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基水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6404发布日期:2021-12-08 19:1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岩石地基水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领域,尤其是一种岩石地基水池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规设计的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图1所示,在遇到完整基岩时,侧壁的岩石压力相比通常的土体压力小,壁厚及配筋可以减小,按照《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构造要求,池体200的侧壁及底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常规设计为:基岩100开挖完后,需要搭设模板,绑扎钢筋300,再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钢筋300包括内层、外层水平钢筋及竖向钢筋,绑扎麻烦,消耗的钢筋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岩石地基水池结构,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减少造价。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岩石地基水池结构,包括基岩,基岩具有多个倾斜的侧壁以及水平的底壁,所述侧壁和底壁围成池体,所述侧壁和底壁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防渗层和喷射混凝土层,所述侧壁设置有多根倾斜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上端位于喷射混凝土层内部。
5.进一步地,所述防渗层包括防渗膜和土工布层,所述土工布层位于防渗膜的下表面。
6.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锚杆钻孔,所述锚杆位于锚杆钻孔中,且锚杆钻孔内填充有水泥砂浆。
7.进一步地,所述锚杆钻孔处的防渗层朝着锚杆钻孔内部翻折并铺设在锚杆钻孔的内侧壁,且位于锚杆钻孔内的防渗层最下端设置有通孔。
8.进一步地,所述锚杆钻孔周围的防渗层向下凹陷形成松弛峰。
9.进一步地,基岩为ⅰ、ⅱ类岩质时,所述喷射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mm;基岩为ⅲ、ⅳ类岩质时,所述喷射混凝土层的厚度为80mm。
10.进一步地,所述锚杆的上端设置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位于喷射混凝土层内部。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壁的上表面与防渗层之间设置有砂浆层。
12.进一步地,池体的深度小于8m,ⅰ类岩质的侧壁坡比为1:0.00~1:0.15,ⅱ类岩质的侧壁坡比为1:0.10~1:0.25,ⅲ类岩质的侧壁坡比为1:0.25~1:0.5,ⅳ类岩质的侧壁坡比为1:0.50~1:1.0。
13.进一步地,所述锚杆钻孔的直径为70mm,锚杆的直径为20mm,锚杆的长度为3至6m,锚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岩石地基,对岩石地基开挖后即形成池体,不需要搭设模板、绑扎钢筋,降低了施工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节省了施工成本。通过在基岩的侧壁和底壁设置防渗层和喷射混凝土层,可有效防止漏水渗水,此外,通
过在侧壁设置锚杆,可有效防止侧壁滑坡,保证了水池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7.图3是锚杆钻孔处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00—基岩;101—侧壁;102—底壁;103—防渗层;104—喷射混凝土层;105—锚杆;106—水泥砂浆;107—松弛峰;108—折弯段;109—砂浆层;200—池体;30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岩石地基水池结构,包括基岩100,基岩100具有多个倾斜的侧壁101以及水平的底壁102,所述侧壁101和底壁102围成池体200。具体地,基岩100具有4个倾斜的侧壁101,4个侧壁101和底壁102围呈竖直截面呈梯形的池体200。侧壁101具有一定的斜度,按照坡比法保证侧壁101的稳定性,降低侧壁101垮塌的风险。侧壁101的具体坡比根据基岩100自身的特性确定,根据gb 50330

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侧壁101为ⅰ类岩质时,坡比为1:0.00~1:0.15,侧壁101为ⅱ类岩质时,坡比为1:0.10~1:0.25,侧壁101为ⅲ类岩质时,坡比为1:0.25~1:0.5,侧壁101为ⅳ类岩质时,坡比为1:0.50~1:1.0。同时,池体200的深度小于8m,防止水压过大而导致渗漏。
21.为了对侧壁101和底壁102进行加固以及防渗漏,所述侧壁101和底壁102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防渗层103和喷射混凝土层104,所述侧壁101设置有多根倾斜的锚杆105,所述锚杆105的上端位于喷射混凝土层104内部。
22.防渗层103采用不透水的材质,如塑料膜等,优选的,所述防渗层103包括防渗膜和土工布层,所述土工布层位于防渗膜的下表面。防渗膜采用1厚度为1mm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膜,由于侧壁101表面难以整光滑,容易刺破防渗膜,因此在防渗膜的下表面设置一层土工布,用于保护防渗膜,防止在铺设防渗膜时被侧壁101表面的尖刺刺破。
23.喷射混凝土层104起到加固、防渗的作用,采用c25混凝土,通过喷射成型,不需要搭建模板,提高施工效率。喷射混凝土层104的厚度根据侧壁101和底壁102的岩质特性确定,具体地,基岩100为ⅰ、ⅱ类岩质时,所述喷射混凝土层104的厚度为50mm;基岩100为ⅲ、ⅳ类岩质时,所述喷射混凝土层104的厚度为80mm,以保证防护加固的效果。
24.为了进一步地对侧壁101进行加固,防止滑坡,侧壁101设置有多根倾斜的锚杆105,具体地,先在侧壁101上打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锚杆钻孔,然后将锚杆105放入锚杆钻孔中,锚杆钻孔的直径为70mm,锚杆105的直径为20mm,锚杆105的长度为3至6m,锚杆105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再向锚杆钻孔内填充水泥砂浆106,利用水泥砂浆106预埋锚杆105,保证锚杆105的稳定性。水泥砂浆106采用m30微膨胀水泥砂浆。
25.为了提高锚杆105、水泥砂浆106以及喷射混凝土层104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锚杆105的上端设置有折弯段108,所述折弯段108位于喷射混凝土层104内部。折弯段108与锚杆105一体成型,具体可采用钢筋等进行折弯,折弯段108增加了锚杆105在喷射混凝土层104
中的预埋长度,从而提高了喷射混凝土层104与锚杆105的连接强度,锚固效果更佳。
26.为了保证防渗层103在锚杆钻孔处的防水效果,所述锚杆钻孔处的防渗层103朝着锚杆钻孔内部翻折并铺设在锚杆钻孔的内侧壁。通过将防渗层103朝着锚杆钻孔内部翻折并铺设在锚杆钻孔的内侧壁,防渗层103伸入锚杆钻孔内部的长度约为500mm,可有效防止水从锚杆钻孔的上端孔口附近渗漏。为了不影响将水泥砂浆106注入锚杆钻孔,位于锚杆钻孔内的防渗层103最下端设置有通孔,锚杆105可穿过通孔而伸至锚杆钻孔的底部,水泥砂浆106可通过通孔进入锚杆钻孔的底部。
27.在向锚杆钻孔中注入水泥砂浆106时,水泥砂浆106与锚杆钻孔内壁的防渗层103之间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防渗层103可能会移动,为了防止防渗层103移动,所述锚杆钻孔周围的防渗层103向下凹陷形成松弛峰107。松弛峰107呈半圆形,半径为50mm,向锚杆钻孔中注入水泥砂浆106时,松弛峰107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逐渐展平。
28.底壁102受到的水压较大,为了进一步地保证防渗水效果,所述底壁102的上表面与防渗层103之间设置有砂浆层109。砂浆层109的厚度为20mm。
29.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为:
30.1、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确定岩石地基类型,然后确定侧壁101的坡比以及底壁102的长宽;
31.2、按照设计的尺寸开挖岩石地基,得到侧壁101和底壁102组成的池体200;
32.3、在侧壁101打多个阵列式分布的锚杆钻孔,在底壁102上抹一层厚度为20mm的砂浆层109,在侧壁101和底壁102铺设防渗层103,在防渗层103上对应锚杆钻孔的位置开设通孔,铺设时将防渗层103的通孔放入锚杆钻孔,并且使防渗层103贴合锚杆钻孔的侧壁;
33.4、将锚杆105放入锚杆钻孔,使锚杆钻孔的中心线与锚杆105的中心线基本重合,再向锚杆钻孔中注入m30微膨胀水泥砂浆,得到水泥砂浆106;
34.5、在侧壁101和底壁102喷射c25混凝土,得到喷射混凝土层104,喷射混凝土层104包覆锚杆105的上端。
35.待喷射混凝土层104的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即可用于装水。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