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3737发布日期:2022-08-27 03:4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2.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过程中,怎样提高房屋质量,又能加快房屋建造速度,一直是研究人员探索的方向。现在装配式建筑中,主要运用的主次梁连接节点是在主梁中预埋直螺纹套筒,次梁现浇,再通过钢筋扯丝拧入主梁套筒中,与次梁伸出的钢筋扎搭接,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且主梁套筒拧紧的钢筋跟次梁伸出的钢筋扎搭接一般达1m长的重叠,造成钢筋浪费。且工程在生产和现场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主梁套筒位置偏移,或套筒中填塞混凝土残渣,使主次梁连接质量难以保证。
3.另外一种方式为主梁和次梁分别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处现浇,该处因模板不好支撑,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且容易漏浆,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既能保证房子质量,又能加快房子建造速度,操作简单方便,降低生产、运输、施工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所述预制主梁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至少一个所述缺口的顶部贯通所述预制主梁,所述缺口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的底部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1,所述预制主梁的底部与预制主梁纵向中心线i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2,h1>h2;所述预制主梁内预埋有第一钢筋组件,所述第一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主梁外;
6.所述预制次梁内预埋有第二钢筋组件,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上部伸出预制次梁外;所述预制次梁设于所述预制主梁的侧端并与所述缺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钢筋组件伸入所述缺口中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相连。
7.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主梁上预留一个缺口,且该缺口尺寸较小,不超过预制主梁中心线,经过结构受力分析,该处弯矩较小,当次梁钢筋搭入时,两者再现浇成型为整体,施工简单方便,结构受力性能也较高,易保证施工质量。
8.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包括第一箍筋、第一面筋和第一底筋,所述第一箍筋沿所述预制主梁的长度方向x间隔布设,所述第一箍筋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主梁外;所述第一面筋在所述预制主梁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相连,所述第一底筋在所述预制主梁内底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相连。
9.优选的,所述第一面筋在所述预制主梁的宽度方向y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根,所述第二面筋在所述预制次梁的宽度方向w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根。
10.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组件,包括第二箍筋、第二面筋和第二底筋,所述第二箍筋沿所述预制次梁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设,所述第二箍筋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次梁外;所述第二面筋在所述预制次梁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二箍筋相连,且所述第二面筋伸入所述缺
口中与所述第一钢筋组件对应位置相连;所述第二底筋在所述预制次梁内将多个所述第二箍筋相连,且所述第二底筋伸入所述缺口中。
11.优选的,所述第二面筋水平伸入所述缺口中再竖直向下弯折延伸,所述第二面筋水平延伸长度不超出所述缺口。
12.优选的,所述第二面筋竖直向下弯折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底筋存有间隙。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底筋与所述缺口的底部贴合。
14.优选的,所述预制主梁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预制次梁的横截面面积。
15.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一、施工简单方便,结构受力性能较好,易保证施工质量;方便现场施工,又能降低施工成本;
17.二、主梁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次梁横截面面积,有利于增加主梁在缺口处的强度,减少主梁吊装时产生的断裂(主梁吊装按普通叠合梁吊装作业要求进行即可),且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该处主要承受负弯矩和剪力);
18.三、主梁上的缺口尺寸较小,利于增加主梁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不需要另外加固,利于现场施工,减小现场操作难度;缺口尺寸较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预制主梁;11、缺口;12、第一钢筋组件;121、第一箍筋;122、第一面筋;2、预制次梁;21、第二钢筋组件;211、第二箍筋;212、第二面筋;213、第二底筋。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预制主梁1和预制次梁2。
24.所述预制主梁1上具有同一俯视平面内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如图2所示,所述预制主梁1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1,至少一个所述缺口11的顶部贯通所述预制主梁1。所述缺口11为u形,其底部与预制主梁1的底部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1,所述预制主梁1的底部与预制主梁1纵向中心线i之间具有垂直高度h2,h1>h2。这种结构设计使缺口11的尺寸较小,不影响主梁在缺口11部位的结构受力。
25.所述预制主梁1内预埋有第一钢筋组件12,所述第一钢筋组件12包括第一箍筋121、第一面筋122和第一底筋(未图示),所述第一箍筋121沿所述预制主梁1的长度方向x间隔布设,所述第一箍筋121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主梁1外。所述第一面筋122在所述预制主梁1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121相连,所述第一面筋122在所述预制主梁1的宽度方向y间隔布设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一箍筋121顶部的两个转角处。所述第一底筋在所述预制主
梁1内底部将多个所述第一箍筋121相连。所述第一底筋在所述预制主梁1的宽度方向y间隔布设有两根,分别位于第一箍筋121底部的两个转角处。
26.所述预制次梁2内预埋有第二钢筋组件21。所述预制次梁2设于所述预制主梁1的侧端并与所述缺口11一一对应,即所述预制次梁2与所述缺口11数量相等,位置对应。所述预制次梁2具有同一俯视平面内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l和宽度方向w。
27.所述第二钢筋组件21包括第二箍筋211、第二面筋212和第二底筋213。所述第二箍筋211沿所述预制次梁2的长度方向l间隔布设,所述第二箍筋211竖向布置且上部伸出预制次梁2外。所述第二面筋212在所述预制次梁2的外部将多个所述第二箍筋211相连,且第二面筋212在所述预制次梁2的宽度方向w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根。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面筋212自所述临近侧的第一面筋122的上端水平伸入所述缺口11中,再与远离侧的第一面筋122贴合后竖直向下弯折延伸,使所述第二面筋212水平延伸长度不超出所述缺口11。在所述第二面筋212和第一面筋122贴合部位用钢筋绑扎。
28.所述第二底筋213在所述预制次梁2内将多个所述第二箍筋211相连,所述第二底筋213在所述预制次梁2的宽度方向w上间隔布设两根。所述第二底筋213伸入所述缺口11中,且所述第二底筋213与所述缺口11的底部贴合,以增加稳定性。
29.所述第二面筋212竖直向下弯折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底筋213存有间隙。所述第二面筋212、第一面筋122、第二底筋213以及第一箍筋121在所述缺口11中形成稳定的钢筋结构,最后再此处浇筑混凝土以将预制主梁1和预制次梁2搭接成一整体。
30.如图1所示,所述预制主梁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预制次梁2的横截面面积。设计时可将预制次梁2的横截面减少50-100mm,使预制主梁1的横截面增大,有利于增加预制主梁1的缺口11位置处的强度,吊装时预制主梁1不易断裂,且该处受力性能不受影响。
31.所述预制次梁2采用的第二面筋212和第二底筋213伸入缺口11的方式,可以不用断开预制主梁1上的腰筋,对后期整体结构受力无影响。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