的预定载荷作用于弹性密封件,使弹性密封件的弹性变形一定。因此,能够将盖体与外框间密封性能维持为一定的状态。
17.(3)在上述(1)或(2)的结构下,所述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由从所述倾斜面的上端向上方立起的内侧侧部、从该内侧侧部的上端向所述盖体的扩张方向水平方向伸出的伸出部、以及从该伸出部的伸出端向下方垂下的外侧侧部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槽形状,在所述上部外周缘部的槽形状内收纳保持有所述弹性密封件。
18.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下表面保持弹性密封件,利用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下表面和外框的第一支承面使弹性密封件可靠地弹性变形,能够可靠地将外框内上部与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之间的密封性能保持一定。
19.(4)在上述(3)的结构下,所述盖体形成为,在该盖体被嵌插到所述外框内时,该盖体的倾斜面与内侧侧部所成的角部位于比该外框的第一支承面靠下方。
20.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盖体以正规的状态嵌插到外框内,并且在将盖体嵌插到该外框内时,能够使被收纳保持在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的槽形状内的弹性密封件可靠地与第一支承面抵接,能够可靠地确保外框内上部与盖体的上部外周缘部之间的密封性能。
21.(5)在上述(4)或(5)的结构下,所述外框划分出四边形状的开口,在所述外框的至少两边的外框构成部件分别具备第一固定片,该第一固定片安装在植设于主体的固定部件,并且限制该外框构成部件的内翘曲,各所述第一固定片设置在各所述外框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
22.根据该结构,在外框的至少两边的外框构成部件中,其各外框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分别经由第一固定片及固定部件固定于主体,在外框的周围浇注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等,即使按压力作用于各外框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内侧部分,也能够抑制外框的至少两边的外框构成部件朝向外框的内侧挠曲,抑制外框(检查开口)变形。因此,在该地板检查口,在将外框的开口向外部开放的状态下,即使在该外框的周围填充有作为地板精
加工材料的砂浆等,也能够抑制因该外框而对盖体的开闭造成妨碍的情况。
23.(6)在上述(5)的结构下,在所述外框的对置的两边的外框构成部件具备第二固定片,该第二固定片安装在植设于主体的固定部件,并且进行所述外框的高度及姿势的调整,所述第二固定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对置的两边的外框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两侧部。
24.根据该结构,外框的四角经由在对置的两边的各外框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两侧部分别具备的第二固定片及锚部件固定于主体,并且利用配置于该外框四角的各第二固定片,能够可靠地进行外框的高度及姿势的调整。
25.(7)在上述(6)的结构下,各所述第一固定片及各所述第二固定片形成为向远离所述外框的方向延伸的带状形状,在各所述第一固定片及各所述第二固定片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供所述固定部件插通的长孔或切口。
26.根据该结构,利用带状形状的各第一固定片及各第二固定片、进而形成于该各第一固定片及各第二固定片的长孔或切口,能够将各第一固定片及各第二固定片安装于固定部件,能够将外框具体且容易地固定于主体。
27.(8)在上述(7)的结构下,所述固定部件是植设在主体的锚部件,各所述第一固定片及各所述第二固定片通过在所述锚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调整的连结部固定在该锚部件。
28.根据该结构,通过安装在外框的四角的各第二固定片和将该各第二固定片与锚部件连结的连结部,能够具体地进行外框的高度及姿势的调整,通过各第一固定片和连结该各第一固定片的锚部件(连结部),能够实现上述调整后的外框的高度及姿势的维持,并且能够将该外框的各外框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固定在主体。因此,具体而言,能够调整外框的高度及姿势,并且能够维持该调整后的外框的高度及姿势,并且能够抑制因外框中的各外框构成部件的挠曲而导致该外框的外形变化。
29.实用新型的效果
30.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外框与嵌插于该外框的盖体之间的上部配置有弹性密封件的地板检查口中,能够防止其密封性能因盖体向外框内的嵌插状态而降低。
附图说明
31.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地板检查口中盖体关闭外框开口状态的立体图。
32.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地板检查口中通过使用手柄提起盖体而成为打开外框开口状态的立体图。
33.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地板检查口的局部纵剖视图。
34.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35.图5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外框的安装的说明图。
36.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外框安装在设置位置(混凝土基座)的状态的立体图。
37.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外框通过固定片和地脚螺栓安装在混凝土基座的状态(填充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之前)的放大剖视图。
38.图8是说明从图7的状态过渡到在外框的周围填充了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状态的状态说明图。
39.图9是说明外框的各外框构成部件的延伸方向中央部没有通过固定片固定在混凝土基座的情况下,在该外框的周围填充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时,各外框构成部件挠曲的说明图。
40.图10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41.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地板检查口的局部纵剖视图。
42.图12是说明过渡到在外框的周围填充了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状态的状态说明图。
43.图13是对调整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外框的高度及姿势进行俯视说明的说明图。
44.图14是图13的纵剖视图。
45.图中:
46.1—地板检查口,2—地面,3—外框,4—盖体,6—外框的开口(检查开口),9—外框构成部件,10—侧壁部,11—外框的倾斜壁部,11a—外框倾斜壁部内表面(外框内表面的基本面),14—外框第一支承部,14a—外框第一支承部上表面(第一支承面),18—外框第二支承部,18a—外框第二支承部上表面(第二支承面),27—砂浆(地板精加工材料),31—盖体倾斜壁部,31a—盖体倾斜壁部外表面(盖体侧面的倾斜面),32—环状槽部,33—密封材料(弹性密封件),34—内侧侧部,37—环状槽,θ1—外框倾斜壁部内表面的倾斜角度,θ2—盖体(内框)倾斜壁部外表面的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4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48.在图1、图2中,符号1表示设置在地面2的地板检查口。在该地板检查口1具备配置固定在建筑物、构造物的地面2的外框3、以及可装卸地嵌插在该外框3内的盖体4。外框3作为面对地板下开口5的检查开口而划分出正方形(四边形)的开口6,盖体4对应于该外框3的开口6而形成为正方形的板状体。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盖体4,在其上表面设有手柄用的两个拧入孔7,将手柄8拧入该各拧入孔7中,利用该两个手柄8对盖体4进行移动操作(开闭操作),由此开闭外框3的开口6(参照图2)。而且,在平常时,例如通过使拧入盖部件与该各拧入孔7螺合而封闭各拧入孔7。
49.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上述外框3使用4个外框构成部件9构成。在该4个外框构成部件9中,使用具有预定宽度且具有一定长度(外框3的一边长度)的铝挤压型材等,通过将它们相互连结,外框3形成在内部划分正方形的上述开口6的框体。
50.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上述外框3的4个各外框构成部件9构成外框3的4个各侧壁部10。各侧壁部10通过使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板面朝向外框3的侧方而形成,在该各侧壁部10上具备构成侧壁部10的主体的倾斜壁部11、与该倾斜壁部11的上部连续设置的上部构成部12、与该倾斜壁部11的下部连续设置的下部构成部13。倾斜壁部11的至少内表面11a(外框3内表面的基本面)在外框3的上部与下部之间以随着朝向上方而外框3的开口6扩大的方式倾斜,其倾斜角度以处于立起状态(相对于后述的底板部30成直角的状态)时的方向为基准(线),设为θ1(参照图4)。
51.如图3所示,上部构成部12具备从倾斜壁部11上端向外框3外方(侧方)伸出的第一支承部14、从该第一支承部14前端立起的立起壁部15、从立起壁部15的上端进一步向外框3
外方伸出的伸出部16、从该伸出部16的前端部向下方垂下的垂下部17。第一支承部14的上表面14a(第一支承面)起到承受经由盖体4的上部外周缘部(后述的环状槽部32)及后述的密封材料33而作用的盖体4的载荷的作用,第一支承部14、立起部15、伸出部16及垂下部17协作而起到加强外框3的上部强度的作用。
52.如图3所示,下部构成部13具备从倾斜壁部11的下端向外框3内侧水平延伸的第二支承部18、以及从该第二支承部18前端向下方弯折的弯折部19。第二支承部18的上表面18a(第二支承面)起到随着后述的密封材料33承受盖体4的载荷而变形、在预定位置限制盖体4向下方移动的作用(作为止动件的作用)。另外,第二支承部18和弯折部19起到加强外框3下部强度的作用。这种情况下,从提高下部强度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从弯折部19前端进一步设置与第一支承部14相对的新的弯折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在内部不形成气孔而顺利地进行后述的砂浆27(地板下精加工材料)的填充的观点出发,省略了该新的弯折部。
53.如图3~图6所示,在上述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各倾斜壁部11)的外表面,在其长度方向中央部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一固定片20a呈带状形状,该各第一固定片20a的基端部板面固定在倾斜壁部11外表面。各第一固定片20a的基端部的前端侧相对于该基端部弯折,其板面朝向上下方向(水平状态)并向远离倾斜壁部11外表面的方向延伸,在该各第一固定片20a的前端部,以从该第一固定片20a的前端向外部开放的状态形成有长孔21a。而且,可以适当地利用圆孔、松孔、切口等代替长孔21a。
54.如图3~图6所示,在上述外框3的设置位置周边下部(地板下开口5的周围)配置有作为主体的混凝土基座22,在该混凝土基座22植设有作为锚部件的多个第一锚23a的螺纹杆24a。在混凝土基座22形成时,预先埋入插入螺母,通过螺纹结合切断螺栓(螺纹杆24a)而形成第一锚23a。各第一锚23a构成为具备一端部拧入混凝土基座22且另一端侧向上方延伸的螺纹杆24a以及与该螺纹杆24a螺合的一对螺母25a(连结部),这样的第一锚23a设置在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侧方外方,且分别设置在与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对置的位置。如图7所示,在混凝土基座22上(外框3的周围)填充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27之前,该各第一锚23a的螺纹杆24a相对于各第一固定片20a的长孔21a从该各第一固定片20a的另一端开口插通,该各第一固定片20a由与螺纹杆24a螺合的一对螺母(连结部)25a夹持(连结)。由此,外框3经由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一锚23a固定于混凝土基座22,即使假设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以其两端为固定端向外框3的内侧挠曲,各第一锚23a的一对螺母25a夹持各第一固定片20a的夹持力也会阻止该挠曲力。
55.如图5、图6所示,在上述外框3的外框构成部件9,在构成外框3的四角的各角部26的2个外框构成部件9的任一个上安装有第二固定片20b。各第二固定片20b在安装该第二固定片20b的外框构成部件9中位于比该外框构成部件9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更靠近角部26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置的一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两端部(两侧部)安装有第二固定片20b(参照图5、图6)。该各第二固定片20b为与上述第一固定片20a相同的结构,该两者20a、20b不同点仅在于相对于外框3中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安装位置不同。对于该各第二固定片20b,也准备了与上述第一锚23a相同结构的第二锚23b,各第二锚23b的螺纹杆24b以与各第二固定片20b相对的状态分别植设于混凝土基座22。在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另一端部的长孔21b中,与上述各第一锚23a的情况相同,在混凝土基座22上(外框3的周围)填充砂浆27之前,插通该各第二锚23b的螺纹杆24b,成为这种状态的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另一端部被与螺
纹杆24a螺合的一对螺母25b夹持(参照图7)。这种情况下,通过与各螺纹杆24b螺合的一对螺母(连结部)25b进行第二固定片20b的高度调整,通过该高度调整,进行外框3的高度及姿势(坡度)调整。这是因为,各第二固定片20b安装在外框3的四角,能够致密地进行外框3的高度及姿势(坡度)调整。因此,关于上述的第一固定片20a相对于第一锚23a的连结固定,优选在进行了基于第二固定片20b的外框3的高度及姿势(坡度)调整之后进行。
56.在如上述那样定位的上述外框3(参照图6、图7)的周围,如图3所示,填充有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27(砂浆27在填充后硬化)。如已知的那样,砂浆27的填充使用砂箱,通过该砂浆27的填充,在该砂浆27中埋设各第一地脚螺栓23a、第二地脚螺栓23b、各第一固定片20a、第二固定片20b,该砂浆27的上表面被精加工为地面2。在该外框3的周围填充砂浆27时(浇注砂浆27时),将砂浆27压入,以使内部不会形成气孔。因此,基于此的推压力从外部朝向内部作用于外框3,但由于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延伸方向中央部经由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一锚23a固定于混凝土基座22,因此能够抑制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以其两端为固定端向外框3的内侧挠曲。与此相对,在第一固定片20a未设置在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情况(仅使用第二固定片20b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各外框构成部件9向外框3的内侧挠曲。图9中的箭头表示砂浆浇注时的推压力。
57.如图1~图4所示,上述盖体4由箱状的内框28和填充在该内框28内的砂浆29(固化物)形成。这是为了通过砂浆29使盖体4为适当的重量(例如重量30kg左右),不使用上述手柄8就不能打开外框3的开口6,并且使后述的密封材料33压缩变形,确保外框3内表面与盖体4侧面之间的密封性。
58.具体参照图3、图4进行说明。上述盖体4的内框28具备底板部30、以从该底板部30的周缘部倾斜的状态立起的倾斜壁部31、从该倾斜壁部31上端向内框28外方(侧方)伸出而形成上部外周缘部的环状槽部32、以及收纳保持在该环状槽部32内的作为弹性密封件的密封材料33。底板部30与倾斜壁部31协作而形成上方开口的箱体,起到能够在其内部填充砂浆29的作用。该底板部30具有能够在上述外框3的第二支承部18上载置其底板部30的下表面外周缘部的程度的宽度。
59.倾斜壁部31从底板部30周缘部以随着朝向上方而扩大内框28的上部开口的方式倾斜(立起)。该倾斜角度以处于立起状态(相对于后述的底板部30成直角的状态)时的方向为基准(线),设为θ2,该θ2设定为比上述外框3的倾斜壁部11的倾斜角度θ1大(在图4中夸张地表示)。其结果是,倾斜壁部31的外表面31a(盖体4侧面的倾斜面)与外框3的倾斜壁部11的内表面11a(外框3内表面的基本面)相对,并且以随着朝向下方而与该倾斜壁部内表面11a的间隔扩大的方式倾斜。
60.环状槽部32由从倾斜壁部11的上端向上方立起的内侧侧部34、从该内侧侧部34的上端向内框的外侧水平伸出的伸出部35、以及从该伸出部35的伸出端向下方垂下的外侧侧部36构成。该环状槽部32通过其结构形成朝向下方的环状槽37,该环状槽37的开口设定为,在盖体4关闭外框3的开口6时,来到外框3的第一支承部14的上表面14a(第一支承面)上(参照图3、图4)。在该情况下,盖体4的倾斜壁部31与内侧侧部34所成的角部的位置比第一支承部14的上表面14a位置(外框3的倾斜壁部11与第一支承部14所成的角部的位置)低。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盖体4以正规状态嵌插到外框3内,并且在将盖体4嵌插到该外框3内时,能够使收纳保持在环状槽部32的环状槽37内的密封材料33可靠地与第一支承部14上表面14a抵
接,能够可靠地确保外框3内上部与盖体4上部外周缘部之间的密封性能。另外,环状槽部32起到作为限制各倾斜壁部31的外翘的加强部件的作用。
61.密封材料33在被保持在盖体4的环状槽37内的状态下从该环状槽37内向下方突出。该密封材料33在通过盖体4关闭外框3的开口6时确保盖体4与外框3的密封性,此时密封材料33不仅与外框3的第一支承部14的上表面14a抵接,而且由于盖体4的重量而压缩变形。由此,在构成盖体4的上部外周缘部的环状槽部32与第一支承部14的上表面14a之间,提高密封性,抑制水、垃圾等进入外框3内。另外,随着该填充材料33的压缩变形,盖体4在外框3内向下方变位转动,该盖体4的底板部30的外周缘部与外框3的第二支承部18抵接,盖体4的进一步的变位转动被限制。因此,预定载荷(设定载荷)始终经由盖体4的环状槽部32作用于上述密封材料33,密封性能维持一定的高状态。此时,由于利用盖体4的载荷(自重)使填充材料33压缩变形,所以不需要特别准备用于将盖体4压入外框3内的压入装置,能够简化结构。
62.另外,此时,由于盖体4的倾斜壁部外表面31a的倾斜角度θ2大于外框3的倾斜壁部内表面11a的倾斜角度θ1,因此,在通过盖体4关闭外框3的开口6时,盖体4的倾斜壁部外表面31a不会与外框3的倾斜壁部内表面11a啮合,盖体4不会夹入垃圾等。因此,盖体4以正规的状态嵌插在外框3内,盖体4的载荷准确地传递到密封材料33。结果,如上所述,盖体4基于密封材料33的压缩变形而变位转动至与第二支承部上表面18a抵接,预定负荷(设定负荷)可靠地作用于密封材料33(盖体4与外框3之间的密封材料33的密封性能维持一定的高的状态)。
63.这样的地板检查口1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施工。首先,准备上述外框3(具备多个第一固定片20a、第二固定片20b),另一方面,在混凝土基座22的外框设置位置周围(预定位置)植设多个第一锚23a、第二锚23b。接着,将外框3配置于外框设置位置,将外框3的各第一固定片20a、第二固定片20b分别安装于各第一锚23a、第二锚23b(参照图5)。之后,在外框3的周围填充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27,进行地板精加工。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即使在打开外框3的开口6的状态下在该外框3的周围填充砂浆27,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也不会因第一固定片20a等而挠曲。该地面精加工工序结束后,则能够在外框3内嵌插盖体4。
64.因此,关于这样的地板检查口1,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经由第一固定片20a固定在混凝土基座22,因此,即使在外框3的开口6打开的状态(未被盖体4关闭的状态)下在其周围浇注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27,按压力作用于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延伸方向内侧部分,也能够抑制各外框构成部件9朝向外框3的内侧挠曲。由此,不会妨碍盖体4相对于外框3的开闭,在建筑物、构造物的施工中,即使打开外框3的开口6,也不会产生妨碍盖体4相对于外框3的开闭的问题。
65.另外,关于该地板检查口1,由于盖体4的倾斜壁部外表面31a的倾斜角度θ2比外框3的倾斜壁部内表面11a的倾斜角度θ1大,所以在通过盖体4关闭外框3的开口6时,不会在盖体4的倾斜壁部外表面31a与外框3的倾斜壁部内表面11a之间夹入垃圾等,或者倾斜壁部外表面31a与倾斜壁部内表面11a对应于盖体4向外框3的嵌插状态啮合。因此,在将盖体4嵌插到外框3内时,该嵌插成为正规的状态,盖体4的载荷经由该盖体4的环状槽部32作用于密封材料33,密封材料33可靠地压缩变形。由此,在将盖体4嵌插到外框3内时,能够随时可靠地确保外框3与盖体4之间的密封性能,能够防止密封性能对应于盖体向外框内的嵌插状态
(不正规的状态)而降低。
66.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上述密封材料33的压缩变形,盖体4的底板部30变位到与第二支承部18抵接,盖体4的负荷中的预定负荷(设定负荷)可靠地作用在密封材料33。因此,在将盖体4嵌插到外框3内时,能够使密封材料33的压缩变形一定,将其密封性能维持在一定的高状态。
67.进而,外框3的倾斜壁部11倾斜,该倾斜壁部11由砂浆27支承,因此,相比不使倾斜壁部11倾斜的情况(直立的情况),外框3以更宽的面被砂浆27承接,即使盖体4是重物,也能够可靠地将该盖体4支承于外框3(防止外框3的脱落)。
68.图10表示第二实施方式,图11~图14表示第三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69.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作为划分地板下开口5的实施方式,表示使用木框22b来代替混凝土基座22的情况。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木框22b上,在地板下开口5的周围安装有多个第一锚23a、第二锚23b,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经由各第一固定片20a、第二固定片20b、第一锚23a、第二锚23b固定在木框22b上。在该情况下,外框3的第二支承部18及弯折部19贴在木框22b的上部内侧角部40,为了将外框3相对于木框22b定位,第二支承部18及弯折部19用作引导件。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地板检查口1的施工。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通过在外框3定位后在外框3的周围填充砂浆27等各种方法形成地面2。
70.图11~图14所示第三实施方式表示外框3相对于混凝土基座22的安装方法的变形例。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用带状形状的第一固定片20a及第二固定片20b(参照图13)。
71.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第一固定片20a及第二固定片20b各基端部41分别安装在外框3的第一支承部14的下表面。并且,从该各基端部41到前端部42,从该各基端部41到一定长度的中间部分43以向第一支承部14的下方延伸的方式弯折,超过该中间部分43的前端侧部分44以向外框3横向外方远离地延伸的方式弯折。因此,在将这样的外框3配置于设置位置时(在填充砂浆27之前),如图11、图12所示,各第一固定片20a及各第二固定片20b的中间部分43沿上下方向延伸,前端侧部分44朝向外框3的横向外方,沿混凝土基座22延伸。
72.如图11所示,在上述外框3的设置位置周边下部(地板下开口5的周围)配置有混凝土基座22,在该混凝土基座22植设有作为固定部件的多个螺纹杆24。该多个各螺纹杆24具有的作用是作为外框3中的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的固定对象,作为该多个螺纹杆24,从实现部件的共通化的观点出发,利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锚23a、第二锚23b的螺纹杆24a、24b。因此,当外框3在设置位置处于规定状态时(图11、图12中,砂浆27填充前的状态),该外框3中的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到达各螺纹杆24,在该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的长孔21a内,各螺纹杆24通过其前端开口进入。在该状态下,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与各螺纹杆24固定。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利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锚23a、第二锚23b(螺纹杆24a、24b),使螺母25、25与螺纹杆24螺合,利用该螺母25来实现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相对于各螺纹杆24的固定的加强。在利用螺母25实现加强时,可以在将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与螺纹杆24
固定后,利用螺母25夹持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也可以利用螺母25夹持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后,将该第一固定片20a、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固定于螺纹杆24。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螺母25。
73.在将上述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固定于各螺纹杆24之前,进行外框3的高度及姿势的调整。具体地,基于图13、图14进行说明。
74.设有地板检查口1的地板下结构一般在地板部46形成有凹部47,在该凹部47的底面47a形成有比该凹部底面47a缩小的上述地板下开口5。在地板部46上表面与凹部底面47a之间形成有台阶48,凹部底面47a形成为上述混凝土基座22的上表面,在该混凝土基座22的上表面(凹部底面47a),在地板下开口5的周围如上所述地植设有多个螺纹杆24。
75.在这样的地板下构造下,为了进行外框3的高度及姿势的调整,外框3利用长条的一对支承部件49以预定状态配置在地板下开口5的上方。具体而言,在外框3的上侧,在跨其对置的一组外框构成部件9的状态下安装长条状的一对支承部件49后,跨凹部47地配置该各支承部件49。由此,使各支承部件49的端部位于地板部46上表面上,能够将外框3以预定状态配置在地板下开口5的上方(参照图14)。在该情况下,长条的一对支承部件49跨越对置的一组外框构成部件9,这是因为与对置的另一组外框构成部件9的情况不同,在该一组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两侧部没有设置第二固定片20b,不会对各支承部件49的配置造成妨碍。
76.在使各支承部件49的端部位于底板部46上表面上时,在各支承部件49的端部与底板部46上表面之间夹设有楔形部件50。各楔形部件50具有朝向支承部件49的长度方向内侧而高度变低的斜面50a,通过使该各楔形部件50沿支承部件49的长度方向滑动,调整支承部件49的端部相对于各楔形部件50的斜面50a的位置,从而调整外框3的高度及姿势。在基于该一对支承部件49及楔部件50进行外框3的高度及姿势的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的前端部42相对于上述各螺纹杆24的固定。由此,外框3相对于地面进行了高度及姿势的调整,一对支承部件49从外框3脱离。
77.如图11、图12所示,在这样调整了高度及姿势的外框3的周围,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填充有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的砂浆27(砂浆27在填充后硬化)。在该外框3的周围填充砂浆27时(浇注砂浆27时),与上述同样,推压力从外部朝向内部作用于外框3,但由于外框3中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在填充砂浆27之前经由固定于各螺纹杆24的各第一固定片20a固定于混凝土基座22,因此可抑制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以其两端为固定端向外框3的内侧挠曲。因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打开外框3的开口6的状态下在该外框3的周围填充砂浆27,也不会妨碍盖体4相对于外框3的开闭。
78.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包含以下的方式。
79.(1)在外框3的周围,代替砂浆27而填充混凝土作为地板精加工材料。
80.(2)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在各外框构成部件9设置第一固定片,但也可以在形成外框3的角部的2个或3个外框构成部件9(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分别设置第一固定片20a。
81.(3)在经由第一固定片20a将外框3固定于混凝土基座22时,将第一固定片20a安装于混凝土基座22,将该第一固定片20a安装于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例如,通过在第一固定片20a上形成长孔,并且在外框3的各外框构成部件9上突出设置螺纹部,使该螺纹部通
过第一固定片20a的长孔,相对于该螺纹部螺合螺母,能够进行将各外框构成部件9固定在混凝土基座22上等。
82.(4)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固定各第一固定片20a(各第二固定片20b)前端部42和各螺纹杆24时,使用基于焊接的固定。
83.工业上的可用性
84.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于在盖体4侧面与外框3内表面之间的上部配置有弹性密封件33的地板检查口1,防止其密封性能因盖体4向外框3内的嵌插状态而降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