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于建筑内部的模块化快接空间构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8808发布日期:2022-01-12 02:1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设于建筑内部的模块化快接空间构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部装修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设于建筑内部的模块化快接空间构建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内部装修结构领域,从四个方面介绍工装现状:在用电走线方面,电器、插座、照明用电走线采用分开布线的方式,地面电器、插座采用地面或墙面开槽布线方式,顶部照明灯用电采用顶部走线方式;照明开关控制方面,每路照明用电都采用单独走线接开关;桌面用电通过地插引线到桌面;各个功能区域采用隔断,通过地面和墙面固定。
3.目前采用的方式在现场有大量的施工,如开槽布线、吊顶、切割等,施工周期长,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粉尘、噪音,每个功能位置相对固定,不方便移动、增改。而且材料不能重复利用。
4.在未来的发展中,标准化、工业化、模块化、可移动、可增改、可重复、缩短装修时间等需求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设于建筑内部的模块化快接空间构建结构,实现了标准化、工业化、可移动、可增改、可重复利用、无污染、无浪费的室内装修,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噪音污染、粉尘污染。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本实用新型中设于建筑内部的模块化快接空间构建结构,包括架体、板体和供电模块,其中具体地:
8.架体,所述架体由竖龙骨、中骨、横梁可拆卸拼接而成,竖龙骨、中骨、横梁中的特定区段由多接口连接杆单元可拆卸拼接而成,所述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中集成了电/光连接线,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的两端和/或中部设有连接接口,通过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的拼接,在架体中构成一条或多条电/光通路,并能够通过杆段结构拼接长度调整实现不同体积和形态架体的构建;
9.板体,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架体上,以此构建得到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空间;
10.供电模块,包括设于建筑内顶壁上的电路桥架,所述电路桥架中设有电/光线路主线,所述电路桥架上设有分支接口,通过分支接口引出电/光线路分线,所述电/光线路分线与特定多接口连接杆单元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设有照明元件,所述照明元件与所述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电连接,所述照明元件匹配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
12.进一步地,所述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为中空的刚性杆体。
13.进一步地,所述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的每个接口上均设有连接器,每个所述连接器均与连接线电/光连接,当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相互连接时,其内部的连接线通过连接器实现
电/光连通,以此同时实现物理连接和电/光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上还设有标准插座接口、usb接口、网口。
15.进一步地,所述龙骨、中骨、横梁相互插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直角型连接件和直连型连接件。
17.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为玻璃板体、木质板体、复合板体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8.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还连接有室温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所述室温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均匹配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
19.进一步地,所述室温控制模块为空调,所述湿度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加湿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
20.进一步地,照明元件匹配的无线信号收发器、温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的无线信号收发器均能够与控制面板无线信号连接,或与用户手机端无线信号连接,以此实现便捷控制。
21.进一步地,所述板体由多个分别与架体快速连接的单元板构成;
22.特定的单元板上集成有新风机或烟雾报警器,新风机、烟雾报警器均与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中的线路电连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24.1)本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多接口连接杆单元能够作为一种标准化单元元件,其将框架结构分解为多个单元体,以此实现建筑/装修的快速搭接/拼接,实现柱/杆/梁/管架/支撑件/连接件的功能,同时在每个标准化单元元件上集成照明、走线功能,实现了标准化、工业化、可移动、可增改、可重复利用、无污染、无浪费的室内装修,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噪音污染、粉尘污染。
25.2)上述所有模块、部件均采用标准化、工业化,需要个性化尺寸均可工厂完成加工,现场拼装,如功能空间的搭建,决定空间高度的龙骨、决定空间占地面积的横梁均可在工厂完成加工,现场拼接。
26.3)通过线路的快接集成,减少现场安装施工步骤,全部采用标准化接头,没有手工拧线、接线,减少出现虚接可能,从而提高接线的安全性,所有部件均采用快速接插方式;采用灵活布线方式,所以需要调整用电位置时,增加用电输出位置很方便,只需将原用电输出线加长、剪短、或调整位置、也可接三通或四通接头。所以布线灵活、方便调整。
27.4)本技术方案中可拼接照明单元(灯带/led/条带式光源阵列)集成于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上,可以根据搭建空间内部的照明范围及强度需求选择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的数量及连接方式,以此实现最佳的照明效果。
28.5)多种用电模块均可以按照需求自由调整设置位置,直接与周边最近位置的多接口连接杆单元连接,构成电/光的连通。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模块化快接空间构建结构的结构;
30.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供电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架体,11、龙骨,12、中骨,13、横梁,2、板体,3、供电模块,31、电路桥架,32、分支接口,33、线路三通,34、总线,35、分线,36、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3.本实用新型中设于建筑内部的模块化快接空间构建结构,包括架体1、板体2和供电模块3,参见图1。
34.本实施例中的架体1由竖龙骨11、中骨12、横梁13可拆卸拼接而成,竖龙骨11、中骨12、横梁13中的特定区段由多接口连接杆单元可拆卸拼接而成,即龙骨11、中骨12、横梁13中的一部分为常规杆件,其中未集成电/光连接线,而特定区段的杆件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中集成了电/光连接线,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的两端和/或中部设有连接接口,通过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的拼接,在架体1中构成一条或多条电/光通路,并能够通过杆段结构拼接长度调整实现不同体积和形态架体1的构建。龙骨11、中骨12、横梁13相互插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直角型连接件和直连型连接件,若选择相互插接时还可选择适配的卡箍等匹配的紧固件。
35.其中竖龙骨11与横梁13有直角形连接件连接,组成一个六面体空间的框架,中骨置于两根横梁之间,起到加强支撑作用,中骨之间距离优选1米,高度优选2.5米。空间顶面同样在两根横梁之间设有中骨,中骨横截面上设有空洞,用于穿线及安装加强圆管。中骨之间设有卡槽用户固定吸音板和玻璃。空间4个侧面固定隔音板和玻璃,顶面固定天花吊顶和吸音板。
36.本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多接口连接杆单元能够作为一种标准化单元元件,其将框架结构分解为多个单元体,以此实现建筑/装修的快速搭接/拼接,实现柱/杆/梁/管架/支撑件/连接件的功能,同时在每个标准化单元元件上集成照明、走线功能,实现了标准化、工业化、可移动、可增改、可重复利用、无污染、无浪费的室内装修,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噪音污染、粉尘污染。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为中空的刚性杆体,选材为金属或非金属刚性材料。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的每个接口上均设有连接器,每个所述连接器均与连接线电/光连接,当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相互连接时,其内部的连接线通过连接器实现电/光连通,以此同时实现物理连接和电/光连接。
37.板体2为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架体1上,以此构建得到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空间,板体2为玻璃板体、木质板体、复合板体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8.本实施例中的供电模块3包括设于建筑内顶壁上的电路桥架31,天花走线的模式是本技术方案中的核心要点,参见图2,电路桥架31中设有电/光线路主线,电路桥架31上设有分支接口32,通过分支接口32引出电/光线路分线,所述电/光线路分线与特定多接口连接杆单元连接,以此实现架体1中任意部位的电/光线路设计,以此避免了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噪音污染、粉尘污染。采用模块化桌面用电方式,所以从天花走线引出用电输出线通过弹簧线37接入桌面用电部分,工位可以随意移动、增减。具体实施时,通过设于分支接口32中的分线35将总线34引出,并通过快速接头36实现引线。
39.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上还设有标准插座接口、usb接口、网口,即准插座接口、usb接口、网口均于其中对应的线路连接。其中标准插座接口可设计为位置可调的滑动式结构,即在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上设置滑轨即可实现。
40.架体1上设有照明元件,所述照明元件与所述多接口连接杆单元电连接,所述照明元件匹配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架体1上还连接有室温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所述室
温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均匹配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具体实施时,室温控制模块为空调,湿度控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加湿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照明元件匹配的无线信号收发器、温控制模块和湿度控制模块的无线信号收发器均能够与控制面板无线信号连接,或与用户手机端无线信号连接,以此实现便捷控制。同时也可以采用无线无源动力开关控制,上述用电输出线与用电模块之间任意位置串接一个433mhz射频接收器,上述动力开关通过按压按键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向指定接收器发送开或关信号,一个动能开关可同时控制多个接收机,一个接收器也可被多个动能开关控制。所述方法不需要单独为开关接一路控制线。
41.板体2由多个分别与架体1快速连接的单元板构成,具体快速连接的形式为卡扣连接、螺接、卡箍连接等方式。特定位置的单元板上集成有新风机或烟雾报警器,新风机、烟雾报警器均与多接口连接杆单元中的线路电连接,并均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器,具体形式为新风机和烟雾报警器以开槽、打孔形式设于特定的单元板上,并在指定的位置实现与架体1的连接,以此实现空间内部的新风功能和火灾报警功能。
42.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多接口连接杆单元可以无限的拼接延续,即可通过改变拼接的长度实现不同大小的室内分隔框架,通过与板材6连接后,可实现不同室内分隔结构的搭建。
43.同时可将多接口连接杆单元拓展于搭建空间的桌面上,桌面用电部分的插座的末端设置有一个品字或圆形的公头,相邻桌面部分可以串接,工位可以在不增加天花布线中的用电输出线前提下增加工位。
44.本技术方案实现的功能空间搭建部分由于采用模块化插接方式,所以功能模块的尺寸可以为任意尺寸,可以做实现不同功能,如会议室、办公室、洽谈室、电话亭、茶水间、会客室等。
45.供电模块3可实现各种拓展连接,桌面用电部分、功能空间的取电方式采用天花走线,并且天花用电输出线可以随意增加、修改位置。同时桌面用电部分和功能空间都采用模块化拼接,未与地面固定,所以可以方便拆解、重组,方便移动、并可重复使用。
46.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