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8216发布日期:2022-04-27 10:4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6888569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件支撑固定装置,涉及建筑工件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其基本描述为: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管、底座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下方安装有第一支撑架,且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第三固定管上,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控制装置,且第一固定管的上方安装有第一伸缩管,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右侧安装有第二控置,且第二固定管的上方安装有第二伸缩管述第二固定管的下方安装有底座,该建筑工件支撑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且同时可对多个建筑工件实现支撑固定的目的,满足建筑工程中的使用需求,设有两个固定装置,使用过程中,可同时对两个建筑工件进行支撑和固定,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3.现有技术下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功能较为单一,难以同时对多个建筑工件实现支撑固定,使用范围较小,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稳固座,所述底盘的下表面安装有滚珠支腿,所述底盘的外侧面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立柱上可滑动地套接有托板,所述托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弹簧定位销,所述托板上表面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夹持座,所述托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t形板,所述t形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夹持座背面的底部安装有铰接座,所述第二夹持座正面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座,所述托板上表面的前侧安装有导柱,所述托板背面的中部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后端安装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上套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穿设有第一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定位螺栓穿入到调节筒的一端螺纹穿设在限位盘上,所述调节筒外表面的顶部安装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和铰接座内部的连接柱转动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接柱同轴穿设在连板上。
8.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侧面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调节架,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套筒外表面的外侧穿设有第二定位螺栓,所述第二定位螺栓穿入套筒的一端螺纹穿设在支撑柱上。
9.优选的,所述立柱外表面的前侧和托板正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插槽,定位插槽
的宽度和弹簧定位销的外径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座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座,加固座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座外侧面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内径和导柱的外径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限位盘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和调节筒外表面的前侧均开设有螺纹孔。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座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t形滑槽,t形滑槽的宽度和t形板的宽度相适配。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通过使用者推动调节筒向前侧进行移动,使得调节筒带动传动座向前侧进行移动,传动座通过铰接座和连板带动第二夹持座沿着t形板向内侧进行移动,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对多组工件的支撑固定,增大了支撑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支撑装置的实用性。
17.2、该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通过使用者对托板在立柱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托板带动固定后的工件进行升降,实现了对工件在支撑装置上高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工件在支撑装置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支撑装置的灵活性,通过设置滚珠支腿,实现了对支撑装置的移动,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支撑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18.3、该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使用者通过调节架推动支撑柱在套筒的内部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柱带动支撑架向下移动,支撑架对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实现了对支撑装置停放时的稳固支撑,保证了支撑装置停放时的稳定性,降低了支撑装置偏移原位现象出现的概率,方便了使用者对支撑装置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结构爆炸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中:1、底盘;2、立柱;3、稳固座;4、滚珠支腿;5、支撑机构;501、安装块;502、套筒;503、支撑柱;504、调节架;505、支撑架;506、第二定位螺栓;6、托板;7、弹簧定位销;8、第一夹持座;9、t形板;10、第二夹持座;11、限位座;12、导柱;13、安装柱;14、限位盘;15、调节筒;16、第一定位螺栓;17、传动座;18、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立柱2,立柱2外表面的底部套接有稳固座3,底盘1的下表面安装有滚珠支腿4,通过设置滚珠支腿4,实现了对支撑装置的移动,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支撑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底盘1的外侧面安装有支撑机构5,立柱2上可滑动地套接有托板6,通过使用者对托板6在立柱2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托板6带动固定后的工件进行升降,实现了对工件在支撑装置上高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工件在支撑装置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支撑装置的灵活性,托板6正面的中部设置有弹簧定位销7,托板6上表面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夹持座8,托板6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t形板9,t形板9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夹持座10,第二夹持座10背面的底部安装有铰接座,第二夹持座10正面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座11,托板6上表面的前侧安装有导柱12,托板6背面的中部连接有安装柱13,安装柱13的后端安装有限位盘14,限位盘14上套接有调节筒15,调节筒15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穿设有第一定位螺栓16,第一定位螺栓16穿入到调节筒15的一端螺纹穿设在限位盘14上,调节筒15外表面的顶部安装有传动座17,传动座17和铰接座内部的连接柱转动连接有连板18,连接柱同轴穿设在连板18上,通过使用者推动调节筒15向前侧进行移动,使得调节筒15带动传动座17向前侧进行移动,传动座17通过铰接座和连板18带动第二夹持座10沿着t形板9向内侧进行移动,第一夹持座8和第二夹持座10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对多组工件的支撑固定,增大了支撑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支撑装置的实用性。
25.支撑机构5包括安装块501,安装块501的外侧面安装有套筒502,套筒502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支撑柱503,支撑柱503的顶端安装有调节架504,支撑柱503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505,套筒502外表面的外侧穿设有第二定位螺栓506,第二定位螺栓506穿入套筒502的一端螺纹穿设在支撑柱503上,使用者通过调节架504推动支撑柱503在套筒502的内部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柱503带动支撑架505向下移动,支撑架505对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实现了对支撑装置停放时的稳固支撑,保证了支撑装置停放时的稳定性,降低了支撑装置偏移原位现象出现的概率,方便了使用者对支撑装置进行使用。
2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托板6在立柱2上位置的定位,因此在立柱2外表面的前侧和托板6正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插槽,定位插槽的宽度和弹簧定位销7的外径相适配,弹簧定位销7通过定位插槽插入到立柱2和托板6的内部,实现了对托板6在立柱2上位置的定位。
27.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强托板6和第一夹持座8之间安装的牢固程度,因此在第一夹持座8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固座,加固座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加固座对托板6和第一夹持座8之间进行加固,增强了托板6和第一夹持座8之间安装的牢固程度。
28.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第二夹持座10移动时的稳定性,因此在限位座11外侧面的外侧开设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内径和导柱12的外径相适配,在第二夹持座10进行移动时,限位座11通过限位通孔沿着导柱12进行移动,导柱12对限位座11进行限位,限位座11对第二夹持座10进行限位,保证了第二夹持座10移动时的稳定性。
29.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限位盘14和调节筒15之间的安装定位,因此在限位盘1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和调节筒15外表面的前侧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一定位螺栓16通过螺纹孔对限位盘14和调节筒15进行固定,实现了对限位盘14和调节筒15之间的安装定位。
30.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第二夹持座10横向位置的调节,因此在第二夹持座10下表面的中部开设有t形滑槽,t形滑槽的宽度和t形板9的宽度相适配,在对第二夹持座10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时,第二夹持座10通过t形滑槽沿着t形板9进行滑动,实现了对第二夹持座10横向位置的调节。
31.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工件放置到第一夹持座8和第二夹持座10之间,放置后,使用者顺时针拧动第一定位螺栓16,断开限位盘14和调节筒15之间的连接,断开后,使用者推动调节筒15向前侧进行移动,调节筒15带动传动座17向前侧进行移动,传动座17通过铰接座和连板18带动第二夹持座10沿着t形板9向内侧进行移动,第一夹持座8和第二夹持座10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固定后,使用者通过第一定位螺栓16对安装柱13和调节筒15之间进行定位,然后,使用者根据使用需求对工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者向前侧拉动弹簧定位销7,断开立柱2和托板6之间的连接,断开后,使用者对托板6在立柱2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托板6带动工件进行升降,实现了对工件高度的调节,当需要对支撑装置进行移动时,使用者顺时针拧动第二定位螺栓506,断开套筒502和支撑柱503之间的连接,断开后,使用者通过调节架504向上拉动支撑柱503,支撑柱503带动支撑架505向上移动,取消了支撑架505对支撑装置的支撑,取消后,使用者通过第二定位螺栓506对套筒502和支撑柱503进行固定,然后,使用者推动支撑装置进行移动,实现了对支撑装置位置的调节。
32.综上所述,该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通过使用者推动调节筒15向前侧进行移动,使得调节筒15带动传动座17向前侧进行移动,传动座17通过铰接座和连板18带动第二夹持座10沿着t形板9向内侧进行移动,第一夹持座8和第二夹持座10对工件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对多组工件的支撑固定,增大了支撑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支撑装置的实用性。
33.该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通过使用者对托板6在立柱2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托板6带动固定后的工件进行升降,实现了对工件在支撑装置上高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工件在支撑装置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支撑装置的灵活性,通过设置滚珠支腿4,实现了对支撑装置的移动,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支撑装置的位置进行移动,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34.该建筑工件固定支撑装置,使用者通过调节架504推动支撑柱503在套筒502的内部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柱503带动支撑架505向下移动,支撑架505对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实现了对支撑装置停放时的稳固支撑,保证了支撑装置停放时的稳定性,降低了支撑装置偏移原位现象出现的概率,方便了使用者对支撑装置进行使用。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