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9696发布日期:2022-08-27 04:4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背景技术:

2.基于现代建筑行业中,钢制、铝制、木质模板使用过程中要消耗过多的材料、人力、工时,还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环保板材——叠合板。随着民用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计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叠合板的平面尺寸灵活,便于在板上开洞,能适应建筑开间、进深多变和开洞等要求,建筑功能好。因此混凝土预制叠合板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地基、现浇顶、构造柱和圈梁等任意需混凝土现浇成形的建筑工程上。
3.叠合板拼接安装施工中,涉及到接缝施工,多采用接缝后浇筑的形式。传统的叠合板接缝后浇带施工时需对叠合板拼接位置进行模板支设,同样采用独立支撑杆及支撑木方,但是这种传统支撑不够稳定,容易导致混凝土浇筑出现涨模、错台等缺陷。目前,已有很多技术改进了传统的后浇带支模方式,例如:cn202010294467.7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接缝浇合体、浇筑模及其施工方法和cn201920639017.x一种免支模的装配式叠合板接缝构造,但是这两种技术都需要对预制板进行开孔,失去了完整性,且在吊装浇筑模、水平钢板与预制板结合处未设置止水措施,混凝土振捣浇筑时极易造成漏浆现象;而cn201920028095.6一种双向叠合板整体式接缝后浇带吊模装置,虽然未在预制板上开孔,并在模板和预制板间设置海绵条进行止水,但此技术拆模后会留下海绵条缺角,严重影响整体外观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起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接缝支模体系的快速安装,同时避免混凝土振捣浇筑时漏浆、涨模等问题,提高了接缝处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美观度的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用于支撑叠合预制板的可调式双支架,连接叠合预制板与既有无筋边墙的板墙接缝支模体系,位于相邻两叠合预制板之间的板缝接缝支模体系以及连接叠合预制板与中部现浇梁的板梁接缝支模体系。
6.进一步的,所述的叠合预制板顶面设有起吊肋板,叠合预制板底面在临近相邻两叠合预制板的接缝处预埋设有两道开孔角钢,其中一开孔角钢内设有成排的长栓,另一开孔角钢内设有成排的短栓,相邻两叠合预制板的接缝处设有锚固连接筋。
7.进一步的,所述的可调式双支架顶部设有木方龙骨,且木方龙骨设置在叠合预制板下方,可调式双支架包括支撑头、可调装置、至少两支撑杆、支腿、连系杆和加强斜撑,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支撑头,且支撑杆通过可调装置与支撑头相连,支撑杆底部设置支腿,所述连系杆用于连接相邻两支撑杆的中部,所述加强斜撑用于连接支撑杆和连系杆。
8.进一步的,所述的板墙接缝支模体系包括非等厚钢模、对拉螺栓和等厚竹胶板,所述非等厚钢模设置在既有无筋边墙顶部外侧,所述等厚竹胶板设置在既有无筋边墙顶部内
侧,且等厚竹胶板顶部与叠合预制板底面紧密接触,利用对拉螺栓将非等厚钢模和等厚竹胶板固定在既有无筋边墙上。
9.进一步的,所述的长栓分为长栓一和长栓二,所述长栓和短栓在相邻的两道开孔角钢上交错布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板缝接缝支模体系包括长栓一、短栓、双层竹胶板、模板横杆和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双层竹胶板两侧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和开孔,双层竹胶板通过短栓固定在相邻两叠合预制板接缝处的下方,所述模板横杆两端设有开孔,模板横杆通过长栓一固定在双层竹胶板的下方。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板梁接缝支模体系包括长栓二、短栓、定型化梁体钢模、模板横杆和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定型化梁体钢模两侧耳板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和开孔,定型化梁体钢模通过短栓固定在相邻两叠合预制板接缝处的下方,所述模板横杆两端设有开孔,模板横杆通过长栓二固定在定型化梁体钢模的下方。
12.进一步的,所述的起吊肋板上部设有吊孔,起吊肋板下部设有钢筋穿孔。
13.进一步的,所述的非等厚钢模、既有无筋边墙和等厚竹胶板均设有相互匹配的开孔,所述非等厚钢模由上到下变厚,且非等厚钢模上设有加劲肋。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制作预制叠合板时,利用整体式起吊肋板取代传统的桁架钢筋,保证了起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在接缝处边缘预埋开孔角钢,嵌入一排短栓和一排长栓,交错布置,在预制板不穿孔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实现预制板之间、预制板与中部现浇梁的接缝支模体系的快速安装。
16.2、本实用新型中的可调式双支架代替了单支架,无需安装三角架,结构稳定,制作安装简单,提高了叠合预制板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7.3、本实用新型中的接缝支模体系均采用栓接安装,省去了传统支撑体系的安装工序,节省周转材料,安装拆卸方便,施工效率高,同时设置止水措施,避免混凝土振捣浇筑时漏浆、涨模等问题,提高了接缝处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美观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19.图2是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接缝支模体系的局部示意图;
20.图3是可调式双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21.图4是预制叠合板之间接缝处的仰视图/长栓和短栓的布置示意图;
22.图5是起吊肋板的示意图;
23.图6是叠合预制板之间板缝接缝支模体系的示意图;
24.图7是叠合预制板与中部现浇梁的板梁接缝支模体系的示意图。
25.其中:1——非等厚钢模;2——对拉螺栓;3——既有无筋边墙;4——等厚竹胶板;5——叠合预制板;6——起吊肋板;7——木方龙骨;8——可调式双支架;9——板缝接缝支模体系;10——开孔角钢;11——长栓;12——短栓;13——锚固连接筋;14——支撑头;15——可调装置;16——支撑杆;17——支腿;18——连系杆;19——加强斜撑;20——预制板钢筋;21——长栓一;211——长栓二;22——双层竹胶板;23——模板横杆;24——遇水
膨胀止水条;25——定型化梁体钢模;26——半成品梁体钢筋笼;27——吊孔;28——钢筋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9.如图1-7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体接缝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包括用于支撑叠合预制板5的可调式双支架8,连接叠合预制板5与既有无筋边墙3的板墙接缝支模体系,位于相邻两叠合预制板5之间的板缝接缝支模体系9以及连接叠合预制板5与中部现浇梁的板梁接缝支模体系;
30.所述的叠合预制板5顶面设有起吊肋板6,叠合预制板5底面在临近相邻两叠合预制板5的接缝处预埋设有两道开孔角钢10,其中一开孔角钢10内设有成排的长栓11,另一开孔角钢10内设有成排的短栓12,相邻两叠合预制板5的接缝处设有锚固连接筋13;
31.其中,在制作叠合预制板5时,首先将多道起吊肋板6穿过钢筋,并使得钢筋按设计间隔与预制板钢筋20绑扎在一起,随后制作开孔角钢10,将开孔位置相互交错的两道开孔角钢10前后布置在叠合预制板5接缝边缘处的钢筋上,并焊接牢固,通过开孔角钢10的开孔位置布置t型吊栓形成一排短栓12和一排长栓11,最后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铺设管线的凹槽,并浇筑形成叠合预制板5。
32.所述的可调式双支架8顶部设有木方龙骨7,且木方龙骨7设置在叠合预制板5下方,可调式双支架8包括支撑头14、可调装置15、至少两支撑杆16、支腿17、连系杆18和加强斜撑19,所述支撑杆16顶部设置支撑头14,且支撑杆16通过可调装置15与支撑头14相连,支撑杆16底部设置支腿17,所述连系杆18用于连接相邻两支撑杆16的中部,所述加强斜撑19用于连接支撑杆16和连系杆18;
33.具体的,支撑头14顶面具有槽状开口,使得木方龙骨7可放置于槽状开口内进行限位,进而通过限位后的木方龙骨7对上方的叠合预制板5进行稳定支撑,同时加强斜撑19、支撑杆16和连系杆18共同组成三角形结构,以增加连系杆18与支撑杆16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相邻两支撑杆16之间的稳定性。
34.所述的板墙接缝支模体系包括非等厚钢模1、对拉螺栓2和等厚竹胶板4,所述非等厚钢模1设置在既有无筋边墙3顶部外侧,所述等厚竹胶板4设置在既有无筋边墙3顶部内
侧,且等厚竹胶板4顶部与叠合预制板5底面紧密接触,利用对拉螺栓2将非等厚钢模1和等厚竹胶板4固定在既有无筋边墙3上;
35.具体的,本方案中既有无筋边墙3顶部外侧为既有无筋边墙3远离叠合预制板5的一侧,而既有无筋边墙3顶部内侧则为既有无筋边墙3靠近叠合预制板5的一侧,并且在通过对拉螺栓2对非等厚钢模1和等厚竹胶板4进行固定时,对拉螺栓2的中段穿设于既有无筋边墙3的顶端内部,以保证非等厚钢模1和等厚竹胶板4可以固定于既有无筋边墙3顶端两侧面。
36.所述的板缝接缝支模体系9包括长栓一21、短栓12、双层竹胶板22、模板横杆23和遇水膨胀止水条24,所述双层竹胶板22两侧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24和开孔,使得双层竹胶板22通过短栓12栓接固定在相邻两叠合预制板5接缝处的下方,所述模板横杆23两端设有开孔,使得模板横杆23通过长栓一21栓接固定在双层竹胶板22的下方;
37.其中,短栓12穿设于双层竹胶板22两侧的开孔内,长栓一21穿设于模板横杆23两端的开孔内,而遇水膨胀止水条24则位于双层竹胶板22两侧顶面与叠合预制板5底面之间。
38.所述的板梁接缝支模体系包括长栓二211、短栓12、定型化梁体钢模25、模板横杆23和遇水膨胀止水条24,所述定型化梁体钢模25两侧耳板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24和开孔,定型化梁体钢模25通过短栓12栓接固定在相邻两叠合预制板5接缝处的下方,所述模板横杆23两端设有开孔,模板横杆23通过长栓二211栓接固定在定型化梁体钢模25的下方;
39.其中在板梁接缝支模体系中,遇水膨胀止水条24位于定型化梁体钢模25两侧耳板顶面以及叠合预制板5底面之间,短栓12穿设于定型化梁体钢模25两侧的开孔内,长栓二211穿设于模板横杆23两端的开孔内。
40.所述的长栓11分为长栓一21和长栓二211,所述长栓11和短栓12在相邻的两道开孔角钢10上交错布置。
41.所述的起吊肋板6上部设有吊孔27,便于叠合预制板5的起吊以及后续管线的铺设,起吊肋板6下部设有钢筋穿孔28,便于与叠合预制板5的安装连接,使得钢筋穿过钢筋穿孔28后与叠合预制板5中的预制板钢筋20相连,提高整体性。
42.所述的非等厚钢模1、既有无筋边墙3和等厚竹胶板4均设有相互匹配的开孔,所述非等厚钢模1由上到下变厚,且非等厚钢模1上设有加劲肋。
4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