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4762发布日期:2021-12-18 10:0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技术领域,具体为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连续梁的混凝土浇注施工中,首先要将支撑模板的挂篮按照设计位置拼装就位,在施工前,为了测定挂篮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变形量、检验实际承载能力、验证挂篮的可靠性、消除非弹性变形,要求事先对挂篮在模拟最大重量梁段的施工实际荷载进行加载预压,传统的挂篮预压方法为堆载预压法,但是其工作准备时间长、堆载高度高、试验周期长且试验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卸载时不能及时卸载,因此提出一种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包括承台,所述承台水平设置在地面内部,所述承台上方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梁体和墩柱,所述梁体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篮,所述挂篮内部设置有平衡预压机构,所述承台侧面对应挂篮位置设置有调节预压机构;
5.所述平衡预压机构包括下锚平衡板、安装板、挂篮横向分配梁、挂篮纵向分配梁、导线钢管、上锚垫板一、钢绞线一,所述下锚平衡板水平设置在挂篮下方,所述挂篮纵向分配梁均匀水平设置在挂篮内部底面,所述挂篮横向分配梁均匀水平设置在挂篮纵向分配梁上方,所述挂篮横向分配梁底面与挂篮纵向分配梁顶面接触,所述挂篮横向分配梁顶面水平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导线钢管竖直设置在调节槽内部,所述导线钢管底端从上往下依次贯穿挂篮横向分配梁、篮纵向分配梁和挂篮与挂篮下方贯通设置,所述上锚垫板一水平设置在导线钢管上方,所述钢绞线一竖直设置在内部,所述钢绞线一顶端贯穿导线钢管顶端延伸至调节槽内部,所述钢绞线一底端贯穿导线钢管底端延伸至挂篮下方。
6.优选的,所述梁体底面与墩柱顶面安装,所述墩柱底面与承台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挂篮通过预埋螺栓与梁体连接。
7.优选的,所述导线钢管表面与挂篮横向分配梁内壁和篮纵向分配梁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线钢管表面与挂篮内壁固定连接,利用在挂篮横向分配梁顶面设置有调节槽,并在调节槽内部设置有导线钢管,使挂篮底端均匀设置有多股钢绞线一。
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水平设置在挂篮横向分配梁上方,所述安装板底面与挂篮横向分配梁顶面接触,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与挂篮横向分配梁连接。
9.优选的,所述钢绞线一顶端与上锚垫板一连接,所述钢绞线一底端与下锚平衡板顶面固定连接,将多股钢绞线一与下锚平衡板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在对下锚平衡板进行预
压时,调节钢绞线一的长度确保挂篮整体为平衡状态,提高挂篮预压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调节预压机构包括墩块、工型安装架、门型预压板、两个张拉螺栓、穿心式千斤顶、钢绞线二、上锚垫板二,所述墩块水平设置在地面内部,所述墩块截面为楔形设置,所述工型安装架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工型安装架底面与墩块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工型安装架顶面竖直向下贯通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从左往右均匀设置在工型安装架表面,所述门型预压板竖直设置在工型安装架上方,所述门型预压板底端向左右两侧水平延展设置,两个所述张拉螺栓竖直设置在门型预压板左右两侧,所述张拉螺栓底端从上往下依次贯穿门型预压板底端和安装孔设置,所述张拉螺栓底端表面与门型预压板底端和安装孔的内壁均螺纹连接,利用在墩块上方固定设置工型安装架,使工型安装架具有稳定效果,并通过在工型安装架上设置可快速安装和拆卸的门型预压板,方便能够根据工程进度调整穿心式千斤顶的位置,确保预压工作的持续性。
11.优选的,所述穿心式千斤顶竖直固定设置在门型预压板内部顶面,所述上锚垫板二水平设置在下锚平衡板上方,所述钢绞线二底端贯穿门型预压板顶面并贯穿穿心式千斤顶的中心轴线与穿心式千斤顶连接,所述钢绞线二顶端贯穿下锚平衡板底面中心位置并与上锚垫板二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通过设置平衡预压机构,利用在挂篮横向分配梁顶面设置有调节槽,并在调节槽内部设置有导线钢管,使挂篮底端均匀设置有多股钢绞线一,并将多股钢绞线一与下锚平衡板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在对下锚平衡板进行预压时,调节钢绞线一的长度确保挂篮整体为平衡状态,提高挂篮预压的效果;通过设置调节预压机构,利用在墩块上方固定设置工型安装架,使工型安装架具有稳定效果,并通过在工型安装架上设置可快速安装和拆卸的门型预压板,方便能够根据工程进度调整穿心式千斤顶的位置,确保预压工作的持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结构剖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放大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区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区放大图。
17.图中:1承台、2墩柱、3梁体、4挂篮、5平衡预压机构、501下锚平衡板、502安装板、503挂篮横向分配梁、504挂篮纵向分配梁、505调节槽、506导线钢管、507上锚垫板一、508钢绞线一、6调节预压机构、601墩块、602工型安装架、603安装孔、604门型预压板、605张拉螺栓、606穿心式千斤顶、607钢绞线二、608上锚垫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连续梁挂篮地面预压装置,包括承
台1,承台1水平设置在地面内部,承台1上方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梁体3和墩柱2,梁体3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挂篮4,挂篮4内部设置有平衡预压机构5,承台1侧面对应挂篮4位置设置有调节预压机构6,梁体3底面与墩柱2顶面安装,墩柱2底面与承台1顶面固定连接,挂篮4通过预埋螺栓与梁体3连接;
20.平衡预压机构5包括下锚平衡板501、安装板502、挂篮横向分配梁503、挂篮纵向分配梁504、导线钢管506、上锚垫板一507、钢绞线一508,下锚平衡板501水平设置在挂篮4下方,挂篮纵向分配梁504均匀水平设置在挂篮4内部底面,挂篮横向分配梁503均匀水平设置在挂篮纵向分配梁504上方,挂篮横向分配梁503底面与挂篮纵向分配梁504顶面接触,挂篮横向分配梁503顶面水平开设有调节槽505,导线钢管506竖直设置在调节槽505内部,导线钢管506底端从上往下依次贯穿挂篮横向分配梁503、篮纵向分配梁504和挂篮与挂篮4下方贯通设置,上锚垫板一507水平设置在导线钢管506上方,钢绞线一508竖直设置在内部,钢绞线一508顶端贯穿导线钢管506顶端延伸至调节槽505内部,钢绞线一508底端贯穿导线钢管506底端延伸至挂篮4下方,导线钢管506表面与挂篮横向分配梁503内壁和篮纵向分配梁504内壁滑动连接,导线钢管506表面与挂篮4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502水平设置在挂篮横向分配梁503上方,安装板502底面与挂篮横向分配梁503顶面接触,安装板502通过螺栓与挂篮横向分配梁503连接,钢绞线一508顶端与上锚垫板一507连接,钢绞线一508底端与下锚平衡板501顶面固定连接,利用在挂篮横向分配梁503顶面设置有调节槽505,并在调节槽505内部设置有导线钢管506,使挂篮4底端均匀设置有多股钢绞线一508,并将多股钢绞线一508与下锚平衡板501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在对下锚平衡板501进行预压时,调节钢绞线一508的长度确保挂篮4整体为平衡状态,提高挂篮4预压的效果;
21.调节预压机构6包括墩块601、工型安装架602、门型预压板604、两个张拉螺栓605、穿心式千斤顶606、钢绞线二607、上锚垫板二608,墩块601水平设置在地面内部,墩块601截面为楔形设置,工型安装架602水平设置在地面上,工型安装架602底面与墩块601顶面固定连接,工型安装架602顶面竖直向下贯通设置有安装孔603,安装孔603从左往右均匀设置在工型安装架602表面,门型预压板604竖直设置在工型安装架602上方,门型预压板604底端向左右两侧水平延展设置,两个张拉螺栓605竖直设置在门型预压板604左右两侧,张拉螺栓605底端从上往下依次贯穿门型预压板604底端和安装孔603设置,张拉螺栓605底端表面与门型预压板604底端和安装孔603的内壁均螺纹连接,穿心式千斤顶606竖直固定设置在门型预压板604内部顶面,上锚垫板二608水平设置在下锚平衡板501上方,钢绞线二607底端贯穿门型预压板604顶面并贯穿穿心式千斤顶606的中心轴线与穿心式千斤顶606连接,钢绞线二607顶端贯穿下锚平衡板501底面中心位置并与上锚垫板二608连接,利用在墩块601上方固定设置工型安装架602,使工型安装架602具有稳定效果,并通过在工型安装架602上设置可快速安装和拆卸的门型预压板604,方便能够根据工程进度调整穿心式千斤顶606的位置,确保预压工作的持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22.使用时,利用在挂篮横向分配梁503顶面设置有调节槽505,并在调节槽505内部设置有导线钢管506,使挂篮4底端均匀设置有多股钢绞线一508,并将多股钢绞线一508与下锚平衡板501进行固定连接,能够在对下锚平衡板501进行预压时,调节钢绞线一508的长度确保挂篮4整体为平衡状态,利用在墩块601上方固定设置工型安装架602,使工型安装架602具有稳定效果,并通过在工型安装架602上设置可快速安装和拆卸的门型预压板604,方
便能够根据工程进度调整穿心式千斤顶606的位置。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