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8026发布日期:2021-12-04 11:2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


背景技术:

2.由于座浆、预制构件安装、预留钢筋长度、预留钢筋偏差等方面对套筒灌浆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座浆法施工中,座浆料与预留钢筋连接处直接连接,如施工作业人员在铺设座浆料过程中对座浆料的用量把握不好,用量过多将造成套筒空腔内挤压一定量的座浆料,对后续灌浆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用量过少将造成套筒下部形成空隙,对灌浆过程中套筒浆液不饱满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无论座浆料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灌浆施工过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灌浆过程中灌浆饱满度无法观测,因此也会影响灌浆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层预制剪力墙、现浇楼板、座浆层和上层预制剪力墙;其中,下层预制剪力墙内部设有下层预制钢筋,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内部设有上层预制钢筋;所述下层预制钢筋上端伸出所述下层预制剪力墙并依次穿过所述现浇楼板、座浆层和位于座浆层的止浆垫片后伸入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内部并和上层预制钢筋的底部顶接,顶接处套设有灌浆套筒组件;所述灌浆套筒组件的相对靠下的侧壁上设有进浆口、相对靠上的侧壁上设有出浆口,所述进浆口和所述出浆口伸出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的侧壁。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止浆垫片为圆环状,所述止浆垫片位于所述下层预制钢筋和所述座浆层的连接处并套设在所述下层预制钢筋上。
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浆口和封堵塞卡接,所述封堵塞的横截面呈锥形。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封堵塞与所述出浆口卡接并将其封堵,所述封堵塞内嵌设有监测线,所述监测线一端穿过所述封堵塞后伸入灌浆套筒组件内部并和监测传感器连接,所述监测线另一端和监测显示器连接。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封堵塞中空且远离出浆口的一端和观测筒的侧壁底部连接并贯通,所述封堵塞和观测筒为透明材质,所述观测筒顶部设有封堵盖将所述出浆口封堵。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观测筒内部设有在灌浆料推动下沿所述观测筒内壁上下滑动的封堵片,所述封堵片的顶部连接观测杆的底部,所述封堵片上下滑动带动所述观测杆上下滑动且其顶部可伸出所述封堵盖,所述观测杆外部套设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和所述封堵片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封堵盖的底部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本发明通过将止浆垫片安装在预留钢筋上,避免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对座浆料的挤压而造成空腔内留有一定量的座浆料,保证了套筒空腔内的质量以及预制构件下口的密实质量;同时在出浆口放置了灌浆监测装置,同时监测灌浆饱满度,保证后续灌浆施工质量;通过此发明还能保证止浆垫片和控制标高垫片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了预制构件的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外部示意图;
15.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内部示意图;
16.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17.图4为止浆垫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

7为灌浆套筒组件结构示意图。
19.1、下层预制剪力墙;11、下层预制钢筋;2、现浇楼板;3、座浆层;4、止浆垫片;5、上层预制剪力墙;51、上层预制钢筋;6、灌浆套筒组件;61、进浆口;62、出浆口;621、封堵塞;622、监测线; 623、监测传感器;624、观测筒;625、封堵盖。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2.一种提高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下层预制剪力墙1、现浇楼板2、座浆层3和上层预制剪力墙 5;其中,下层预制剪力墙1内部设有下层预制钢筋11,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5内部设有上层预制钢筋51;所述下层预制钢筋11上端伸出所述下层预制剪力墙1并依次穿过所述现浇楼板2、座浆层3和位于座浆层3的止浆垫片4后伸入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5内部并和上层预制钢筋51的底部顶接,顶接处套设有灌浆套筒组件6;所述灌浆套筒组件6的相对靠下的侧壁上设有进浆口61、相对靠上的侧壁上设有出浆口62,所述进浆口61和所述出浆口62伸出所述上层预制剪力墙 5的侧壁。
23.具体地,如图1

3所述,将下层预制钢筋11伸出下层预制剪力墙的部分伸入上层预制剪力墙5内部的灌浆套筒组件6的内部,使得下层预制钢筋11的顶部和上层预制钢筋51的底部连接,由于下层预制钢筋11和座浆层3的连接处套设有止浆垫片4,保证了预制构件下口的密实质量,也避免了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对座浆料的挤压而造成灌浆套筒空腔内留有一定量的座浆料,同时也保证了套筒空腔内的质量,进一步保证后续灌浆施工质量。
2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浆垫片4为圆环状,所述止浆垫片4位于所述下层预制钢筋11和所述座浆层3的连接处并套设在所述下层预制钢筋11上。
25.具体地,如图3

4所示,所述止浆垫片4为圆环状,预制钢筋穿过所述止浆垫片4的空心处。同时保证止浆垫片4和控制标高垫在同一水平面上,保证了预制构件的安装质量。
2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浆口62和封堵塞621卡接,所述封堵塞621的横截面呈锥形。
27.具体地,如图5

6所示,截面锥形的封堵塞621适应不同口径的出浆口,方便和所述出浆口62卡接并封堵所述出浆口62。
2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塞621与所述出浆口62 卡接并将其封堵,所述封堵塞621内嵌设有监测线622,所述监测线 622一端穿过所述封堵塞621后伸入灌浆套筒组件6内部并和监测传感器623连接,所述监测线622另一端和监测显示器连接。
29.具体地,监测传感器623用于检测灌浆套筒组件6内部灌浆情况,所述监测线622用于连接和传输,所述监测显示器方便作业人员观察灌浆情况,在灌浆饱满后及时进行后续操作。应当理解的是,此处监测线622和所述封堵塞621卡接且不会营销封堵塞621的封堵效果。
30.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封堵塞621中空且远离出浆口 62的一端和观测筒624的侧壁底部连接并贯通,所述封堵塞621和观测筒624为透明材质,所述观测筒624顶部设有封堵盖625将所述出浆口62封堵。
31.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封堵塞621和所述观测筒624整体呈 l型,且所述观测筒624高于灌浆套筒组件,由于所述封堵塞621和所述观测筒624为透明材质且内部连通,方便作业人员根据所述观测筒624内灌浆料的高度判断灌浆套筒内的灌浆高度,以此判断灌浆饱满度,保证灌浆质量,灌浆饱满后及时盖上封堵盖625封堵并保压并进行后续工作。
32.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封堵盖625和监测线622卡接,所述监测线622一端穿过所述封堵盖625后经过观测筒624、封堵塞621伸入所述灌浆套筒组件6内部并和监测传感器 623连接,所述监测线622另一端和监测显示器连接。两种观测途径方便作业人员观测灌浆饱满度,进一步保证灌浆质量。
3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观测筒624内部设有在灌浆料推动下沿所述观测筒624内壁上下滑动的封堵片626,所述封堵片626 的顶部连接观测杆627的底部,所述封堵片626上下滑动带动所述观测杆627上下滑动且其顶部可伸出所述封堵盖625,所述观测杆627 外部套设一弹簧628,所述弹簧628的一端和所述封堵片626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封堵盖625的底部固定连接。
34.具体地,如图7所示,灌浆后,灌浆料流入观测筒624并带动封堵片626上升弹簧628压缩变形进而带动观测杆627上升并伸出封堵盖625;若灌浆料回落,封堵片626下降弹簧628复位带动观测杆627 下降。方便作业人员观测灌浆情况。具体在实际使用中,所述观测杆 327为醒目的颜色例如红色,以便观测。优选的,所述观测杆327上刻有刻度,作业人员能够定量测量。
35.应用场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浇楼板2浇筑完成后,座浆层3 由作业人员铺设在现浇楼板2上,止浆垫片4安装在所述下层预制钢筋 11上,上层预制剪力墙51安装在座浆层3上,并调整好位置,调整下层预制剪力墙1的垂平度和轴线偏差;由于将止浆垫片安装在预留钢筋上,避免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对座浆料的挤压而造成套筒空腔内留有一定量的座浆料,保证了套筒空腔内的质量以及预制构件下口的密实质量,保证后续灌浆施工的质量。
座浆层3达到强度后,从进浆口61灌浆,出浆口62或者通过灌浆监测器观测灌浆情况或者通过透明的观测筒624观测灌浆情况或者通过观测杆627观测灌浆情况,待灌浆饱满厚对出浆口62 封堵并保压,然后封堵进浆口61。由于可以随时观测灌浆情况,不是从工人经验判断灌浆程度,从而保证了灌浆质量。
36.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