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3399发布日期:2022-08-17 11:3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指建筑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建筑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对它的需要,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在建筑底部或者建筑上的一定高度进行施工作业,该类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施工平台达到作业地点进行工作。
3.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需要用到紧急维修工程车,但是现有的工程车体积比较大,有时候可能因为施工导致无法通过,影响突发情况的处理,同时还需要工人搬运一些较重的设备和各种各样的维修工具,极大地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包括移动车、减震器、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上端面安装有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前固定滑杆、插杆、升降梯,所述前固定滑杆上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圆孔,该孔上设置有一个所述插杆,所述前固定滑杆内侧设置有所述插杆,所述升降梯后部设置有后固定滑杆,所述升降梯上端面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方设置有收纳组件,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升降台、滑杠,所述丝杠上通过螺纹安装有所述升降台,所述丝杠一侧设置有所述滑杠,所述升降台上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升降台下端面安装有转柱,所述转柱下端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前侧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侧滑动安装有两个插板,所述承载板上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安装有固定螺栓。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组件包括装载箱、上装载室、下装载室,所述装载箱内侧开设有所述上装载室,所述上装载室下方开设有所述下装载室,所述上装载室内侧底部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上端面安装有放置台,所述上装载室内侧上端面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挂钩。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梯滑动安装在所述前固定滑杆与所述后固定滑杆内侧,所述升降梯前侧的立柱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前固定滑杆上的圆孔大小相同的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焊接在所述升降梯上端面,所述减震器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移动车与所述移动轮之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与所述转柱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转柱转动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下端面,所述升降台与所述滑杠滑动连接,所述丝杠上端安装有驱
动电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承载板上端面在所述转柱两侧均设置有8个所述螺纹孔,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转柱在所述升降台上设置的位置靠近左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台上开设有两排方形放置槽,每排设置有三个,且两排方形放置槽中间开设有一排,共5个圆形放置孔,所述挂钩前端设置为向上弯曲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驱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升降台带动插板沿滑杠滑动下降,然后使插板置于设备的下方,丝杠转动,使插板带动设备上升,然后电机带动转柱转动180度,使插板带动设备转动到后侧的下装载室内侧,不仅移动方便,能够适应比较狭窄的施工环境,同时能够自动将较重的维修设备移动到装置上,极大地节省了人力;
15.2、可以将维修工具挂在挂钩上,同时也可以使电动滑台沿滑轨向前滑出,根据需要将维修工具放置在放置台上的方形放置槽和圆形放置孔内,需要在一定的高度施工时,将升降梯沿前固定滑杆向上滑动至一定高度,工人可以通过升降梯进入到工作台上端面进行施工,方便分类放置维修工具,具有方便在不同高度施工的优点,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的主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的前固定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装载机构;2、升降机构;3、移动车;4、减震器;5、移动轮;101、前固定滑杆;102、插杆;103、升降梯;104、后固定滑杆;105、工作台;106、装载箱;107、上装载室;108、下装载室;109、滑轨;110、电动滑台;111、放置台;112、安装板;113、挂钩;201、丝杠;202、升降台;203、滑杠;204、电机;205、转柱;206、承载板;207、插板;208、螺纹孔;209、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7.实施例
28.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紧急维护工程车,包括移动车3、减震器4、移动轮5,其特征在于:移动车3上端面安装有装载机构1,装载机构1包括前固定滑杆101、插杆102、升降梯103,前固定滑杆101上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圆孔,该孔上设置有一个插杆102,前固定滑杆101内侧设置有插杆102,升降梯103后部设置有后固定滑杆104,升降梯103上端面设置有工作台105,工作台105下方设置有收纳组件,升降机构2包括丝杠201、升降台202、滑杠203,丝杠201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升降台202,丝杠201一侧设置有滑杠203,升降台202上端面安装有电机204,升降台202下端面安装有转柱205,转柱205下端设置有承载板206,承载板206前侧面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侧滑动安装有两个插板207,承载板206上端面设置有螺纹孔208,螺纹孔208上安装有固定螺栓209。
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收纳组件包括装载箱106、上装载室107、下装载室108,装载箱106内侧开设有上装载室107,上装载室107下方开设有下装载室108,上装载室107内侧底部安装有滑轨109,滑轨109上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台110,电动滑台110上端面安装有放置台111,上装载室107内侧上端面焊接有安装板112,安装板112上设置有挂钩113;升降梯103滑动安装在前固定滑杆101与后固定滑杆104内侧,升降梯103前侧的立柱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与前固定滑杆101上的圆孔大小相同的孔;工作台105焊接在升降梯103上端面,减震器4通过螺栓安装在移动车3与移动轮5之间;电机204与转柱205通过联轴器连接,转柱205转动安装在升降台202下端面,升降台202与滑杠203滑动连接,丝杠201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承载板206上端面在转柱205两侧均设置有8个螺纹孔208,且固定螺栓209与螺纹孔208通过螺纹连接,电机204与转柱205在升降台202上设置的位置靠近左侧;放置台111上开设有两排方形放置槽,每排设置有三个,且两排方形放置槽中间开设有一排,共5个圆形放置孔,挂钩113前端设置为向上弯曲状。
30.工作原理:装置可以通过移动轮5进行移动,需要装载较重的设备时,根据设备的大小,使两个插板207在承载板206上移动,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固定螺栓209在对应的螺纹孔208内将插板207固定紧,丝杠201上方的驱动电机带动丝杠201转动,升降台202带动插板207沿滑杠203滑动下降,然后使插板207置于设备的下方,丝杠201转动,使插板207带动设备上升,然后电机204带动转柱205转动180度,使插板207带动设备转动到后侧的下装载室108内侧,将维修工具挂在挂钩113上,同时也可以使电动滑台110沿滑轨109向前滑出,根据需要将维修工具放置在放置台111上的方形放置槽和圆形放置孔内,然后将装置
移动到需要维修的地方,需要在一定的高度施工时,将升降梯103沿前固定滑杆101向上滑动至一定高度,将插杆102插在前固定滑杆101与升降梯103对应的孔内将其固定,然后工人可以通过升降梯103进入到工作台105上端面进行施工。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