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及带有该吊具的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71457发布日期:2022-09-09 23:2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具及带有该吊具的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大型物品搬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具及带有该吊具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2.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
3.当前,国家不断推行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产业,但停车场站与大型客车数量需求的增量严重不匹配,部分公交客车为满足线路要求,会停在路边,既占用了公路资源,又存在安全隐患。客车用机械立体停车库的出现,很好解决了这一现象。
4.但是,由于客车体型较大,重量重,现有的客车用立体车库在通过吊具吊装运输客车时,吊具的稳定性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限制了立体车库的停车层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具及带有该吊具的立体车库,此立体车库用吊具能够匹配大型客车的尺寸,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使大型客车的搬运过程更加安全稳定。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吊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吊具,包括呈箱型结构的主体框架、连接在主体框架顶部的若干吊点、固定在主体框架底部结构上的平移轨道以及滑移连接在平移轨道上的两个搬运器;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上桁架、下桁架以及两个连接在上桁架和下桁架两端之间的侧桁架,所述吊点等数量设置在上桁架的两端,平移轨道固定在下桁架上,客车停放在两个搬运器上,并由搬运器带动客车平移。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客车停车时,可将客车停在搬运器一侧,利用搬运器将客车平移到主体框架内,并停驻在吊具内,然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吊具上升至停车位,然后再由搬运器将客车从吊具内平移出去,放置在停车位上,吊具能够匹配客车的尺寸,带动客车稳定上升。
8.可选的,所述上桁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上纵梁、至少两个连接在两个上纵梁之间的上横梁以及若干连接在两个上纵梁之间的上斜拉杆;所述上纵梁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桁架连接,所述上纵梁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侧桁架连接的上斜撑;所述吊点等数量分布在两个上纵梁上,且同一上纵梁两端的吊点数量相同。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桁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承受整个吊具和客车的重量以及吊点施加的拉力;上斜撑能够增强上桁架与侧桁架的连接强度,使整个吊具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提升;吊点在两个上纵梁上设置相同的数量,使上桁架两端收到的拉力平衡,整个吊具上升过程更平稳,保证了客车调运的安全性。
10.可选的,所述下桁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下纵梁、至少四个连接在两个下纵梁之
间的下横梁以及若干连接在两个下纵梁之间的下斜拉杆;所述下纵梁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桁架连接,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与两个侧桁架连接的下斜撑;所述平移轨道固定在下横梁上,所述平移轨道两个一组,一个搬运器滑动连接在两个平移轨道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下桁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承受客车的重量,与侧桁架的连接强度也更高;一个搬运器连接在两个平移轨道上,使搬运器的移动过程更平稳,有效的避免客车发生晃动;平移轨道会受到客车施加的压力,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将平移轨道归档在下横梁上,来增强平移轨道的抗压强度,使平移轨道在客车的压力作用下只会发生很小的弯曲变形,不会对搬运器的平移产生较大影响,使客车的搬运过程更稳定,能够顺利的平移到停车位上。
12.可选的,所述搬运器包括车体、多组滑动设置在两个平移轨道上的行走轮以及驱动行走轮转动的行走电机,所述车体底部相对设置有至少两组限位轮,所述限位轮滑动抵接在两个平移轨道相对的侧面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电机驱动车体在平移轨道上行走,并带动客车平移,实现客车的平移运输,限位轮的设置能够防止搬运器出现跑偏的情况,使搬运器能够平稳的移动到停车位上的轨道上。
14.可选的,两个下纵梁之间设置有平层机构,平层机构设置在搬运器下方;平层机构包括连接于下横梁的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转盘、偏心且对称铰接在转盘上的两个推拉杆以及铰接在推拉杆端部的防坠插销,所述防坠插销滑动贯穿下纵梁并向外凸出。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平层状态下,四个防坠插销可最大程度降低下桁架的变形对搬运器行走的影响,可保证轿厢上的搬运器导轨与停车位上的导轨的水平误差为可控。
16.可选的,两个下纵梁相对的侧面上固定有加强轴套,所述防坠插销滑动连接于加强轴套中。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强防坠插销与下纵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降低下纵梁受压的变形量。
18.可选的,所述侧桁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立梁、至少两个连接在两个立梁之间的侧横梁以及若干连接在两个立梁之间的侧面斜拉杆;两个侧桁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固定于立梁上,上桁架和下桁架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桁架的结构强度较高,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配合上桁架和下桁架,使整个吊具的结构强度更高,能够承受客车的重量。
20.可选的,两个侧桁架相背离的侧面上设置有导向轮组,导向轮组连接在上下两端的侧横梁上;所述导向轮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侧横梁上的转动座以及转动连接在每个转动座上的两个滚动轮,两个转动座上的滚动轮相对设置,并留有间隙。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具利用导向轮组对其上升过程中的移动方向进行导
向,使吊具只能够上下平移,不容易发生水平转动,提高了吊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可选的,两个搬运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停放客车的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两端位于两个搬运器的上表面上;所述停车平台包括多个平行布设的长梁和连接在多个长梁之间的短梁,短梁的高度低于长梁的高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停车平台作为客车的驻停地点,能够由两个搬运器同时带动移动,客车在停车平台上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客车的车轮可以停在相邻的长梁之间,客车不会在停车平台上发生扭动,同时不会影响客车在停车平台上的上下行驶。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体车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体车库,包括吊具、设置有多层停车位的立体车架以及与吊具连接的驱动机构,立体车架内部设置有吊具升降的通道,通道内设置有与导向轮组滑动接触的导向轨道,驱动机构连接在立体车架顶部,通过吊索与吊具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客车行驶到立体车架下方,在搬运器的搬运下平移到升降通道内进入到吊具内,然后由驱动机构带动吊具在通道内上升,停到合适高度的停车位内。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吊具结构强度高,根据客车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设置,能够停驻大型客车,满足客车的立体停车需求,在进行客车停车时,可将客车停在搬运器一侧,利用搬运器将客车平移到主体框架内,并停驻在吊具内,然后启动驱动机构带动吊具上升至停车位,然后再由搬运器将客车从吊具内平移出去,放置在停车位上,吊具能够匹配客车的尺寸,带动客车稳定上升。
27.2.本技术中一辆客车由两个搬运器搬运,一个搬运器连接在两个平移轨道上,使搬运器的移动过程更平稳,有效的避免客车发生晃动;平移轨道会受到客车施加的压力,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将平移轨道归档在下横梁上,来增强平移轨道的抗压强度,使平移轨道在客车的压力作用下只会发生很小的弯曲变形,不会对搬运器的平移产生较大影响,使客车的搬运过程更稳定,能够顺利的平移到停车位上。
28.3.两个搬运器之间设置停车平台,停车平台作为客车的驻停地点,能够由两个搬运器同时带动移动,客车在停车平台上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客车的车轮可以停在相邻的长梁之间,客车不会在停车平台上发生扭动,同时不会影响客车在停车平台上的上下行驶。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吊具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吊具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点;2、平移轨道;3、搬运器;31、车体;32、行走轮;33、行走电机;34、限位轮;4、上桁架;41、上纵梁;42、上横梁;43、上斜拉杆;44、上斜撑;5、下桁架;51、下纵梁;52、下横梁;53、下斜拉杆;54、下斜撑;55、驱动电机;56、转盘;57、推拉杆;58、防坠插销;59、加强轴套;6、侧桁架;61、立梁;62、侧横梁;63、侧面斜拉杆;64、转动座;65、滚动轮;7、停车平
台。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提出一种吊具,参照图1和2,该吊具包括主体框架、吊点1、平移轨道2、搬运器3和停车平台7。主体框架作为承载客车的载体,呈长方形的箱型结构,吊点1安装在主体框架的顶部,用于与吊索连接,由吊索拉动吊具;平移轨道2安装在主体结构内,作为客车平移搬运时的轨道,搬运器3滑动连接在平移轨道2上,主要起到搬运客车的作用,停车平台7放置在搬运器3上,作为客车的驻停平台,客车需要先停在停车平台7上,再由搬运器3将客车搬运到主体框架内,再由吊索拉动吊具和客车一起上升或者下降,完成客车的立体式停车。
32.主体框架主要由四面结构构成,包括顶部的上桁架4、底部的下桁架5以及两端的侧桁架6,侧桁架6连接在上桁架和下桁架两端之间的侧桁架,主体框架的两侧保持畅通,作为客车平移进出的通道。
33.上桁架4包括上纵梁41、上横梁42、上斜拉杆43和上斜撑44。上纵梁41平行设置两个,吊点1固定连接在两个上纵梁41的顶面两端,两个上纵梁41上吊点1的数量相同,并且每个上纵梁41两端的吊点1数量也相同,两个上纵梁41同一端的吊点1错位设置,本实施例中每个上纵梁41上设置四个吊点1,两端各设置两个。本实施例中吊点1为门形结构,两个立架焊接固定在上纵梁41上,并设置加强筋增强连接结构,顶板开设有连接孔,方便与吊索下端螺栓连接。
34.上横梁4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三个上横梁42焊接固定在两个上纵梁41的两端和中间位置。上斜拉杆43也固定连接在两个上纵梁41之间,上斜拉杆43两个为一组,呈v字形设置,三个上横梁42之间设置两组上斜拉杆43。
35.上纵梁41的下表面两端分别固定有上斜撑44,上斜撑44的自由端倾斜向下,并与上纵梁41的端面齐平,用来与两个侧桁架6连接,并增强上纵梁41的结构强度。
36.下桁架5包括下纵梁51、下横梁52、下斜拉杆53和下斜撑54。下纵梁51平行设置两个,与上纵梁41长度相同,并上下位置相对;下横梁52垂直固定在两个下纵梁51之间,下横梁52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本实施例中以四个为例进行说明,四个下横梁52两个一组,设置在靠近下纵梁51两端的位置,下斜拉杆53也设置四个,与两个下纵梁51呈锐角夹角,固定在两个下纵梁51之间。
37.下纵梁51的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有下斜撑54,下斜撑54的自由端倾斜向上,并与下纵梁51的端面齐平,用来与两个侧桁架6连接,并增强下纵梁51的结构强度。
38.两个侧桁架6的结构相同,以一个为例进行说明,侧桁架6包括两个立梁61、三个侧横梁62和两个侧面斜拉杆63,三个侧横梁6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立梁61的上端、下端和中部,侧面斜拉杆63也固定在两个立梁61之间,并设置在三个侧横梁62之间的两个空隙内,来增强整个侧桁架6的整体强度。
39.两个侧桁架6相对的侧面上固定有凸起的金属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在立梁61上,上纵梁41、上斜撑44、下纵梁51、和下斜撑54的端面均设置有金属安装板,金属安装板与安装座通过多组螺栓固定连接。
40.两个侧桁架6相背离的侧面上设置有两组上下相对设置的导向轮组,两组导向轮组分别连接在立梁61上下两端的侧横梁62上,每组导向轮组包括两个转动连接在侧横梁62上的转动座64以及转动连接在每个转动座64上的两个滚动轮65,本实施例中转动座64为三角形结构,一个顶角位置通过转轴连接在侧横梁62上,另外两个顶角分别与两个滚动轮65转动连接,并且两个转动座64上的滚动轮65两两在高度方向上相对,并两个转动座64上的滚动轮65之间留有间隙。导向轮组对吊具上升过程中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使吊具只能够上下平移,不容易发生水平转动。
41.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中平移轨道2采用工字钢,固定在下桁架5上,具体是固定在下横梁52上,平移轨道2两个为一组,分别固定在两个为一组的下横梁52上。本实施例中在主体框架内一共设置两个搬运器3,一个搬运器3滑动连接在一组两个的平移轨道2上。
42.搬运器3包括车体31、行走轮32、行走电机33和限位轮34。车体31作为承载客车的载体采用扁平结构,车体3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各设置四个行走轮32,行走轮32滚动设置在平移轨道2上,采用多轮结构,使搬运器3的抗压性能更高,能够承载客车的重量。为了使搬运器3能够带动客车移动,车体31内连接有行走电机33,行走电机33的输出轴与行走轮32的转动轴连接,行走电机33为车体31提供动力,行走电机33提供的动力要能够满足搬运客车的要求。搬运器3在平移轨道2上平移,为了防止搬运器3跑偏,车体31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有限位轮34,限位轮34的转轴与平移轨道2的轴向垂直,限位轮34在车体31下方成对设置,前后各一对,沿着平移轨道2的轴线方向,一对限位轮34分布在平移轨道2的两侧,分别滑动抵接在两个平移轨道2相对的侧面上,从而避免搬运器3在平移轨道2上左右偏移。
43.在吊运客车过程中,需要将客车停到停车位所在的层高,平移轨道2要与停车位内的轨道等高,在两个下纵梁51之间设置平层机构,来使吊具放置更牢固,降低下桁架5的变形对搬运器3行走的影响。
44.本实施例中平层机构设置在搬运器3下方,具体是一组的两个下横梁52之间的位置,平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5、转盘56、推拉杆57和防坠插销58。
45.驱动电机55自带减速机,安装在两个下横梁52之间的架体上,输出轴方向与下纵梁51的轴线方向平行;转盘56采用矩形盘,中间位置开孔并套设固定在驱动电机55的输出轴上;转盘56的两端对称设置铰接点,并通过两个铰接点铰接有两个推拉杆57,两个推拉杆57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摆动,防坠插销58铰接在推拉杆57的自由端。转盘56、两个推拉杆57和两个防坠插销58组成两个呈中心对称的曲柄滑块机构,转盘56的摆动带动两个防坠插销58轴向平移。
46.本实施例中防坠插销58采用金属圆柱体结构,滑动贯穿下纵梁51,并且防坠插销58的两端凸出下纵梁51的两侧面。在转盘56的带动下,防坠插销58向外伸出,插入到停车位平层的配套结构中,使吊具与停车位所在层结构固定更牢固。
47.为了降低防坠插销58对下纵梁51造成的危害,两个下纵梁51相对的侧面上固定有加强轴套59,加强轴套59采用金属套筒,四周与下纵梁51之间连接有加强板,防坠插销58滑动连接在加强轴套59中,增强防坠插销58与下纵梁5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降低下纵梁51受压的变形量。
48.为了方便搬运器平移搬运客车,两个搬运器3之间设置有一个长方形的用于停放客车的停车平台7,停车平台7两端搭接在两个搬运器3的上表面上,停车平台7的长度和宽
度要满足客车的停车需求,即客车的车轮能够完全停在停车平台7上。
49.停车平台7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平行布设的长梁和连接在多个长梁之间的短梁,长梁之间的距离大于客车的车轮宽度,短梁的高度低于长梁的高度,使客车的车轮能够停在短梁上。
50.为了方便将客车整体搬运到吊具上,搬运器3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有千斤顶,通过千斤顶顶起停车平台7。
5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立体车库,包括上述的吊具,设置有多层停车位的立体车架以及与吊具连接的驱动机构,立体车架内部设置有吊具升降的通道,通道两侧高度方向上设置多层停车位,通道内设置有与导向轮组滑动接触的限位轨道,限位轨道从升降通道的底部直通顶部,驱动机构连接在立体车架顶部,通过吊索与吊具连接。
52.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客车停车时,停车平台7位于吊具升降通道的一侧,客车停在停车平台7上;搬运器3沿着平移轨道2移动到停车位上的轨道上,并移动到停车平台7下方,搬运器3上的千斤顶升起,并将停车平台7和客车一起顶起,然后搬运器3将停车平台7和客车一起搬运到吊具内。
53.驱动机构带动吊具上升至空闲的停车位处停止,防坠插销58伸出,卡在两侧的立体车架上,搬运器3将停车平台7和客车一起沿着平移轨道2搬运到停车位处,然年千斤顶下降,放下停车平台7和客车,停车平台7和客车落到停车位上,搬运器3回到吊具内,进行下一辆车的搬运停车。
5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