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设计用屋顶保温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7498发布日期:2022-01-15 04:2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设计用屋顶保温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顶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设计用屋顶保温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居住环境也逐渐变得紧张,大量迁移人口进入城市务工、求学、经商,因此导致单一建筑物内常常聚集大量人口,若此时室内密闭,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的二氧化碳,便会不断积累,又因二氧化碳无法带动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长时间在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的环境中,人会感到头晕、恶心和供血不足等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故此如何保证建筑物内部空气不断流通,是工程设计之中的重点。
3.1.现有的屋顶通风装置,因其直接将外界空气输送到室内,若此时建筑物内部与外界环境温度差较大,便会致使建筑物内部温度降低,进而引发感冒、发烧、流鼻涕等症状,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体验。
4.2.现有的屋顶通风装置,因其常使用大功率风扇,使建筑物内外进行气体交换,此时因空气流速过快造成空气与装置碰撞,进而形成空气动力性噪声影响环境,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体验和实用性。
5.3.现有的屋顶通风装置,因其缺少过滤设备,导致装置工作时,常将外界空气中污染物和细菌同时带入室内,影响人体健康,进而影响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设计用屋顶保温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设计用屋顶保温通风装置,包括顶盖、壳体、电机保护壳和固定板,所述顶盖的底端通过连接栓固定有壳体,所述顶盖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保护壳,所述电机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尾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转杆的尾端连接有扇叶,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消音隔层,且消音隔层位于扇叶的下方,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进气斗,且进气斗位于消音隔层的下方,所述进气斗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且导气管沿着壳体的内部螺旋向下,所述导气管的底端连接有排气斗,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且活性炭吸附层位于排气斗的下方,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底端连接有滤网。
8.优选的,所述导气管的内部镶嵌安装有四组水热管,且四组水热管为菱形直角布置。
9.优选的,所述水热管的内部安装有电阻丝。
10.优选的,所述进气斗的内部安装有离子发生器。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板。
12.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双向电磁继电器,且双向电磁继电器与电动机电性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变压器,且变压器与双向电磁继电器电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进气斗、导气管、排气斗、水热管和电阻丝,通过扇叶的不断转动,将外界空气沿壳体内壁不断引导至下方,使壳体内部压力不断增大,进而使进气斗内部的空气流入导气管的内部,因导气管的内部安装有四组水热管,又因为水热管内部的电阻丝采用镍铬合金环绕制成电阻值大,通电后因电热反应产生热量,使水热管内部的蒸馏水温度升高,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经过导气管内部的空气中,平衡因换气所产生的的温差,从而提高装置使用体验。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消音隔层和变压器,当空气经扇叶带动进入壳体内部后,消音隔层替代壳体内壁与空气碰撞,因聚酯纤维具有弹性可降低壳体内壁因空气冲击产生的震荡,并将空气经由消音隔层开设的小孔将空气排出,从而降低噪音,当外界空气流速过快,致使噪音无法进一步降低时可通过连接双向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使双向电磁继电器换向,使电动机、双向电磁继电器、变压器和电源共同构成闭合回路,当电动机与变压器相连接后,受变压器内部磁感应线圈影响,使输入电动机的电压降低,进而降低扇叶的转速,从而降低壳体内部风速,又因降低风速时空气与壳体冲击力降低,可进一步降低噪音,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和使用体验。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离子发生器和活性炭吸附层,当空气进入进气斗内部时,进气斗的内部安装的离子发生器,通电后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离子将空气中的细小灰尘吸附形成较大的灰团,从而方便后续活性炭吸附层对灰尘进行吸附,之后因壳体内部气压产生作用力向下,使空气经过排气斗穿过活性炭吸附层,而活性炭吸附层,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过滤,最后经由滤网排入建筑物内部,清洁进入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保护壳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顶盖;2、壳体;3、电机保护壳;4、电动机;5、转杆;6、扇叶;7、消音隔层;8、进气斗;9、导气管;10、排气斗;11、活性炭吸附层;12、滤网;13、水热管;14、电阻丝;15、离子发生器;16、固定板;17、双向电磁继电器;18、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工程设计用屋顶保温通风装置,包括顶盖1、壳体2、电机保护壳3和固定板16,顶盖1的底端通过连接栓固定有壳体2,顶盖1防止外界环境的雨水灰尘,由上方进入装置内部,壳体2为装置安装时,插入墙面固定提供着力点,同时为装置侧面提供保护,顶盖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保护壳3,为内部电动机4和变压器18提供保护,防止雨水经顶盖1和壳体2之间的缝隙进入电动机4的内部造成电动机4短路,电机保护壳3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4,通电后经由电磁效应带动转杆5转动,电动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杆5,且转杆5的尾端延伸至壳体2的内部,将电动机4通电后产生的动能传导至扇叶6,进而带动扇叶6转动,转杆5的尾端连接有扇叶6,扇叶6开始旋转后,表面空气流速加快,将扇叶6表面的空气排往扇叶6的下方,从而使扇叶6表面形成负压,进而带动外界空气沿顶盖1与壳体2之间的空隙不断进入,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消音隔层7,且消音隔层7位于扇叶6的下方,因消音隔层7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且表面开设有无数小孔,外界空气经扇叶6带动进入壳体2内部后,与消音隔层7发生碰撞,因聚酯纤维具有弹性可减少壳体2内壁的震荡,并将空气经由消音隔层7开设的小孔将空气排出,从而降低噪音,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进气斗8,且进气斗8位于消音隔层7的下方,将空气汇集并引导至下方导气管9内部,进气斗8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9,且导气管9沿着壳体2的内部螺旋向下,当连接电源后,扇叶6不断转动,将外界空气沿壳体2内壁不断引导至下方,使壳体2内部压力不断增大,进而使进气斗8内部的空气流入导气管9内部,沿导气管9在壳体2内部蜿蜒向下,又因为导气管9的内部安装有四组水热管13,在空气沿导气管9向下的同时,不断将热量传导至空气中,使排入排气斗10内部的空气温暖,导气管9的底端连接有排气斗10,将导气管9内部的空气导出,引导至活性炭吸附层11表面,壳体2内部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11,且活性炭吸附层11位于排气斗10的下方,当空气经排气斗10流出后,在壳体2内部气压作用下,使空气经过活性炭吸附层11,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过滤,活性炭吸附层11的底端连接有滤网12,为活性炭吸附层11提供支撑,使穿过活性炭吸附层11的空气通过滤网12进入建筑物内部。
26.进一步,导气管9的内部镶嵌安装有四组水热管13,且四组水热管13为菱形直角布置,通电后水热管13内部的电阻丝14产生热量使水热管13内部的蒸馏水温度升高,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经过导气管9内部的空气中。
27.进一步,水热管13的内部安装有电阻丝14,因电阻丝14采用镍铬合金环绕制成电阻值大,通电后因电热反应产生热量。
28.进一步,进气斗8的内部安装有离子发生器15,通电后离子发生器15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离子将空气中的细小灰尘吸附形成较大的灰团,从而方便后续活性炭吸附层11对灰尘进行吸附。
29.进一步,壳体2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板16,当安装装置时,将装置插入建筑事先开好的洞中,通过固定板16将装置整体卡住,再通过固定板16表面的螺栓和螺母将装置进一步固定。
30.进一步,电机保护壳,3的内部安装有双向电磁继电器17,且双向电磁继电器17与电动机4电性连接,当外界空气流速过快时,可通过连接双向电磁继电器17的电源,使双向电磁继电器17换向,使电动机4、双向电磁继电器17、变压器18和电源共同构成闭合回路。
31.进一步,电机保护壳3的内部安装有变压器18,且变压器18与双向电磁继电器17电性连接,当电动机4与变压器18相连接后,受变压器18内部磁感应线圈影响,使输入电动机4的电压降低,进而降低扇叶6的转速,从而降低风速,又因降低风速时空气与壳体2冲击力降低,可进一步降低噪音。
32.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整体插入建筑物事先开好的洞中,通过固定板16将装置整体卡住,再通过固定板16表面的螺栓和螺母将装置进一步固定,之后连接电源,电动机4经由电磁效应带动转杆5转动,转杆5将动能传导至扇叶6,进而带动扇叶6转动,扇叶6开始旋转后,表面空气流速加快,将扇叶6表面的空气排往扇叶6的下方,从而使扇叶6表面形成负压,进而带动外界空气沿顶盖1与壳体2之间的空隙不断进入壳体2的内部,因壳体2的内部安装有消音隔层7,而消音隔层7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且表面开设有无数小孔,外界空气经扇叶6带动进入壳体2内部后,与消音隔层7发生碰撞,因聚酯纤维具有弹性可减少壳体2内壁的震荡,并将空气经由消音隔层7开设的小孔将空气排出,从而降低噪音,如果外界空气流速过快导致大量空气涌入,致使噪音无法进一步降低,可通过连接双向电磁继电器17的电源,使双向电磁继电器17换向,使电动机4、双向电磁继电器17、变压器18和电源共同构成闭合回路,当电动机4与变压器18相连接后,受变压器18内部磁感应线圈影响,使输入电动机4的电压降低,进而降低扇叶6的转速,从而降低壳体2内部风速,又因降低风速时空气与壳体2冲击力降低,可进一步降低噪音,当空气经过消音隔层7后,汇入进气斗8内部,此时进气斗8的内部安装的离子发生器15,通电后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离子将空气中的细小灰尘吸附形成较大的灰团,从而方便后续活性炭吸附层11对灰尘进行吸附,又因为扇叶6不断转动,将外界空气沿壳体2内壁不断引导至下方,使壳体2内部压力不断增大,进而使进气斗8内部的空气流入导气管9内部,导气管9的内部安装有四组水热管13,因水热管13内部的电阻丝14采用镍铬合金环绕制成电阻值大,通电后因电热反应产生热量,使水热管13内部的蒸馏水温度升高,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经过导气管9内部的空气中,平衡因换气所产生的的温差,之后因壳体2内部气压作用下,空气经过排气斗10穿过活性炭吸附层11,而活性炭吸附层11,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吸附过滤,最后经由滤网12排入建筑物内部,完成建筑物内部的换气。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