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3457发布日期:2022-08-05 22:1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的减隔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


背景技术:

2.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及分配电能的设施,是保障电力能源输送稳定和安全的重要节点。然而,近年来多次大地震的经验表明,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因部分构件的强度和延性均较弱,其抵抗地震的性能较差,在强震中极易发生损坏,且震后快速恢复供电的难度较大,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严重影响受灾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乃至社会运行与经济发展。
3.当前,户内变电站通常在二层甚至更高楼层布置众多电气设备,在地震作用下,随着楼层的增高建筑结构会对地面加速度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高楼层的电气设备遭受的地震作用成倍增加。对于高烈度地区来说,现有的抗震设计的户内变电站建筑结构的楼面加速度等指标更加难以满足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限值。
4.因此,为了避免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中的电力设备在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保证震中正常供电或震后快速恢复供电,针对电气设备楼面的减隔震措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5.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在地震中有效保护电气设备,使得电气设备无法在震中正常供电或震后快速恢复供电的技术问题。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包括:隔震支座与框架梁;减隔震楼面,通过所述隔震支座与所述框架梁连接,所述减隔震楼面上布置有多种电气设备;油阻尼器,固接于所述减隔震楼面下方,用于在出现地震状态时与所述减隔震楼面共同移动;粘滞阻尼器,水平布置于所述油阻尼器与所述框架梁之间,所述粘滞阻尼器用于减弱传递至所述减隔震楼面的地震作用。
8.可选地,所述油阻尼器内部设置有油阻尼器介质。
9.可选地,油阻尼器介质的类型包括:油液,或者,油液与卵石的组合。
10.可选地,所述框架梁通过框架柱与基底楼层或者其它楼层相连。
11.可选地,所述框架柱与所述减隔震楼面之间设置有隔震带,其中,所述隔震带采用镂空或者预设柔度的材料填充。
12.可选地,所述减隔震楼面采用预制混凝土楼板。
13.可选地,所述油阻尼器的底部设置排油口,所述油阻尼器的顶部设置检修口。
14.可选地,所述隔震支座的下部与预埋在所述框架梁内部的连接件固接,所述隔震支座的上部与所述减隔震楼面固接。
15.可选地,所述隔震支座的类型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橡胶型、滑动型和复合型。
16.可选地,所述粘滞阻尼器分别固接在所述框架梁的侧面和所述油阻尼器的侧边。
17.在本公开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包括:隔震支座与框架梁,减隔震楼面,通过隔震支座与框架梁连接,减隔震楼面上布置有多种电气设备,油阻尼器,固接于减隔震楼面下方,用于在出现地震状态时与减隔震楼面共同移动,粘滞阻尼器,水平布置于油阻尼器与框架梁之间,粘滞阻尼器用于减弱传递至减隔震楼面的地震作用。在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能够有效减弱楼面电气设备的地震作用,降低地震对楼面电气设备的影响,从而可以保证电气设备在震中正常供电或震后快速恢复供电,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在地震中有效保护电气设备,使得电气设备无法在震中正常供电或震后快速恢复供电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结构剖面的示意图;
20.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立体示意图(上部);
21.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立体示意图(下部);
22.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底部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系统实施例,减隔震楼面系统包括:隔震支座与框架梁;减隔震楼面,通过隔震支座与框架梁连接,减隔震楼面上布置有多种电气设备;油阻尼器,固接于减隔震楼面下方,用于在出现地震状态时与减隔
震楼面共同移动;粘滞阻尼器,水平布置于油阻尼器与框架梁之间,粘滞阻尼器用于减弱传递至减隔震楼面的地震作用。
26.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结构剖面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减隔震楼面1、隔震支座2、粘滞阻尼器3、油阻尼器4、油阻尼器介质5、框架梁6以及电气设备7。
27.在本实施例中,减隔震楼面1通过隔震支座2与框架梁6连接,减隔震楼面1上布置有多种电气设备7,可以保证楼面电气设备的荷载向主体框架传递,能够有效减弱主体框架的地震放大作用,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28.可选的,减隔震楼面采用预制混凝土楼板。
29.本实施例中,减隔震楼面1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工厂预制,可以增强实用性。
30.另一种可选的,隔震支座的类型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橡胶型、滑动型和复合型。
31.本实施例中,隔震支座2可采用橡胶型、滑动型以及复合型的一种或多种,其型号及布置间距可以通过专门验算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32.在本实施例中,油阻尼器4固接于减隔震楼面1下方,地震时与减隔震楼面1共同移动,可以减弱隔震楼面的震动,提高了减隔震楼面的抗倾覆能力,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
33.可选的,油阻尼器的底部设置排油口,油阻尼器的顶部设置检修口。
34.另一可选的,油阻尼器内部设置有油阻尼器介质,油阻尼器介质的类型包括:油液,或者,油液与卵石的组合。
35.本实施例中,油阻尼器4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或工厂预制,与减隔震楼面1形成一个整体。施工时,油阻尼器4内部可采取防渗措施,在底部设置排油口、顶部设置检修口,以便内部介质的日常维护。油阻尼器4内部介质(即油阻尼器介质5)可以采用油液或油液与卵石的组合,油液与卵石布置的数量经过专门验算进行设置。地震时,通过油阻尼器4内部介质的晃动,可以降低减隔震楼面1的水平震动,同时提高减隔震楼面的抗倾覆能力。
36.在本实施例中,油阻尼器4与框架梁6之间水平布置粘滞阻尼器3。
37.可选的,粘滞阻尼器分别固接在框架梁的侧面和油阻尼器的侧边。
38.本实施例中,油阻尼器4的四个侧面与对应框架梁6之间可以水平布置粘滞阻尼器3,粘滞阻尼器3的粘滞系数、每面布置的数量等参数可以经过专门计算,粘滞阻尼器3分别固接在框架梁6的侧面和油阻尼器4的侧边。地震时,粘滞阻尼器3可通过耗能减弱传递至减隔震楼面1的地震作用,也可限制减隔震楼面1与主体框架之间的最大相对位移,防止地震时因隔震楼面相对位移过大而破坏相关电力设备。
39.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立体示意图(上部),如图2所示,包括:减隔震楼面1、隔震支座2、粘滞阻尼器3、油阻尼器4、框架梁6、电气设备7、框架柱8。
40.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立体示意图(下部),如图3所示,包括:减隔震楼面1、隔震支座2、粘滞阻尼器3、油阻尼器4、框架梁6、电气设备7、框架柱8。
4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减隔震楼面1通过隔震支座2布置在框架梁上,隔震支座2的下部通过螺栓等刚性材料与预埋在框架梁6内部的连接件固接,隔震支座2的上
部可以通过锚钉、螺栓、盖板等与减隔震楼面1固接,刚性材料的锚固强度可以经过专门验算。减隔震楼面1及其上部荷载通过隔震支座2传递至框架梁6,并通过框架梁6传递至框架柱8,地震时,隔震支座2可有效减弱主体框架梁6传递至减隔震楼面1的地震作用,从而降低楼面加速度,减弱地震对电气设备7的影响。
42.另一种可选的,框架梁6通过框架柱8与基底楼层或者其它楼层相连,框架柱8与减隔震楼面1之间设置有隔震带,其中,隔震带采用镂空或者预设柔度的材料填充。
43.本实施例中,减隔震楼面1与框架柱8四周布置隔震带,隔震带的宽度可以经过专门验算,确保在地震作用下,楼面1与框架柱8不发生碰撞,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隔震带可镂空或者采用预设柔度(可由具体情况设定柔度值)的材料填充。
44.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面底部平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粘滞阻尼器3、油阻尼器4、框架梁6、框架柱8。
45.在本实施例中,减隔震楼面1通过隔震支座2与框架梁6连接,油阻尼器4固接于减隔震楼面1下方,地震时与减隔震楼面,1共同移动,油阻尼器4与框架梁6之间水平布置粘滞阻尼器3,减隔震楼板1上布置不同功能的电气设备7,框架梁6通过框架柱8与基底楼层或者其它楼层相连,框架柱8与减隔震楼面1之间设置隔震带,能够有效减弱楼面电气设备的地震作用,进而降低地震对楼面电气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震中正常供电或震后快速恢复供电。
46.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区户内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减隔震楼板系统,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47.(1)减隔震楼面与框架梁通过隔震支座连接,既保证了楼面电气设备的荷载向主体框架传递,又减弱了主体框架的地震放大作用。
48.(2)通过在减隔震楼面下部布置油阻尼器,在地震时可以减弱隔震楼面的震动,提高减隔震楼面的抗倾覆能力。
49.(3)通过在油阻尼器与框架梁之间布置粘滞阻尼器,在地震时可通过耗能减弱地震作用,并限制减隔震楼面与主体框架之间的最大相对位移,防止地震时因隔震楼面相对位移过大而导致相关电力设施发生破坏。
50.(4)通过在减隔震楼面与框架柱四周布置隔震带,并采用柔度比较大的材料填充,既提供了地震时减隔震楼面与主体框架之间一定程度的相对移动空间,又不影响平时的正常使用。
51.(5)减隔震楼面可采用工厂预制,能够增强实用性。
52.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53.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4.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55.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56.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57.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