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的防渗阻隔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0911发布日期:2021-11-18 00: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的防渗阻隔涂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防治的防渗阻隔涂层。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急速加快,工业化指数不断升高,但也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并造成生态的失衡,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逐渐衰败,或是由于本身竞争力衰退,导致这些老工业基地企业工厂整体搬迁、关闭、停用,其搬迁、关闭之后遗留大量的厂房闲置,这不仅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还破坏生态,影响城市景观,而且也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
3.老工业遗留建筑由于长期受到工厂原材料、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建筑物各部位基层表面累积了不同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进行迁移扩散。重金属属于潜在危害的无机污染物,影响人体健康的重金属主要有铜、镍、汞、砷、镉、锌、铅等,它们可能经过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或者通过空气中粉尘进入人体,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4.综上所述,杜绝遗留建筑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释放,延续老工业基地建筑遗址的文化,通过对遗留建筑的改造,不改变原有形象,实现老工业建筑遗址的再次利用,延续保留建筑的基本形态和改善其人文自然环境,是本领域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遗留建筑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释放,并延续保留建筑的基本形态的用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的防渗阻隔涂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的防渗阻隔涂层,包括由内至外(由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表面向外)依次设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上的渗透固化层、防渗阻隔层和功能面层。即,渗透固化层在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表面上,防渗阻隔层在渗透固化层上面,功能面层在防渗阻隔层上面。上述渗透固化层、防渗阻隔层和功能面层均采用现有原料施工即可得。
7.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的基材包括混凝土、砂浆、砖面;其混凝土、砂浆、砖面含有墙漆或钢筋,也属于表面范围。涂覆防渗阻隔涂层之前,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表面要清理基层表面浮浆、杂渣、粉尘等疏松物,尖角部位打磨平整。
8.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优选的,所述渗透固化层包括向所述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内渗透的渗透部与位于所述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上的平铺部。
9.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优选的,所述渗透部的厚度为1.0

5.0mm,所述平铺部的厚度为0.05

0.5mm。渗透固化层形成后涂层的抗渗压力在1.0mpa以上,渗透固化层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表面的粘结强度在3.0mpa以上。
10.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优选的,所述防渗阻隔层的厚度为0.5

3.0mm。防渗阻隔层
与渗透固化层的粘结强度在3.0mpa以上,断裂伸长率在100%以上,水蒸气渗透系数≤1
×
10

12
g.cm/(cm2.s.pa)。
11.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优选的,所述渗透固化层为渗透性改性环氧涂料层。
12.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优选的,所述防渗阻隔层为弹性改性环氧防渗隔离涂料层。
13.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优选的,所述功能面层为耐候涂层、保护层或装饰层。当功能面层为耐候涂层时,耐候涂层与防渗阻隔层的粘结强度在3.0mpa以上,功能面层耐紫外老化1000h无明显变色,耐紫外老化3000h无龟裂、无剥落,所选材料为耐候弹性聚氨酯涂料、改性聚氨酯面漆、耐候易清洁涂料或耐候保温涂料的一种或多种;当功能面层为保护层或装饰层时,防渗阻隔涂层上的保护层或装饰层所选材料为陶瓷类装饰材料、石材类材料、砂浆水泥类材料、纸布类材料或人造板类材料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上述防渗阻隔涂层中,优选的,所述渗透固化层、防渗阻隔层、功能面层均可为透明层或不透明层。
15.本实用新型中,针对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形态复杂且基材种类多,采用防渗阻隔涂层构造进行封闭和阻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防渗阻隔涂层是涂料形成的涂层,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施工周期较短,可做到全方位无死角覆盖。同时为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所选涂料均为环保型涂料,不含重金属,voc含量低。具体的,选择具有渗透性和封闭性好的渗透性改性环氧涂料层作为渗透固化层,将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的重金属进行原位固化及吸附,同时该渗透固化层中活性基团会在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进行渗透固化,与建筑本体进行深度鳌合成为整体,确保良好的附着力和封闭效果;防渗阻隔层选择弹性改性环氧防渗隔离涂料层,其通过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高分子防渗膜,对重金属起防渗阻隔性能,同时防渗隔离层材料活性基团与渗透固化层表面活性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形成牢固的化学键,从而形成高粘结强度的致密保护膜,对重金属形成长期有效的防渗阻隔;功能面层选择耐候涂层、保护层或装饰层,起到第三道防护、装饰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渗透固化层+防渗阻隔层+功能面层的方案具有阻隔和封闭效果好,三道涂层形成三道关口,对重金属的渗透阻隔以及对外界水汽、酸碱、污物的腐蚀均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并且,上述三道涂层的材料通过有针对性的改进后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随着建筑物或结构件的形变而被破坏,经久耐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在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上施工渗透固化层、防渗阻隔层和功能面层,三道涂层共同作用在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进行渗透并形成阻隔防护膜,对重金属进行封闭阻隔,防止重金属离子渗出,实现建筑原貌保留及对环境保护的双重作用。
18.2、本实用新型在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上施工防渗阻隔涂层,相比其他重金属修复施工工艺,具有成本低、工期短、操作简单、材料损耗低等优点。
19.3、本实用新型在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上施工防渗阻隔涂层,具有修复效果好,修复效率高,不受复杂建筑的制约等优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具有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实施例中用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的防渗阻隔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例说明:
23.1、渗透固化层;11、渗透部;12、平铺部;2、防渗阻隔层;3、功能面层;4、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25.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27.实施例: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的防渗阻隔涂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4上的渗透固化层1、防渗阻隔层2和功能面层3。
29.本实施例中,渗透固化层1包括向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4内渗透的渗透部11与位于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4上的平铺部12。
30.本实施例中,渗透部11的厚度为1.0

5.0mm(上述范围均可),平铺部12的厚度为0.05

0.5mm(上述范围均可)。
31.本实施例中,防渗阻隔层2的厚度为0.5

3.0mm(上述范围均可)。
32.本实施例中,渗透固化层1为渗透性改性环氧涂料层。
33.本实施例中,防渗阻隔层2为弹性改性环氧防渗隔离涂料层。
34.本实施例中,功能面层3为耐候涂层、保护层或装饰层。
35.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个具体施工案例说明如下:
36.本实施例的重金属污染遗留建筑物基体4为混凝土层和砖面层,首先在混凝土层和砖面层上施工覆盖一层透明的渗透固化层1,渗透固化层1采用渗透性改性环氧涂料,滚涂在混凝土层和砖面层上,渗透固化层1中向混凝土层和砖面层中渗透的渗透部11的厚度在1.5

2.0mm间,平铺部12的厚度在0.1

0.2mm间;渗透固化层上覆盖有一层防渗阻隔层2,厚度在1.2

2.0mm间,所选材料为弹性改性环氧防渗隔离涂料,喷涂在渗透固化层1表面,喷涂3次,每次间隔2

3h;防渗阻隔层上覆盖一层功能面层3,厚度在0.1

0.3mm间,所选材料为耐候易清洁涂料,喷涂在防渗阻隔层2表面,形成一层功能面层。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