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水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4030发布日期:2022-06-21 23:5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排水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水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排水通气管。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屋面由依次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复合构成,保温层内设置纵横贯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连通设置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伸出的排气管外壁紧贴密封设置防水层、防水附加层。保温层内设置纵横贯通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上连通设置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使得保温层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有效防止了屋面因水的冻胀、气体的压力导致屋面的开裂破坏,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
3.而目前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与预埋在屋面的套管之间的安全连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排气管进行防水保护,也同样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4.经检索发现,公开号cn207846893u的中国专利于2018年9月11日公开了一种屋顶透气管用防渗漏套筒及防渗漏装置,防渗漏套筒由用于与透气管相连接的透气管承接管、用于与预埋钢套管相连接的钢套管承接管和防水翼缘板构成一体结构。防渗漏装置由防渗漏套筒、透气管、预埋钢套管、填充封堵料和防雨透气帽构成。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密封性好,可根据pcv管型号定制。
5.但是,该专利套筒顶端设置的透气管承接管的结构与透气管的结构,决定了pvc胶水层无法均匀涂覆在透气管承接管和透气管之间。因此,对伸出屋面的排气管与预埋在屋面的套管之间的安全连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排水通气管,不仅实现了对伸出屋面的立管与预埋在屋面的套管进行了安全稳固地连接,还实现了对排水通气管进行完善的防水保护。
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8.一种新型排水通气管,包括,套管和立管,所述套管预埋在屋面内,所述立管设置在套管内,并贯穿所述套管;所述套管与立管之间设置有填缝材料,所述套管与立管之间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部、承接部和防水部,所述密封部设置在套筒的顶端,自套筒的顶端朝着所述套筒中心向下倾斜延伸,直至套筒的内径为止,用于涂覆密封剂;所述承接部设置在套筒的底端,呈圆筒状,用于连接立管和套管;所述防水部设置在密封部和承接部之间,自套筒的顶端远离所述套筒中心向下倾斜延伸,用于引导水流向下。
9.上述技术方案中,立管与套管之间通过填缝材料填充,再通过套筒连接,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接触,用于涂覆密封剂;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承接部,承接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接触,外径与套管的内径相接触,用于连接立管和套管;套筒的中部设置有防水部,防水部向下延伸,用于引导水流向下,从而防止水进入立管与套管之间。
10.优选地,所述立管的顶端安装有透气帽。
11.具体地,在立管的顶端安装有透气帽,一方面使得立管与大气流通,有利于排出管道内的污浊气体;另一方面对立管的顶部进行覆盖,有利于防止雨水进入立管,还有利于防止空中飞行物落入立管中。
12.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止水环,所述止水环预埋在屋面内。
13.具体地,止水环是针对穿过结构物施工缝和裂缝的钢筋、管道等更容易受到锈蚀铁件专门研制的制式遇水膨胀止水产品,用来防止渗漏的环板,原理是加数倍地延长水渗浸的路径,大大增加了渗浸阻力来达到抗渗目的。
14.优选地,所述填缝材料包括沥青类防水材料、橡胶塑料类防水材料或水泥类防水材料。
15.具体地,沥青类防水材料:以天然沥青、石油沥青和煤沥青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沥青油毡、纸胎沥青油毡、溶剂型和水乳型沥青类或沥青橡胶类涂料、油膏,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塑性、抗水性、防腐性和耐久性。橡胶塑料类防水材料:以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氯乙烯、聚异丁烯和聚氨酯等原材料,可制成弹性无胎防水卷材、防水薄膜、防水涂料、涂膜材料及油膏、胶泥、止水带等密封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弹性和延伸率大,粘结性、抗水性和耐气候性好等特点,可以冷用,使用年限较长。水泥类防水材料:对水泥有促凝密实作用的外加剂,如防水剂、加气剂和膨胀剂等,可增强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憎水性和抗渗性;以水泥和硅酸钠为基料配置的促凝灰浆,可用于地下工程的堵漏防水。
16.优选地,所述密封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适配。
17.具体地,所述密封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贴合,在密封部上涂覆密封剂,以便于将立管与套筒连接在一起。
18.优选地,所述承接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适配,外径与套管的内径相适配。
19.具体地,在立管与套管之间通过填缝材料填充,再通过套筒连接立管与套管,所述承接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贴合,外径与套管的内径相贴合。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本实用新型中立管与套管之间通过填缝材料填充,再通过套筒连接,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接触,用于涂覆密封剂;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承接部,承接部的内径与立管的外径相接触,外径与套管的内径相接触,用于连接立管和套管;套筒的中部设置有防水部,防水部向下延伸,用于引导水流向下,从而防止水进入立管与套管之间;
22.(2)本实用新型在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止水环,所述止水环预埋在屋面内,加数倍地延长水渗浸的路径,大大增加了渗浸阻力来达到抗渗目的。
附图说明
2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水通气管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透气帽;2、立管;3、套管;4、密封剂;5、屋面;6、止水环;7、填缝材料;8、套筒;81、密封部;82、防水部;83、承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发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实施例
3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排水通气管,包括,套管3和立管2,所述套管3预埋在屋面5内,所述立管2设置在套管3内,并贯穿所述套管3;所述套管3与立管2之间设置有填缝材料7,所述套管3与立管2之间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部81、承接部83和防水部82,所述密封部81设置在套筒8的顶端,自套筒8的顶端朝着所述套筒8中心向下倾斜延伸,直至套筒8的内径为止,用于涂覆密封剂4;所述承接部9设置在套筒8的底端,呈圆筒状,用于连接立管2和套管3;所述防水部82设置在密封部81和承接部83之间,自套筒8的顶端远离所述套筒8中心向下倾斜延伸,用于引导水流向下。
32.所述立管2的顶端安装有透气帽1。
33.所述套管3的外侧设置有止水环6,所述止水环6预埋在屋面5内。
34.所述填缝材料7包括沥青类防水材料、橡胶塑料类防水材料或水泥类防水材料。
35.所述密封部81的内径与立管2的外径相适配。
36.所述承接部83的内径与立管2的外径相适配,外径与套管3的内径相适配。
37.工作原理:首先,将立管2插入套管3内,在确保立管2和套管3同轴的基础上,将填
缝材料7填充至立管2和套管3之间;再将套筒8套设在立管2上,所述密封部81的内径与立管2的外径相贴合,所述承接部83的内径与立管2的外径相贴合,外径与套管3 的内径相贴合,直至承接部83的外径完全套设在套管3内,由操作人员将密封剂4涂覆在密封部81上,从而实现密封部81和立管2的连接,以及通过套筒8连接立管2和套管 3。
38.套筒8的中部设置有防水部82,防水部82远离所述套筒8中心向下延伸,用于引导水流向下,从而防止水进入立管2与套管3之间。
39.在立管2的顶端安装有透气帽1,一方面使得立管2与大气流通,有利于排出管道内的污浊气体;另一方面对立管2的顶部进行覆盖,有利于防止雨水进入立管2,还有利于防止空中飞行物落入立管2中。
40.止水环6加数倍地延长水渗浸的路径,大大增加了渗浸阻力来达到抗渗目的。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