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辅助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5741发布日期:2021-10-24 05:2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辅助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搅拌站主要用于混凝土施工的工程,主要用途为搅拌混合混凝土,也叫砼搅拌站,使用时将搅拌罐内的混凝土放至运输车上,便于混凝土的运输和使用。
3.搅拌站的搅拌罐对混凝土进行效率时,需要用到辅助装置进行下料的辅助,但现有辅助下料装置缺少防堵塞结构,下料时容易造成下料组件出现堵塞的现象,增加下料装置的故障率,不利于下料装置平稳高效运行。
4.因此,发明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辅助下料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辅助下料装置,实现了提高下料装置的防堵塞性能,降低下料装置的故障率,有利于下料装置平稳高效运行的目的。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辅助下料装置,包括搅拌罐、下料组件、支撑腿、加强板、辅助组件、电控柜和按钮开关,所述下料组件安装在搅拌罐的下方;所述支撑腿采用多个,且支撑腿安装在下料组件的下方四个角部;所述加强板安装在支撑腿之间的上方,且加强板通过螺栓与下料组件的侧面固定相连;所述辅助组件安装在下料组件的下方,且辅助组件位于支撑腿之间;所述电控柜安装在支撑腿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按钮开关安装在支撑腿靠近电控柜一侧的上方;
6.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料斗、下料管、板阀和振动电机,所述料斗安装在搅拌罐的下方;所述下料管安装在料斗的下方;所述板阀安装在下料管一侧的上方;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下料管前侧的下方。
7.优选的,所述支撑腿采用方柱形,且支撑腿用于对料斗和搅拌罐进行支撑;所述加强板的内侧与料斗的外侧贴合;所述电控柜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且电控柜用于为系统供电;所述按钮开关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
8.优选的,所述料斗采用圆锥形中空结构,且料斗的上端的尺寸与搅拌罐的尺寸匹配,该料斗的下端的尺寸与下料管的尺寸匹配;所述下料管的上下两端均采用敞口式,且下料管与料斗的内部相通;所述板阀用于控制下料管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按钮开关相连。
9.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导料箱、螺旋杆、辅助电机、出料管和冲洗管,所述导料箱安装在下料管的下方;所述螺旋杆通过轴套安装在导料箱的内部;所述辅助电机安装在导料箱靠近下料管的一侧,且辅助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导料箱的内部,该辅助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杆的一端相连;所述出料管安装在导料箱下方背离辅助电机的一侧;所述冲洗管安装在导料箱上方靠近辅助电机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导料箱与下料管的内部相通;所述螺旋杆的尺寸与导料箱的尺寸匹
配,且螺旋杆用于推动混凝土向靠近出料管的一侧移动;所述辅助电机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和按钮开关相连;所述出料管的上下两端均采用敞口式,且出料管与导料箱的内部相通;所述冲洗管与导料箱的内部相通,且冲洗管用于添加冲洗水对导料箱的内部进行冲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的下料组件的设置,料斗采用圆锥形中空结构,料斗内的混凝土聚集在料斗的内部下方,下料时打开板阀,混凝土通过下料管进入辅助组件内,现实下料的目的,同时振动电机对下料管进行振动,避免混凝土在下料管内出现堵塞的现象,提高下料装置的防堵塞性能,降低下料装置的故障率,有利于下料装置平稳高效运行。
13.2.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组件的设置,下料时,辅助电机通电运行,辅助电机带动螺旋杆转动,螺旋杆将混凝土输送至出料管处,采用螺旋杆和辅助电机进行混凝土的出料,便于进行混凝土的定量出料,提高下料装置的下料精度。
14.3.本实用新型的冲洗管的设置,下料结束后,通过冲洗管往导料箱内添加冲洗水,对导料箱的内部进行冲洗,避免残留的混凝土在导料箱内凝结,保证辅助组件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0019]1‑
搅拌罐,2

下料组件,21

料斗,22

下料管,23

板阀,24

振动电机,3

支撑腿,4

加强板,5

辅助组件,51

导料箱,52

螺旋杆,53

辅助电机,54

出料管,55

冲洗管,6

电控柜,7

按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1]
实施例:
[0022]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堵塞的辅助下料装置,包括搅拌罐1、下料组件2、支撑腿3、加强板4、辅助组件5、电控柜6和按钮开关7,下料组件2安装在搅拌罐1的下方;支撑腿3采用多个,且支撑腿3安装在下料组件2的下方四个角部;加强板4安装在支撑腿3之间的上方,且加强板4通过螺栓与下料组件2的侧面固定相连;辅助组件5安装在下料组件2的下方,且辅助组件5位于支撑腿3之间;电控柜6安装在支撑腿3一侧的中间位置;按钮开关7安装在支撑腿3靠近电控柜6一侧的上方;
[0024]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下料组件2包括料斗21、下料管22、板阀23和振动电机24,料斗21安装在搅拌罐1的下方;下料管22安装在料斗21的下方;板阀23安装在下料管22一侧的上方;振动电机24安装在下料管22前侧的下方,料斗21采用圆锥形中空结构,料斗21内的混凝土聚集在料斗21的内部下方,下料时打开板阀23,混凝土通过下料管22进入辅助组件5内,现实下料的目的;支撑腿3采用方柱形,且支撑腿3用于对料斗21和搅拌罐1进行支撑;加强板4的内侧与料斗21的外侧贴合;电控柜6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且电控柜6用于为系统供
电;按钮开关7通过导线与电控柜6相连,电控柜6接通市电为系统供电,通过按钮开关7控制振动电机24和辅助电机53的开启和关闭;料斗21采用圆锥形中空结构,且料斗21的上端的尺寸与搅拌罐1的尺寸匹配,该料斗21的下端的尺寸与下料管22的尺寸匹配;下料管22的上下两端均采用敞口式,且下料管22与料斗21的内部相通;板阀23用于控制下料管22的开启和关闭;振动电机24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6和按钮开关7相连,振动电机24对下料管22进行振动,避免混凝土在下料管22内出现堵塞的现象,提高下料装置的防堵塞性能,降低下料装置的故障率,有利于下料装置平稳高效运行。
[0025]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辅助组件5包括导料箱51、螺旋杆52、辅助电机53、出料管54和冲洗管55,导料箱51安装在下料管22的下方;螺旋杆52通过轴套安装在导料箱51的内部;辅助电机53安装在导料箱51靠近下料管22的一侧,且辅助电机53的输出轴贯穿至导料箱51的内部,该辅助电机5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杆52的一端相连;出料管54安装在导料箱51下方背离辅助电机53的一侧;冲洗管55安装在导料箱51上方靠近辅助电机53的一侧,下料时,辅助电机53通电运行,辅助电机53带动螺旋杆52转动,螺旋杆52将混凝土输送至出料管54处,采用螺旋杆52和辅助电机53进行混凝土的出料,便于进行混凝土的定量出料,提高下料装置的下料精度;导料箱51与下料管22的内部相通;螺旋杆52的尺寸与导料箱51的尺寸匹配,且螺旋杆52用于推动混凝土向靠近出料管54的一侧移动;辅助电机53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控柜6和按钮开关7相连;出料管54的上下两端均采用敞口式,且出料管54与导料箱51的内部相通;冲洗管55与导料箱51的内部相通,且冲洗管55用于添加冲洗水对导料箱51的内部进行冲洗,下料结束后,通过冲洗管55往导料箱51内添加冲洗水,对导料箱51的内部进行冲洗,避免残留的混凝土在导料箱51内凝结,保证辅助组件5正常运行。
[002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控柜6接通市电为系统供电,通过按钮开关7控制振动电机24和辅助电机53的开启和关闭,料斗21采用圆锥形中空结构,料斗21内的混凝土聚集在料斗21的内部下方,下料时打开板阀23,混凝土通过下料管22进入辅助组件5内,现实下料的目的,同时振动电机24对下料管22进行振动,避免混凝土在下料管22内出现堵塞的现象,提高下料装置的防堵塞性能,降低下料装置的故障率,有利于下料装置平稳高效运行,下料时,辅助电机53通电运行,辅助电机53带动螺旋杆52转动,螺旋杆52将混凝土输送至出料管54处,采用螺旋杆52和辅助电机53进行混凝土的出料,便于进行混凝土的定量出料,提高下料装置的下料精度,下料结束后,通过冲洗管55往导料箱51内添加冲洗水,对导料箱51的内部进行冲洗,避免残留的混凝土在导料箱51内凝结,保证辅助组件5正常运行。
[0027]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