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8317发布日期:2022-08-09 23:1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的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结构网架结构是目前国内大型工业厂房等建筑常用的屋盖形式,其中钢网架的吊装施工是钢结构安装工程的重中之重。
3.传统施工装置一是采用高空拼装法,是先在设计位置处搭设拼装支架,然后用起重机把网架构件分件上吊至空中的设计位置,在支架上进行拼装;二是整体吊装法,是先将网架在地面上拼装成整体,然后用起重设备将其整体提升到设计位置上加以固定。
4.但是以上的两种钢结构网架吊装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缺点,高空拼装法有时不需大型起重设备,但拼装支架用量大,高空作业多;整体吊装法虽说不需高大的拼装支架,高空作业少,易保证安装质量,但需要的起重量大的起重设备,技术较复杂,危险性高;且现有的钢结构网中螺栓球和钢管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尤其是受振动影响较多,螺纹之间难免会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种吊装方法就都具有一定缺点和长时间使用情况下,螺栓难免出现松动问题,而提出的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包括螺栓球、下弦杆、腹杆和上弦杆,所述螺栓球的内部开设有机械腔,所述机械腔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棘轮,所述螺栓球的一侧贯穿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且活动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板,所述螺栓球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销,所述安装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卡齿,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棘爪。
8.为了实现组装,优选地,所述下弦杆、腹杆和上弦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所述安装销,且下弦杆、腹杆和上弦杆通过安装销安装在螺栓球上的安装孔内。
9.为了实现功能齐全,优选地,单个所述螺栓球、下弦杆、腹杆或上弦杆组成一个单元三脚架,多个所述单元三脚架组成钢网架。
10.为了实现卡合,优选地,所述棘轮上的齿槽大小与所述卡齿的大小和所述棘爪的大小均契合。
11.为了实现卡合,优选地,所述螺栓球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杆贯穿所述活动腔,所述弹簧和所述限位板均位于所述活动腔的内部。
12.为了实现功能齐全,优选地,所述延伸板的底部开设有收纳孔,所述收纳孔内壁的
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销,两根所述转动销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卡齿。
13.为了实现卡合,优选地,当所述安装销安装在安装孔的内部时,所述卡齿与所述棘轮卡合;当弹簧完全展开时,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卡合。
14.为了实现卡合,优选地,所述卡齿的一侧与所述收纳孔内壁的一侧相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通过采用整体吊装与高空拼装相结合的吊装方法进行钢网架的吊装工作,可做到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安装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保证了钢结构网架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了安装精度,采用整体吊装与高空拼装相结合的吊装方法,减少了施工机械的费用,大大节省了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
17.2、该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通过设置棘轮、棘爪和卡齿,使得本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螺纹连接采用卡齿和棘轮卡合,当安装销完全安装在安装孔的内部时,卡齿和棘轮卡死,只有在提动活动杆使得棘爪和棘轮分离的情况下,棘轮才能松懈,使得本装置不像现有技术容易受振动影响,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适合量产,通过采用整体吊装与高空拼装相结合的吊装方法进行钢网架的吊装工作,可做到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安装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且相对于一般技术,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的螺栓球和下弦杆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的螺栓球和上弦杆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的螺栓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的延伸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螺栓球;101、机械腔;102、棘轮;103、活动杆;104、活动腔;105、限位板;106、弹簧;107、安装孔;108、棘爪;2、安装销;201、延伸板;202、收纳孔;203、卡齿;3、下弦杆;4、腹杆;5、上弦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
27.参照图1-4,大跨度钢结构钢网架吊装施工装置,包括螺栓球1、下弦杆3、腹杆4和上弦杆5,螺栓球1的内部开设有机械腔101,机械腔101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棘轮102,螺栓球1的一侧贯穿安装有活动杆103,活动杆10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106,且活动杆10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限位板105,螺栓球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107,螺栓球1的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107,安装孔10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安装销2,安装销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板201,延伸板20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卡齿203,活动杆1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棘爪108,本装置采用整体吊装与高空拼装相结合的吊装方法进行钢网架的吊装工作,可做到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安装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保证了钢结构网架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了安装精度,采用整体吊装与高空拼装相结合的吊装方法,减少了施工机械的费用,大大节省了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整个工艺流程为审核图纸

确认网架平面布置图

划分各施工区域起步架区域、高空散装区域

构件分拣

起步架区域地面拼装

起步架吊装安装

地面拼装单元三脚架

吊装单元三脚架

单元三脚架高空散装

钢网架吊装安装完成,地面拼装单元三脚架。根据图纸将单元三脚架分为两类,一类由螺栓球1、一根腹杆4、两根下弦杆3组成,一类由螺栓球1、一根腹杆、两根上弦杆5组成,将两类单元三脚架由地面进行拼装并标号4,方便进行单元三脚架的吊装。
28.具体的,下弦杆3、腹杆4和上弦杆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安装销2,且下弦杆3、腹杆4和上弦杆5通过安装销2安装在螺栓球1上的安装孔107内,使得本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螺纹连接采用卡齿203和棘轮102卡合,当安装销2完全安装在安装孔107的内部时,卡齿203和棘轮102卡死,只有在提动活动杆103使得棘爪108和棘轮102分离的情况下,棘轮102才能松懈,使得本装置不像现有技术受振动影响,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本装置中螺栓球1上的安装孔107为对立设置,图3中卡齿203的大小仅为示意,为避免多个机械腔101内部的棘轮102互相影响,螺栓球1可以增大体积。
29.具体的,单个螺栓球1、下弦杆3、腹杆4或上弦杆5组成一个单元三脚架,多个单元三脚架组成钢网架,吊装单元三脚架:分别将三根系绳棕绳系到球端和上下弦杆3上,三根系绳的长短应控制好将吊起的三角架与空中实际安装位置接近,偏转角度不应过大,以方便高空安装人员的接应;高空散装时可将施工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地面单元拼装人员,另一部分为高空安装就位人员。
30.具体的,棘轮102上的齿槽大小与卡齿203的大小和棘爪108的大小均契合,从而实现卡合。
31.具体的,螺栓球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104,活动杆103贯穿活动腔104,弹簧106和限位板105均位于活动腔104的内部,从而实现卡合。
32.具体的,延伸板201的底部开设有收纳孔202,收纳孔202内壁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销,两根转动销的两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卡齿203,使得本装置功能完善。
33.具体的,当安装销2安装在安装孔107的内部时,卡齿203与棘轮102卡合;当弹簧106完全展开时,棘爪108与棘轮102卡合,从而实现卡合。
34.具体的,卡齿203的一侧与收纳孔202内壁的一侧相触,从而使得卡齿203只能向右拨动。
35.本实用新型中,本装置采用整体吊装与高空拼装相结合的吊装方法进行钢网架的吊装工作,可做到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安装操作方便,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保证了钢结构网架安装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了安装精度,采用整体吊装与高空拼装相结合的吊装方法,减少了施工机械的费用,大大节省了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整个工艺流程为审核图纸

确认网架平面布置图

划分各施工区域起步架区域、高空散装区域

构件分拣

起步架区域地面拼装

起步架吊装安装

地面拼装单元三脚架

吊装单元三脚架

单元三脚架高空散装

钢网架吊装安装完成,本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螺纹连接采用卡齿203和棘轮102卡合,当安装销2完全安装在安装孔107的内部时,卡齿203和棘轮102卡死,只有在提动活动杆103使得棘爪108和棘轮102分离的情况下,棘轮102才能松懈,使得本装置不像现有技术受振动影响,大大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