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5464发布日期:2021-12-12 21:2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2.gis预制舱的内部,为了美观及保温隔热考虑,一般都需要装内墙面板,并在内墙面板和外墙面之间填充保温材料,传统的预制舱内墙面都是用钢板拼装焊接而成,这样的焊接结构存在着以下弊端:
3.焊接点影响内墙面的美观度;
4.焊接后无法拆卸,不便于墙板间位置的再施工或检修工作
5.焊接位置较多,增加了生产难度和成本,在舱体内焊接,也有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其可以便于内墙板的安装和检修。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8.墙体,所述墙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墙板,所述内墙板包括多个墙板单元,所述墙板单元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第一侧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板体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对应的插接口,多个所述墙板单元依次连接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上的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插接口中。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插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插接口的数量与所述插接部的数量对应。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多个所述插接部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板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同一个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置有凸出所述第一折弯部端部的齿形部,所述齿形部朝向远离所述板体方向折弯以成型所述插接部,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置有插接口。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垂直于所述板体。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插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一折弯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部朝向远离所述板体的方向折弯以成型第三折弯部,所述插接口延伸至所述第三折弯部。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插接部为矩形,所述插接口为矩形开口。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板体为矩形的薄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折弯方向相同的上折弯部和下折弯部。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墙板单元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其包括墙体,墙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墙板,内墙板包括多个墙板单元,墙板单元包括板体,板体的第一侧设置有插接部,板体的另
一侧设置有与插接部对应的插接口,在安装的时候多个墙板单元依次连接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上的插接部插设于插接口中,在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的插接部从插接口中脱离即可实现拆卸,因此其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以便于内墙板的安装和检修。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板体在折弯之前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墙板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墙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示出了图3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4.图5示出了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25.图中:10、墙板单元;100、板体;101、上折弯部;102、第一折弯部;103、插接部;104、下折弯部;105、插接口;106、第二折弯部;107、第三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包括:
28.墙体,墙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墙板,内墙板包括多个墙板单元10,墙板单元10包括板体100,板体100的第一侧设置有插接部103,板体10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插接部103对应的插接口105,多个墙板单元10依次连接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10上的插接部103插设于插接口105中。
2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gis预制舱的墙体结构,其包括墙体,墙体的内侧设置有内墙板,内墙板包括多个墙板单元10,墙板单元10包括板体100,板体100的第一侧设置有插接部103,板体100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插接部103对应的插接口105,在安装的时候多个墙板单元10依次连接以使得任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10上的插接部103插设于插接口105中,在拆卸的时候只需要将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10的插接部103从插接口105中脱离即可实现拆卸,因此其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以便于内墙板的安装和检修。
30.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插接部103的数量为多个,插接口105的数量与插接部103的数量对应。
31.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103的数量为多个,因此在进行安装的时候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10的连接更加牢固。
32.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多个插接部103沿板体100的长度方向均匀设
置。
33.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插接部103沿板体100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可以使得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10的连接更加稳定。
34.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板体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同一个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102和第二折弯部106,第一折弯部102上设置有凸出第一折弯部102端部的齿形部,齿形部朝向远离板体100方向折弯以成型插接部103,第二折弯部106上设置有插接口105。
35.本实施例中的板体1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朝同一个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102和第二折弯部106,而插接部103设置在第一折弯部102上,插接口105设置在第二折弯部106上,因此不仅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插接部103和插接口105分别位于板体100的两侧面,可以便于墙板单元10之间进行插设连接。
36.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第一折弯部102和第二折弯部106垂直于板体100。
37.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弯部102和第二折弯部106垂直于板体100,因此可以更加便于墙板单元10之间进行插设连接。
38.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插接部103垂直于第一折弯部102。
39.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103垂直于第一折弯部可以便于插接部103插设进入到插接口105。
40.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第二折弯部106的端部朝向远离板体100的方向折弯以成型第三折弯部107,插接口105延伸至第三折弯部107。
41.本实施例在对墙板单元10进行连接的时候,每两个相邻的墙板单元10的插接部103与第三折弯部107的表面接触,第三折弯部107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可以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42.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插接部103为矩形,插接口105为矩形开口。
43.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103为矩形,插接口105为矩形开口,其可以便于生产加工,另外,矩形开口与矩形的插接部103配合具有更好的限位作用,能够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44.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板体100为矩形的薄板体,板体10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折弯部102和第二折弯部106折弯方向相同的上折弯部101和下折弯部104。
45.本实施例中的板体100的上下两端具有上折弯部101和下折弯部104,结合第一折弯部102和第二折弯部106,其可以使得墙板单元10具有容纳空间,在安装的时候可以用于填充隔热保温材料等。
46.在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可实施方式中,墙板单元10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47.本实施例中的墙板单元10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可以提高内墙板的整体密封性能。
4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
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