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1108发布日期:2021-12-04 12:2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2.在地下室施工工程中,通常需要浇筑叠合墙,而地下室环境潮湿,因此,对叠合墙的防水性能要求很高。
3.目前,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580463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叠合墙体,包括预制墙板,预制墙板上设有防水层,预制墙板与预制墙板之间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凹槽深度为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的1/2,凹槽宽度为遇水膨胀止水条直径的1.2

1.5倍,凹槽内填充有拼缝混凝土。使用时,防水层作为第一道防水设防,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作为第二道防水设防,遇水膨胀止水条作为最后一道防水设防。
4.但是,该叠合墙体在有水分渗透时,仍可能通过外侧墙板渗透至内侧墙板,进而使水分渗透至室内,叠合墙体整体的防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性能,延长地下室叠合墙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包括外墙和地面基础,外墙竖直设置于地面基础上,外墙内侧浇筑有内墙,外墙与内墙之间设有防水岩棉毡层,防水岩棉毡层与内墙之间设有防水卷材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分渗透至外墙时,由于防水岩棉毡层本身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能够阻止水分从外墙渗透至内墙;并且防水卷材层同样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能够进一步阻止水分从外墙渗透至内墙,从而提高叠合墙整体的防水效果。
9.优选的,外墙内设置有预埋钢筋,预埋钢筋一端预埋于外墙内部,另一端连接有钢筋接驳器,钢筋接驳器远离预埋钢筋一端连接有主钢筋,主钢筋远离钢筋接驳器的部分与内墙浇筑在一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接驳器具有连接方法简单,连接质量稳定的优点,主钢筋与预埋钢筋能够通过钢筋接驳器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内墙与外墙固定连接,增加内墙与外墙的连接强度。
11.优选的,钢筋接驳器外周套设有遇水膨胀止水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水膨胀止水环在遇水之后能吸水膨胀,从而对钢筋与墙体连接处的缝隙进行补偿填充,起到防水止水作用。
13.优选的,外墙靠近防水岩棉毡层的一侧涂刷有第一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层远离防水岩棉毡层的一侧涂刷有第二防水涂料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分渗透至外墙时,第一防水涂料层能够阻止水分从外墙渗透至内墙,并且第二防水涂料层也能够进一步阻止水分从外墙渗透至内墙,从而进一步提高叠合墙的防水效果。
15.优选的,第一防水涂料层和第二防水涂料层均采用丙凝防水防腐材料涂刷而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丙凝防水防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渗性和防水性,涂刷在外墙和防水卷材层表面后会形成坚固的防水防腐层,从而进一步阻止水分从外墙渗透至内墙,提高叠合墙整体的防水效果。
17.优选的,第一防水涂料层与防水岩棉毡层之间设有第一密封胶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胶层能够使第一防水涂料层与防水岩棉毡层紧密的粘接在一起,增加防水岩棉毡层与第一防水涂料层的粘接强度,这样水分就不会从防水岩棉毡层与防水涂料层的连接处渗透进来,从而达到防水目的。
19.优选的,防水卷材层与防水岩棉毡层之间设有第二密封胶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胶层能够使防水卷材层与防水岩棉毡层紧密的粘接在一起,增加防水卷材层与防水岩棉毡层的粘接强度,这样水分就不会从防水卷材层与防水岩棉毡层的连接处渗透进来,从而达到防水目的。
21.优选的,内墙远离防水卷材层的一侧与地面基础的连接处设有直角形防水板,直角形防水板的一个直角面与内墙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地面基础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角形防水板能够防止水分从内墙与地面基础的连接处渗透进来,从而提高内墙的防水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防水岩棉毡层和防水卷材层,防水岩棉毡层和防水卷材层本身都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能够阻止水分从外墙渗透至内墙,从而提高叠合墙整体的防水效果;
25.2.设置第一防水涂料层和第二防水涂料层,第一防水涂料层和第二防水涂料层均能够阻止水分从外墙渗透至内墙,从而提高叠合墙的防水效果;
26.3.设置直角形防水板,直角形防水板能够防止水分从内墙与地面基础的连接处渗透进来,从而提高内墙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旨在显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外墙;11、预埋钢筋;12、钢筋接驳器;2、地面基础;3、内墙;4、主钢筋;5、第一防水涂料层;6、第二防水涂料层;7、防水岩棉毡层;71、第一密封胶层;8、防水卷材层;81、第二密封胶层;82、水泥砂浆保护层;9、直角形防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参照图1,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包括外墙1和地面基础2,外墙1竖直设置于地面基础2上,外墙1内侧浇筑有内墙3,外墙1内水平设置有多根预埋钢筋11,预埋钢筋11一端预埋于外墙1内部,另一端连接有钢
筋接驳器12,钢筋接驳器12远离预埋钢筋11一端的端面与外墙1内侧表面齐平。钢筋接驳器12外周套设有遇水膨胀止水环,钢筋接驳器12一端与预埋钢筋11固定连接,另一端螺纹连接有主钢筋4,主钢筋4远离钢筋接驳器12的部分与内墙3浇筑在一起。钢筋接驳器12能够将预埋钢筋11与主钢筋4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外墙1与内墙3固定连接,遇水膨胀止水环在遇水之后能吸水膨胀,从而对钢筋与墙体连接处的缝隙进行补偿填充,起到防水止水作用。
32.参照图2,外墙1靠近内墙3的一侧涂刷有第一防水涂料层5,第一防水涂料层5采用丙凝防水防腐材料涂刷而成。第一防水涂料层5远离外墙1的一侧设有第一密封胶层71,第一密封胶层71采用丁基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第一密封胶层71远离第一防水涂料层5的一侧设有防水岩棉毡层7,防水岩棉毡层7通过第一密封胶层71与第一防水涂料层5粘接固定。
33.参照图2,防水岩棉毡层7远离第一密封胶层71的一侧设有第二密封胶层81,第二密封胶层81采用丁基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第二密封胶层81远离防水岩棉毡层7的一侧设有防水卷材层8,防水卷材层8通过第二密封胶层81与防水岩棉毡层7粘接固定。
34.参照图2,防水卷材层8远离第二密封胶层81的一侧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82,水泥砂浆保护层82由浇筑于防水卷材层8表面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构成。
35.参照图2,第二防水涂料层6涂刷于水泥砂浆保护层82远离防水卷材层8的一侧,第二防水涂料层6采用丙凝防水防腐材料涂刷而成。
36.丙凝防水防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渗性和防水性,涂刷在外墙1与内墙3相对的两个墙体表面后能够形成坚固的防水防腐层,从而提高外墙1和内墙3的防水效果;防水岩棉毡和防水卷材本身都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能够防止水分从外墙1渗透至内墙3;第一密封胶层71也能使防水岩棉毡层7与第一防水涂料层5连接的紧密性更好,防止水分渗透至防水岩棉毡层7;第二密封胶层81也能使防水岩棉毡层7与防水卷材层8连接的紧密性更好,防止水分渗透至防水卷材层8;补偿收缩混凝土能够起到填充毛细孔隙作用,使总孔隙率减少,提高水泥砂浆保护层82的抗渗透性,使水分不会从水泥砂浆保护层82渗透至内墙3,进而提高叠合墙整体的防水效果。
37.参照图1,内墙3远离第二防水涂料层6的一侧与地面基础2的连接处设有直角形防水板9,直角形防水板9的一个直角面与地面基础2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另一个直角面与内墙3粘接固定。直角形防水板9能够防止水分从内墙3与地面基础2的连接处渗透进来,从而提高内墙3的防水效果。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室叠合墙的防水构造的实施原理为:外墙1内预埋多根预埋钢筋11,预埋钢筋11通过钢筋接驳器12与主钢筋4连接,第一防水涂料层5涂刷于外墙1内侧,然后将防水岩棉毡层7通过第一密封胶层71粘接固定在第一防水涂料层5上,再将防水卷材层8通过第二密封胶层81粘接固定在防水岩棉毡层7上,然后在防水卷材层8表面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形成水泥砂浆保护层82,再将第二防水涂料层6涂刷于水泥砂浆保护层82表面,最后在第二防水涂料层6内侧浇筑内墙3,并将主钢筋4远离钢筋接驳器12的部分与内墙3浇筑在一起。钢筋接驳器12能够将预埋钢筋11与主钢筋4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外墙1与内墙3固定连接,增加外墙1与内墙3的连接强度;外墙1与内墙3之间设有防水岩棉毡层7和防水卷材层8,防水岩棉毡层7和防水卷材层8本身都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能够防止水分从外墙1渗透至内墙3,提高外墙1与内墙3的防水效果。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