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92140发布日期:2022-06-04 15:5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


背景技术:

2.在基坑开挖后,边坡上应设置便于施工人员上下基坑的安全通道,也称下人马道。下人马道有临时和固定两种结构形式,例如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而成的临时下人马道和预制的一体式马道。当边坡较大时,对于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的下人马道,施工人员在装拆时多有不便,也存在一定危险性。此外,临时搭设的下人马道其拆装费用较高,同时下人马道需在护坡上用钢管支撑,对护坡有一定的破坏性。预制的一体式马道在移动时需要大型机械吊装,拆装时不方便,存放时占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方便对其进行组装、拆卸,同时不损坏护坡,可实现重复利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包括过人平台和若干顺次相连的楼梯标准节;所述过人平台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横梁,第一扶手,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上方,第一立杆,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梁和所述第一扶手上;所述楼梯标准节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梯柱,踏板,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梯柱上,第二扶手,设置在所述梯柱的上方,第二立杆,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梯柱和所述第二扶手上;相邻的所述楼梯标准节之间可拆卸连接,位于顶端的所述楼梯标准节与所述过人平台转动连接。
5.优选地,所述横梁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杆相向的第一插销;所述第一扶手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立杆相向的第一插销;所述第一立杆为管状,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一插销上。
6.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插销上设有孔位相对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定位销。
7.优选地,所述梯柱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立杆相向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扶手的下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立杆相向的第二插销;所述第二立杆为管状,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二插销上。
8.优选地,所述第二立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插销上设有孔位相对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定位销。
9.优选地,所述梯柱的侧面设有踏板托;所述踏板的端部与所述踏板托螺栓连接。
10.优选地,所述梯柱的一端设有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板;所述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
11.优选地,所述第二扶手为变截面的管状结构,其一端可穿设在相邻的第二扶手的另一端。
12.优选地,所述第二扶手的端部设有销孔。
13.优选地,所述横梁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位于顶端的所述梯柱栓接;所述第一扶手的一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设在位于顶端的所述第二扶手的端部。
14.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通过过人平台与多个楼梯标准节的组拼配合,可以快速地形成下人马道,方便施工人员进出上下基坑,在基坑施工完毕后还可快速拆除该下人马道,实现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楼梯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过人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梯柱与踏板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27.1、边坡
ꢀꢀꢀꢀꢀꢀꢀꢀꢀꢀꢀꢀꢀꢀꢀ
2、护坡
ꢀꢀꢀꢀꢀꢀꢀꢀꢀꢀꢀꢀꢀ
3、过人平台
28.4、楼梯标准节
ꢀꢀꢀꢀꢀꢀꢀꢀꢀ
5、连接头
ꢀꢀꢀꢀꢀꢀꢀꢀꢀꢀꢀ
6、连接杆
29.31、横梁
ꢀꢀꢀꢀꢀꢀꢀꢀꢀꢀꢀꢀꢀꢀ
32、第一扶手
ꢀꢀꢀꢀꢀꢀꢀꢀ
33、第一立杆
30.34、第一插销
ꢀꢀꢀꢀꢀꢀꢀꢀꢀꢀ
41、梯柱
ꢀꢀꢀꢀꢀꢀꢀꢀꢀꢀꢀꢀ
42、第二扶手
31.43、第二立杆
ꢀꢀꢀꢀꢀꢀꢀꢀꢀꢀ
44、踏板
ꢀꢀꢀꢀꢀꢀꢀꢀꢀꢀꢀꢀ
45、踏板托
32.46、第二插销
ꢀꢀꢀꢀꢀꢀꢀꢀꢀꢀ
4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34.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用语“包括”、“配置有”、“设置于”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数量或次序的限制;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该实施例中的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设置在基坑的边坡上,如图1所示,在基坑的边坡1上设有混凝土浇筑的护坡2,该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沿护坡2设置。
37.图1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的侧面结构,图2示出了该实施例中楼梯标准节的侧面结构,图4示出了该实施例中过人平台的侧面结构,图5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第二扶手的侧面结构,图6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第二立杆的侧面结构,图7示出了该实施例中梯柱与踏板托的俯视结构,图8示出了该实施例中踏板的俯视结构,图9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第一扶手的俯视结构,图10示出了该实施例中连接杆的俯视结构,图11示出了该实施例中横梁的俯视结构。
38.请参考图1至图4,在该实施例中,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包括一个过人平台3和六个顺次相连的楼梯标准节4,过人平台3设置在水平的护坡2的上方,楼梯标准节4沿倾斜的护坡2设置。
39.请结合图4、图9-图11,其中过人平台3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横梁31、第一扶手32和第一立杆33。两个横梁31设置在护坡2的上方,在实际应用中横梁31可直接搭设在护坡2上,或者在护坡2内预埋锚栓,将横梁31与该锚栓螺纹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第一扶手32设置在横梁31的上方,与横梁31通过三个第一立杆33连接在一起,换言之,第一立杆33的两端分别与横梁31和第一扶手32相连。
40.请结合图2-图3、图5-图8,其中楼梯标准节4包括:相向设置的两个梯柱41、第二扶手42和第二立杆43以及踏板44。其中,两个梯柱41设置在护坡2的倾斜位置处,踏板4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向的两个梯柱41上。第二扶手42设置在梯柱41的上方,与梯柱41通过两个第二立杆43连接在一起,换言之,第二立杆43的两端分别与梯柱41和第二扶手42相连。
41.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了六个首尾顺次相连的楼梯标准节4,相邻的楼梯标准节之间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方便对其进行组装及拆卸。位于最顶端的楼梯标准节4与过人平台3之间转动连接,便于适应不同坡度的护坡2。该组装式基坑下人马道为可拆卸式结构方便对其进行组装、拆卸,同时还不会损坏护坡,可实现重复利用,降低施工的成本。
42.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在横梁31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立杆33相向的第一插销34,在第一扶手32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一立杆33相向的第一插销34,第一立杆33为管状结构,端部套设在第一插销34上,从而将第一扶手32、第一立杆33和横梁3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另外,为了提高第一扶手32、第一立杆33和横梁31连接的稳定性,在第一立杆33的端部与第一插销34上设有孔位相对的销孔,该销孔内设有定位销。通过设置该定位销可以限制第一扶手32和横梁31沿第一立杆33长度方向的移动,提高了第一扶手32、第一立杆33和横梁31连接的稳定性。
43.在该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该下人马道的可拆卸性,将踏板44与梯柱41的连接方式设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说,在梯柱的侧面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踏板托45,踏板托45与梯柱41可焊接在一起,在踏板托45上设置螺栓孔,在踏板44的端部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将踏板与
踏板托45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可将踏板44通过螺栓连接在梯柱41上,在运输时,便可将踏板44从梯柱41上拆下,方便拆装及运输。踏板44为花纹板,其上表面设有增加摩擦的凸起。
44.在梯柱41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二立杆43相向的第二插销46,在第二扶手42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立杆43相向的第二插销46,第二立杆43为管状结构,端部套设在第二插销46上,从而将第二扶手42、第二立杆43和梯柱41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另外,为了提高第二扶手42、第二立杆43和梯柱41连接的稳定性,在第二立杆43的端部与第二插销46上设有孔位相对的销孔,该销孔内设有定位销。通过设置该定位销可以限制第二扶手42和梯柱41沿第二立杆43长度方向的移动,提高了第二扶手42、第二立杆43和梯柱41连接的稳定性。
45.另外,为了确保该下人马道的安全性能,可在梯柱41上设置多种倾斜角度的踏板托45,该倾斜角度为踏板托45与梯柱41长度方向间的夹角,实际安装时,将踏板44安装在倾斜角度与护坡2的坡度相同或相近的踏板托45上,此时,可保证踏板44为水平状态或接近水平状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在该实施例中,护坡2的坡度为45
°
,相应地,踏板托45与梯柱41长度方向间的夹角为45
°

46.在该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楼梯标准节4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具体地,在梯柱41的一端设有沿长度方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板47,在梯柱4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连接板47上设有孔间距及孔径相同的连接孔,使用时可通过螺栓将相邻的两个楼梯标准节4连接在一起。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梯柱41采用了工字钢制成,连接板47与梯柱41为一体式结构,也即,该工字钢的连接板47处的翼缘被切除。而第二扶手42采用了插接的形式,具体地,第二扶手42为变截面的管状结构,例如变径的圆管,其一端可穿设在相邻的第二扶手42的另一端,换言之,该圆管一端的外径小于另一端的内径。此外,在第二扶手42的两端还设置有销孔,当相邻两个第二扶手42连接在一起后,在该销孔内插入定位销销,可限制第二扶手42沿长度方向的移动,提高了该下人马道的稳定性。
47.在该实施例中,在横梁31的一端铰接设置有连接头5,连接头5上设有与梯柱41端部的连接孔孔间距及孔径相同的连接孔,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将该连接头5固定连接在位于顶端的梯柱41上,连接头5的远离梯柱41的一端则与横梁31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第一扶手32的一端铰接设置有连接杆6。如图10所示,连接杆6的一端设有向外突出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并与第一扶手32转动连接,例如在连接孔内设置穿过第一扶手32和连接杆6的转轴。连接杆6为管状结构,其另一端穿设在位于顶端的第二扶手42的端部内,并通过定位销将二者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该种结构可将过人平台3与位于顶端的楼梯标准节4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4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