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0845发布日期:2022-04-07 08:1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动板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


背景技术:

2.由于部分科研人员因为采集工作,使该科研人员长期活动在野外,而且因为野外的恶劣环境,使科研人员没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尤其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不能对开采设备补充电量,就无法长时间进行野外采集,而且干净的水源,也支撑了科研人员长期在野外进行采集的必要条件之一,由于野外环境较为炎热潮湿,会导致科研人员不能得到良好的休息,会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延长采集时间,所以,建设方便住行的房屋,成了科研人员的首要难题,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能够解决没有电力和干净水源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包括板房本体和挡雨板,所述挡雨板有两个,两个挡雨板的相邻侧壁铰接安装,两个挡雨板均设置于板房本体的上方,板房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在所述挡雨板(5)上设置有与蓄水箱(6)连通的引水组件;
5.所述板房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定位组件,蓄水箱的两侧设置有蓄水组件,板房本体和挡雨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6.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定位板和定位插销,定位块固定安装于板房本体的底部,定位板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块的底部卡合于定位槽内,定位块和定位板卡合安装,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插销的一端贯穿定位孔,定位板与定位插销相接触,避免板房本体与地面进行接触,减少昆虫攀爬至板房本体的内部,也降低湿气进入板房本体的内部,避免设备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腐蚀,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
7.优选的,所述引水组件包括连接管和收集槽板,蓄水箱放置于板房本体的顶部,连接管固定安装于蓄水箱的一侧,连接管的一端与蓄水箱的内部相通,收集槽板固定安装于挡雨板的顶部,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挡雨板和收集槽板并延伸至挡雨板的内部,在阴雨天,可以对落入挡雨板顶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雨水储存在蓄水箱的内部,使科研人员在野外拥有充足的水源,再通过自带的净水装置,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得到可以直接饮用的过滤水,使科研人员长期的在野外进行生存。
8.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卡杆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挡雨板的底部,第二固定块固定安装于板房本体的顶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相邻侧壁均开设有固定槽,卡杆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卡合于两个固定槽内,第一固定块与卡杆卡合安装,第二固定块与卡杆卡合安装。
9.优选的,所述收集槽板的顶部铰接安装有滤网板,滤网板的一侧与挡雨板的外壁
相接触,挡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吸收板,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吸收,使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可以对开采设备补充电量,是科研人员能够长时间进行野外采集工作。
10.优选的,所述板房本体的前侧开设有进出口,进出口内铰接安装有门,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11.优选的,所述板房本体包括防水层、加固层和保温层,防水层有两组,加固层和保温层设置于两组防水层之间,加固层的顶部粘合安装于防水层的底部,保温层顶部粘合安装于加固层的底部,保温层的顶部粘合安装于加固层的底部,保温层的底部粘合安装于另一个防水层的顶部,可以加强板房本体的强度,降低板房本体发生损坏,并对板房本体内外的温度进行隔绝,保障科研人员的休息条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通过蓄水箱、连接管和收集槽板的配合使用,在阴雨天,可以对落入挡雨板顶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雨水储存在蓄水箱的内部,使科研人员在野外拥有充足的水源,再通过自带的净水装置,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得到可以直接饮用的过滤水,使科研人员长期的在野外进行生存。
14.(2)、该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通过太阳能吸收板和蓄电池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吸收,使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可以对开采设备补充电量,是科研人员能够长时间进行野外采集工作,通过定位块、定位板和定位插销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板房本体进行抬高和固定,避免板房本体与地面进行接触,减少昆虫攀爬至板房本体的内部,也降低湿气进入板房本体的内部,避免设备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腐蚀,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防水层、加固层和保温层的配合使用,可以加强板房本体的强度,降低板房本体发生损坏,并对板房本体内外的温度进行隔绝,保障科研人员的休息条件。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层剖视图。
19.附图标记:板房本体1、防水层101、加固层102、保温层103、定位块2、定位板3、定位插销4、挡雨板5、蓄水箱6、连接管7、收集槽板8、滤网板 9、太阳能吸收板10、蓄电池11、第一固定块12、卡杆13、第二固定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1.实施例一: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防潮隔热活动板房,包括板房本体1和挡雨板5,挡雨板5有两个,两个挡雨板5的相邻侧壁铰接安装,两个挡雨板5
均设置于板房本体1的上方,板房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蓄水箱6,蓄水箱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板房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组件,蓄水箱6的两侧设置有蓄水组件,板房本体1和挡雨板5 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在所述挡雨板5上设置有与蓄水箱6连通的引水组件。
23.进一步的,板房本体1的前侧开设有进出口,进出口内铰接安装有门,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把手,连接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
24.更进一步的,板房本体1包括防水层101、加固层102和保温层103,防水层101有两组,加固层102和保温层103设置于两组防水层101之间,加固层102的顶部粘合安装于防水层101的底部,保温层103顶部粘合安装于加固层102的底部,保温层103的顶部粘合安装于加固层102的底部,保温层103的底部粘合安装于另一个防水层101的顶部,可以加强板房本体1的强度,降低板房本体1发生损坏,并对板房本体1内外的温度进行隔绝,保障板房本体1内部的温度。
25.实施例二:
26.请参阅图1-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2、定位板3 和定位插销4,定位块2固定安装于板房本体1的底部,定位板3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定位块2的底部卡合于定位槽内,定位块2和定位板3卡合安装,定位板3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插销4的一端贯穿定位孔,定位板3与定位插销4相接触,避免板房本体1与地面进行接触,减少昆虫攀爬至板房本体1 的内部,也降低湿气进入板房本体1的内部,避免设备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腐蚀,保障设备的使用寿命。
27.进一步的,引水组件包括连接管7和收集槽板8,蓄水箱6放置于板房本体1的顶部,连接管7固定安装于蓄水箱6的一侧,连接管7的一端与蓄水箱6的内部相通,收集槽板8固定安装于挡雨板5的顶部,连接管7的另一端贯穿挡雨板5和收集槽板8并延伸至挡雨板5的内部,在阴雨天,可以对落入挡雨板5顶部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将收集的雨水储存在蓄水箱6的内部,使科研人员在野外拥有充足的水源,再通过自带的净水装置,可以对雨水进行过滤,得到可以直接饮用的过滤水,使科研人员长期的在野外进行生存。
28.更进一步的,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12、卡杆13和第二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2固定安装于挡雨板5的底部,第二固定块14固定安装于板房本体1的顶部,第一固定块12和第二固定块14的相邻侧壁均开设有固定槽,卡杆13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卡合于两个固定槽内,第一固定块12与卡杆13卡合安装,第二固定块14与卡杆13卡合安装,可以对挡雨板5进行安装固定,使雨水能够汇聚至收集槽板8内。
29.再进一步的,收集槽板8的顶部铰接安装有滤网板9,滤网板9的一侧与挡雨板5的外壁相接触,挡雨板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吸收板10,可以对太阳能进行吸收,使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储存,可以对开采设备补充电量,是科研人员能够长时间进行野外采集工作。
3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