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7443发布日期:2021-12-04 11:2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由面板和支撑系统组成,面板是使混凝土成形的部分;支撑系统是稳固面板位置和承受上部荷载的结构部分。模板的质量关系到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关键在于尺寸准确,组装牢固,拼缝严密,装拆方便。应根据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选用恰当形式的模板,才能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同时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又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现有的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在进行安装搭建时比较不稳固,并且在进行装卸时施工步骤较为复杂,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加强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
5.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模板本体两相对侧面;所述加强机构设置在所述模板本体另一侧面;
6.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连接组件;
7.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模板本体一侧固接,所述连接组件设置有若干个,且竖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侧面;
8.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一承接孔和第二承接孔;
9.所述第一承接孔与所述第二承接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相邻侧面,且所述第一承接孔和第二承接孔分别竖向等间距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承接孔和第二承接孔分别与所述连接组件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加强机构包括竖向加强板、插接板、连接板、插接槽、插接组件、插接孔和转轴;
11.所述加强板竖直设置在所述模板本体侧面,所述插接板底面与所述连接板顶面固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加强板侧面中心固接,所述连接板侧面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插接槽开设在所述连接板侧面;所述插接孔开设有若干个,且开设在所述插接槽槽壁上;所述插接板与所述插接槽相适配;所述插接组件在所述插接板内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插接组件与所述插接孔位置对应。
12.优选的,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块、复位槽和复位弹簧;
13.所述复位槽开设在所述插接板侧面,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复位槽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插接块和所述复位槽槽底固接。
14.优选的,所述插接块的侧面为倾斜设置。
15.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腔、连接螺杆、夹紧环、定位块、定位滑槽、轴承,定位筒和传动件;
16.所述连接腔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面,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腔中部,所述定位筒外壁与所述轴承内壁固接,所述定位块设置有若干个且周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所述定位滑槽开设在所述定位筒内壁上,且与所述定位块相适配;所述夹紧环套设在所述连接螺杆的中部,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定位筒内,所述连接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定位筒侧面固接。
17.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传动杆;
18.所述第一锥齿轮侧面与所述定位筒侧面固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面固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腔并伸出所述第一连接板。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孔与所述第二承接孔连通,所述第一承接孔与所述第二承接孔内壁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螺杆相适配的螺纹。
2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相邻侧面分别固接有第一橡胶层和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和所述第二橡胶层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接孔与所述第二承接孔相适配的通孔。
2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设置的加强机构在增强模板本体自身的坚固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相邻两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模板在使用时的整体性,设置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相互配合,使相邻的两个模板紧密连接,防止混凝土的泄漏,增强了装卸过程中便捷性,设置第二连接机构开设有两种承接孔,可以使模板在拐角处连接时,无需进行特殊定制模板,仅需要将两相邻模板调转角度即可实现连接,提高了广泛适应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a1的局部放大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a2的局部放大图;
29.其中,1、模板本体;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第一承接孔;5、第二承接孔;6、插接板;7、连接板;8、插接槽;9、插接孔;10、转轴;11、插接块;12、复位槽;13、复位弹簧;14、连接腔;15、连接螺杆;16、夹紧环;17、定位块;18、定位滑槽;19、轴承;20、定位筒;21、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传动杆;24、第一橡胶层;25、第二橡胶层;26、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加强机构、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
33.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分别设置在模板本体1两相对侧面;加强机构设置在模板本体1另一侧面;
34.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2和连接组件;
35.第一连接板2与模板本体1一侧固接,连接组件设置有若干个,且竖向等间距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侧面;
36.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3、第一承接孔4和第二承接孔5;
37.第一承接孔4与第二承接孔5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3两相邻侧面,且第一承接孔4和第二承接孔5分别竖向等间距在第二连接板3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承接孔4和第二承接孔5分别与连接组件相适配。
38.设置的加强机构在增强模板本体1自身的坚固程度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相邻两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模板在使用时的整体性,设置第一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接机构相互配合,使相邻的两个模板紧密连接,防止混凝土的泄漏,增强了装卸过程中便捷性,设置第二连接机构开设有两种承接孔,可以使模板在拐角处连接时,无需进行特殊定制模板,仅需要将两相邻模板调转角度即可实现连接,提高了广泛适应性。
39.进一步优化方案,加强机构包括竖向加强板26、插接板6、连接板7、插接槽8、插接组件、插接孔9和转轴10;
40.加强板26竖直设置在模板本体1侧面,插接板6底面与连接板7顶面固接,转轴10的一端与加强板26侧面中心固接,连接板7侧面与转轴10转动连接;插接槽8开设在连接板7侧面;插接孔9开设有若干个,且开设在插接槽8槽壁上;插接板6与插接槽8相适配;插接组件在插接板6内设置有若干个,且插接组件与插接孔9位置对应。
41.设置加强板26可以增加模板自身竖向强度,避免模板破裂,同时设置的插接板6与连接板7可以实现旋转,使相邻两模板实现连接,设置的插接组件可以增强插接板6与连接板7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应用到的模板成为一个整体,省去外接加强肋的步骤,节约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在模板本体1上开孔安装加强肋,而影响模板本体1自身强度的情况发生。
42.进一步优化方案,插接组件包括插接块11、复位槽12和复位弹簧13;
43.复位槽12开设在插接板6侧面,复位弹簧13设置在复位槽12内,复位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插接块11和复位槽12槽底固接。
44.设置的插接块11与插接孔9进行配合,连接时插接块11首先缩进复位槽12内,当插接块11与插接孔9位置对应时,复位弹簧13驱使插接块11弹出,与插接孔9连接,完成固定,在进行拆卸时,只需按入插接块11后,即可将插接板6与连接板7分离。
45.进一步优化方案,插接块11的侧面为倾斜设置。
46.倾斜面的设置可以使插接板6在进入插接槽8时,插接块11自动进行收缩,避免插接块11与连接板7的刚性碰撞,造成破损。
47.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腔14、连接螺杆15、夹紧环16、定位块17、定位滑槽18、轴承19,定位筒20和传动件;
48.连接腔14开设在第一连接板2的侧面,轴承19设置在连接腔14中部,定位筒20外壁与轴承19内壁固接,定位块17设置有若干个且周向等间距设置在连接螺杆15的一端;定位滑槽18开设在定位筒20内壁上,且与定位块17相适配;夹紧环16套设在连接螺杆15的中部,连接螺杆15的一端设置在定位筒20内,连接螺杆15的另一端贯穿连接腔14;传动件与定位筒20侧面固接。
49.设置的定位筒20进行转动,定位块17与定位滑槽18卡接,可以带动连接螺杆15进行转动,同时向外滑出,设置夹紧环16在与连接腔14内壁抵接后,由于连接螺杆15继续向外旋转,使夹紧环16与连接腔14内壁之间的作用力增强,提高两相邻模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连接更加紧密。
50.进一步优化方案,传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和传动杆23;
51.第一锥齿轮21侧面与定位筒20侧面固接,第二锥齿轮22与第一锥齿轮21相互啮合,传动杆23的一端与第二锥齿轮22底面固接,传动杆23的另一端贯穿连接腔14并伸出第一连接板2。
52.设置传动杆23的驱动端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的外部,可以更加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提高施工便捷性。
53.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承接孔4与第二承接孔5连通,第一承接孔4与第二承接孔5内壁上均开设有与连接螺杆15相适配的螺纹。
54.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连接板3两相邻侧面分别固接有第一橡胶层24和第二橡胶层25,第一橡胶层24和第二橡胶层25分别开设有与第一承接孔4与第二承接孔5相适配的通孔。
55.设置的橡胶层可以增强相邻两模板之间的密封性。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