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4212发布日期:2022-05-18 14:0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时代步工具的首选,但大量的汽车所产生的问题是停车位的数量不够,而立体车库便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存在的,立体车库,又可称之为“机械式停车设备”,它是利用机械和电气系统组成的,用来存取车辆的设备,现有的立体车库不能对车辆的停放状态和车库内的空余车位进行提示的功能,从而影响车辆的停放,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使用不便等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立体车库。所述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立体车库具有使用方便等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本体,所述车库本体内设有若干个停车位,所述车库本体下方设有箱体,所述箱体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箱体内腔设有与停车位相匹配的移动板,所述箱体上方设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顶部固定连接有终端;
5.若干个所述停车位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
6.所述升降台位于车库本体内底部处,所述车库本体内靠近顶部处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车库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上缠绕有钢索,所述钢索底端与升降台固定连接;
7.所述升降台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底部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凹槽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槽,两个所述第二开槽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上安装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靠近第一开槽的一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二液压杆,所述活动板通过第二液压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靠近第一开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若干个所述卡块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停车位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轨;
8.所述箱体埋设地下,且位于车库本体位置的下方,所述箱体内腔设有支撑板,若干个所述移动板均位于支撑板顶部,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底部与箱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移动板位于升降台的凹槽内,若干个所述移动板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9.所述移动板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两组夹持机构,同侧的两组所述夹持机构为前后设置,所述移动板顶部位于中间处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
10.优选的,每组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两个开设于移动板上的空腔,两个所述空腔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空腔内均设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顶部贯穿矩形槽,并延伸至
移动板顶部,所述固定辊前后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传动板通过转轴和连接板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空腔内壁远离固定辊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靠近固定辊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板均通过转轴与活动块活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升降台顶部靠近后侧处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前侧位于之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下方设有两个第二红外传感器,两个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分别位于竖板靠近左右两侧处。
12.优选的,所述车库本体左右两侧和车库本体内若干个停车位顶部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
13.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安装有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位于卷扬机左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对车辆进行感应,并通过第二红外传感器对车辆的停放状态位置进行感应,避免车辆在移动板上斜向停放或位置太靠近边缘,影响移动板和升降台的升降,同时通过扬声器进行语音提示,便于准确的将车停在移动板上,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右侧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俯视结构图;
19.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
20.图6为图3中b处放大图;
21.图7为图4中c处放大图。
22.图中标号:1、车库本体;2、监控摄像头;3、第二滑轨;4、箱体;5、支撑板;6、第一液压杆;7、移动板;8、升降台;9、第一光电传感器;10、卷扬机;11、终端;12、第二光电传感器;13、第二红外传感器;14、第一红外传感器;15、竖板;16、固定辊;17、第一滑轨;18、滑块;19、第二液压杆;20、活动板;21、第三液压杆;22、第二传动板;23、第一传动板;24、扬声器;25、活动块;2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提示功能的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本体1,车库本体1内设有若干个停车位,车库本体1下方设有箱体4,箱体4顶部为开口设置,箱体4内腔设有与停车位相匹配的移动板7,箱体4上方设有升降台8,升降台8顶部固定连接有终端11;
25.若干个停车位顶部均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9;
26.升降台8位于车库本体1内底部处,车库本体1内靠近顶部处设有隔板,隔板与车库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隔板顶部设置有卷扬机10,卷扬机10上缠绕有钢索,钢索底端与升降台8固定连接;
27.隔板顶部安装有扬声器24,扬声器24位于卷扬机10左侧,进行语音提示,便于停车和对车库进行管理;
28.升降台8顶部靠近后侧处固定连接有竖板15,竖板15前侧位于之间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红外传感器14,第一红外传感器14下方设有两个第二红外传感器13,两个第二红外传感器13分别位于竖板15靠近左右两侧处,对车辆的停放状态和位置进行感应,避免对升降台8的升降造成影响;
29.升降台8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腔底部开设有第一开槽,凹槽内腔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槽,两个第二开槽内腔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7,两个第一滑轨17上安装有滑块18,两个滑块18靠近第一开槽的一侧设有活动板20,活动板20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二液压杆19,活动板20通过第二液压杆19与滑块18固定连接,活动板20靠近第一开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卡块,若干个卡块从左至右均匀分布,若干个停车位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块18相匹配的第二滑轨3;
30.箱体4埋设地下,且位于车库本体1位置的下方,箱体4内腔设有支撑板5,若干个移动板7均位于支撑板5顶部,且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支撑板5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6,支撑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设置的第一液压杆6,第一液压杆6底部与箱体4内腔底部固定连接,位于最上方的移动板7位于升降台8的凹槽内,若干个移动板7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31.移动板7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两组夹持机构,同侧的两组夹持机构为前后设置,移动板7顶部位于中间处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12;
32.每组夹持机构均包括两个开设于移动板7上的空腔,两个空腔顶部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空腔内均设有固定辊16,固定辊16顶部贯穿矩形槽,并延伸至移动板7顶部,固定辊16前后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23,第一传动板23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板22,第二传动板22通过转轴和连接板与空腔内壁活动连接,两个空腔内壁远离固定辊1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液压杆21,第三液压杆21靠近固定辊1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5,两个第一传动板23均通过转轴与活动块25活动连接,对车辆进行固定,避免车辆移动影响停放;
33.车库本体1左右两侧和车库本体1内若干个停车位顶部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2,提高车辆停放的安全性。
34.工作原理:使用时,终端11通过第一光电传感器9对停车位上是否有车进行感应,从而获得空余车位的数量,并通过扬声器24对司机进行提示,司机驾驶车辆行驶至最上方的移动板7上,第一红外传感器14感应到车辆并将信号传递至终端11,终端11控制第二液压杆19和第三液压杆21启动,第二液压杆19带动活动板20向移动板7靠近,使卡块与卡槽卡接,对移动板7进行固定,同时第三液压杆21推动活动块25移动,带动第一传动板23和第二传动板22偏转,使每组的两个固定辊16向上升起,对车轮进行固定,避免车辆在停放时移动,当车辆在移动板7上处于斜向时,会遮挡第二红外传感器13发出的红外线,第二红外传
感器13将信号传输至终端11,此时终端11不会启动第二液压杆19和第三液压杆21,并通过扬声器24进行语音提示,司机通过操控终端11选择空车位进行车辆停放,终端11控制卷扬机10开启,卷扬机10通过收卷钢索拉动升降台8上移,从而带动车辆上移至与停车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终端11控制滑块18从第一滑轨17上移动至停车位上相应的第二滑轨3上,并带动移动板7移动至车位上,从而将车辆摆放在停车位上,完成停车,同时第一液压杆6带动支撑板5升起,使剩下的移动板7上移,以便于下辆车使用,当停车位停满车辆时,移动板7全部使用完,压力传感器26感应到压力为零,并将信号传递至终端11,终端11通过扬声器24进行警报提示车位不足,当需要取车时,通过终端11控制升降台8升起,并控制滑块18带动移动板7及车辆移动至升降台8上,再控制升降台8降下,即可完成取车,在车辆停放时,通过监控摄像头2可以对车库本体1周围和车辆的情况进行监控,提高安全性。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