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2292发布日期:2021-12-12 21:05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的制作方法
一种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保温节能领域,具体为一种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


背景技术:

2.现在,不同国家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外墙外保温系统在使用中都是本着安全性的原则,在我国,外墙外保温系统比较坚固,具有耐久性,但是,在防火方面还是存在着安全隐患,保温系统经常会引发火灾,而且,外墙外保温系统经常会用在高层建筑中,会造成很严重的人员伤亡。
3.目前现有的a级防火保温模块构件,包括保温层、粘接层和保护层,所述粘接层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通常保温层和保护层容易在粘接层表面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存在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示出一种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包括保温层,粘接层和保护层,所述保温层、粘接层、保护层均为水泥基物质;所述保温层直接接触基层墙体;所述粘接层置于所述保温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
6.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层基体和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基体表面的第一固定器件;所述第一固定器件包括:第一卡片、第二卡片、支撑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卡片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卡片的一端可旋转式连接,形成连接部;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温层基体的表面,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片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卡片和所述支撑柱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片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卡片和所述支撑柱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
7.粘接层包括粘接层基体和设置于所述粘接层基体内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容纳腔和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一侧面的插入缺口,所述插入缺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容纳腔一侧面;
8.所述保护层包括保护层基体设置于保温层基体表面的所述第二固定器件;
9.安装时,所述粘接层一表面的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固定器件,所述粘接层另一表面的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固定器件。
10.可选择的,所述保温层由发泡水泥板与混凝土直接混合而成,厚度为 40mm

100mm。
11.可选择的,所述粘接层为聚合物砂浆,厚度3mm—5mm,其内敷设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12.可选择的,所述保护层为砂浆层,厚度为5mm

12mm。
13.可选择的,还包括锚栓,所述锚栓贯穿所述保温层、粘接层及保护层。
14.可选择的,所述锚栓的与所述保温层、粘接层及保护层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倒刺。
15.有益效果:
16.综上,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存在以下优势:
17.安装时,连接部穿过插入缺口,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旋转,以使得第一固定器件可以通过插入缺口进入容纳槽,此时,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卡片和所述支撑柱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以使得所述第二卡片和所述支撑柱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此时,所述插入缺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部的尺寸,以使得第一固定器件固定在容纳槽内,进而实现粘接层和保温层的固定。同理的,实现粘接层和保护层的固定,进而使得保温层和保护层容不易在粘接层表面脱落。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固定器件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纳槽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示意图。
25.图中:1

保温层,11

保温层基体,12

第一固定器件,121

第一卡片,122
‑ꢀ
第二卡片,123

支撑柱,124

第一弹簧,125

第二弹簧,2

粘接层,21

粘接层基体,22

容纳槽,221

容纳腔,222

插入缺口,223

凸起,224

卡接部,3

保护层,31

保护层基体,32

第二固定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27.请参阅图1

6,本技术实施例示出一种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包括保温层1,粘接层2和保护层3,所述保温层1、粘接层2、保护层3均为水泥基物质;所述保温层1直接接触基层墙体;所述粘接层2置于所述保温层1 和所述保护层3之间;
28.所述保温层包括保温层基体11和设置于所述保温层基体11表面的第一固定器件12;所述第一固定器件12包括:第一卡片121、第二卡片122、支撑柱123、第一弹簧124和第二弹簧125。
29.所述第一卡片121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卡片122的连接端可旋转式连接,形成连接
部。所述第一卡片121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卡片122的自由端形成开口部;所述支撑柱123的一端与所述温层基体11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第一卡片121的连接端和所述第二卡片122 可以采用铰接的方式。在旋转的过程中,连接部固定,开口部可以由大向小移动或由小向大移动。
30.所述第一弹簧1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片12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123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卡片121和所述支撑柱123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弹簧1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片122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123的侧壁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卡片122和所述支撑柱123 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
31.其中,第一卡片121,第二卡片122,支撑柱123,第一弹簧124和第二弹簧125可以采用金属材质。
32.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支撑柱123可以与温层基体11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具体的实现过程可以在温层基体内部设置有金属固定板,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支撑柱123与金属固定板连接,进而实现支撑柱123的一端与所述温层基体 11的连接。
33.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支撑柱123的一端可以设置成倒“t”型,然后通过倒“t”型支撑柱123的横梁与温层基体11的实现支撑柱123的一端与所述温层基体11的连接。
34.本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介绍几种支撑柱123的一端与所述温层基体11的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支撑柱123的一端与所述温层基体1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上述几种方式,在此申请人不做过多的限定。
35.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预置角度作以限定,凡是可以保证开口部的尺寸大于插入缺口222尺寸时对应的预置角度均可应用到本实施例中。
36.粘接层2包括粘接层基体21和设置于所述粘接层基体21内部的容纳槽 22;所述容纳槽22包括容纳腔221和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一侧面的插入缺口222,所述插入缺口222的尺寸小于所述容纳腔一侧面,所述插入缺口222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部的尺寸;
37.安装时,连接部穿过插入缺口222。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卡片121和第二卡片分别向支撑柱123的方向旋转,开口部由大向小移动。使得第一固定器件可以通过插入缺口进入容纳槽,此时,在第一弹簧124和第二弹簧125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片121和第二卡片122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卡片和所述支撑柱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以使得所述第二卡片和所述支撑柱形成预置角度的夹角,此时,所述插入缺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开口部的尺寸,以使得第一固定器件固定在容纳槽内。
38.请继续参阅图4,作为一种可行性实施例,容纳腔一侧面设置有凸起223 和卡接部224,所述插入缺口222贯穿所述凸起223。第一固定器件插入进入容纳槽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与凸起223,所述凸起223起到支撑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的作用。第一卡片121的自由端和第二卡片122的自由端分别与卡接部224卡接,以达到防止第一固定器件与容纳槽脱落的目的,卡接部 224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卡片121及第二卡片122移动。
39.所述保护层3包括保护层基体31设置于保护层基体31表面的所述第二固定器件32;
40.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器件32与第一固定器件12具有相同的结构,在此申请人不再赘述。
41.本实施例示出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保温层和保护层容不易在粘接层表面脱落。进
一步的,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安装方便。
42.可选择的,所述保温层1由发泡水泥板与混凝土直接混合而成,厚度为 40mm

100mm。
43.本技术中,发泡水泥板属不燃材料、无毒、环保、低碳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新型材料,其防火性能达到a1级。该产品抗压强度高(与塑料泡沫比)、导热系数0.045、与混凝土粘接牢固,膨胀系数一致,使用年限与建筑物一致。制备成的墙体a级防火保温模板构件实现了耐火度1000以上,且无毒无害,在高温下不产生有毒气体,界面好,与基础墙体同质且为多孔材料能与基础墙面牢固粘合。实用寿命大于50年。
44.可选择的,所述粘接层2为聚合物砂浆,厚度3mm—5mm,其内敷设有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45.本技术中,聚合物砂浆是由水泥、骨料和可以分散在水中的有机聚合物搅拌而成的。聚合物可以是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均聚物,也可以由两种或更多的单聚体聚合而成的共聚物。聚合物必须在环境条件下成膜覆盖在水泥颗粒子上,并使水泥机体与骨料形成强有力的粘接。聚合物网络必须具有阻止微裂缝发生的能力,而且能阻止裂缝的扩展。
46.本技术中,玻璃纤维网格布是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层。从而具有良好的抗碱性、柔韧性以及经纬向高度抗拉力,具有保温、防水、防火、抗裂等性能。玻璃纤维网格布以耐碱玻纤网布为主,它采用中无碱玻纤纱(主要成份是硅酸盐、化学稳定性好)经特殊的组织结构—纱罗组织绞织而成,后经抗碱液、增强剂等高温热定型处理。
47.可选择的,所述保护层3为砂浆层,厚度为5mm

12mm。
48.可选择的,还包括锚栓(图中未示出),所述锚栓贯穿所述保温层1、粘接层2及保护层3。
49.可选择的,所述锚栓的与所述保温层1、粘接层2及保护层3接触的表面设置有倒刺(图中未示出)。
5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技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