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砌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0866发布日期:2021-10-27 19:3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砌墙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砌墙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工业,民用,农业建筑的墙体砌筑完全依靠人工完成,这种砌墙方式不仅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并且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满足我国目前所需高效自动化作业的要求。现有的砌墙设备虽然部分环节能代替人工,但是在实际施工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并且自动化程度较低。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自动砌墙机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砌墙机。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砖块输送机、提升坐浆装置、第一水平移动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砖块取放装置、第二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底浆与修整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砖块输送机的输送末端位于提升坐浆装置内,且提升坐浆装置位于第一水平移动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于第一水平移动装置上,第一水平移动装置带动第一升降装置水平移动,所述砖块取放装置与第一升降装置连接,第一升降装置带动砖块取放装置升降,且砖块取放装置与提升坐浆装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水平移动装置位于第一水平移动装置另一侧,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设于第二水平移动装置上,第二水平移动装置带动第二升降装置水平移动,所述底浆与修整装置与第二升降装置连接,第二升降装置带动底浆与修整装置升降,且底浆与修整装置与砖块取放装置相对应,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砖块输送机、提升坐浆装置、第一水平移动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砖块取放装置、第二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底浆与修整装置电连接。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6.1、本实用新型集砖块送料、提升坐浆、取放砖以及砌墙修整功能于一体,能够自动完成砌墙,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可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操作简单、工作安全、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合加气砖等环保砖砌墙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本实用新型可将各个部分拆解拼装,能够搭载施工场地垂直提升机到任一楼层,实现高层建筑自动化砌墙;
7.2、提升坐浆装置通过上夹座、下夹座将砖块夹住,上夹座的升降由第一升降气缸控制,而砖块提升由提升牵引装置控制,配合上夹座与坐浆模具的一体结构可在夹砖提升的同时完成砖块坐浆,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的优点;
8.3、砖块取放装置具有砖块取放以及方位旋转调整功能,同时配合伸缩装置,可提升操作范围,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优点;
9.4、底浆与修整装置的模盒结构对待砌砖块起到限位以及规整作用,避免人工放置歪斜;在砖块放入模盒后,通过纵向以及横向压实功能,使砖块进一步修整,能够有效保障施工规范以及施工要求,避免人工操作不达标的问题;本装置还具有自动开关盖以及自动
抹底浆的功能;底浆与修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10.5、中转装置的l形挡料板与托料固定装置、夹料固定装置共同组成稳固卡料结构,配合升降功能,可将固定后的砖块中转至砖块输送机的指定位置,具有砖块升降中转稳定性高的优点,自动化程度高,使用非常方便;托料固定装置不仅具有砖块托料以及砖块前端卡料的功能,还具有自动与砖块脱离的功能;夹料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稳定将砖块侧面卡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3.图3为提升坐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4.图4为提升坐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5.图5为顶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夹砖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7为图6中夹砖感应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8.图8为坐浆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9为升降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10为砖块取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11为旋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2为夹头安装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3.图13为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4为砖块取放装置与第一水平移动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5为底浆与修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6.图16为底浆与修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7.图17为底浆与修整装置打开箱盖后的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8为盒体的夹层结构以及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9为底浆与修整装置与第二水平移动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0为模盒还包括自动开关盖装置以及抹底浆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31.图21为模盒还包括自动开关盖装置以及抹底浆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2.图22为中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3为中转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4.图24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切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

砖块输送机,2

提升坐浆装置,201

提升坐浆机架,202

提升架,203

提升牵引装置,204

下夹座,204a

安装台,204b

滑杆,204c

升降台,204d

顶杆,204e

凸台,204f

第一水平气缸,204g

第一连接架,204h

滑台,204i

孔洞,204j

顶块,205

上夹座,206

第一升降气缸,207

坐浆模具,207a

电机安装板,207b

驱动电机,207c

刮板,207d

浆料管,208

下安装板,209

上安装板,210a

导向套筒,210b

弹簧,210c

u形杆,210d

活动板,210e

感应开关,211

升降定位机构,211a

第一齿条,211b

第二齿条,211c

滑套,211d

齿轮保护套筒,211e

感应板,212

升降导向杆,213

配重导向框架,214

升降式配重,3


一水平移动装置,301

第一水平轨道,302

第一轨道车,4

第一升降装置,401

第一立架,402

第二立架,403

升降框架,404

丝杆电机,405

第一升降电机,406

第三齿条,407

升降导轨,408

滑块,409

配重,410

滑轮,5

砖块取放装置,501

基座,502

旋转座驱动电机,503

旋转座,504

第一安装件,505

第一气缸,506

交剪式伸缩架,507

伸缩导向杆,508

第二安装件,509

第二气缸,510

连杆曲柄机构,511

转轮,512

保护盒,513

第一电磁锁,514

夹头安装架,515

固定夹板,516

活动夹板,517

第三气缸,518

连接杆,519

转动板,520

刀头连接板,521

活动刀头,6

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01

第二水平轨道,602

第二轨道车,603

支撑板,604

移动架,7

第二升降装置,701

第四齿条,702

齿轮保护盒,703

第二升降电机,8

底浆与修整装置,801

盒体,802

箱盖,803

第二升降气缸,804a

上转动装置,804b

下转动装置,804c

浆料下料斗,804d

抹浆管,805

第二水平气缸,806

推板,807

推拉连接杆,808

夹层结构,809

横槽,810

开口,811

敞口,812

旋转轮驱动器,813

旋转轮,814

活动杆,815

l形连接架,816

安装支架,9

送料装置,10

中转装置,1001

挡料板,1002

安装背板,1003

中转机架,1004

第四气缸,1005

导向杆,1006

滑套,1007

第一接近开关,1008

托料板,1009

第五气缸,1010

第二电磁锁,1011

第六气缸,1012

连接座,1013

挡料片,1014

第二接近开关,1015

安装横架,1016

第七气缸,1017

活动连接件,1018

安装杆,1019

卡料板,1020

按压式感应开关,11

切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7.如附图1~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砖块输送机1、提升坐浆装置2、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第一升降装置4、砖块取放装置5、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第二升降装置7、底浆与修整装置8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砖块输送机1的输送末端位于提升坐浆装置2内,且提升坐浆装置2位于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设于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上,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带动第一升降装置4水平移动,所述砖块取放装置5与第一升降装置4连接,第一升降装置4带动砖块取放装置5升降,且砖块取放装置5与提升坐浆装置2相对应,所述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位于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另一侧,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7设于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上,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带动第二升降装置7水平移动,所述底浆与修整装置8与第二升降装置7连接,第二升降装置7带动底浆与修整装置8升降,且底浆与修整装置8与砖块取放装置5相对应,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砖块输送机1、提升坐浆装置2、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第一升降装置4、砖块取放装置5、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第二升降装置7、底浆与修整装置8电连接。
38.所述提升坐浆装置2包括提升坐浆机架201、提升架202、提升牵引装置203、下夹座204、上夹座205、第一升降气缸206、坐浆模具207,所述提升架202位于提升坐浆机架201内,所述提升牵引装置203设于提升坐浆机架201的顶部,提升牵引装置203通过绳索牵引提升架202升降,所述坐浆模具207位于提升架202内的上部,所述下夹座204固设于提升架202下部内侧,所述上夹座205固设于坐浆模具207侧面之底部,且上夹座205与下夹座204相对应,下夹座204的侧面固设有下安装板208,上夹座205的侧面固设有上安装板209,所述第一升降气缸206设于下安装板208底部,且第一升降气缸206的升降部穿过下安装板208,与上安
装板209底部连接,使第一升降气缸206能够带动坐浆模具207升降;
39.所述下夹座204底部设有顶砖机构,顶砖机构包括安装台204a、滑杆204b、升降台204c、顶杆204d,凸台204e、第一水平气缸204f、第一连接架204g、滑台204h,所述滑杆204b上端与下夹座204底部固接,下端与安装台204a固接,所述升降台204c套设于滑杆204b上,与滑杆204b滑动配合,所述升降台204c端部固设有顶杆204d,顶杆204d相对的下夹座204上设有孔洞204i,孔洞204i内设有顶块204j,顶块204j底部与顶杆204d上端固接,所述凸台204e固设于升降台204c底部,所述第一水平气缸204f、滑台204h均设于安装台204a上,第一水平气缸204f的驱动端通过第一连接架204g与滑台204h连接,使第一水平气缸204f能够带动滑台204h在安装台204a上往复移动,所述滑台204h与凸台204e相对应,滑台204h顶部设有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顶部所处的水平位置高于凸台204e底部所处的水平位置;
40.所述坐浆模具207为筒状结构,坐浆模具207内设有电机安装板207a,电机安装板207a上设有驱动电机207b,驱动电机207b位于坐浆模具207的轴线处,所述驱动电机207b的动力输出部竖直朝下且穿过电机安装板207a,动力输出部设有刮板207c,坐浆模具207内设有浆料管207d,浆料管207d出料端与电机安装板207a上的浆料孔相对应。
41.提升坐浆装置2还包括夹砖感应装置,夹砖感应装置包括导向套筒210a、弹簧210b、u形杆210c、活动板210d、感应开关210e,所述导向套筒210a固设于上夹座205外侧,导向套筒210a下端设有弹簧210b,所述u形杆210c的一端位于坐浆模具207外,且该端部穿过导向套筒210a、弹簧210b,端部固设有活动板210d,弹簧210b下端与活动板210d连接,所述u形杆210c的另一端位于坐浆模具207内,且该端部穿过上夹座205,所述感应开关210e设于上夹座205外侧,感应开关210e与活动板210d感应配合;所述导向套筒210a有多个,且沿上夹座205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每一导向套筒210a均对应一弹簧210b、一u形杆210c、一活动板210d,多个u形杆210c顶部通过连接架连接在一起,感应开关210e与其中一个活动板210d感应配合;当下夹座204与上夹座205将砖块夹住时,砖块顶部将u形杆210c端部顶起,从而使活动板210d上移,活动板210d和感应开关210e感应配合后即可判断是否正常夹砖;砖块被取走后,u形杆210c在弹簧210b的作用下复位;夹砖感应装置构简单、体型微小,不会影响其他机构工作,可避免砖块未正确夹持的情况;导向套筒210a有多个,适合砖块顶部夹持处有缺损的情况,只要其中一个导向套筒210a对应的u形杆210c端部被顶起,即可带动所有u形杆210c与活动板210d上移,适用于外形不完整的砖块夹砖感应;若坐浆模具207装有电机安装板207a以及夹砖感应装置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电机安装板207a对应开孔,u形杆210c的端部穿过电机安装板207a开孔。
42.提升坐浆装置2还包括升降定位机构211,升降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齿条211a、第二齿条211b、滑套211c、齿轮、齿轮保护套筒211d、感应板211e,所述第一齿条211a的齿面与第二齿条211b的齿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齿条211a的上端与上安装板209侧面固接,下端与下安装板208侧面设置的滑套211c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齿条211b的上端与上安装板209设置的滑套211c滑动配合,下端与下安装板208侧面固接,第一齿条211a与第二齿条211b之间的上部、中部以及下部分别啮合有齿轮,齿轮外侧设有齿轮保护套筒211d,且第一齿条211a、第二齿条211b穿过齿轮保护套筒211d,齿轮中心的转轴与齿轮保护套筒211d内壁连接,第一齿条211a与第二齿条211b之间中部的齿轮保护套筒211d侧面设有感应板211e,感应板211e与提升坐浆机架201侧面设置的感应器感应配合;当坐浆模具207与上夹座205、上安装板
209下降时,第一齿条211a一起下降,第一齿条211a下降过程中带动齿轮以及齿轮保护套筒211d一起移动,即感应板211e移动,以便于感应板211e与提升坐浆机架201安装的感应器感应配合,用于检测坐浆模具207是否下降到位。
43.所述下夹座204相对的提升坐浆机架201侧面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与砖块感应配合,用于感应下夹座204上是否有砖。
44.所述上安装板209底部与升降导向杆212上端固接,升降导向杆212穿过下安装板208,下安装板208与升降导向杆212滑动配合,升降导向杆212与第一升降气缸206的升降部平行;升降导向杆212用于提高坐浆模具207、上夹座205以及上安装板209升降的稳定性。
45.所述提升坐浆机架201一侧设有配重导向框架213,配重导向框架213内设有升降式配重214,升降式配重214通过绳索与提升牵引装置203连接;在提升牵引装置203带动砖块上升过程中,升降式配重214在配重导向框架213内下降,升降式配重214起到提高砖块提升稳定性的作用
46.所述下夹座204相对的提升坐浆机架201侧面设有感应器,感应器与砖块感应配合,用于检测下夹座204上是否有砖块。
47.所述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包括第一水平轨道301、第一轨道车302,所述第一升降装置4包括第一立架401、第二立架402、升降框架403、丝杆电机404、第一升降电机405、第三齿条406、升降导轨407,所述第一轨道车302设于第一水平轨道301上,所述第一立架401固设于第一轨道车302上,所述第二立架402套设于第一立架401外,且第二立架402与第一立架401上下滑动配合,所述丝杆电机404竖直设于第一立架401内的底部,丝杆电机404的丝杆位于第一立架401内,丝杆上套设有滑块408,滑块40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架402的内侧面固接,使丝杆电机404能够带动第二立架402升降,所述第三齿条406、升降导轨407均竖直设于第二立架402外侧,所述升降框架403套设在第二立架402外,升降导轨407与升降框架403上下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框架403侧面设有第一升降电机405,第一升降电机405的动力输出端装有齿轮,齿轮与第三齿条406啮合,使第一升降电机405能够带动升降框架403升降,基座501与升降框架403的侧面固接;第一轨道车302为本领域公知技术,第一轨道车302在第一水平轨道301上移动,实现砖块取放装置5水平移动;启动第一升降电机405,第一升降电机405带动齿轮正传或反转,并配合第三齿条406,即可带动升降框架403与砖块取放装置5一起在第二立架402上升降,使砖块取放装置5到达需要的高度,升降导轨407起到提高升降框架403升降稳定性的作用;可启动丝杆电机404,丝杆电机404带动第二立架402沿着第一立架401升起,从而提升第二立架402所处高度,进而增加砖块取放装置5取放砖块的操作高度,适合砌高墙使用。
48.第一升降装置4还包括配重409、滑轮410、绳索,所述配重409位于第一立架401内,配重409中心设有与丝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滑轮410设于第二立架402的顶部,所述绳索的一端与配重409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升降框架403顶部连接,且绳索与滑轮滑动配合;配重409起到提高升降框架403、砖块取放装置5以及砖块升降稳定性的作用,配重409在下降过程中,丝杆可穿过配重409中心通孔,避免配重409影响丝杆工作。
49.所述砖块取放装置5包括基座501、旋转座驱动电机502、旋转座503、第一安装件504、第一气缸505、交剪式伸缩架506、伸缩导向杆507、第二安装件508、旋动装置、夹头,所述旋转座驱动电机502设于基座501上,所述旋转座驱动电机502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座503
的中心固接,旋转座503侧面与第一安装件504的一侧连接,第一气缸505竖直设置于第一安装件504侧面,所述交剪式伸缩架506的一端与第一气缸505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件508的一侧连接,第二安装件508的另一侧设有旋动装置,旋动装置的旋转端与夹头连接,伸缩导向杆507的外杆体固设于第一安装件504侧面,伸缩导向杆507的内杆体端部与第二安装件508连接,且伸缩导向杆507的伸缩方向与交剪式伸缩架506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伸缩导向杆507的顶部以及背面均设有第一电磁锁513。
50.所述旋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509、连杆曲柄机构510、转轮511、保护盒512,第二气缸509、保护盒512均设置于第二安装件508侧面,保护盒512侧面设有开口,转轮511通过轴设于保护盒512内,且轴的一端穿出保护盒512与夹头连接,所述第二气缸509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杆曲柄机构510与轴连接,且连杆曲柄机构510穿过保护盒512侧面开口,第二气缸509的活塞杆移动过程中经连杆曲柄机构510带动转轮511、夹头转动。
51.所述夹头包括夹头安装架514、固定夹板515、活动夹板516、第三气缸517、连接杆518、转动板519,所述固定夹板515固设于夹头安装架514正面端部,且固定夹板515与夹头安装架514相垂直,所述第三气缸517设于夹头安装架514背面,第三气缸517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杆518的杆体固接,所述转动板519为折形板,转动板519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接杆518下端活动连接,转动板519的折处与夹头安装架514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夹板516固设于转动板519上,且活动夹板516与固定夹板515相对应;所述固定夹板515与活动夹板516相对的一面分别设有防滑垫;弹簧感应刀包括刀头连接板520以及活动刀头521,刀头连接板520的一端与连接杆518上端固接,另一端与活动刀头521的一端通过扭簧连接,活动刀头521另一端呈弯曲状;弹簧感应刀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当砖块进入固定夹板515与活动夹板516之间时,砖块将活动刀头521顶开,活动刀头521转动,转动后的活动刀头521可与提升坐浆机架201安装的感应器相互感应配合,在夹紧砖块前以确认砖块是否进入固定夹板515与活动夹板516之间;而在夹紧砖块时,第三气缸517的活塞杆伸出,连接杆518与弹簧感应刀一起向前移动,而转动板519在转动过程中,使活动夹板516后退,即弹簧感应刀与活动夹板516反向错位移动,此时弹簧感应刀所处的位置可配合夹头安装架514上相应位置安装的感应器以检测是否夹紧砖块;砖块被放下后,活动刀头521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同时活动刀头521移至起始位置;弹簧感应刀与连接杆、转动板共同组成的结构使弹簧感应刀能够根据砖块不同状态来改变弹簧感应刀的位置,可配合各类感应器使用。
52.所述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包括第二水平轨道601、第二轨道车602、支撑板603、移动架604,所述第二升降装置7包括第四齿条701、齿轮保护盒702、齿轮、第二升降电机703,所述第二水平轨道601包括上、下两个水平轨道,下水平轨道可安装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水平轨道可安装在施工现场建筑物的梁上,也可通过立架将上、下两个水平轨道连接在一起,根据施工现场上水平轨道的安装高度,可将移动架604与相应高度位置的支撑板603的安装孔连接,从而调节移动架604的高度位置,以适配上水平轨道的安装高度;所述第二轨道车602设于下水平轨道上,所述支撑板603立设于第二轨道车602上,所述支撑板603上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移动架604与安装孔可拆卸连接,移动架604上端与上水平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第四齿条701有两个,且齿面相对设置,两第四齿条701之间的上端以及下端分别通过固定架连接,所述第四齿条701立设于第二轨道车602上,第四齿条701上端与上第二水平轨道滑动配合,所述齿轮保护盒702套设于第四齿条701上,且齿轮保护盒702的一侧与l
形连接架815的一侧固接,所述第二升降电机703设于l形连接架815上,第二升降电机703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齿轮,且齿轮设于齿轮保护盒702内,齿轮与两个第四齿条701啮合,所述l形连接架815另一侧与模盒801背面固接;第二轨道车602为本领域公知技术,第二轨道车602在第二水平轨道601上移动,实现底浆与修整装置8水平移动;第二升降电机703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过程中使底浆与修整装置8上移。
53.所述底浆与修整装置8包括模盒801、盒盖802、第二升降气缸803、压板、第二水平气缸805、推板806、推拉连接杆807,所述模盒801为方形盒体,所述盒盖802设于模盒801上,所述模盒801左侧以及底部均为敞开结构,所述第二升降气缸803设于盒盖802上,压板位于盒盖802底部,第二升降气缸803的升降端穿过盒盖802,与压板连接,所述模盒801背面内部为夹层结构808,所述模盒801背面内侧壁开设有横槽809,所述模盒801背面外侧设有第二水平气缸805,所述推板806位于模盒801右侧内壁,所述推拉连接杆807设于夹层结构808中,所述推拉连接杆807的一端横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穿过横槽809,与推板806固接,所述推拉连接杆807的另一端横向延伸形成的延伸部穿过模盒801背面侧壁,与第二水平气缸805的水平移动端连接,且延伸部相对的模盒801左侧面设有开口810,所述模盒801正面设有砖块取放装置进入的敞口811;
54.所述底浆与修整装置8还包括自动开关盖装置,自动开关盖装置包括旋转轮驱动器812、旋转轮813、活动杆814、l形连接架815、安装支架816,所述l形连接架815固设于模盒801外侧下部,所述安装支架816固设于l形连接架815上,所述旋转轮813安装于安装支架816上,所述旋转轮驱动器812设于安装支架816上,且旋转轮驱动器812与旋转轮813连接,使旋转轮813转动,所述活动杆814有两个,均呈倾斜状且相互平行,两个活动杆814的上端均与盒盖802侧面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活动杆814的下端与安装支架816侧面转动连接,另一个活动杆814的下端与旋转轮813连接;其中,旋转轮驱动器812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可以是微型减速电机,通过微型减速电机带动转轮转动,也可以是气缸与连杆曲柄机构,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杆曲柄机构与转轮连接,通过连杆曲柄机构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当需要开盖时,通过旋转轮驱动器812控制旋转轮813转动,旋转轮813转动过程中通过活动杆814带动盒盖802沿弧形路径移动,最终箱盖被移至模盒801的后方;自动开关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进一步提升施工自动化程度;
55.所述底浆与修整装置8还包括抹底浆装置,抹底浆装置包括上转动装置804a、下转动装置804b、浆料下料斗804c、抹浆管804d,所述上转动装置804a设于l形连接架815上部,所述下转动装置804b有两个,且均设于l形连接架815中部,其中一个下转动装置804b与模盒801左侧相对应,另一个下转动装置804b与模盒801右侧相对应,所述浆料下料斗804c呈倾斜状,所述上转动装置804a与浆料下料斗804c的上端连接,所述抹浆管804d包括为倒置的y形管,抹浆管804d下端均为上窄下宽的喇叭口结构,所述抹浆管804d有两个,分别位于模盒801左右两侧,抹浆管804d通过连杆与对应的下转动装置804b连接,下转动装置804b能够带动抹浆管804d转动,所述上转动装置804a能够带动浆料下料斗804c转动,使浆料下料斗804c的下端与抹浆管804d上端相对应;其中,上转动装置804a、下转动装置804b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转动驱动装置,例如减速电机;上转动装置804a带动浆料下料斗804c转动至需要灌浆的抹浆管804d处,浆料经浆料下料斗804c,然后从抹浆管804d上端进入抹浆管804d中,最终从抹浆管804d下端排出并落在模盒801下的已砌砖块之上,随着模盒801移动
过程中,抹浆管804d排出的浆料形成两条上窄下款的条形底浆;浆料下料斗804c上端可设置自动给浆管,以便于自动加浆料;当墙面修整是以从左到右的砌墙顺序施工时,先将模盒801移动至施工起始位置,浆料下料斗804c转动至模盒801左侧的抹浆管804d处,模盒801向右移动过程中,完成第一块砖抹底浆工作,然后下转动装置804b控制模盒801左侧的抹浆管804d转动至少90
°
,使抹浆管804d远离模盒801左侧,以便于模盒801左侧移动至施工起始位置的边缘处,避免抹浆管804d阻挡模盒801,此时可开始向模盒801内放入第一块待砌砖块;此后砌同一层砖块时,模盒801左侧的抹浆管804d保持位置不变,而浆料下料斗804c转动至模盒801右侧的抹浆管804d并不断重复先抹底浆,然后回到起始位置,再放砖的过程;直至模盒801右侧的抹浆管804d抹完该层最后一块砖的底浆且模盒801归位,此时模盒801右侧的抹浆管804d转动至少90
°
,使该抹浆管804d远离模盒801右侧,以便于模盒801右侧移动至该层施工末端位置的边缘处,避免该抹浆管804d阻挡模盒801,从而完成放入最后一块砖。
56.自动砌墙机还包括送料装置9、中转装置10,所述送料装置9的送料端与中转装置10相对应,中转装置10位于砖块输送机1的输送起始端上方;
57.所述中转装置10包括挡料板1001、安装背板1002、挡料板升降驱动装置、托料固定装置、夹料固定装置,所述挡料板1001为l形立板,所述安装背板1002固设于挡料板1001背面,所述挡料板升降驱动装置与安装背板1002连接,挡料板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挡料板1001斜向升降,与挡料板1001移动方向相平行的挡料板1001的一面的底部设有托料固定装置,挡料板1001的另一面外侧设有夹料固定装置。
58.所述挡料板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中转机架1003、第四气缸1004、导向杆1005、滑套1006,所述中转机架1003与安装背板1002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气缸1004斜向设置于中转机架1003上,所述第四气缸1004的驱动端与安装背板1002固接,所述导向杆1005斜向固设于中转机架1003内,导向杆1005与第四气缸1004平行,所述滑套1006套设在导向杆1005上,且滑套1006与导向杆1005滑动配合,滑套1006侧面与安装背板1002固接;
59.所述托料固定装置包括托料板1008、第五气缸1009、第二电磁锁1010、第六气缸1011、连接座1012、挡料片1013,靠近托料板1008后端的托料板1008板体与安装背板1002下部转动连接,挡料板1001外侧设有第五气缸1009,第五气缸1009的驱动端竖直朝下,且与托料板1008后端相对应,第五气缸1009的驱动端能够将托料板1008后端下压,使托料板1008转动,所述第二电磁锁1010设于安装背板1002,且第二电磁锁1010的锁部相对的安装背板1002上开设有孔洞,第二电磁锁1010的锁部穿过孔洞并与挡料板1001锁止配合,所述第六气缸1011设于托料板1008底部,所述连接座1012固设于托料板1008前端的底部,所述挡料片1013的两端分别向垂直于挡料片1013且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形成挡料部以及连接部,挡料部位于托料板1008前方,连接部与第六气缸1011的驱动端连接,挡料片1013的侧面与连接座1012转动连接;
60.所述夹料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横架1015、第七气缸1016、活动连接件1017、安装杆1018、卡料板1019,所述安装横架1015固设于挡料板1001外侧,安装横架1015的端部伸出至挡料板1001外,安装横架1015端部外侧设有第七气缸1016,所述安装杆1018一端与安装横架1015顶部固结,且安装杆1018呈倾斜状,所述活动连接件1017中部套设于安装杆1018上,活动连接件1017的一端与第七气缸1016的驱动端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卡料板1019上端连接,且卡料板1019位于安装横架1015内侧;
61.所述托料固定装置之上对应的挡料板1001的一面的下部设有按压式感应开关1020,当砖块到达托料板1008上时,物料接触按压式感应开关1020,用于确定砖块已经到达托料板1008上,以便于进行下一操作。
62.中转装置10还包括第一接近开关1007,处于最高位置的安装背板1002相对的中转机架1003上设有第一接近开关1007,第一接近开关1007的感应端与安装背板1002感应配合;第一接近开关1007用于检测安装背板1002与挡料板1001是否上升复位,以便于进行下一操作。
63.中转装置10还包括第二接近开关1014,第二接近开关1014设于第五气缸1009一侧,且第二接近开关1014的感应端与托料板1008的后端感应配合;第二接近开关1014用于检测托料板1008是否恢复到水平状态,以便于进行下一操作。
64.本砌墙机也可安装切砖装置11,切砖装置11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油缸式切砖机,切砖装置11根据施工要求将砖块切成一定规格,然后通过送砖装置送到送料装置9处,实现自动切砖以及自动砌墙功能。
65.控制装置为plc或单片机,通过控制装置及其与砖块输送机1、提升坐浆装置2、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第一升降装置4、砖块取放装置5、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第二升降装置7、底浆与修整装置8的连接关系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以实现各工序逻辑控制。
6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首先将待砌砖块放在砖块输送机1上进行输送,送至提升坐浆装置2处,对砖块顶部进行坐浆并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砖块取放装置5将砖块取走,并将砖块移至砌墙位置后将放下砖块;在放下砖块之前,底浆与修整装置8先进行抹底浆操作,砖块放下后,砖块取放装置5回到起始位置等待取下一块砖,同时修整装置8对砖块进行修整,即完成一次砌砖;然后下一块砖经砖块输送机1输送、提升坐浆装置2坐浆并提升到一定高度,砖块取放装置5继续进行取砖和放砖操作;根据待砌位置的不同,砖块取放装置5可在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的带动下水平移动,而底浆与修整装置8也可在第二水平移动装置的带动下水平移动,即砖块取放装置5、底浆与修整装置8处于待砌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以便于配合底浆处理、放砖以及修整操作;以此类推,将同一层砖块依次砌完,然后可通过第一升降装置4上移砖块取放装置5,第二升降装置7上移底浆与修整装置8至相应位置,即可砌下一层砖,直至完成砌墙;砖块取放装置5与底浆与修整装置8可根据砖块规格的不同对应控制水平和纵向移动距离,即每一个砌砖区域的大小;
67.本实用新型砌墙机还包括送料装置9以及中转装置10;送料装置9将砖块送至托料固定装置上的托料板1008上,托料板1008将砖块托住;然后夹料固定装置工作,第七气缸1016启动,将活动连接件1017端部向下拉动,即活动连接件1017与卡料板1019转动,使卡料板1019卡在砖块侧面;挡料板1001也起到固定砖块侧面的作用;然后第四气缸1004启动,带动砖块沿着导向杆1005斜向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使砖块落在砖块输送机1上;砖块下降过程中,挡料片1013的挡料部将砖块的前面卡住,提高砖块下降时的稳定性;然后启动第六气缸1011,带动连接部回缩,挡料片1013在转动过程中使挡料部与砖块前面分离;同时控制第二电磁锁1010与托料板1008分离,此时托料板1008在重力作用转动,托料板1008前端向下掉,即托料板1008与砖块底部分离,第七气缸1016带动卡料板1019复位,即卡料板1019脱离砖块,砖块输送机1将砖块送走;然后第四气缸1004启动,带动挡料板1001、托料固定装置、夹料固定装置一起上升并复位;然后第五气缸1009启动,驱动端将托料板1008后端下
压,使托料板1008转动并恢复至水平状态,同时第二电磁锁1010开启,将托料板1008锁止;即可进行下一次中转砖块;
68.砖块输送机1将砖块输送到达提升坐浆装置2的下夹座204上,然后第一升降气缸206启动,带动坐浆模具207下降,下夹座204与上夹座205将砖块夹住;第一水平气缸204f带动滑台204h移动,滑台204h顶部弧形凸起将凸台204e顶起,使顶块204j上升并将砖块顶住,可大大增加砖块夹持的稳固性;待夹取设备将砖块夹住后,可控制滑台204h移动,使弧形凸起与凸台204e错位,使顶块204j复位;顶砖机构结构简单、体型微小,可直接安装在下夹座204底部,不会影响其他机构工作,可有效提高砖块夹持稳固性;然后提升牵引装置203启动,带动提升架202以及下夹座204、上夹座205、砖块、坐浆模具207一起上升至指定高度;在砖块上升过程中,通过浆料管207d将一定量的浆料送至砖块顶部,同时驱动电机207b带动刮板207c转动,刮板207c将砖块上的浆料刮匀,完成坐浆,坐浆非常方便,浆料管207d可浆料供料器连接,实现自动给料;砖块被砖块取放装置5夹住等待被取走时,坐浆模具207在第一升降气缸206带动上升并复位,同时提升牵引装置203启动,带动提升架202以及下夹座204、上夹座205、坐浆模具207一起下降并复位;在坐浆模具207与提升架202开始复位后,砖块取放装置5即可将砖块取走;在提升架202下降过程中,可根据需要,一次直接下降复位或下降过程中短暂停留最终复位;在坐浆模具207与提升架202复位后,可重复上述过程对下一砖块进行提升坐浆;
69.砖块取放装置5工作时,先进行取砖操作,具体是先启动旋转座驱动电机502,旋转座驱动电机502通过旋转座503带动砖块取放装置旋转,旋转至砖块处后停止,使砖块处于固定夹板515与活动夹板516之间,控制第三气缸517的活塞杆伸出,连接杆518移动过程中使转动板519在折处转动,从而使活动夹板516向固定夹板515靠近,即将砖块夹紧;再通过旋转座驱动电机502转动砖块取放装置,即将砖块取走,使砖块被转动至指定位置;连杆曲柄机构51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将直线驱动转化为旋转驱动的机构,第二气缸509的活塞杆在伸缩过程中通过连杆曲柄机构510带动转轮511转动,从而带动夹头旋转,使旋转装置将砖块旋转90
°
,砖块已坐浆的顶面转至侧方位,该砖块已坐浆的面与已砌砖块的已坐浆面相对的另一面相对应;在放砖前,可启动第一气缸505,带动交剪式伸缩架506伸长,使夹头伸出至一定长度,到达放砖指定位置后在放砖,从而提升放砖操作范围,在交剪式伸缩架506伸出时,伸缩导向杆的内杆体也一起伸出,伸缩导向杆起到增强交剪式伸缩架伸缩稳定性的作用,防滑垫起到夹持砖块过程中防滑的作用;然后控制第三气缸517的活塞杆回缩,夹头松开砖块完成放砖;放砖时,砖块被放入底浆与修整装置8的模盒801中;伸缩导向杆507的顶部以及背面均设有第一电磁锁513起到固定砖块取放装置5的作用,伸缩导向杆507的背面的第一电磁锁工作时,将固定砖块取放装置5与第一升降装置4固定,具体是与第一升降装置4的升降框架403固定;当砖块取放装置5转动至提升坐浆装置2夹砖时,伸缩导向杆507的顶部的第一电磁锁工作,该第一电磁锁可对应提升坐浆机架201,使砖块取放装置5与提升坐浆机架201固定,从而提升取砖时的稳定性。
70.模盒801在被放入砖块之前,底浆与修整装置8是置于已砌砖块之上,且底浆与修整装置8位于同一层已砌砖块相对的下一个待砌位置;振捣后的混凝土作为待砌砖块的底浆,通过抹底浆装置抹在模盒801下的已砌砖块之上;待盒盖802通过自动开关盖装置打开后,再通过砖块取放装置5将待砌砖块放入模盒801中,敞口811起到便于供砖块取放装置5
出入模盒801的作用,待砖块取放装置5回到起始位置,再关闭盒盖802;启动第二升降气缸803,压板下压砖块,同时,启动第二水平气缸805,使推拉连接杆807带动推板806将砖块推向同一层已砌好的相邻砖块,使砖块底部以及坐浆面与横向、纵向相邻砖块紧密接触,从而完成砖块砌墙修整,在第二水平气缸805工作过程中,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将底浆与修整装置8向前同步水平移动,移至下一个待砌位置;而砖块取放装置5在取砖后放砖前,通过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将砖块取放装置5移动至与底浆与修整装置8相对应的位置处,以便于砌下一砖块;
71.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第一水平移动装置3、砖块取放装置5、第二水平移动装置6、底浆与修整装置8相互配合,将同一层砖块砌完毕;自下而上砌下一层砖时,第一升降装置4将底浆与修整装置8上移,同时第二升降装置7可将砖块取放装置5上移至与底浆与修整装置8相对应的位置处,再继续配合砌该层砖;不断重复砌砖过程,将墙面砌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