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4007发布日期:2022-06-04 09:3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爬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防护平台也称为爬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可实现自动沿墙体提升。建筑防护平台通常是围绕建筑墙体一圈设置的。为了防止杂物由建筑防护平台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缝隙跌落,在建筑防护平台的底部通常设置有防护板,如公开号cn210659208u,名称为一种铝合金爬架用防护板所示。当建筑防护平台固定不动时,挡板翻转至与建筑墙体抵接;当建筑防护平台提升时,挡板翻折至与墙体分离。但是,当作为辅助建筑防护平台提升的主要部件—附墙支座安装在建筑防护平台底部时会与防护板发生干涉。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对现有的设计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与脚踏板翻折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可翻折至与建筑墙体抵接,所述第一防护板分布于附墙支座的两侧,还包括第二防护板和侧板;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一侧与脚踏板翻折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可翻折至与建筑墙体抵接,所述第二防护板分布于两相邻的第一防护板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板同时与脚踏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与建筑墙体的抵接侧低于所述第一防护板与建筑墙体的抵接侧;所述侧板与第二防护板连接,用于封闭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之间的空间。
5.进一步地,还包括托板,所述托板的一端与脚踏板固定连接,所述托板的另一端向建筑墙体一侧延伸,所述托板用于辅助支撑第二防护板。
6.进一步地,两相邻的第一防护板之间分布有两块第二防护板,分别为第二防护板a和第二防护板b,所述第二防护板a和第二防护板b可滑动至使其一侧相接,所述侧板分别连接于第二防护板a的另一侧和第二防护板b的另一侧。
7.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通过合页与第二防护板形成翻折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板与脚踏板的连接侧、所述第二防护板与脚踏板的连接侧均设置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沿脚踏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脚踏板的另一侧连接有钩板,所述钩板的顶部穿过所述腰型槽后向脚踏板一侧弯曲。
9.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呈三角形。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由脚踏板一侧向建筑墙体一侧倾斜向上延伸。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2.(1)当建筑防护平台固定时,所述第二防护板移动至附墙支座下方,并翻折至与建
筑墙体抵接,同时,所述第一防护板翻折至与建筑墙体抵接;当建筑防护平台需要提升时,翻折第一防护板使其与建筑墙体分离,同时滑动第二防滑板并翻折使其与建筑墙体分离;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密封建筑防护平台与建筑墙体之间的缝隙,建筑防护平台在提升时也不会与建筑墙体发生干涉。
13.(2)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侧板共同作用能够保证建筑防护平台的密封性能,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建筑防护平台固定时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建筑墙体、脚踏板的分布示意图;
16.图3为第二防护板和侧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脚踏板、钩板和托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建筑防护平台爬升时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图;
19.图6为脚踏板、钩板和第一防护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0.在图中,1、第一防护板;2、脚踏板;3、建筑墙体;4、附墙支座;5、第二防护板;6、侧板;7、托板;8、第二防护板a;9、第二防护板b;10、合页;11、腰型槽;12、钩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5和侧板6。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一侧和第二防护板5的一侧分别与脚踏板2翻折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5可分别翻折至与建筑墙体3抵接,或翻折至与建筑墙体3分离。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5由脚踏板2一侧向建筑墙体3一侧倾斜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板1分置于附墙支座4的两侧,所述第二防护板5分布于两相邻的第一防护板1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板5同时与脚踏板2滑动连接。两相邻的第一防护板1之间分布有两个第二防护板5,分别为第二防护板a8和第二防护板b9。所述第二防护板a8和第二防护板b9可滑动至使第二防护板a8的一侧与第二防护板b9的一侧相接。所述第二防护板5与建筑墙体3的抵接侧低于第一防护板1与建筑墙体3的抵接侧。所以,第一防护板1与第二防护板5的相接处会留有缝隙。所述侧板6呈三角形,所述侧板6通过合页10与第二防护板5的另一侧实现翻折连接,用于封闭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5相接处的缝隙。当建筑防护平台固定在建筑墙体3上时,将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5翻折至与建筑墙体3抵接,同时翻折侧板6使其竖立,此时,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5和侧板6将脚踏板2和建筑墙体3之间的缝隙全部封闭,坠物不会下落至地面,消除了安全隐患;当建筑防护平台需要爬升时,翻转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5使其与建筑墙体3脱离,同时滑动第二防护板5,将其抽离附墙支座4,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5不会与建筑墙体3发生干涉,不影响建筑防护平台爬升。
23.为了保证第二防护板5的支撑强度,在所述脚踏板2的一侧连接有托板7,所述托板7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脚踏板2螺接,所述托板7的另一端向建筑墙体3延伸。值得注意地是,所述托板7并没有延伸至与建筑墙体3上,而是与建筑墙体3相隔,避免建筑防护平台在爬升
时,所述托板7与建筑墙体3发生干涉。
24.所述第一防护板1与脚踏板2的连接侧、所述第二防护板5与脚踏板2的连接侧分别设置有腰型槽11,所述腰型槽11沿脚踏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这里的脚踏板2的长度方向指的是附图1中的x方向。所述脚踏板2的竖直侧连接有钩板12。所述钩板12的底部通过螺栓与脚踏板2连接,所述钩板12的顶部穿过所述腰型槽11后向脚踏板2一侧弯曲。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包括第一防护板(1),所述第一防护板(1)的一侧与脚踏板(2)翻折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1)可翻折至与建筑墙体(3)抵接,所述第一防护板(1)分布于附墙支座(4)的两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护板(5)和侧板(6);所述第二防护板(5)的一侧与脚踏板(2)翻折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5)可翻折至与建筑墙体(3)抵接,所述第二防护板(5)分布于两相邻的第一防护板(1)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板(5)同时与脚踏板(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5)与建筑墙体(3)的抵接侧低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与建筑墙体(3)的抵接侧;所述侧板(6)与第二防护板(5)连接,用于封闭第一防护板(1)与第二防护板(5)之间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板(7),所述托板(7)的一端与脚踏板(2)固定连接,所述托板(7)的另一端向建筑墙体(3)一侧延伸,所述托板(7)用于辅助支撑第二防护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相邻的第一防护板(1)之间分布有两块第二防护板(5),分别为第二防护板a(8)和第二防护板b(9),所述第二防护板a(8)和第二防护板b(9)可滑动至使其一侧相接,所述侧板(6)分别连接于第二防护板a(8)的另一侧和第二防护板b(9)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通过合页(10)与第二防护板(5)形成翻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与脚踏板(2)的连接侧、所述第二防护板(5)与脚踏板(2)的连接侧均设置有腰型槽(11),所述腰型槽(11)沿脚踏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脚踏板(2)的另一侧连接有钩板(12),所述钩板(12)的顶部穿过所述腰型槽(11)后向脚踏板(2)一侧弯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呈三角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5)由脚踏板(2)一侧向建筑墙体(3)一侧倾斜向上延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属于建筑爬架领域,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侧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一侧与脚踏板翻折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可翻折至与建筑墙体抵接,所述第一防护板分布于附墙支座的两侧,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一侧与脚踏板翻折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可翻折至与建筑墙体抵接,所述第二防护板分布于两相邻的第一防护板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板同时与脚踏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与建筑墙体的抵接侧低于所述第一防护板与建筑墙体的抵接侧,所述侧板与第二防护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护平台坠物承接结构,翻折第二防护板时不会与附墙支座发生干涉。生干涉。生干涉。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怀 尚厚延 姜玉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