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合空间生态造景广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18392发布日期:2022-02-09 10:5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合空间生态造景广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生态造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围合空间生态造景广场。


背景技术:

2.在城市环境中,植物净化空气、影响气候,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室外环境。尤其在人类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强调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大力应用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
3.现在有很多园艺休闲广场以植物造景,创造以园林植物为主体,打造休憩空间,不仅是功能与美的艺术表达,且造价低廉。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园艺休闲广场的开放程度较高,受气流影响容易扬起灰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广场上灰尘的扬起,保证广场的环境,本技术提供一种围合空间生态造景广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围合空间生态造景广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围合空间生态造景广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广场地基,所述广场地基的外侧设置有挡风结构,所述广场地基上铺设有地砖层,所述地砖层上设置有若干种植镂空。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风结构可以对广场起到挡风的作用,减少广场上灰尘的扬起,保证广场的环境,并在广场上设置种植镂空进行种植植物,对广场进行生态造景。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风结构设置为树木围挡,所述树木围挡包围在广场地基的外侧边缘处,所述树木围挡中设置有人行通道。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树木围挡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的阻挡,同时树木围挡可以增强广场的绿化效果,达到生态造景的目的。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风结构设置为基坑,所述广场地基设置在基坑的底端,所述基坑的上端至底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基坑的内壁设置有混凝土加固层。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广场设置在基坑的底端,可以达到一定的避风效果,防止有风卷起灰尘,通过混凝土加固层和地砖层对基坑进行加固,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广场地基的边缘处挖设有排水渠,所述排水渠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渠可以将广场上的积水排走,防止在下雨时广场上出现积水,盖板可以起到过滤的效果,防止有大块的杂物掉落到排水渠中使排水渠堵塞。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镂空边缘处的地砖层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种植围挡。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围挡对种植镂空处的植物起到围护的作用,同时便于对种植镂空处的植物进行浇灌。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围挡中种植有景观树木,所述种植围挡的种植空挡处铺设有草皮。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景观树木也可以加固广场地基底部的土壤,同时起到遮阳的作用,铺设草皮可以提高广场的绿化面积。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的开口处的四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玻璃围护墙。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台可以对基坑上端地表上的积水和灰尘起到阻挡的作用,对广场的环境进行保护。玻璃围护墙对基坑进行围护,防止有人或杂物掉落到基坑中发生危险。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玻璃围护墙的外侧设置有树丛绿化带,所述树丛绿化带的高度低于玻璃围护墙的高度。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树丛绿化带对玻璃围护墙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对基坑起到双层围护的效果,防止光线不好时,玻璃围护墙不易被发现受到撞击,造成危险。
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砖层上设置有若干导流缝隙,所述导流缝隙与排水渠连通。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流缝隙会对落在广场上的积水进行导流,加快广场上的积水流入到排水渠中。
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坑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与基坑的内壁连接。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横梁对基坑进行支撑,提高基坑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板使支撑横梁对基坑内壁造成的压力进行分散,对基坑内壁进行保护。
2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7.1.通过挡风结构可以对广场起到挡风的作用,减少广场上灰尘的扬起,保证广场的环境,并在广场上设置种植镂空进行种植植物,对广场进行生态造景;
28.2.种植围挡对种植镂空处的植物起到围护的作用,同时便于对种植镂空处的植物进行浇灌;
29.3.凸台可以对基坑上端地表上的积水和灰尘起到阻挡的作用,对广场的环境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30.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实施例2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实施例2的图2的a处的放大视图。
33.附图说明,1、基坑;2、台阶;3、混凝土加固层;4、地砖层;5、种植镂空;6、排水渠;7、盖板;8、种植围挡;9、凸台;10、玻璃围护墙;11、树丛绿化带;12、支撑横梁;13、支撑板;14、树木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围合空间生态造景广场,包括广场地基,所述广场地基的外侧设置有挡风结构,挡风结构设置为树木围挡14, 树木围挡14包围在广场地基的外侧边缘处,树木围挡14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的阻挡,同时树木围挡14可以增强广场的绿化效果。树木围挡14中设置有人行通道,便于人们穿过树木围挡14进入到广场上进行活动。广场地基上铺设有地砖层4,通过地砖层4提高广场的平整度。
37.参照图1,广场地基的边缘处挖设有排水渠6,通过排水渠6可以将广场上的积水排走,防止在下雨时广场上出现积水。排水渠6的上端设置有盖板7,盖板7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通过盖板7可以起到过滤的效果,防止有大块的杂物掉落到排水渠6中使排水渠6堵塞。地砖层4上设置有若干导流缝隙,导流缝隙与排水渠6连通,导流缝隙会对落在广场上的积水进行导流,加快广场上的积水流入到排水渠6中。
38.参照图1,地砖层4上设置有若干种植镂空5,种植镂空5内为广场地基底端的土壤,种植镂空5中种植有景观树木,提高广场的绿化景观性。通过景观树木也可以加固广场地基底部的土壤,同时起到遮阳的作用。种植镂空5的种植空挡处铺设种植有草皮,提高广场的绿化面积。种植镂空5边缘处的地砖层4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种植围挡8,通过种植围挡8对种植镂空5处的植物起到围护的作用,便于对种植镂空5处的植物进行浇灌。
3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树木围挡可以对气流进行有效的阻挡,减少广场上因气流而产生的灰尘,对广场上的环境进行保护,同时树木围挡可以增强广场的绿化效果,达到生态造景的目的。
40.实施例2:
41.参考图2和图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挡风结构设置为基坑1,广场地基设置在基坑1的底端,基坑1的深度设置为2m,避免基坑1过深影响广场的采光面积。基坑1的内壁黏附有混凝土加固层3,通过混凝土加固层3对基坑1的内壁进行加固,防止出现塌方。基坑1的上端至底端设置有台阶2,通过台阶2可以走到基坑1底端的广场上,通过地砖层4对基坑1的底部进行加固。基坑1的内壁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支撑横梁12,各支撑横梁12平行设置,支撑横梁12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外侧面与基坑1的内壁紧密接触,支撑板13与基坑1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支撑横梁12对基坑1进行支撑,提高基坑1的稳定性。
42.参考图2和图3,基坑1的开口处的四周设置有凸台9,凸台9的高度设置为10cm,通过凸台9可以对基坑1上端地表上的积水和灰尘起到阻挡的作用,对广场的环境进行保护。凸台9的内侧边缘到基坑1上端开口边缘之间设置有间距,间距的地表上种植有爬壁虎,爬壁虎会爬满基坑1的内壁,从而提高广场的绿化程度。凸台9上设置有玻璃围护墙10,通过玻璃围护墙10对基坑1进行围护,防止有人不小心跌落到基坑1中。玻璃围护墙10的外侧设置有树丛绿化带11,通过树丛绿化带11对玻璃围护墙10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起到双层围护的效果,防止光线不好时,玻璃围护墙10不易被发现受到撞击,造成危险。树丛绿化带11的高度低于玻璃围护墙10的高度,防止树丛绿化带11对广场的采光造成影响。
43.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广场设置在基坑1的底端,可以达到一定的避风效果,防止有风卷起灰尘,通过排水渠6可以将广场上的积水排走,通过凸台9可以对基坑1上端地表上的积水和灰尘起到阻挡的作用,对广场的环境进行保护。
4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