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维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6014发布日期:2022-01-05 10:5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施工维护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维护平台。


背景技术:

2.电力施工维护,是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持续用电的一种保障。
3.现有的工人在电力施工维护时,很多时候需要进行登高维护,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升高的施工平台,现有的施工平台多为不易移动,由此出现可移动的施工平台,但是易移动的稳定性差,均不利于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移动且稳定性强的电力施工维护平台。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维护平台,包括工作台、底座、滑轮组件、一个以上的升降组件、多个伸缩杆以及多个固定机构;
6.多个所述伸缩杆以及一个以上的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滑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多个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四周。
7.进一步的,一个以上的所述升降组件采用以下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底座之间:
8.所述升降组件包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的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滑块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相铰接,所述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9.进一步的,所述滑轮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的多个滑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的两个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底板内,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四周向外延伸有凸缘,多个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凸缘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凸缘上的支撑柱、连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底端的锥形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凸缘的底部且套设在所述支撑柱的外部的支撑筒。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包括连接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下方的弹性部以及连接在弹性部的下方的钻头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钻头部均设有螺纹,所述弹性部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弹性组件。
13.进一步的,多个弹性组件采用以下结构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上:
14.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两个铰杆以及两个弹簧,两个所述铰杆的一端相互滑动铰接、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柱上,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杆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
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的上部呈竖直状、下部呈喇叭状。
1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包括工作板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工作板的四周的围栏。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8.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维护平台设置的工作台可以站立施工人员,一个以上的升降组件可以将工作台升高和降低,设置的伸缩杆可以在工作台升高和降低时对工作台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增强工作台的稳定性,设置的滑轮组件使得整个平台便于移动,设置的固定机构可以固定整个平台,增强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维护平台部分结构剖视图;
20.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维护平台部分结构剖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维护平台部分结构剖视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维护平台俯视剖视图。
2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工作台;101、工作板;102、围栏;2、底座;201、底板;2011、安装槽;202、支撑板;3、滑轮组件;301、第二电机;302、第二螺纹杆;303、安装板;304、滑轮;4、升降组件;401、第一电机;402、第一螺纹杆;403、滑块;404、连杆;5、伸缩杆;6、固定机构;601、支撑柱;602、锥形头;603、支撑筒;604、连接部;605、弹性部;606、钻头部;607、弹性组件;6071、铰杆;6072、弹簧;7、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7.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
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参见图1。
29.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维护平台,工作台1、底座2、滑轮组件3、一个以上的升降组件4、多个伸缩杆5以及多个固定机构6;
30.多个所述伸缩杆5以及一个以上的升降组件4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和所述底座2之间,所述滑轮组件3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底部,多个固定机构6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四周。
31.本实用新型电力施工维护平台设置的工作台1可以站立施工人员,一个以上的升降组件4可以将工作台1升高和降低,设置的伸缩杆5可以在工作台1升高和降低时对工作台1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增强工作台1的稳定性,设置的滑轮组件3使得整个平台便于移动,设置的固定机构6可以固定整个平台,增强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32.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一个以上的所述升降组件4采用以下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与所述底座2之间:
33.所述升降组件4包所述第一电机401、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401的输出端上的第一螺纹杆402、与所述第一螺纹杆402螺纹连接的滑块403以及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块403上的连杆404,所述连杆404的另一端与所述工作台1相铰接,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01,所述底板201上开设有安装槽2011,所述第一电机401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011内,所述第一螺纹杆402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2011内,所述滑块403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011内。这样设计,通过第一螺纹杆402与滑块403组成丝杆螺母组合,通过滑块403的移动带动连杆404支撑工作台1,可以实现工作台1的上下移动,操作简单易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4设置有两个且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和底座2之间。
34.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滑轮组件3包括第二电机301、与所述第二电机30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二螺纹杆302、与所述第二螺纹杆302螺纹连接的安装板303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03的底部的多个滑轮304,所述第二电机301设置在所述底座2内,所述第二螺纹杆302与所述底座2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303与所述底座2滑动连接。这样设计,可以通过第二螺纹杆302的旋转带动安装板303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滑轮304的着地与脱离地面,控制滑轮304的使用与否。
35.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底座2包括底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201的底部的两个支撑板202,所述第二电机301设置在所述底板201内,所述第二螺纹杆302螺纹连接在所述底板201上,所述安装板3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202滑动连接。设置的底板201为第二电机301和第二螺纹杆302提供安装点,方便第二电机301驱动第二螺纹杆302旋转。
36.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5,所述底座2的四周向外延伸有凸缘7,多个固定机构6设置在所述凸缘7上,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凸缘7上的支撑柱601、连接在所述支撑柱601的底端的锥形头602以及设置在所述凸缘7的底部且套设在所述支撑柱601的外部的支撑筒603。这样设计,可以通过旋转支撑柱601进入地下,固定整个平台。
37.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支撑柱601包括连接部604、连接在所述连接部604的下方的弹性部605以及连接在弹性部605的下方的钻头部606,所述连接部604和所述钻头部606均设有螺纹,所述弹性部605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弹性组件607。设置的连接部604与凸
缘7螺纹连接,设置的钻头部606可钻入地下,设置的弹性部605可在支撑柱601进入地下后与弹性部605的四周有弹力挤压效果,增强进入地面后支撑柱601的稳定性。
38.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多个弹性组件607采用以下结构设置在所述弹性部605上:
39.所述弹性组件607包括两个铰杆6071以及两个弹簧6072,两个所述铰杆6071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柱601上,两个所述弹簧6072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杆6071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柱601上。这样设计,当支撑柱601的钻头部606转转进入地下时,弹性部605也随钻头部606的旋转进入地下,设置的弹性组件607由于弹簧6072的弹力效果,通过铰杆6071对两侧地面具有弹力效果,可以防止支撑柱601在地下由于泥土松动而晃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固定机构6的稳定性,进而保持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40.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支撑筒603的上部呈竖直状、下部呈喇叭状。这样设计,可以更好的支撑整个平台。
41.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工作台1包括工作板101以及竖向设置在所述工作板101的四周的围栏102。这样设计,可以对站在工作台1的施工人员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42.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