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4361发布日期:2022-05-16 19:40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


背景技术:

2.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荷载的结构,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等领域。
3.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3448862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拼装式轻钢结构房屋框架,包括若干个垂直放置的立柱、倾斜设置的前屋面梁和后屋面梁,立柱、前屋面梁之间和立柱、后屋面梁之间均通过柱顶连接件进行连接,前屋面梁、后屋面梁之间通过梁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两相邻的立柱之间均通过墙面檩条进行连接,各立柱、前屋面梁、后屋面梁、墙面墙面檩条、分别通过螺栓与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房屋框架安装或拆卸时,需要转动很多螺栓才能实现,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便于房屋框架的拼装和拆卸,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包括多个屋面梁和设置在屋面梁两侧的立柱,所述屋面梁包括安装块和铰接在安装块两侧的梁体,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侧梁体转动并固定至合适位置的调节件,所述梁体远离安装块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立柱连接的连接件,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墙面檩条,所述墙面檩条两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立柱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通孔与安装板远离立柱一侧抵接的固定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件带动安装块两侧的梁体转动至所需位置并固定,即可形成完整的屋面梁,然后通过连接件使连接块与立柱固定,从而实现屋面梁与立柱之间的安装,再将安装板上的通孔穿过立柱上的固定件,使固定件与安装板远离立柱一侧抵接,从而实现墙面檩条与立柱之间的安装,无需转动多颗螺栓进行拼装,简单方便,操作快捷。
9.优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块上的螺杆、螺纹连接在螺杆上的滑块和铰接在滑块两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梁体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杆远离滑块的一侧铰接在对应的梁体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螺杆带动滑块滑动,使得滑块带动支撑杆推动梁体展开或拉动梁体回收,从而便于屋面梁展开与立柱拼装,同时通过两侧梁体朝向螺杆的方向转动回收,以便于运输。
11.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连接块上的丝杆,所述立柱上开设有用于与对应丝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块上的丝杆与对应立柱上的螺纹槽对应,转动丝杆即可实现连接块与立柱之间的固定或脱离,从而实现屋面梁与立柱之间的拆装,简单方便,操作便捷。
13.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立柱侧壁上的固定杆和设置在固定杆上的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用于穿过通孔与安装板远离立柱一侧抵接,所述弧形凸起与固定杆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横跨弧形凸起与固定杆。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墙面檩条两端的安装板对准立柱上的弧形凸起,按压安装板,使弧形凸起穿过安装板上的通孔,弧形凸起与安装板远离立柱的一侧抵接,从而实现墙面檩条与立柱之间的相对固定;挤压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使弧形凸起相互靠近,从而可将安装板从固定杆上取下,实现墙面檩条与立柱之间的拆卸,操作便捷。
15.优选的,所述墙面檩条一端的安装板沿墙面檩条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墙面檩条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面檩条一端的安装板与弧形凸起扣接之后,滑动另一端的安装板与弧形凸起对准,然后再朝向靠近弧形凸起的方向滑动安装板,使安装板与弧形凸起扣接,从而实现墙面檩条与两侧立柱的拼装,简单方便,为工人的操作提供便利,减少一端安装板与弧形凸起扣接,另一端扣接不上的可能。
17.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性推动件,所述弹性推动件用于推动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推动件推动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以便于减小非人为操作下安装板从弧形凸起上滑出的可能,有利于提高安全性。
19.优选的,所述弹性推动件包括用于推动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朝向相互远离方向滑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凹槽一侧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另一侧内壁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推动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朝向相互远离方向滑动,使弧形凸起与安装板远离立柱一侧稳定抵接,减小安装板在非人为状态下从弧形凸起上滑出的可能。
21.优选的,所述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弧形凸起远离固定杆的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的设置以便于工人通过捏住卡槽带动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相互靠近,以便于墙面檩条与立柱之间的拆卸,为工人的操作提供便利。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调节件带动安装块两侧的梁体转动至所需位置并固定,即可形成完整的屋面梁,然后通过连接件使连接块与立柱固定,从而实现屋面梁与立柱之间的安装,再将安装板上的通孔穿过立柱上的固定件,使固定件与安装板远离立柱一侧抵接,从而实现墙面檩条与立柱之间的安装,无需转动多颗螺栓进行拼装,简单方便,操作快捷;
25.将墙面檩条两端的安装板对准立柱上的弧形凸起,按压安装板,使弧形凸起穿过安装板上的通孔,弧形凸起与安装板远离立柱的一侧抵接,从而实现墙面檩条与立柱之间的相对固定;挤压凹槽两侧的弧形凸起,使弧形凸起相互靠近,从而可将安装板从固定杆上取下,实现墙面檩条与立柱之间的拆卸,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2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屋面梁;101、安装块;102、梁体;2、立柱;3、调节件;31、螺杆;32、滑块;33、支撑杆;4、连接块;5、墙面檩条;6、通孔;7、固定件;71、固定杆;72、弧形凸起;8、丝杆;9、螺纹槽;10、安装板;11、凹槽;12、弹簧;13、卡槽;14、手柄;15、转动槽;16、开口;17、固定块;18、滑槽;19、橡胶垫;20、屋面檩条。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参照图1,便于拼装的房屋框架包括多个屋面梁1和设置在屋面梁1两侧的立柱2,在本实施例中,屋面梁1设置有三个,屋面梁1包括安装块101和铰接在安装块101两侧的梁体102,梁体102的铰接轴线平行于屋面梁1的排列方向,梁体102与立柱2一一对应,安装块10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侧梁体102转动并固定至合适位置的调节件3,梁体102远离安装块10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立柱2连接的连接件。
32.参照图1,为便于带动梁体102转动并固定至所需位置,调节件3包括转动设置在安装块101上的螺杆31、螺纹连接在螺杆31上的滑块32和铰接在滑块32两侧的支撑杆33,螺杆31位于安装块101的底端,螺杆31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螺杆31远离安装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4,以便于带动螺杆31转动;支撑杆33的铰接轴线平行于梁体102的铰接轴线,支撑杆33与梁体102一一对应,支撑杆33远离滑块32的一侧铰接在对应的梁体102上。
33.参照图2,为便于屋面梁1与立柱2之间的拆装,连接件包括转动设置在连接块4上的丝杆8,丝杆8远离立柱2的一端开设有转动槽15,转动槽15的横截面为六边形,转动槽15贯穿连接块4远离立柱2的一侧,立柱2顶端开设有用于与对应丝杆8螺纹配合的螺纹槽9。
34.拼接房屋框架时,先将立柱2固定至地基所需位置,转动手柄14,手柄14带动螺杆31转动,螺杆31带动滑块32朝向靠近安装块101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块32带动两侧的支撑杆33移动,支撑杆33展开两侧的梁体102,由于滑块32与螺杆31之间的螺纹连接具有自锁功能,以便于将滑块32滑动并固定至所需位置,支撑杆33对梁体102进行支撑,然后将屋面梁1吊装至所需高度,使梁体102两侧的丝杆8对准立柱2顶端的螺纹槽9,通过工具与转动槽15卡接,转动丝杆8,使丝杆8与螺纹槽9连接,从而实现屋面梁1与立柱2之间的安装,简单方便,操作便捷。
35.当需要拆卸时,通过工具转动丝杆8,将丝杆8与螺纹槽9脱离,从而使立柱2与屋面梁1脱离,然后转动手柄14,使螺杆31带动滑块32朝向靠近手柄14的方向滑动,使得支撑杆33拉动对应的梁体102往回收,减小屋面梁1的占用空间,有利于屋面梁1的运输。
36.参照图2和图3,位于梁体102同一侧的相邻立柱2之间设置有墙面檩条5,墙面檩条5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10,一端的安装板10固定在墙面檩条5上,另一端的安装板10沿墙面檩条5的长度方向滑动套设在墙面檩条5上,滑动于墙面檩条5上的安装板10开设有用于供墙面檩条5穿过的开口16,开口16相对的两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墙面檩条5上开
设有用于与固定块17滑动配合的滑槽18,安装板10上开设有通孔6,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安装板10上的通孔6开设有两个,且两个通孔6位于墙面檩条5长度方向的两侧,立柱2上设置有用于穿过通孔6与安装板10远离立柱2一侧抵接的固定件7。
37.参照图2和图3,固定件7包括固定连接在立柱2侧壁上的固定杆71和固定连接在固定杆71远离立柱2一端的弧形凸起72,固定杆7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墙面檩条5的长度方向,弧形凸起72为半球体,弧形凸起72用于穿过通孔6与安装板10远离立柱2一侧抵接,弧形凸起72靠近固定杆71一侧的直径大于固定杆71的直径,弧形凸起72靠近固定杆71一侧的直径大于通孔6的直径,弧形凸起72与固定杆7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横跨弧形凸起72与固定杆71,固定杆71的长度大小与安装板10的厚度大小相适配,固定杆71的直径与通孔6的直径相适配,凹槽11两侧的弧形凸起72上均开设有卡槽13,卡槽13位于弧形凸起72远离固定杆71的一侧。
38.参照图3,凹槽11内设置有弹性推动件,弹性推动件用于推动凹槽11两侧的弧形凸起72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弹性推动件包括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11一侧的弧形凸起7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11另一侧的弧形凸起72上,以减小非人为状态下安装板10从弧形凸起72上脱落的可能,进一步提高安装板10与弧形凸起72之间的扣接效果,提高安全性能。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12可替换为v形的弹性钢片,弹性钢片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11一侧的弧形凸起7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凹槽11另一侧的弧形凸起72上。
39.当需要拼装立柱2与墙面檩条5时,将固定于墙面檩条5上的安装板10对准立柱2上的弧形凸起72,朝向靠近弧形凸起72的方向按压安装板10,使通孔6的内壁与弧形凸起72的弧面发生相对滑移,驱使凹槽11两侧的弧形凸起72相互靠近,从而将安装板10滑至固定杆71上,弧形凸起72与安装板10远离立柱2的一侧抵接,此时弹簧12推动凹槽11两侧的弧形凸起72相互远离,使安装板10不易从弧形凸起72上脱落;然后移动滑动于墙面檩条5上的安装板10靠近对应的立柱2,使安装板10上的通孔6与弧形凸起72对应,将安装板10与弧形凸起72扣接,从而实现墙面檩条5与立柱2之间的拼装,简单方便,同时,滑动于墙面檩条5上的安装板10有利于减小一端安装板10与弧形凸起72扣接,另一端扣接不上的可能。
40.当需要拆卸立柱2与墙面檩条5时,将手指与卡槽13卡接,使凹槽11两侧的弧形凸起72相互靠近,此时弹簧12压缩,即可将安装板10朝向远离弧形凸起72的方向拉出,实现墙面檩条5与立柱2之间的拆卸;卡槽13的设置有利于墙面檩条5与立柱2之间的拆卸,便于工人的操作。
41.参照图3,安装板10靠近立柱2的一侧粘接有橡胶垫19,有利于使安装板10与立柱2之间紧密贴合,提高固定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橡胶垫19可替换为硅胶垫。
42.参照图1和图2,相邻梁体102之间、相邻安装块101之间均设置有屋面檩条20,屋面檩条2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墙面檩条5的长度方向,屋面檩条20与安装块101之间、屋面檩条20与梁体102之间的连接关系同上述墙面檩条5与立柱2之间的连接关系。
43.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44.拼接房屋框架时,先将立柱2固定至地基所需位置,转动手柄14,手柄14带动螺杆31转动,螺杆31带动滑块32朝向靠近安装块101的方向滑动,使得滑块32带动两侧的支撑杆33移动,支撑杆33展开两侧的梁体102,并对梁体102进行支撑,然后将展开后的屋面梁1吊装至所需位置,使梁体102两侧的丝杆8对准对应立柱2顶端的螺纹槽9,通过工具与转动槽
15卡接,转动丝杆8,使丝杆8与螺纹槽9连接,从而实现屋面梁1与立柱2之间的安装,然后将固定至墙面檩条5上的安装板10对准弧形凸起72,按压安装板10,使通孔6的内壁与弧形凸起72的弧面发生相对滑移,驱使凹槽11两侧的弧形凸起72相互靠近,从而将安装板10与弧形凸起72扣接,然后滑动另一端的安装板10,使安装板10与弧形凸起72对应,按压安装板10,将安装板10与弧形凸起72扣接,最后将屋面檩条20分别与安装块101、梁体102扣接,从而实现整个框架的拼装,简单方便,操作快捷。
45.当需要拆卸房屋框架时,通过工具转动丝杆8,将丝杆8与螺纹槽9脱离,从而使立柱2与屋面梁1脱离,然后转动手柄14,使螺杆31带动滑块32朝向靠近手柄14的方向滑动,使得支撑杆33拉动对应的梁体102进行回收,然后将手指与卡槽13卡接,使凹槽11两侧的弧形凸起72相互靠近,此时弹簧12压缩,将安装板10朝向远离弧形凸起72的方向拉出,即可将墙面檩条5和屋面檩条20取下,实现房屋框架的拆卸。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