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9864发布日期:2022-06-02 01:1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日新月异地发展,目前超高层建筑一般均采用框筒结构形式,即钢管混凝土柱+钢梁+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外框主要为钢结构,且若为超高层公寓或住宅,常采用上返钢梁形式。当施工到一定高度时,一般需要搭设悬挑硬防护结构,一是保护下部建筑外围幕墙施工安全,另外可保证周边建筑物、行人的安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上返钢梁位置的悬挑硬防护结构的搭设存在搭设困难、稳固性难保障的问题。
3.以上也就是说,相关技术中的悬挑防护结构存在搭设困难、稳固性难保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解决了悬挑防护结构存在的搭设困难、稳固性难保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钢结构上返梁包括第一外框钢梁和位于第一外框钢梁上方的第二外框钢梁,悬挑防护结构包括:
6.防护框架,包括防护主梁;
7.拉绳,一端与防护主梁连接;
8.第一卡具,设置在第二外框钢梁上,且与拉绳的另一端连接;
9.第二卡具,设置在第一外框钢梁上,能够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其中,通过第二卡具将防护框架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通过拉绳将防护框架悬挂拉紧。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具包括:
11.第一锁紧件,用于卡紧第一外框钢梁的外边沿;
12.第二锁紧件,用于卡紧第一外框钢梁的外边沿,且与第一锁紧件沿第一外框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3.连接件,用于将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连接在一起;
14.其中,防护主梁从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连接件以及第一外框钢梁形成的环形闭合空间内穿设出,调节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以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通过本实施方式,防护主梁从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连接件以及第一外框钢梁形成的环形闭合空间内穿设出,调节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以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从而通过调节环形闭合空间的大小即可实现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另外,第二卡具代替了相关技术中的u环锚固件实现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从而避免了采用u环锚固件破坏结构楼板的问题。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锁紧件包括:
16.锁紧板,呈“f”型形状,其上设置有螺纹孔和通孔;
17.螺纹紧固件,分别穿设在螺纹孔和通孔内;
18.其中设置在通孔内的螺纹紧固件用于连接连接件,设置在螺纹孔内的螺纹紧固件用于将锁紧板锁紧在第一外框钢梁上。通过本实施方式,锁紧板呈“f”型形状,其“f”型形状的顶部卡在第一外框钢梁的外边沿上,即锁紧板倒装卡接在第一外框钢梁的外边沿上。“f”型形状的顶部作为卡接端,其底部作为连接端。卡接端上设置有螺纹孔,连接端设置有通孔。旋拧穿设在螺纹孔内的螺纹紧固件即可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
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的结构相同。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具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第一外框钢梁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卡具能够同时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通过本实施方式,由于两个第二卡具能够同时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从而确保防护主梁能够更好地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进而确保防护框架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锁紧板包括三块钢板,其中第一块钢板与第二块钢板焊接成l型焊件,第三块钢板与第二块钢板平行,且与第二块钢板同向焊接在第一块钢板上。
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为角铁,连接件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外框钢梁上,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垫板,垫板设置在第二卡具和防护主梁之间。通过本实施方式,设置垫板可以增加第二卡具和防护主梁的接触面积,进而确保第二卡具能够将防护主梁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
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具包括:
25.第一卡接结构,用于卡紧第二外框钢梁的外边沿;
26.第二卡接结构,用于卡紧第二外框钢梁的外边沿;
27.卡板,与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铰接连接,其上设置有连接孔,用于连接拉绳。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一卡接结构卡紧第二外框钢梁一端的外边沿,第二卡接结构卡紧第二外框钢梁另一端的外边沿。由于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均与卡板铰接。这样当拉绳拉紧时,第一卡接结构和第二卡接结构能够卡紧在第二外框钢梁。从而实现拉绳悬挂拉紧防护框架的功能。
2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结构和/或第二卡接结构采用挂钩。
29.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31.通过将防护框架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上,并且通过拉绳将防护框架悬挂拉紧在第二外框钢梁上。这样确保防护框架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中的悬挑防护结构安装搭设简单,且稳固性较高,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悬挑防护结构搭设困难、稳固性难保障的问题。
附图说明
32.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33.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显示了图1中的第二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3显示了图1中的第二卡具、第一外框钢梁和防护框架的装配关系立体示意图;
36.图4显示了图1中的第一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5显示了图1中的第一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显示了图5中的第一卡具的a-a处剖视图。
39.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40.附图标记:
41.10、防护框架;11、防护主梁;20、第一卡具;21、第一卡接结构;22、第二卡接结构;23、卡板;231、连接孔;30、第二卡具;31、第一锁紧件;311、锁紧板;312、螺纹紧固件;32、第二锁紧件;33、连接件;40、垫板;50、拉绳;100、悬挑防护结构;200、第一外框钢梁;300、第二外框钢梁。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上返梁的悬挑防护结构,钢结构上返梁包括第一外框钢梁200和位于第一外框钢梁200上方的第二外框钢梁 300,悬挑防护结构100包括防护框架10、拉绳50、第一卡具20和第二卡具30。其中,防护框架10包括防护主梁11。拉绳50的一端与防护主梁11连接;第一卡具20设置在第二外框钢梁300上,且与拉绳50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卡具30,设置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能够将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其中,通过第二卡具30将防护框架10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通过拉绳50 将防护框架10悬挂拉紧。
44.上述设置中,通过将防护框架10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并且通过拉绳50将防护框架10悬挂拉紧在第二外框钢梁300上。这样确保防护框架10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中的悬挑防护结构安装搭设简单,且稳固性较高,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悬挑防护结构搭设困难、稳固性难保障的问题。
45.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具30包括第一锁紧件31、第二锁紧件32和连接件33。其中,第一锁紧件31用于卡紧第一外框钢梁200的外边沿。第二锁紧件32用于卡紧第一外框钢梁200的外边沿,且与第一锁紧件 31沿第一外框钢梁2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接件33用于将第一锁紧件31和第二锁紧件32连接在一起。
46.上述设置中,防护主梁11从第一锁紧件31、第二锁紧件32、连接件33以及第一外框钢梁200形成的环形闭合空间内穿设出,调节第一锁紧件31和第二锁紧件32以将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从而通过调节环形闭合空间的大小即可实现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
47.另外,第二卡具30代替了相关技术中的u环锚固件实现了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从而避免了采用u环锚固件破坏结构楼板的问题。
48.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31包括锁紧板311和螺纹紧固件312。其中,锁紧板311呈“f”型形状,其上设置有螺纹孔和通孔。螺纹紧固件312分别穿设在螺纹孔和通孔内。其中一个螺纹紧固件312用于连接连接件33,另一个螺纹紧固件312用于将锁紧板311锁紧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
49.上述设置中,锁紧板311呈“f”型形状,其“f”型形状的顶部卡在第一外框钢梁200的外边沿上,即锁紧板311倒装卡接在第一外框钢梁200的外边沿上。“f”型形状的顶部作为卡接端,其底部作为连接端。卡接端上设置有螺纹孔,连接端设置有通孔。旋拧穿设在螺纹孔内的螺纹紧固件312即可将防护主梁11 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
50.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锁紧板311包括三块钢板,其中第一块钢板与第二块钢板焊接成l型焊件,第三块钢板与第二块钢板平行,且与第二块钢板同向焊接在第一块钢板上。
51.当然在本技术附图中,未显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锁紧板311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比如“e”型形状。
52.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33为角铁,连接件33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53.上述设置中,通过旋拧设置在螺纹孔内的螺纹紧固件312即可将角铁压紧在防护主梁11上。进而后续确保第二卡具30能够将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
54.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31与第二锁紧件32的结构相同。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第一锁紧件31与第二锁紧件32的结构可以设置成不相同。
55.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具30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第一外框钢梁2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卡具30能够同时将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
56.上述设置中,由于两个第二卡具30能够同时将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从而确保防护主梁11能够更好地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进而确保防护框架10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7.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悬挑防护结构还包括垫板40,垫板 40设置在第二卡具30和防护主梁11之间。
58.上述设置中,设置垫板40可以增加第二卡具30和防护主梁11的接触面积,进而确保第二卡具30能够将防护主梁11固定在第一外框钢梁200上。
59.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垫板40采用木枋或木楔。
60.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具20包括第一卡接结构21、第二卡接结构22和卡板23。其中,第一卡接结构21用于卡紧第二外框钢梁300的外边沿,第二卡接结构22用于卡紧第二外框钢梁300的外边沿,卡板23与第一卡接结构21和第二卡接结构22铰接连接,其上设置有连接孔231,用于连接拉绳50。
61.上述设置中,第一卡接结构21卡紧第二外框钢梁300一端的外边沿,第二卡接结构22卡紧第二外框钢梁300另一端(与上述一端相对设置)的外边沿。由于第一卡接结构21和第二卡接结构22均与卡板23铰接。这样当拉绳50拉紧时,第一卡接结构21和第二卡接结构22能够卡紧在第二外框钢梁300。从而实现拉绳50悬挂拉紧防护框架10的功能。
62.具体地,如图4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21和第二卡接结构22采用挂钩。
6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挑防护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64.第一步,根据现场实际需求,确定悬挑硬防护结构(悬挑防护结构)主次梁型号尺寸、安装间距等内容。
65.第二步,根据主次梁型号尺寸及主体结构钢梁尺寸,设计专用的卡具(包括第一卡具和第二卡具),使用专业计算软件按上述参数进行计算复核,确定最终的设计参数。
66.第三步,根据最终确定的参数形成专项施工方案,现场组织施工。
67.第四步,按照放线的位置挂设上部拉结卡具(第一卡具),在上返钢梁上铺设防护主梁并采用专用卡具(第二卡具)临时固定。
68.第五步,拉结钢丝绳(拉绳),稍稍放松主梁卡具(第二卡具),将主梁依次推出上返钢梁并使钢丝绳紧绷。
69.第六步,依次按照设计方案搭设悬挑硬防护结构各部位。
7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悬挑防护结构100适用于外框为钢结构形式且存在上返钢梁、需在上返钢梁位置设置悬挑硬防护的高层及超高层项目。
7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悬挑防护结构100应用于某项目,概况为:b塔楼标段,共42层,地上约75890平方米,地下约11200平方米,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砌筑施工至42层。
72.其中,防护主梁11采用10#工字钢,水平布置间距1500mm,工字钢的总长度为3m,工字钢从钢柱最外缘向外悬挑2m。下部专用卡具(第二卡具30)采用 20mm厚钢板切割、预留螺栓位置钻孔并进行焊接(各接触面均需满焊)。专用卡具由2支焊接成形的钢板(脚),即第一锁紧件31和第二锁紧件32、4块l63
ꢀ×
6角钢、4个m20螺栓组合而成,角钢两端应分别长出卡具外缘至少10mm,1 个角钢长度≥230mm。上部专用卡具(第一卡具20)采用12、20mm厚钢板切割、焊接、组装而成,由3部分切割焊接成形的钢板(脚)、3个m20螺栓组合而成。
7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设计专用的卡具固定并拉结防护主梁11,配套合适的水平竖向硬防护,形成完整的悬挑硬防护结构。此方法不破坏结构楼板,同时安装过程安全性较高,安装完毕后整体结构稳固性较强。此方法尤其适合外框为钢结构形式、上返钢梁位置的悬挑硬防护施工,可为其他类似项目与工程提供有力参考。
74.本技术中的悬挑硬防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75.本技术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76.(1)专用卡具为定型化,可周转,耐久性好,使用率高。
77.(2)此种形式悬挑硬防护安装无需使用塔吊,安装过程高效、安全性较高。
78.(3)采用专用卡具,悬挑硬防护结构稳固性较强,抗风能力较强。
79.(4)采用专用卡具,不采用常规u环锚固,不破坏结构楼板。
8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81.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