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8546发布日期:2022-06-01 23:2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地面的施工中,由于其表面往往凹凸不平,而施工的结果是要得到很好的表面的平整度。如城乡的室内打地坪、铺地砖的垫层及地砖、墙面的打磨腻子等。平整度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后期施工的质量。质量太差,会让施工人员返工,从而浪费人力和财力等资源,延误业主的使用。
3.传统的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4.现有的地面找平装置完全是通过人工手动移动找平块,通过人工手动搬动找平块在地面移动以观察地面是否平整,而人工搬动一是存在人工找平块质量过重,人工搬动时费时费力,且易砸脚,二是人工搬动找平块使得找平效率低,对于地面的找平区域易存在漏失现象。
5.由此可见,需要提供一种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地面找平装置完全是通过人工手动移动找平块,通过人工手动搬动找平块在地面移动以观察地面是否平整,而人工搬动一是存在人工找平块质量过重,人工搬动时费时费力,且易砸脚,二是人工搬动找平块使得找平效率低,对于地面的找平区域易存在漏失现象。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包括行车底盘,所述行车底盘顶端左侧固设有直立于行车底盘顶面的直板,所述直板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向下伸出有推杆,所述直板中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底端固定安装于升降板顶面,所述升降板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恒轴架和第二恒轴架,
8.所述第一恒轴架和所述第二恒轴架在固定架左侧呈同轴固定;
9.所述第一恒轴架的中部以及所述第二恒轴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承托钵,所述轴杆底端固定安装有找平块,所述找平块底端为水平面。
10.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找平块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增高架,所述鼓风机增高架顶端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增高架左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向下倾斜的喷气嘴,每一个所述喷气嘴均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通。
11.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钵顶面中部设置为凹陷的碗状,且所述承托钵的碗底中部为平面,所述承托钵的碗底中部放置有一个钢球,所述承托钵的碗底边缘设置有圆环结构的压紧环,所述压紧环底部沿所述压紧环的外圆面按圆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报警按钮。
12.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托钵的碗底边缘开设有圆环结构的
圆环槽,所述压紧环底端通过滑动连接于圆环槽内,滑动连接于圆环槽内的所述压紧环底端按圆周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弹簧,每一个所述支撑弹簧底端固定于圆环槽底面,所述压紧环底端的每一个支撑弹簧中部固定安装有向下直立的直杆按钮,位于圆环槽内的每一个所述支撑弹簧底端固定安装有报警按钮。
13.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恒轴架包括内圆环、第二耳板、拉绳、第一耳板,所述第一恒轴架的内圈中部按圆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耳板,所述内圆环设置为圆环结构,所述内圆环的外圆面设置有与第一耳板相对应的第二耳板,每一个所述第二耳板均设置有拉绳与相对应的第一耳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圆环套入于轴杆中部。
14.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恒轴架设置为与第一恒轴架相同结构。
15.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车底盘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承重块,所述行车底盘底端设置有行走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驱动升降板升起,使升降板沿直板向上滑动,并使升降板向上升起的过程中带动固定架向上升起,并使得固定架向上升起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恒轴架以及第二恒轴架向上升起,通过第一恒轴架以及第二恒轴架带动轴杆向上升起,从而使轴杆底端的找平块向上升起,从而使找平块底面离地,通过推动车在地面行走,使得找平块移动位置,从而减轻人工搬动的繁琐操作,有效减少人工劳动力。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行走轮在地面行走,通过电动推杆驱动升降板向下降落,使得找平块底面放置于地面,通过车底盘在地面移动,推动找平块在地面滑移,找平块在地面滑移时,找平块的底面根据地面是否平整从而产生倾斜,使轴杆顶端放置于承托钵内的钢球产生滚动,当钢球在承托钵顶面的碗底滚动且未压入压紧环时,此时即表面该位置的地面尚可处于水平状态,当承托钵内的钢球压入压紧环位置时,即表示该位置地面的不达标,不符合平整要求。
19.3.本实用新型车底盘通过承重块对底盘进行压紧,使车底盘放置在地面更加牢固,避免车底盘翻车,提高车底盘的安全性。
20.简而言之,本技术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地面找平装置完全是通过人工手动移动找平块,通过人工手动搬动找平块在地面移动以观察地面是否平整,而人工搬动一是存在人工找平块质量过重,人工搬动时费时费力,且易砸脚,二是人工搬动找平块使得找平效率低,对于地面的找平区域易存在漏失现象。
2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找平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恒轴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托钵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托钵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车底盘;2、行走轮;3、承重块;4、升降板;5、推杆;6、电机架;7、电动推杆;8、承托钵;801、圆环槽;9、第一恒轴架;901、内圆环;902、第二耳板、903、拉绳;904、第一耳板;10、第二恒轴架;11、轴杆;12、鼓风机;13、喷气嘴;14、鼓风机增高架;15、找平块;16、固定架;17、压紧环;1701、直杆按钮;1702、支撑弹簧;1703、报警按钮;18、直板;19、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修用地面找平装置,包括行车底盘1,行车底盘1顶端左侧固设有直立于行车底盘1顶面的直板18,直板18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架6,电机架6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7向下伸出有推杆5,直板18中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4,电动推杆7的推杆5底端固定安装于升降板4顶面,升降板4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6,固定架16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恒轴架9和第二恒轴架10,其中,
33.第一恒轴架9和第二恒轴架10在固定架16左侧呈同轴固定,便于固定架16升起时,第一恒轴架9和第二恒轴架10同步升起,从而实现将轴杆11同步举起或放下。
34.第一恒轴架9的中部以及第二恒轴架10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轴杆11,轴杆11顶端固定安装有承托钵8,轴杆11底端固定安装有找平块15,找平块15底端为水平面,便于找平块在地面滑移时,找平块的底面根据地面是否平整从而产生倾斜,使轴杆顶端放置于承托钵内的钢球产生滚动,当钢球在承托钵顶面的碗底滚动且未压入压紧环时,此时即表面该位置的地面尚可处于水平状态,当承托钵内的钢球压入压紧环位置时,即表示该位置地面的
不达标,不符合平整要求。
35.本实用新型中,找平块15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增高架14,鼓风机增高架14顶端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2,鼓风机增高架14左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向下倾斜的喷气嘴13,每一个喷气嘴13均通过管道与鼓风机12连通。通过鼓风机12鼓风,使喷气嘴13向前吹风,使得找平块15向前移动时,通过喷气嘴13在前方倾斜向地面吹风,从而使地面的灰尘被吹离,避免地面表面残留有颗粒状的碎屑,影响找平块15找平的精准度。
36.本实用新型中,承托钵8顶面中部设置为凹陷的碗状,且承托钵8的碗底中部为平面,承托钵8的碗底中部放置有一个钢球19,承托钵8的碗底边缘设置有圆环结构的压紧环17,压紧环17底部沿压紧环17的外圆面按圆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报警按钮1703。当钢球19压入压紧环17,压紧环17按下报警按钮1703,从而感知地面是否符合平整标准,具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电缆导线实现报警按钮1703与外部的灯泡或喇叭连接,使压紧环17按下其中一个报警按钮1703时,外部的灯泡或喇叭产生报警作用,以达到警示的效果。
37.本实用新型中,承托钵8的碗底边缘开设有圆环结构的圆环槽801,压紧环17底端通过滑动连接于圆环槽801内,滑动连接于圆环槽801内的压紧环17底端按圆周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支撑弹簧1702,每一个支撑弹簧1702底端固定于圆环槽801底面,压紧环17底端的每一个支撑弹簧1702中部固定安装有向下直立的直杆按钮1701,位于圆环槽801内的每一个支撑弹簧1702底端固定安装有报警按钮1703。
38.具体的,通过压紧环17在圆环槽801内向下滑动,使得压紧环17在圆环槽801内向下滑动过程中,按下支撑弹簧1702,使压紧环17上的直杆按钮1701按压报警按钮1703,从而发出报警指令,预示该位置的地面不平整。
39.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恒轴架9包括内圆环901、第二耳板(902)、拉绳903、第一耳板904,第一恒轴架9的内圈中部按圆周等间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第一耳板904,内圆环901设置为圆环结构,内圆环901的外圆面设置有与第一耳板904相对应的第二耳板(902),每一个第二耳板(902)均设置有拉绳903与相对应的第一耳板904固定连接,内圆环901套入于轴杆11中部,其中的,内圆环901是通过轴承固定形式与轴杆11转动连接的,使得内圆环901与轴杆11之间只能转动连接,内圆环901与轴杆11之间不能轴向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恒轴架9以及第二恒轴架10向上升起时,带动轴杆11向上升起。
40.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恒轴架10设置为与第一恒轴架9相同结构。行车底盘1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承重块3,行车底盘1底端设置有行走轮2。
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