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39419发布日期:2022-08-31 09:4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装配式房屋是对传统现浇房屋的建造方式的变革,与传统现浇房屋相比,装配式房屋是将构件在工厂内生产,运输到现场后进行构件拼装,以“搭积木盖房子”的建造方式代替传统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来建造住宅,装配式房屋由于只有很少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作业,因此,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节能环保、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实现建筑业升级换代的有效措施。
3.目前,主流的装配式房屋主要为装配式混凝土房屋和钢结构装配式房屋。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房屋,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
4.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构件出筋多,现场施工工序复杂,且混凝土柱截面大,不仅室内露柱,且管线布置复杂,限制了这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应用。
5.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预制剪力墙需要进行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钢筋连接,套筒价格高,操作复杂,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施工速度慢;浆锚搭接钢筋连接采用预留孔灌浆作业,精细化操作且质量不易控制,并非最优的建造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及其安装方法,不需要进行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钢筋连接,成本低,结构和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有效控制,房屋抗震性能好。
7.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包括混凝土叠合基础、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圈梁、预制梁和混凝土叠合楼板,其中:
9.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混凝土叠合柱围成房屋的围墙结构,所述围墙结构中,所述混凝土叠合柱设置在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之间;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混凝土叠合柱的底端插在所述混凝土叠合基础顶端的空腔内,所述空腔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将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混凝土叠合柱的底端与所述混凝土叠合基础连接;
10.所述混凝土叠合柱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将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与所述混凝土叠合柱连接;
11.所述混凝土圈梁的钢筋绑扎在所述围墙结构的顶端,所述预制梁跨装在所述围墙结构的顶端,所述混凝土叠合楼板铺设在所述围墙结构的顶端,所述混凝土圈梁处和所述混凝土叠合楼板上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将房屋结构连接成整体。
12.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包括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内叶板、保温板
和连接件,所述保温板和连接件位于所述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之间,所述连接件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内叶板和混凝土外叶板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形状为上下方向的长条形,所述连接件的下部向下伸出所述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内叶板和保温板的底端一定长度,所述连接件伸出的部分用于插在所述混凝土叠合基础顶端的空腔内;
14.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顶端内侧设置有预留槽口,所述预留槽口用于设置所述混凝土圈梁、预制梁和混凝土叠合楼板。
15.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外叶板和/或混凝土内叶板具有向所述保温板一侧凸出的混凝土肋;所述保温板的内侧和/或外侧具有向所述混凝土内叶板和/或混凝土外叶板一侧凸出的保温板肋,所述保温板肋与所述混凝土肋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配置有钢筋网片。
16.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叠合柱包括第一类叠合柱,所述第一类叠合柱位于所述围墙结构的非拐角处并位于所述预制梁下方;
17.所述第一类叠合柱包括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矩形保温板、第一组受力钢筋和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
18.所述矩形保温板连接在所述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内侧,所述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位于所述矩形保温板内侧并与所述矩形保温板间隔一定空间,所述第一组受力钢筋位于所述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和矩形保温板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组受力钢筋的内侧位于所述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内部,所述第一组受力钢筋的外侧通过第一组连接部件与所述矩形保温板和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连接,所述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和矩形保温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浇筑后浇混凝土。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连接部件的形状为v形,或者所述第一组连接部件为钢筋。
20.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叠合柱包括第二类叠合柱,所述第二类叠合柱位于所述围墙结构的拐角处;
21.所述第二类叠合柱包括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l形保温板和第二组受力钢筋;
22.所述l形保温板连接在所述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内侧,所述第二组受力钢筋位于所述l形保温板内侧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组受力钢筋通过第二组连接部件与所述l形保温板和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连接,所述l形保温板内侧形成的空间用于浇筑后浇混凝土。
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连接部件的形状为l形,或者所述第二组连接部件为钢筋。
24.进一步的,所述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还包括现浇混凝土柱,所述现浇混凝土柱位于所述围墙结构的非拐角处并且不位于所述预制梁下方;
25.所述现浇混凝土柱包括第三组受力钢筋,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口;所述第三组受力钢筋位于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凹口形成的空间内,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凹口形成的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
26.进一步的,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之间设置有拉结件。
27.一种前述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8.s1:安装所述混凝土叠合基础;
29.s2:将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混凝土叠合柱的底端插在所述混凝土叠合基
础顶端的空腔内,所述混凝土叠合柱位于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之间,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混凝土叠合柱围成房屋的围墙结构;
30.s3:向所述混凝土叠合基础的空腔内浇筑后浇混凝土,将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混凝土叠合柱的底端与所述混凝土叠合基础连接;
31.s4:向所述混凝土叠合柱内浇筑后浇混凝土,将所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与所述混凝土叠合柱连接;
32.s5:待混凝土叠合柱内的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所述围墙结构的顶端一周绑扎所述混凝土圈梁的钢筋,在所述围墙结构的顶端跨装所述预制梁,在所述围墙结构的顶端铺设所述混凝土叠合楼板;
33.s6:在所述混凝土圈梁处和所述混凝土叠合楼板上浇筑后浇混凝土,将房屋结构连接成整体。
34.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本发明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包括混凝土叠合基础、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圈梁、预制梁和混凝土叠合楼板等部件,各个部件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房屋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本发明不需要进行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钢筋连接,成本低,结构和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有效控制,房屋抗震性能好。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的侧视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的俯视示意图;
38.图3为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与混凝土叠合基础的连接示意图;
39.图4为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立体图;
40.图5为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41.图6为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另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42.图7为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垂直方向剖视图;
43.图8为第一类叠合柱的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44.图9为第一类叠合柱的另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45.图10为第二类叠合柱的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46.图11为第二类叠合柱的另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47.图12为现浇混凝土柱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9.实施例1:
5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如图1-3所示,包括混凝土叠合基础100、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混凝土叠合柱300、400、混凝土圈梁600、预制梁700(可以为预制混凝土花篮梁)和混凝土叠合楼板800,其中:
51.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混凝土叠合柱300、400围成房屋的围墙结构900,围墙结构900中,混凝土叠合柱300、400位于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之间;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混凝土叠合柱300、400的底端插在混凝土叠合基础100顶端的空腔101内,空腔101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102,将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混凝土叠合柱300、400的底端与混凝土叠合基础100连接。
52.混凝土叠合柱300、400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将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与混凝土叠合柱300、400连接。
53.混凝土圈梁600的钢筋绑扎在围墙结构900的顶端,预制梁700跨装在围墙结构900的顶端,混凝土叠合楼板800铺设在围墙结构900的顶端,混凝土圈梁600处和混凝土叠合楼板900上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将房屋结构连接成整体。
54.本发明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包括混凝土叠合基础、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圈梁、预制梁和混凝土叠合楼板等部件,各个部件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的房屋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相比,本发明不需要进行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钢筋连接,成本低,结构和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有效控制,房屋抗震性能好。
55.本发明不限制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结构,在其中一个示例中,如图4-7所示,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包括混凝土外叶板201、混凝土内叶板202、保温板203和连接件204,保温板203和连接件204位于混凝土外叶板201和混凝土内叶板202之间,连接件204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混凝土内叶板202和混凝土外叶板201连接。
56.连接件204的形状为上下方向的长条形,可以是长条形的工字型钢板、c型钢板或z型钢板等,也可以是长条形的钢筋桁架等。连接件204的下部向下伸出混凝土外叶板201、混凝土内叶板202和保温板203的底端一定长度,连接件204伸出的部分用于插在混凝土叠合基础100顶端的空腔101内,通过后浇混凝土与混凝土叠合基础100牢固连接。
57.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顶端内侧设置有预留槽口205,预留槽口205用于设置混凝土圈梁600、预制梁700和混凝土叠合楼板800。
58.混凝土外叶板201和/或混凝土内叶板202具有向保温板203一侧凸出的混凝土肋206;保温板203的内侧和/或外侧具有向混凝土内叶板202和/或混凝土外叶板201一侧凸出的保温板肋207,保温板肋207与混凝土肋206的形状相匹配;混凝土外叶板201和混凝土内叶板202配置有钢筋网片208。
59.混凝土肋206和保温板肋207的截面为梯形或矩形,混凝土肋206和保温板肋207可以增强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抗弯刚度和承载力,可以在保墙板证强度的前提下降低自重。并且,可以将连接件204设置在混凝土肋206处,通过混凝土肋206将连接件204充分包裹,在连接件204处提供更牢固的连接和更高的强度。
60.本发明的混凝土叠合柱可以包括第一类叠合柱300,第一类叠合柱300位于围墙结构900的非拐角处并位于预制梁700下方,承受预制梁700的压力。
61.如图8、9所示,第一类叠合柱300包括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301、矩形保温板302、第一组受力钢筋303和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305。
62.矩形保温板302连接在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301内侧,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305位于矩形保温板302内侧并与矩形保温板302间隔一定空间306,第一组受力钢筋303位
于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305和矩形保温板302之间的空间内。第一组受力钢筋303可以包括竖向受力钢筋309和横向箍筋304,竖向受力钢筋309和横向箍筋304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筋笼。
63.第一组受力钢筋303的内侧位于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305内部,第一组受力钢筋303的外侧通过第一组连接部件307与矩形保温板302和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301连接,使得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301、矩形保温板302、第一组受力钢筋303和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305形成整体的结构,该整体结构即为第一类叠合柱300,其在工厂内预制完成。
64.施工时,将工厂内预制的上述整体结构的第一类叠合柱300设置在非拐角处的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之间,并位于预制梁700的位置下方,在矩形预制混凝土内板305和矩形保温板302之间的空间304内浇筑后浇混凝土。
65.第一组连接部件307的形状可以为v形,或者第一组连接部件307也可以为钢筋,矩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301内设置有钢筋网片308,第一组连接部件307与钢筋网片308连接。
66.本发明的混凝土叠合柱还可以包括第二类叠合柱400,第二类叠合柱400位于围墙结构900的拐角处。
67.如图10、11所示,第二类叠合柱400包括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401、l形保温板402和第二组受力钢筋403。
68.l形保温板402连接在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401内侧,第二组受力钢筋403位于l形保温板402内侧形成的空间404内,第二组受力钢筋403可以包括竖向受力钢筋406和横向箍筋407,竖向受力钢筋406和横向箍筋407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筋笼。
69.第二组受力钢筋403通过第二组连接部件405与l形保温板402和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401连接,使得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401、l形保温板402和第二组受力钢筋403形成整体的结构,该整体结构即为第二类叠合柱400,其在工厂内预制完成。
70.施工时,将工厂内预制的上述整体结构的第二类叠合柱400设置在拐角处的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之间,在l形保温板402内侧形成的空间404内浇筑后浇混凝土。
71.前述的第二组连接部件405的形状可以为l形,或者第二组连接部件405为也可以钢筋,该钢筋可以为连接箍筋。l形预制外围护混凝土板401内设置有钢筋网片408,第二组连接部件405与钢筋网片408连接。
72.本发明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还可以包括现浇混凝土柱500,现浇混凝土柱500位于围墙结构900的非拐角处并且不位于预制梁700下方。现浇混凝土柱500不承受预制梁700的力,受力小,因此可以相比第一类叠合柱300结构更简单。
73.如图12所示,现浇混凝土柱500包括第三组受力钢筋501,第三组受力钢筋501也可以包括竖向受力钢筋和横向箍筋。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口209;第三组受力钢筋501位于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凹口209形成的空间502内,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凹口209形成的空间502用于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混凝土柱500。
74.为保证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之间的连接牢靠,可以在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之间设置拉结件,拉结件可以为栓钉式拉结件,多个拉结件单排设置,间距为200mm。
75.实施例2:
7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所述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
77.s1:安装混凝土叠合基础100。
78.混凝土叠合基础在工厂内预制得到,上部具有空腔,施工时,将其安装到位。在需要时,还可以在混凝土叠合基础100上绑扎混凝土叠合柱或现浇混凝土柱需要的钢筋。
79.s2:将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混凝土叠合柱300、400的底端插在混凝土叠合基础100顶端的空腔101内,混凝土叠合柱300、400位于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之间,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混凝土叠合柱300、400围成房屋的围墙结构900。
80.必要时,还可以在相邻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之间设置拉结件。
81.s3:向混凝土叠合基础100的空腔101内浇筑后浇混凝土102,将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混凝土叠合柱300、400的底端与混凝土叠合基础100牢固连接。
82.s4:向混凝土叠合柱300、400内浇筑后浇混凝土,将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与混凝土叠合柱300、400牢固连接。
83.s5:待混凝土叠合柱300、400内的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围墙结构900的顶端一周绑扎混凝土圈梁600的钢筋,在围墙结构900的顶端跨装预制梁700,在围墙结构900的顶端铺设混凝土叠合楼板800。
84.s6:在混凝土圈梁600的钢筋处浇筑后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圈梁600,在混凝土叠合楼板上浇筑后浇混凝土,形成后浇层,将房屋结构牢固连接成整体。
85.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单层装配式混凝土板式结构房屋的全部技术方案,其即具备实施例1所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其他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实施例1中的相应内容。
86.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