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3720发布日期:2022-06-04 09:3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3.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以及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等,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4.在墙体一侧进行绿化,通常都是在墙体的一侧设置绿化带,绿化带只有一层,绿化效果有限。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存在墙体一侧进行绿化,通常都是在墙体的一侧设置绿化带,绿化带只有一层,绿化效果有限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0.一种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包括墙体、栽培结构和水槽结构,所述墙体从上至下开设有t形槽,所述栽培结构包括第一t形块、第一墙板和栽培槽,所述第一t形块连接在第一墙板的一侧,所述第一t形块的高度与第一墙板高度相同,所述栽培槽连接在第一墙板远离第一t形块的一侧,所述栽培槽的高度为第一墙板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一t形块与t形槽相适配,所述栽培结构通过第一t形块与t形槽配合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水槽结构包括第二t形块、第二墙板和水槽,所述第二t形块连接在第二墙板的一侧,所述第二t形块的高度与第二墙板的高度相同,所述水槽连接在第二墙板远离第二t形槽的一侧,所述水槽的高度为第二墙板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t形块与t形槽相适配,所述水槽结构通过第二t形块与t形槽配合连接在墙体上,所述水槽结构在栽培结构的下方。
11.优选的,所述栽培槽远离第一墙板的一侧呈倾斜状,所述栽培槽远离第一墙板的一侧高度低于相邻两侧的高度。
12.优选的,所述栽培槽远离第一墙板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倾斜状,所
述导流板与栽培槽之间设置有间隙。
13.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底部连接有导流块。
14.进一步的,所述栽培槽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孔。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
17.(1)在墙体一侧通过t形槽连接栽培结构和水槽结构,水槽结构在栽培结构的下方,在栽培机构中添加土壤然后种植绿植,在墙体一侧连接多层栽培结构,可以进行多层的绿植绿化,提高绿化范围,提高绿化效果。
18.(2)该栽培槽远离第一墙板的一侧呈倾斜状且高度低于相邻两侧的高度,栽培槽中浇水过多时,水通过栽培槽远离第一墙板的一侧排水,且栽培槽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孔,浇水过多时便于栽培槽排水。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墙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栽培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水槽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栽培结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的水槽结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墙体1,t形槽101,栽培结构2,第一t形块201,第一墙板202,栽培槽203,导流板204,导流块205,流水孔206,水槽结构3,第二t形块301,第二墙板302,水槽303。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包括墙体1、栽培结构2和水槽结构3,墙体1从上至下开设有t形槽101,栽培结构2包括第一t形块201、第一墙板202和栽培槽203,第一t形块201连接在第一墙板202的一侧,第一t形块201的高度与第一墙板202高度相同,栽培槽203连接在第一墙板202远离第一t形块201的一侧,栽培槽203的高度为第一墙板202高度的一半,在栽培槽203中添加土壤种植绿植,第一t形块201与t形槽101相适配,栽培结构2通过第一t形块201与t形槽101配合连接在墙体1上,水槽结构3包括第二t形块301、第二墙板302和水槽303,第二t形块301连接在第二墙板302的
一侧,第二t形块301的高度与第二墙板302的高度相同,水槽303连接在第二墙板302远离第二t形槽301的一侧,水槽303的高度为第二墙板302高度的一半,第二t形块301与t形槽101相适配,水槽结构3通过第二t形块301与t形槽101配合连接在墙体1上,水槽结构3在栽培结构2的下方,栽培结构2中浇水过多,水流至下方的水槽结构3中;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栽培槽203远离第一墙板202的一侧呈倾斜状,栽培槽203远离第一墙板202的一侧高度低于相邻两侧的高度,栽培槽203中浇水过多时,水通过栽培槽203远离第一墙板202的一侧排水;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栽培槽203远离第一墙板202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204,导流板204呈倾斜状,导流板204与栽培槽203之间设置有间隙,栽培槽203中水流出通过导流板204流向下方的栽培槽203或水槽303中;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流板204的底部连接有导流块205,便于疏水;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栽培槽203的底部开设有漏水孔206。
3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绿色建筑用墙体装配式墙板栽培结构时,如图1-8所示,该装置整体由墙体1、t形槽101、栽培结构2、第一t形块201、第一墙板202、栽培槽203、导流板204、导流块205、流水孔206、水槽结构3、第二t形块301、第二墙板302和水槽303组成,现将水槽结构3连接在墙体1上,然后将栽培结构2连接在墙体1上,水槽结构3在最下方,栽培结构2在水槽结构3的上方,栽培结构2的数量可以根据墙体1的高度设置多个,在栽培结构2的栽培槽203中添加土壤进行种植绿植,进行浇水,浇水过多或遇见下雨时,栽培槽203中水量过多,通过栽培槽203远离第一墙板202的一侧留下,经过导流板204从导流块205处留下,流向下方的栽培结构2的栽培槽203中或水槽结构3的水槽303中,栽培槽203中过多的水可以通过流水孔206排下,且该结构便于安装连接,便于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