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式爬杆提升爬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7381发布日期:2022-08-17 10:2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轨式爬杆提升爬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导轨式爬杆提升爬模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爬模,爬模是一种爬升模板,它主要由爬升模板、爬架和爬升设备三部分组成,由于其具备自爬升的能力,相比于其他传统的模板,它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其次,在爬模上悬挂脚手架还可省去施工过程中的外脚手架搭建工程,加快施工速度。
3.现有的爬杆提升爬模架体都是单纯靠钢管往上提升,钢管具有一定的柔性,爬升过程中爬模架体可能会出现左右摆动,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爬模在使用时其模板与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容易存在空隙,这就会导致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浆从空隙中漏出,若工程主体较高,则所漏出的混凝土浆污染到下部施工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影响工程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导轨式爬杆提升爬模系统,其稳定性更高,且能防止混凝土浆从模板和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漏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导轨式爬杆提升爬模系统,包括爬架下架体、连接在爬架下架体上的导轨和爬杆、设置在爬杆上的穿心千斤顶、设置在爬架下架体上的模板移动三角架、设置在模板移动三角架上的模板以及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内的若干个附墙挂座;所述导轨和所述爬杆均挂置在所述附墙挂座上,所述爬架下架体与所述穿心千斤顶连接;所述模板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通过弹簧连接有压紧机构;所述嵌入槽沿所述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压紧机构受挤压后能嵌入到嵌入槽内。
6.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弹簧连接的顶紧条、设置在所述顶紧条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一侧上的弹性密封条以及包覆在所述弹性密封条面向所述混凝土结构一侧上的薄膜。
7.更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密封条沿其厚度方向上设置有折叠部,所述弹性密封条受挤压时能沿所述折叠部折叠。
8.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爬架下架体包括承重三角架、连接在所述承重三角架下端的底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承重三角架上的附墙撑;所述承重三角架和所述底平台均与所述导轨以及所述爬杆连接。
9.所述承重三角架上设置有液压平台。
10.所述模板移动三角架包括安装在所述承重三角架上的后移横梁、滑动安装于所述后移横梁上的移动小车、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的主背楞以及一端连接所述主背楞另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小车的主背楞斜撑;所述模板安装于所述主背楞面向所述混凝土结构一侧
上。
11.所述模板上端设置有模板挑架。
12.所述模板上端设置有一体式爬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导轨可以保证架体爬升时的轨迹,提高爬模爬升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5.(2)本实用新型在模板下端设置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可以更紧密的与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墙贴合,防止漏浆。
16.(3)本实用新型在弹性密封条上包裹有薄膜,通过薄膜将混凝土浆和弹性密封条隔离,防止因弹性密封条与混凝土墙粘黏而影响脱模。
17.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技术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18.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未被压紧时的剖示图。
21.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被压入嵌入槽时的剖示图。
23.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密封条的剖示图。
25.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模板挑架,2—主背楞,3—主背楞斜撑,4—移动小车,5—后移横梁,6—外立杆,7—承重三角架,8—液压平台,9—底平台,10—混凝土结构,11—一体式爬锥,12—模板,13—附墙挂座,14—穿心千斤顶,15—附墙撑,16—导轨,17—爬杆,18—弹簧,19—嵌入槽,20—顶紧条,21—弹性密封条,22—薄膜,23—折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
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8.在本技术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9.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此外,在本技术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2.实施例
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轨式爬杆提升爬模系统,其包括爬架下架体、连接在爬架下架体上的导轨16和爬杆17、设置在爬杆17上的穿心千斤顶14、设置在爬架下架体上的模板移动三角架、设置在模板移动三角架上的模板12以及固定于混凝土结构10内的若干个附墙挂座13。
34.具体的,附墙挂座13由上至下呈直线分布于混凝土结构10内,而导轨16和爬杆17则均通过挂钩挂在所述附墙挂座13上。穿心千斤顶14的上、下油缸和双向主油缸套装在爬杆17上,爬架下架体与穿心千斤顶14的双向主油缸相对固定。
35.工作时,通过穿心千斤顶14的上、下油缸和双向主油缸互动,使爬架下架体沿爬杆17上升一定距离并以挂钩挂接在附墙挂座13上,使整个架体的重量转移到混凝土结构10上,此时导轨16和爬杆17不受力,解除穿心千斤顶14的锁紧状态,可将导轨16和爬杆17向上提升并以挂钩挂接在更上一层的附墙挂座13上,由于整个架体上移了一定距离,模板12也相应的上移了一定距离,便于进行下一次浇筑。
36.所述爬架下架体包括承重三角架7、连接在所述承重三角架7下端的底平台9以及设置在所述承重三角架7上的附墙撑15;所述承重三角架7和所述底平台9均与所述导轨16以及所述爬杆17连接。使用时附墙撑15撑在混凝土结构10上,通过设置附墙撑15可以使爬架下架体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37.另外,所述承重三角架7上设置有液压平台8。
38.所述模板移动三角架包括安装在所述承重三角架7上的后移横梁5、滑动安装于所述后移横梁5上的移动小车4、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4上的主背楞2以及一端连接所述主背楞2另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小车4的主背楞斜撑3,模板12安装于所述主背楞2面向所述混凝土结
构10一侧上。移动小车4能够在后移横梁5上前后移动,从而实现模板12的合模和脱模。具体设置时,该后移横梁5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该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于移动小车4上,通过液压缸带动移动小车前后移动。该移动小车4的安装方式和移动方式与传统爬模上的移动小车相同,在此不做过多叙述。
39.另外,与传统爬模一样,本实施例的模板12上端设置有模板挑架1和一体式爬锥11。
40.为了使模板12与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结构10贴合更紧密,如图2~5所示,该模板12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10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嵌入槽19,嵌入槽19沿所述模板12的长度方向分布并贯穿整块模板12。
41.另外,模板12上还设置有压紧机构,该压紧机构通过弹簧18与嵌入槽19的底部连接,当压紧机构受挤压后能嵌入到嵌入槽19内。该压紧机构处于未受挤压的状态时,其朝向嵌入槽19一侧未与嵌入槽19脱离,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使压紧机构更顺畅的嵌入到嵌入槽内。
42.具体的,该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弹簧18连接的顶紧条20、设置在所述顶紧条20朝向所述混凝土结构10一侧上的弹性密封条21以及包覆在所述弹性密封条21面向所述混凝土结构10一侧上的薄膜22。
43.该顶紧条20和模板12均为钢板,弹性密封条21可通过粘黏的方式固定于顶紧条20上。该弹性密封条21沿其厚度方向上设置有折叠部23,所述弹性密封条21受挤压时能沿所述折叠部23折叠,如图6所示。在现实施工中,上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墙可能会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由于弹性密封条21具有弹性,因此其可以紧贴凹凸不平的墙体,防止压紧机构与墙体间存在空隙而出现漏浆现像。
44.另外,该薄膜22是在合模前才覆盖于弹性密封条21上,其为一次性使用品,用于隔离弹性密封条21与新浇筑的混凝土浆,防止新浇筑的混凝土浆凝固后与弹性密封条21粘黏而影响后期的脱模。
45.合模时,先将薄膜22覆盖在弹性密封条21的侧面和上表面,控制移动小车4向前移动,使压紧机构下半部分抵靠到下方的混凝土墙,此时压紧机构被压入到嵌入槽19内,由于弹簧18的推力作用,压紧机构的外表面基本与模板12的外侧面持平。浇筑时,混凝土浆与模板12表面以及压紧机构上半部分的薄膜22接触。脱模时,控制移动小车4向后移动,由于弹性密封条21没有与新浇筑的混凝土墙粘黏,因此可以顺利的脱模,压紧机构没有受到挤压而回复到原始状态;脱模后薄膜22则被粘黏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墙上,本实施例中的薄膜22为透明的塑料薄膜,其方便清理,也不影响墙体的美观。
46.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47.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