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屋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6513发布日期:2022-05-11 14:1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屋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构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屋顶。


背景技术:

2.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
3.由于绿色屋顶土壤的厚度有限,降雨强度超过绿色屋顶土壤渗入强度时会在表层产生积水,容易阻碍屋顶植被根部的呼吸并导致植被死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绿色屋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降雨强度超过绿色屋顶土壤渗入强度时会在表层产生积水,容易阻碍屋顶植被根部的呼吸并导致植被死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绿色屋顶。
5.本技术提供一种绿色屋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绿色屋顶,包括屋顶平台和护墙,所述护墙固定安装在屋顶平台顶部的周沿处,所述屋顶平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平台,且所述支撑平台的外周侧面与护墙的内周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蛭石层、改良土壤层和植被层,所述支撑平台的表面贯穿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柱,所述海绵柱的顶部伸入至改良土壤层的内部,所述海绵柱的底部位于屋顶平台的上表面的上方,所述屋顶平台、护墙和支撑平台之间形成有第一集水槽。
7.可选的,所述支撑平台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海绵柱固定连接。
8.可选的,所述海绵柱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为扁平圆柱体结构并容纳于改良土壤层的内部。
9.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片,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支撑片相接触。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靠近顶部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溢流管。
11.可选的,所述溢流管位于第一集水槽内部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一滤网。
12.可选的,所述护墙的内壁还开设有若干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改良土壤层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所述护墙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位于漏水孔的底部并与漏水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集水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与溢流管相连通。
13.可选的,所述漏水孔靠近改良土壤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滤网。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采用了支撑平台、蛭石层、改良土壤层和植被层之间的相互配合,蛭石层具有疏松土壤,透气性好,吸水力强,温度变化小等特点,植被层种植在改良土壤层上,能够
调节建筑物内部环境温度,还具备截留雨水径流资源、改善屋顶绿化等优点。
16.2.本技术采用了海绵柱、支撑柱、支撑片、海绵块和改良土壤层之间的相互配合,若改良土壤层内的含水量过高,可通过海绵柱滴落至第一集水槽内,在干旱时还能够将海绵柱中储存的水分吸收至改良土壤层内,保证改良土壤层内的含水量良好,解决了降雨强度超过绿色屋顶土壤渗入强度时会在表层产生积水,容易阻碍屋顶植被根部的呼吸并导致植被死亡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屋顶平台;11、第一集水槽;2、护墙;21、溢流管;211、第一滤网;22、漏水孔;221、第二集水槽;222、连接管;223、第二滤网;3、支撑平台;31、连通孔;32、立柱;4、蛭石层;5、改良土壤层;6、植被层;7、海绵柱;71、支撑柱;72、海绵块;721、支撑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请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一种绿色屋顶,一种绿色屋顶,包括屋顶平台1和护墙2,护墙2固定安装在屋顶平台1顶部的周沿处进而对屋顶平台1进行围护,为防止降雨强度土壤渗入强度时会而表层产生积水,屋顶平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竖直设置并用于支撑的立柱32,立柱3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平台3,绿色植被敷设在支撑平台3的顶部,屋顶平台1、护墙2和支撑平台3之间形成有用于存储雨水的第一集水槽11,支撑平台3的表面贯穿有若干分布均匀的连通孔31,过多的雨水可通过连通孔31进入第一集水槽11内进行存储。
23.请参照图1,支撑平台3的外周侧面与护墙2的内周侧面固定连接,可采用混凝土填充护墙2和支撑平台3之间的间隙,防止泥土落至第一集水槽11内,支撑平台3的顶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蛭石层4、改良土壤层5和植被层6,蛭石层4具有疏松土壤,透气性好,吸水力强,温度变化小等特点,植被层6种植在改良土壤层5上,能够调节建筑物内部环境温度,还具备截留雨水径流资源、改善屋顶绿化等优点。
24.请参照图1,为了能够对第一集水槽11内储存的雨水进行利用,连通孔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能够对第一集水槽11内存储的雨水进行吸收的海绵柱7,海绵柱7还能够对泥土进行阻挡,有效避免了泥土掉落至第一集水槽11内,海绵柱7的顶部伸入至改良土壤层5的内部,海绵柱7的底部位于屋顶平台1的上表面的上方,若改良土壤层5内的含水量过高,可通过海绵柱7滴落至第一集水槽11内,在干旱时还能够将海绵柱7中储存的水分吸收至改良土壤层5内,保证改良土壤层5内的储水量良好。
25.请参照图2,支撑平台3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若干对海绵柱7进行支撑的支撑柱71,支撑柱71与海绵柱7固定连接,可有效阻碍填充改良土壤层5时而造成海绵柱7的弯曲,使海绵柱7能够与改良土壤层5充分接触,海绵柱7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海绵块72,海绵块72为扁平圆柱体结构并容纳于改良土壤层5的内部,可进一步增加改良土壤层5与海绵柱7的接触面积,支撑柱7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片721,海绵块72的下表面与支撑片721相接触,支撑
片721可对海绵块72进行支撑,防止改良土壤层5造成海绵块72过度变形而导致的体积过度减小。
26.请参照图3,第一集水槽11靠近顶部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溢流管21,当第一集水槽11内的储水量达到上限时,可从溢流管21将过多的雨水排出,并且在溢流管21位于第一集水槽11内部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对第一集水槽11内杂物进行过滤的第一滤网211,能够有效防止溢流管21堵塞。
27.请参照图3,护墙2的内壁还开设有若干漏水孔22,若干漏水孔22沿着漏水孔22的长边方向均匀分布,并且漏水孔22与改良土壤层5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护墙2的内部开设有能够临时存储水分的第二集水槽221,第二集水槽221位于漏水孔22的底部并与漏水孔22相连通,当改良土壤层5的渗透率饱和时,多余的水分可从漏水孔22排入第二集水槽221内,在漏水孔22靠近改良土壤层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对泥土进行阻挡的第二滤网223,有效避免第二滤网223堵塞,在第二集水槽2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22,且连接管222与溢流管21相连通,第二集水槽221内的水分可通过连接管222进入溢流管21内并从溢流管21排出。
28.本技术的一种绿色屋顶的实施原理为:植被层6种植在改良土壤层5上,能够调节建筑物内部环境温度,还具备截留雨水径流资源、改善屋顶绿化等优点,改良土壤层5内的含水量过高,可通过海绵柱7滴落至第一集水槽11内,在干旱时还能够将海绵柱7中储存的水分吸收至改良土壤层5内,保证改良土壤层5内的含水量良好。
2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