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钢框架及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7971发布日期:2022-02-09 10: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抗震钢框架及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钢框架及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3.常见的装配式建筑采用h型钢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横梁或立柱,并在两层楼面的h型钢横梁之间设置钢框架,以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墙体。但是,现有的钢框架抗震性能差,只能用于墙体的主体并与其他部件组成墙体。当装配式建筑遇到地震等较大强度的振动时,容易损坏,无法满足建筑物的抗震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抗震钢框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框架抗震能力低,使得装配式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差的问题。
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抗震钢框架,包括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一立杆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立杆、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之间的第一斜杆、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之间的第二斜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之间的第三斜杆;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斜杆、所述第二斜杆及所述第三斜杆沿所述第一立杆的顶部至底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斜杆相对所述第一立杆向靠近所述第二斜杆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斜杆相对所述第一立杆向远离所述第三斜杆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三斜杆相对所述第一立杆向远离所述第二斜杆的方向倾斜。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震钢框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之间的第四斜杆;所述第四斜杆位于所述第三斜杆远离所述第二斜杆的一侧;所述第四斜杆相对所述第一立杆向靠近所述第三斜杆的方向倾斜。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震钢框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之间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远离所述第二斜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立杆及所述第二立杆垂直。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震钢框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四斜杆与所述第二立杆之间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一横杆相互平行。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顶部螺纹孔,所述第二立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顶部螺纹孔。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杆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底部螺纹孔,所述第二立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底部螺纹孔。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杆上焊接有第一连接基板;所述第一斜杆及所述第
二斜杆均与所述第一连接基板焊接相连。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板上焊接有第二连接基板;所述第三斜杆及所述第四斜杆均与所述第二连接基板焊接相连。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杆上焊接有第三连接基板;所述第二斜杆及所述第三斜杆均与所述第三连接基板焊接相连。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杆上焊接有第四连接基板;所述第一横杆及所述第一斜杆均与所述第四连接基板焊接相连。
1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抗震钢框架。
17.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抗震钢框架的第一斜杆及第二斜杆与第一立杆及第二立杆组成趋近于三角形的局部结构,第二斜杆及第三斜杆与第一立杆及第二立杆组成趋近于三角形的局部结构,因此抗震钢框架的第一立杆及第二立杆之间形成有多个趋近于三角形的结构。三角形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因此,多个三角形结构可保证抗震钢框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受到地震等较大的振动冲击时,抗震钢框架具有足够的抗震强度,不易于发生较为严重的形变,而是以轻微形变对振动进行缓冲,进而实现抗震的性能,进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抗震钢框架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抗震钢框架的主视图;
21.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抗震钢框架的仰视图;
22.图中:
23.1、第一立杆;101、第一顶部螺纹孔;102、第一底部螺纹孔;2、第二立杆;201、第二顶部螺纹孔;202、第二底部螺纹孔;3、第一斜杆;4、第二斜杆;5、第三斜杆;6、第四斜杆;7、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9、第一连接基板;10、第二连接基板;11、第三连接基板;12、第四连接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9.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抗震钢框架,包括第一立杆1、与第一立杆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二立杆2、连接于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之间的第一斜杆3、连接于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之间的第二斜杆4,以及连接于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之间的第三斜杆5;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相互平行;第一斜杆3、第二斜杆4及第三斜杆5沿第一立杆1的顶部至底部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斜杆3相对第一立杆1向靠近第二斜杆4的方向倾斜;第二斜杆4相对第一立杆1向远离第三斜杆5的方向倾斜;第三斜杆5相对第一立杆1向远离第二斜杆4的方向倾斜。
30.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抗震钢框架的第一斜杆3及第二斜杆4与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组成趋近于三角形的局部结构,第二斜杆4及第三斜杆5与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组成趋近于三角形的局部结构,因此抗震钢框架的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之间形成有多个趋近于三角形的结构。三角形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因此,多个三角形结构可保证抗震钢框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受到地震等较大的振动冲击时,抗震钢框架具有足够的抗震强度,不易于发生较为严重的形变,而是以轻微形变对振动进行缓冲,进而实现抗震的性能,进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能力。
31.可选的,抗震钢框架的各个连接处可均采用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以保证连接的强度。可选的,抗震钢框架的局部也可采用螺栓或螺钉的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32.进而实现抗震钢框架为一个整体结构,在装配式建筑组装时,作为单个组件与其他部件快速连接,提升装配式建筑现场组装时的速度。
33.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抗震钢框架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之间的第四斜杆6;第四斜杆6位于第三斜杆5远离第二斜杆4的一侧;第四斜杆6相对第一立杆1向靠近第三斜杆5的方向倾斜。第四斜杆6及第三斜杆5与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组成趋近于三角形的局部结构,进一步提升抗震钢框架上的三角形的数量,抗震钢框架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34.可选的,第一斜杆3、第二斜杆4、第三斜杆5及第四斜杆6与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之间的夹角的锐角为45度,钝角为145度。或者,第一斜杆3、第二斜杆4、第三斜杆5及第四斜杆6与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之间的夹角的锐角为60度,钝角为120度。因此第一斜杆3、第二斜杆4、第三斜杆5及第四斜杆6与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形成三角形时,组成的近似于三角形的结构,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稳定性足够好。
35.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抗震钢框架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立杆1与第二立杆2之间的第一横杆7;第一横杆7位于第一斜杆3远离第二斜杆4的一侧;第一横杆7与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垂直。第一横杆7及第一斜杆3可与
第一立杆1及第二立杆2组成类似直角三角形的结构,进一步提升抗震钢框架上的三角形的数量,抗震钢框架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36.请参阅图1-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抗震钢框架还包括连接于第四斜杆6与第二立杆2之间的第二横杆8;第二横杆8与第一横杆7相互平行。第二横杆8及第四斜杆6可与第二立杆2组成一直角三角形结构,进一步提升抗震钢框架上的三角形的数量,抗震钢框架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37.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杆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顶部螺纹孔101,第二立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顶部螺纹孔201。抗震钢框架在施工现场,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部分,第一顶部螺纹孔101及第二顶部螺纹孔201可与抗震钢框架的顶部的h型钢及连接部件上的通孔对准,然后利用螺栓及螺母快速的装配连接,实现抗震钢框架快速稳定的与其他结构相连,保证装配式建筑组装时的速度足够快。
38.请参阅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杆1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底部螺纹孔102,第二立板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底部螺纹孔202。抗震钢框架在施工现场,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部分,第一底部螺纹孔102及第二底部螺纹孔202可与抗震钢框架的底部的h型钢及连接部件上的通孔对准,然后利用螺栓及螺母快速的装配连接,实现抗震钢框架快速稳定的与其他结构相连,保证装配式建筑组装时的速度足够快。
39.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立杆2上焊接有第一连接基板9;第一斜杆3及第二斜杆4均与第一连接基板9焊接相连。此时第一立杆1、第一斜杆3及第二斜杆4与第一连接基板9作为一个整体,组成一趋近于三角形的结构,且由于第一斜杆3及第二斜杆4均连接于第一连接基板9上,可保证该三角形结构的强度。抗震钢框架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40.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立板上焊接有第二连接基板10;第三斜杆5及第四斜杆6均与第二连接基板10焊接相连。此时第一立杆1、第三斜杆5及第四斜杆6与第二连接基板10作为一个整体,组成一趋近于三角形的结构,且由于第三斜杆5及第四斜杆6均连接于第二连接基板10上,可保证该三角形结构的强度。抗震钢框架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41.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杆1上焊接有第三连接基板11;第二斜杆4及第三斜杆5均与第三连接基板11焊接相连。此时第二立杆2、第三斜杆5及第二斜杆4与第三连接基板11作为一个整体,组成一趋近于三角形的结构,且由于第三斜杆5及第二斜杆4均连接于第三连接基板11上,可保证该三角形结构的强度。抗震钢框架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42.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抗震钢框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立杆1上焊接有第四连接基板12;第一横杆7及第一斜杆3均与第四连接基板12焊接相连。此时第二立杆2、第一斜杆3及第一横杆7与第四连接基板12作为一个整体,组成一趋近于三角形的结构,且由于第一斜杆3及第一横杆7均连接于第四连接基板12上,可保证该三角形结构的强度。抗震钢框架的抗震能力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效提升。
43.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抗震钢框
架。
44.可以理解的是,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方案可为在其他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可实现的实施方案。
45.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