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3669发布日期:2022-01-22 12:4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屋顶绿化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平台上种植植物,能够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扩大绿化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
3.在进行屋顶绿化时,都是将种植土层布置在屋顶上,以作为种植载体。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植物种植在种植土层上,种植土层为土壤。在实际的绿化中,由于种植土层中的土壤都是移植而来的,相对的粘接力较小,从而保水能力较差,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植物的生长更好,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包括布置在屋顶上且由下至上依次分层布置的蓄水保湿层、基质层以及绿化植被层;
8.蓄水保湿层选用生态多孔纤维棉;
9.所述基质层为土壤;所述绿化植被层为移植或者种植在基质层上的植物。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屋顶的绿化时,使用吸蓄水效果更好的生态多孔纤维棉来代替土壤作为蓄水层,减少水份的自动流失,提高水份的利用率,方便植物生长。
11.可选的,所述蓄水保湿层与屋顶之间布置有防水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向下渗透的水份渗入屋顶,有效的对绿化后的屋顶进行防护,减少屋顶在水份的作用下受到伤害。
13.可选的,所述防水层与所述蓄水保湿层之间布置有纳根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系发达植物的根系从蓄水保湿层处向下穿出后,在纳根层中扎根和扩散,防止根系在蓄水保湿层中扩散,将蓄水保湿层撑坏,且保证了织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15.可选的,所述纳根层选用轻质土壤。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纳根层的重量,降低屋顶的负担。
17.可选的,所述纳根层与所述防水层之间布置有隔根层。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根系与屋顶接触,对屋顶造成破坏。
19.可选的,所述隔根层选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或凹凸排水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效的阻隔根系生长的前提下,还有较轻的重量,降低屋顶的承重压力。
21.可选的,所述蓄水保湿层与基质层之间设置有过滤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对基质层中的土壤进行承托,防止土壤流失。
23.可选的,所述过滤层选用土工布。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水份下渗。
25.可选的,所述纳根层与所述隔根层之间设置有保护层。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层对纳根层中的土壤进行承托,防止土壤流失。
27.可选的,所述保护层选用毛毡。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层表面与纳根层表面的交叉区域较大,使得保护层对纳根层有更好的承载效果,保护层还有有效的防止纳根层中的土壤在水份的作用下流失。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使用吸蓄水效果更好的生态多孔纤维棉来代替土壤作为蓄水层,减少水份的自动流失,提高水份的利用率,方便植物生长;
31.2.通过设置纳根层,减少根系生长对于蓄水保湿层的破坏;
32.3.通过设置防水层,减少水的渗透对于屋顶的影响;
33.4.通过设置隔根层,阻隔根系对屋顶的影响;
34.5.屋顶绿化系统采用生态多孔纤维绵和部分轻质土,替代传统土层和排水层,具有荷载低、快速渗水、雨水回收利用等特点。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施例中屋顶绿化结构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绿化植被层;2、基质层;3、过滤层;4、蓄水保湿层;5、纳根层;6、保护层;7、隔根层;8、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参照图1,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包括布置在屋顶上且由上至下依次分层布置的绿化植被层1、基质层2、过滤层3、蓄水保湿层4、纳根层5、保护层6、隔根层7以及防水层8。
39.参照图1,绿化植被层1为移植或者种植在屋顶上的景观植物,用于绿化屋顶。
40.基质层2布置在绿化植被层1的下侧,用于种植或者栽植植物,作为植物的生长基础。基质层2选用土壤,且依据植物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土壤,以使植物能够在基质层2上正常生长。
41.过滤层3布置在基质层2的下侧,用于对基质层2进行承托,且在基质层2的边缘处,过滤层3将基质层2的边缘围住,防止基质层2中的土壤流失。而且过滤层3选用带有网孔的土工布,既可以将基质层2承托,也不会影响植物的扎根和水份的渗入。
42.蓄水保湿层4布置在过滤层3的下侧,用于积蓄水份,植物根系从蓄水保湿层4中吸取生长所需的水份。蓄水保湿层4选用生态多孔纤维棉,生态多孔纤维棉是一种无机纤维,主要采用玄武岩、白云石为主材料,高温熔化之后再用四周离心机高速离心成纤,然后经过加热烘烤等工艺,从而形成的产品,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形状与海绵的形状相同,具有较大的
空隙,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能够更好的对水份进行存储。而且过滤层3布置在蓄水保湿层4的上侧,还可以对渗入的水起到一定的过滤效果,阻挡大量的泥沙进入蓄水保湿层4中。
43.纳根层5布置在蓄水保湿层4的下侧,用于容纳植物的根系,根系在纳根层5中无序延伸,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纳根层5采用沙土等轻质土,在有效容纳根系的前提下,减轻纳根层5的整体重量,降低屋顶的承载压力。其中,由于根系生长的延伸方向自然向下,所以根系会大部分的从蓄水保湿层4中穿出,减少根系在蓄水保湿层4中的扩散,进而保持蓄水保湿层4的完整性,减少蓄水保湿层4被根系撑碎的情况出现,提高蓄水保湿层4的使用寿命。另外,根据植物的种类不同,纳根层5的厚度不同,例如,根系较为粗壮的,纳根层5的厚度较厚,根系较为纤细的,纳根层5的厚度较薄。
44.保护层6布置在纳根层5的下侧,对纳根层5中的土壤进行承载,选用毛毡等材料对纳根层5进行承载,纳根层5布置在保护层6上,在渗透的作用下,纳根层5中的部分土壤会渗入保护层6中,加大保护层6表面与纳根层5表面的交叉,从而使得保护层6对纳根层5有更好的承载效果,保护层6还有有效的防止纳根层5中的土壤在水份的作用下流失。
45.隔根层7铺设在用于阻挡植物的根部生长,防止植物向屋顶的基层延伸,对屋顶的建筑面进行保护,隔根层7选用排水板和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在有效的阻隔根系生长的前提下,还有较轻的重量,降低屋顶的承重压力。
46.防水层8选用防水卷材或者是防水涂膜等柔性材料,防水层8铺在屋顶上,将屋顶覆盖,阻隔水份,防止水份渗入屋顶。其中,防水层8布置时,可以直接利用原屋顶上布置的防水结构。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生态多孔纤维棉的屋顶绿化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屋顶的绿化时,依次在屋顶上铺设防水层8、隔根层7、保护层6、纳根层5、蓄水保湿层4、过滤层3、基质层2以及绿化植被层1,使用移植或者种植的植物对屋顶进行绿化,提高屋顶的绿化程度,而且使用吸蓄水效果更好的生态多孔纤维棉来代替土壤作为蓄水层,减少水份的自动流失,提高水份的利用率,方便植物生长。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