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1471发布日期:2022-09-03 00:4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网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钢网架大都采用螺栓球和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螺栓球上的连接杆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组成。空间网架结构由于其整体性强、空间刚度大、轻盈美观、工厂化程度高、建设时间短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候车厅、体育场馆、展览馆、影剧院等重要场所。网架结构建成使用后,由于使用功能改变、荷载增加、结构受损等原因造成结构承载能力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需采取对部分杆件替换的方式来增加网架结构的承载能力。
3.现有技术中,在更换杆件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多人协同作业的方式,并没有辅助装置以提高更换杆件的效率。在实际更换网架杆过程中,通常先用独立的支撑装置对网架进行支撑,然后再在网架上将需要更换的杆件拆卸下来,并安装上新的杆件,这种方式不仅更换效率较低、而且劳动负荷较大,同时,其更换后的网架杆的安装效果不理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该装置结构合理,其能有效辅助杆件的更换过程,并能有效提高网架杆的更换效率,同时,其能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并可确保更换后网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顶推组件、提升组件和定位组件;
6.所述支撑组件的内部具有贯穿长度方向的u形容纳槽,其尺寸与原始待替换杆件的尺寸相适配;支撑组件的断面呈u形,其由位于中部的标准节、位于两端的两个端节和两个套接板组成,所述标准节长度方向两端的部分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a;两个端节的里端沿分别与标准节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对应贴合的设置,且两个端节在靠近标准节的一端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b,两个端节远离标准节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前后两端沿外侧的一对翼缘板;所述套接板的断面呈u形,两个套接板分别套设在两个端节和标准节的两处结合部位的外侧,且每个套接板同时与标准节和端节贴合的连接,且每个套接板在对应多个螺纹孔a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a、在对应多个螺纹孔b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b;套接板与标准节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a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a中的多个套接螺栓a固定连接,套接板与端节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b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b中的多个套接螺栓b固定连接;每个翼缘板上均开设有多边形通孔,且每对翼缘板上的多边形通孔前后相对应的设置;
7.所述顶推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端节相背离的两端部;每组顶推组件均由均匀的环绕在支撑组件外表面的三个顶拉油缸组成;所述顶拉油缸的长度方向与支撑组件的长度方向相一致,顶拉油缸的缸筒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的表面,其顶拉活塞杆的
端部开设有约束孔,且朝向外侧的设置;
8.所述提升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对翼缘板相靠近一端的上方;每组提升组件由提升螺杆、提升螺母和提升带组成;所述提升螺杆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每对翼缘板上的两个多边形通孔相对应的设置;提升螺杆由螺杆段和棱柱段组成,其棱柱段固定插装于多边形通孔中,其螺杆段位于支撑组件的外侧;所述提升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纹配合分别套装于两个提升螺杆上螺杆段的外部;所述提升带由u形托板和相对的固定连接在u形托板开口端外侧的两个折板组成,u形托板的尺寸与u形容纳槽的尺寸相适配,且设置在u形容纳槽中,两个折板上在对应两个提升螺杆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提升带孔,且通过两个提升带孔分别套设在两个提升螺杆的外部,并搭接在两个提升螺母的顶端;
9.所述定位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对翼缘板相远离一端的上方;定位组件由定位辅板、定位螺孔和定位螺栓组成,所述定位辅板的长度与支撑组件的开口端尺寸相适配,其中部开设有辅板螺孔,其两端部在对应每对翼缘板外端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一对l形夹臂;定位辅板通过一对l形夹臂扣合在同一侧一对翼缘板上;所述定位螺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螺孔均开设在端节的端部,且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顶推组件之间,并与辅板螺孔三者之间环向均匀的分布;所述定位螺栓的数量为三根,一根定位螺栓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辅板螺孔中,另两根定位螺栓通过螺纹配合分别插装于两个定位螺孔中;
10.进一步,为了方便对杆件替换过程中进行准确可靠的监测,还包括测位移组件,所述测位移组件由双激光测距仪、显示盒和反射板组成,所述测位移组件为具有无线功能的测距仪,其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显示盒连接,其贴合的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外表面,其两个测距感应面分别对应待原始待替换杆件两端外侧的两个螺栓球的设置;所述反射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装配于原始待替换杆件两端外侧的两个螺栓球上,且分别对应双激光测距仪的两个测距感应面的设置。
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标准节和端节均由开口圆钢管和一对条形钢板组成,开口圆钢管的开口位于顶部,且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其直径,一对条形钢板均竖直的设置,且均沿开口圆钢管开口处的两个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对应的焊接于开口处的两个端沿上。
12.进一步,为了保证同侧的三个顶拉油缸的同步动作,同一个顶推组件中的三个顶拉油缸缸筒上连接的无杆腔油口与同一供油管路连接,同一个顶推组件中的三个顶拉油缸缸筒上连接的有杆腔油口与同一回油管路连接。
13.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测位移组件采用结构胶粘接在支撑组件的外表面。
14.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显示盒通过结构粘结于原始待替换杆件每端外侧的螺栓球上连接的其他杆件表面。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支撑组件具有u形容纳槽,可以在替换过程中利用u形容纳槽将原始待替换杆件套入支撑组件的内部,从而能方便的进行后续的替换操作;通过在支撑组件的两端部各固定连接有一对翼缘板,并于翼缘板上开设多边形通孔,可以方便的装配提拉组件;通过在支撑组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连接一个顶推组件,并使每个顶推组件均由三个顶拉油缸组成,可以通过顶拉油缸的顶拉活塞杆向外伸出的方式对螺栓球进行顶持作业,同时,还可以通过顶拉油缸的顶拉活塞杆向内回缩的方式将连接约束孔与螺栓球表面的球约束绳向内侧拉动,进而可以方便的对螺栓球进行拉动作业;使提升带由u形托板和
两个折板组成,可以使u形托板置于u形容纳槽中,进而可以托住原始待替换杆件;使两个折板分别搭接在一侧的两个翼缘板上,使提升螺杆的棱柱段固定插装于翼缘板中的多边形通中,再使折板通过其上的提升带孔套设在提升螺杆螺杆段的外部,可以通过位于折板下方的提升螺母来提升提升带,进而可以将原始待替换杆件逐渐带动到u形容纳槽的外部;同时,在装入新杆件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提升组件中的u形托板进行初步承托;这样,通过提升组件的设置,不仅能方便原始待替换杆件的移除,还能使新杆件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使定位组件中的定位辅板的两端固定装配有一对l形夹臂,可以方便扣合在一对翼缘板上,进而可以配合定位螺栓实现对内部杆件的定位,再配合开设在端节上的定位螺孔和装配于定位螺孔中的定位螺栓,可以使原始待替换杆件或新杆件保持在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内部,从而能方便的进行杆件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定位、原始待替换杆件的移除和新杆件的装入过程。同时,通过一对l形夹臂的设置,可以方便的从一对翼缘板的外端滑动的装配于一对翼缘板。本装置通过提升组件和定位组件的配合,可以将杆件定位于支撑组件之中,再通过顶升组件中顶拉油缸中顶拉活塞杆的横向移动,可以将该装置定位于待替换的原始待替换杆件的附近,这样,能使所有人工操作均集中在螺栓球位置附近,更适合高空作业,另外,由于两对翼缘板、两个提升组件和两定位组件均位于支撑组件的两端,这样,在该装置定位于原始待替换杆件附近时,施工人员只需要在待替换杆件两端的螺栓球位置即可操作,无需额外搭设操作平台,极大的提高了高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并能有效节省施工成本;同时,由于提升组件的提升过程可以采用扳手进行操作,进而可以便于人工操作;通过顶推油缸的设置,提高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能有效提高杆件的替换效率。该装置通用性强,既可以用于既有网架结构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新建网架杆件的替换,既可用于网架直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弯曲杆件的替换,既可用于网架使用阶段受损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网架施工阶段弯曲杆件的替换,既可用于受压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受拉杆件的替换。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端节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套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实施例中标准节或端节的纵向剖视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个实施例中标准节或端节的纵向剖视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端节的纵向剖视图一;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端节的纵向剖视图二;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升组件的立体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升组件的主视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辅板的立体图;
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辅板的剖视图;
30.图1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31.图中: 1、支撑组件, 11、u形容纳槽,12、翼缘板,13、l形钢板,14、多边形通孔,15、开口圆钢管,16、条形钢板,17、标准节,171、螺纹孔a,18、端节,181、螺纹孔b,19、套接板,191、通孔a,192,通孔b,193、套接螺栓a,194、套接螺栓b;
32.2、顶推组件,21、缸筒, 22、顶拉活塞杆,23、无杆腔油口,24、有杆腔油口,25、约束孔;
33.3、定位组件,31、定位螺孔,32、定位螺栓,33、定位辅板,34、辅板螺孔,35、l形夹臂;
34.4、提升组件,41、提升带,42、提升带孔,43、提升螺母,44、提升螺杆,441、螺杆段,442、棱柱段,45、折板,46、u形托板;
35.5、测位移组件,51、双测光测距仪,52、显示盒,53、反射板;
36.6、原始结构,61、螺栓球,62、原始待替换杆件,63、其他杆件,64、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8.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顶推组件2、提升组件4和定位组件3;
39.所述支撑组件1的内部具有贯穿长度方向的u形容纳槽11,其尺寸与原始待替换杆件62的尺寸相适配;支撑组件1的断面呈u形,其由位于中部的标准节17、位于两端的两个端节18和两个套接板19组成,所述标准节17长度方向两端的部分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a171;两个端节18的里端沿分别与标准节17的左端沿和右端沿对应贴合的设置,且两个端节18在靠近标准节17的一端均径向环绕的开设有多个螺纹孔b181,两个端节18远离标准节1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分布在前后两端沿外侧的一对翼缘板12;所述套接板19的断面呈u形,两个套接板19分别套设在两个端节18和标准节17的两处结合部位的外侧,且每个套接板19同时与标准节17和端节18贴合的连接,且每个套接板19在对应多个螺纹孔a17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a191、在对应多个螺纹孔b18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孔b192;套接板19与标准节17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a191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a171中的多个套接螺栓a193固定连接,套接板19与端节18之间通过穿过多个通孔b192后螺纹连接于多个螺纹孔b181中的多个套接螺栓b194固定连接;每个翼缘板12上均开设有多边形通孔14,且每对翼缘板12上的多边形通孔14前后相对应的设置;
40.所述顶推组件2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个端节18相背离的两端部;每组顶推组件2均由均匀的环绕在支撑组件1外表面的三个顶拉油缸组成;所述顶拉油缸的长度方向与支撑组件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顶拉油缸的缸筒21固定连接在支撑组件1的表面,其顶拉活塞杆22的端部开设有约束孔25,且朝向外侧的设置;
41.所述提升组件4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对翼缘板12相靠近一端的上方;每组提升组件4由提升螺杆44、提升螺母43和提升带41组成;所述提升螺杆44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每对翼缘板12上的两个多边形通孔14相对应的设置;提升螺杆44由螺杆段441和棱柱段442组成,其棱柱段442固定插装于多边形通孔14中,其螺杆段441位于支撑组件1的外侧;所述提升螺母43的数量为两个,且通过螺纹配合分别套装于两个提升螺杆44上螺杆段
441的外部;所述提升带41由u形托板46和相对的固定连接在u形托板46开口端外侧的两个折板45组成,u形托板46的尺寸与u形容纳槽11的尺寸相适配,且设置在u形容纳槽11中,两个折板45上在对应两个提升螺杆44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提升带孔42,且通过两个提升带孔42分别套设在两个提升螺杆44的外部,并搭接在两个提升螺母43的顶端;
42.所述定位组件3的数量为两组,分别设置在两对翼缘板12相远离一端的上方;定位组件3由定位辅板33、定位螺孔31和定位螺栓32组成,所述定位辅板33的长度与支撑组件1的开口端尺寸相适配,其中部开设有辅板螺孔34,其两端部在对应每对翼缘板12外端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一对l形夹臂35;定位辅板33通过一对l形夹臂35扣合在同一侧一对翼缘板12上;所述定位螺孔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螺孔31均开设在端节18的端部,且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顶推组件2之间,并与辅板螺孔34三者之间环向均匀的分布;所述定位螺栓32的数量为三根,一根定位螺栓32通过螺纹配合插装于辅板螺孔34中,另两根定位螺栓32通过螺纹配合分别插装于两个定位螺孔31中;
43.为了方便对杆件替换过程中进行准确可靠的监测,还包括测位移组件5,所述测位移组件5由双激光测距仪51、显示盒52和反射板53组成,所述测位移组件5为具有无线功能的测距仪,其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显示盒52连接,其贴合的安装在支撑组件1的外表面,其两个测距感应面分别对应待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外侧的两个螺栓球61的设置;所述反射板5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装配于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外侧的两个螺栓球61上,且分别对应双激光测距仪51的两个测距感应面的设置。
4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标准节17和端节18均由开口圆钢管15和一对条形钢板16组成,开口圆钢管15的开口位于顶部,且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其直径,一对条形钢板16均竖直的设置,且均沿开口圆钢管15开口处的两个端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对应的焊接于开口处的两个端沿上。
45.作为另一种优选,述标准节17和端节18均由开口圆钢管15和一对l形钢板13组成,开口圆钢管15的开口位于中部,且开口处的宽度等于其直径,一对l形钢板13的竖直段分别切向的固定连接在开口圆钢管15开口处的两个端沿上,且一对l形钢板13的水平段向相靠近的方向延伸。
46.为了保证同侧的三个顶拉油缸的同步动作,同一个顶推组件2中的三个顶拉油缸缸筒21上连接的无杆腔油口23与同一供油管路连接,同一个顶推组件2中的三个顶拉油缸缸筒21上连接的有杆腔油口24与同一回油管路连接。
47.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测位移组件5采用结构胶粘接在支撑组件1的外表面。
48.为了便于安装,所述显示盒52通过结构粘结于原始待替换杆件62每端外侧的螺栓球61上连接的其他杆件63表面。
4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50.步骤一: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组装;
51.s11:根据待替换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螺栓球61的最小净距,选择适合长度的标准节17、端节18和套接板19,并利用套接螺栓a193和套接螺栓b194组装形成支撑组件1;
52.s12:将每个端节18上三个顶拉油缸缸筒21的无杆腔油口23通过同一供油管路与液压油源连接,将每个端节18上三个顶拉油缸缸筒21的有杆腔油口24通过同一回油管路与油箱连接;
[0053] s13:在每个端节18上安装提升组件4;先将两根提升螺杆44的棱柱段442分别插装于每对翼缘板12上的两个多边形通孔14中,再将两个提升螺母43分别套设在两根提升螺杆44中螺杆段441的外部,然后将两个提升带孔42套设在两根提升螺杆44上螺杆段441外部,并使提升带41中的u形托板46置于支撑组件1中的u形容纳槽11中;
[0054]
s14:通过成对配合的一对l形夹臂35将两个定位辅板33分别安装在两个端节18上的两对翼缘板12上;
[0055]
s15:在待替换的原始待替换杆件62外侧的两个螺栓球61上连接的其他杆件63表面安装显示盒52,在支撑组件1的外表面安装双激光测距仪51,在待替换的原始待替换杆件62外侧的两个螺栓球61上安装两个反射板53;
[0056]
步骤二: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就位;
[0057]
s21:先将组装好的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置于靠近待替换的原始待替换杆件62的位置,再通过滑动的方式取下两个端节18上的定位辅板33,并确保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就位于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的两个螺栓球61之间,然后将原始待替换杆件62套入到u形容纳槽11中,并落入到提升带41上u形托板46中;
[0058]
s22:通过两组球约束绳建立两个顶推组件2与待替换的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的两个螺栓球61之间的连接;先使球约束绳穿过顶拉活塞杆22上的约束孔24,再使其从螺栓球61表面绕过螺栓球61并回到顶拉活塞杆22上的约束孔24,通过球约束绳25连接螺栓球61与顶推组件2中的三个顶拉活塞杆22;
[0059]
步骤三: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定位;
[0060]
在两个端节18上的一对翼缘板12上卡扣安装定位辅板33;然后装配三个定位螺栓32,并拧转三个定位螺栓32,使三个定位螺栓32周向抵紧原始待替换杆件62,并确保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的截面中心与支撑组件1的截面形心重合,完成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与原始结构6的定位连接;
[0061]
步骤四:杆件替换;
[0062]
s41:实施顶拉;
[0063]
通过对顶推油缸的伸出动作控制推动顶拉活塞杆22向外侧移动,以将两个螺栓球61顶远到所需要的距离,通过对顶推油缸的回缩动作控制带动顶拉活塞杆22向内侧移动,以利用两组球约束绳将两个螺栓球61拉近到所需要的距离;然后拧转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的套筒64放松原始待替换杆件62;
[0064]
具体地,若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为受拉杆件,对顶推油缸的回缩动作控制带动顶拉活塞杆22向内侧移动,从而束紧球约束绳25使顶拉螺栓23产生拉力,以实现对两个螺栓球61的拉力,直至将两个螺栓球61拉近到所需要的距离;
[0065]
若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为受压杆件,对顶推油缸的伸出动作控制推动顶拉活塞杆22向外侧移动,以对待替换的原始待替换杆件62两端的两个螺栓球61进行顶持,直至两侧的多个顶拉活塞杆22的端部将两个螺栓球61顶持到所需要的距离;
[0066]
s42:取出原杆;
[0067]
先移出两个定位辅板33;再利用扳手依次拧动多个提升螺母43,通过提升螺母43的移动将折板45向远离支撑组件1的方向顶起,在原始待替换杆件62从u形容纳槽11的开口处顶出时,取出原始待替换杆件62;
[0068]
s43:安装新杆;
[0069]
s431:先利用扳手依次拧动多个提升螺母43,使其转动到翼缘板12的端面,再将提升带41中的u形托板46置入到u形容纳槽11中;
[0070]
s432:先把新杆件放入u形容纳槽11中,再于两个端节18的两对翼缘板12上分别安装定位辅板33;
[0071]
s433:先通过微调多个定位螺栓32,使新杆件端部的高强螺栓与螺栓球61的螺孔对中,再拧动套筒64,以将高强螺栓拧入到螺栓球61中对螺栓球61产生顶持力或拉力,直至高强螺栓完全拧入到螺栓球61中;该过程中,分段同步转动顶拉螺栓23,对螺栓球61释放顶持力或拉力;
[0072]
为了确保更换后网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预先计算原始杆件62两端螺栓球61的球距变化允许值

l;在杆件替换过程中,通过测位移组件5全程监测球距的变化,并确保球距变化范围不超过
±△
l,从而确保替换过程中及替换后网架的安全系数。
[0073]
步骤五:装置回收
[0074]
控制顶推油缸动作使两侧的多个顶拉活塞杆22完全脱离螺栓球61,并松开球约束绳,确保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不再对螺栓球61产生顶拉作用;再取下两个定位辅板33,使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脱离新杆件,拆卸并回收装置。
[0075]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支撑组件具有u形容纳槽,可以在替换过程中利用u形容纳槽将原始待替换杆件套入支撑组件的内部,从而能方便的进行后续的替换操作;通过在支撑组件的两端部各固定连接有一对翼缘板,并于翼缘板上开设多边形通孔,可以方便的装配提拉组件;通过在支撑组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连接一个顶推组件,并使每个顶推组件均由三个顶拉油缸组成,可以通过顶拉油缸的顶拉活塞杆向外伸出的方式对螺栓球进行顶持作业,同时,还可以通过顶拉油缸的顶拉活塞杆向内回缩的方式将连接约束孔与螺栓球表面的球约束绳向内侧拉动,进而可以方便的对螺栓球进行拉动作业;使提升带由u形托板和两个折板组成,可以使u形托板置于u形容纳槽中,进而可以托住原始待替换杆件;使两个折板分别搭接在一侧的两个翼缘板上,使提升螺杆的棱柱段固定插装于翼缘板中的多边形通中,再使折板通过其上的提升带孔套设在提升螺杆螺杆段的外部,可以通过位于折板下方的提升螺母来提升提升带,进而可以将原始待替换杆件逐渐带动到u形容纳槽的外部;同时,在装入新杆件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提升组件中的u形托板进行初步承托;这样,通过提升组件的设置,不仅能方便原始待替换杆件的移除,还能使新杆件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使定位组件中的定位辅板的两端固定装配有一对l形夹臂,可以方便扣合在一对翼缘板上,进而可以配合定位螺栓实现对内部杆件的定位,再配合开设在端节上的定位螺孔和装配于定位螺孔中的定位螺栓,可以使原始待替换杆件或新杆件保持在更换网架杆件的装置内部,从而能方便的进行杆件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定位、原始待替换杆件的移除和新杆件的装入过程。同时,通过一对l形夹臂的设置,可以方便的从一对翼缘板的外端滑动的装配于一对翼缘板。本装置通过提升组件和定位组件的配合,可以将杆件定位于支撑组件之中,再通过顶升组件中顶拉油缸中顶拉活塞杆的横向移动,可以将该装置定位于待替换的原始待替换杆件的附近,这样,能使所有人工操作均集中在螺栓球位置附近,更适合高空作业,另外,由于两对翼缘板、两个提升组件和两定位组件均位于支撑组件的两端,这样,在该装置定位于原始待替换杆件附近时,施工人员只需要在待替换杆件两端的螺栓球位置即可操作,无需
额外搭设操作平台,极大的提高了高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并能有效节省施工成本;同时,由于提升组件的提升过程可以采用扳手进行操作,进而可以便于人工操作;通过顶推油缸的设置,提高了本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能有效提高杆件的替换效率。该装置通用性强,既可以用于既有网架结构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新建网架杆件的替换,既可用于网架直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弯曲杆件的替换,既可用于网架使用阶段受损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网架施工阶段弯曲杆件的替换,既可用于受压杆件的替换,也可用于受拉杆件的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