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9747发布日期:2022-07-23 10:1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楼面建筑支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适应管道安装、电气安装、水暖安装等,通常需要预留一些洞口,形成烟道洞、检查口等。在管道等安装结束后,通常需要对预留的洞口进行填充修补,维持楼面的平整性。
3.目前,常规的修补方式为:搭设支架、调整高度、铺设模板、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需要经历一系列步骤,实现对楼面洞口的修补。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修补洞口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脚手架进行施工,但洞口的尺寸较小,使得脚手架的形状偏细长状,存在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性不佳以及操作简便性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性以及操作简便性不佳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包括顶板、底板、支撑杆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杆与顶板相连,所述支撑杆用于与楼面抵接后将顶板架设于洞口上方,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顶板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所述底板用于供与楼面地面相抵接,所述底板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底板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底板旋转角度的固定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面洞口进行修补前,在固定组件的固定作用下,底板靠近连接杆转动并固定于倾斜状态,即可采用吊装工具将底板沿洞口滑移并穿过洞口。解除固定组件对底板的固定,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底板再次转动至水平,并与楼面洞口底面抵接,调整顶板与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顶板和底板稳定对楼面进行夹持。支撑杆对顶部进行支撑并预留灌装口,施工人员操作更加简便。且在修补洞口的过程中无需利用脚手架进行施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以及操作简便性。
8.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除固定组件对底板的固定后,第一弹性件恢复形变,自动推动底板转动至水平,无需使用者手动将底板推动至水平,使用者操作简便。
10.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和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固定块相连,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与底板相连,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供固定块嵌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楼面洞口修补前,拉动固定绳带动底板朝向连接杆转
动,使得底板可穿过楼面洞口,将固定块与固定槽嵌合,使得底板与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有利于底板穿过楼面洞口,无需登高安装底板和顶板,提高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性。
12.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锁定块,所述固定槽内壁上开设有相连通的滑移槽和锁定槽,所述滑移槽用于供锁定块滑移连接,所述锁定槽用于供锁定块嵌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底板和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时,将固定块沿固定槽滑动时,锁定块沿滑移槽滑移,当锁定块沿滑移槽滑移至极限位置后,转动固定块,使得锁定块与锁定槽嵌合,进一步增强固定块与固定槽之间的嵌合效果,有利于维持底板和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14.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杆上的卡合块,所述卡合块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底板上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用于供卡合块嵌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板穿过楼面洞口后,将固定块与固定槽分离,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底板自动朝向水平转动,进而卡合块与底板抵接并滑移连接,直至卡合块与卡合槽对齐,卡合块恢复形变并与卡合槽嵌合,再次固定底板和连接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在灌装水泥时,底板稳定维持水平状态并与楼面底面抵接,有利于稳定对灌装水泥进行承装。
16.可选的,所述卡合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棘爪,所述卡合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供棘爪嵌合,所述卡合槽内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棘爪与凹槽嵌合的第二弹性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合块嵌入卡合槽的过程中,卡合块挤压棘爪以及第二弹性件,卡合块可顺畅进入卡合槽,卡合块与卡合槽完全嵌合后,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棘爪转动至与凹槽嵌合,对卡合块与卡合槽的嵌合进行进一步的固定,灌装楼面洞口时,增加底板与楼面抵接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上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杆上,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顶板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楼面洞口灌装完毕且固化后,可转动螺杆,使得螺杆与第一杆分离,即可将底板取下,再拉动螺杆与第二杆分离,即可将支护结构取下,支护结构可再次利用。
20.可选的,若干所述棘爪上均连接有分离绳,所述分离绳远离棘爪的一端开设有分离杆,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分离杆与通孔嵌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取下后,拉动分离绳,使棘爪与凹槽 分离,可再次转动底板,使底板靠近连接杆并固定,有利于支护结构的再次利用。
22.可选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加固孔,所述底板上对应加固孔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顶板上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与顶板抵接,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与底板抵接,所述加固孔用于供加固杆穿过,所述加固杆上穿设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的一端与锁紧孔螺纹连接,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远离底板的一端与顶板的顶面抵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与底板夹持楼面后,将加固杆沿加固孔滑移,直至加固杆与底板抵接,再将中间杆穿过加固杆,通过转动中间杆使中间杆与底板螺纹连接并固定,再将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于中间杆上,实现对中间杆的固定。通过加固杆的设置,稳定
对顶板和底板进行支撑,提高水泥灌装的稳定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通过底板转动连接于支撑杆上,施工人员仅需要通过吊装即可实现对支护结构的安装,无需采用脚手架高处作业,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以及操作简便性;
26.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支护结构未安装时,使得底板维持靠近连接杆的倾斜状态,便捷将底板穿过楼面洞口,即便捷安装支护结构,当支护结构安装后,再次固定底板的水平状态,稳定承装灌装水泥,提高楼面洞口的修补效果;
27.通过加固杆的设置,进一步增强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即提高支护结构承装灌装水泥的稳定性,提高楼面洞口的修补效果。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显示中间杆的示意图。
30.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31.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11、加固孔;2、底板;21、铰接板;211、卡合槽;22、锁紧孔;23、分离绳;24、分离杆;3、连接杆;31、第一杆;32、第二杆;321、固定槽;322、锁定槽;323、滑移槽;33、螺杆;4、驱动件;41、第一弹性件;5、固定组件;51、固定块;52、锁定块;53、固定绳;54、卡合块;541、凹槽;55、棘爪;56、第二弹性件;6、支撑杆;7、加固杆;8、中间杆;9、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包括顶板1、底板2、支撑杆6和连接杆3,连接杆3包括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均为中空结构,第二杆32内穿设有螺杆33,螺杆33的一端与第一杆31螺纹连接,螺杆33的另一端与顶板1螺纹连接。第二杆32的一端与第一杆31抵接,第二杆32的另一端与顶板1的底面抵接。顶板1和底板2通过螺杆33相连。底板2上设有铰接板21,第一杆31和铰接板21铰接。支撑杆6固定与顶板1的两侧,支撑杆6用于与楼面抵接并对顶板1进行架设。底板2上设有用于驱动底板2转动的驱动件4,底板2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底板2旋转角度的固定组件5。
35.在固定组件5的固定下,底板2靠近连接杆3转动并维持倾斜状态,有利于底板2通过楼面洞口;当底板2完全通过楼面洞口后,解除固定组件5对底板2的固定;底板2在驱动件4的驱动下转动至水平,并与楼面底面抵接。再通过转动螺杆33,调整顶板1和底板2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得支撑杆6和底板2稳定对楼面进行夹持,施工人员可对楼面洞口进行修补。无需施工人员使用脚手架进行修补,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性以及操作简便性。
36.参照图1和图2,驱动件4包括第一弹性件41,第一弹性件41的一端与第一杆31固定,第一弹性件41的另一端与底板2固定,第一弹性件41用于驱动底板2远离连接杆3转动至水平。第一弹性件41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弹片,但凡是可以驱动底板2转动的弹性元件即
可,本实施例中选用弹簧。驱动件4可自动驱动底板2转动至水平并对楼面地面进行抵接,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操作的简便性。
37.参照图2和图3,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块51和固定绳53,固定绳53的一端与底板2固定,固定绳53的另一端与固定块51相连,本实施例中固定块51呈杆状设置,固定块51上设有锁定块52。第二杆32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固定槽321、锁定槽322和滑移槽323,固定槽321用于供固定块51嵌合,滑移槽323用于供锁定块52滑移,锁定槽322用于供锁定块52嵌合,锁定槽322沿固定槽321外周延伸设置。
38.拉动固定绳53带动底板2转动,当底板2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固定块51沿固定槽321滑移,锁定块52沿滑移槽323滑移,当固定块51与固定槽321嵌合后,转动固定块51,使得锁定块52与锁定槽322嵌合,使固定块51与第二杆32稳定连接,降低固定块51与固定槽321自动分离导致底板2转动的可能性。
39.参照图2和图4,为了进一步固定底板2和第一杆3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组件5还包括卡合块54、棘爪55和第二弹性件56,卡合块54固定于第一杆31靠近底板2的一端,卡合块54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卡合块54采用硬橡胶制成。铰接板21上开设有卡合槽211,卡合槽211用于供卡合块54嵌合。棘爪55转动连接于卡合槽211内壁上,卡合块54上开设有凹槽541,凹槽541用于供棘爪55嵌合。第二弹性件56的一端与棘爪55固定,第二弹性件56的另一端与卡合槽211内壁固定,第二弹性件56驱动棘爪55转动至与凹槽541嵌合。第二弹性件56可以为弹簧,也可以为扭簧,但凡是可以驱动底板2转动的弹性元件即可,本实施例中选用扭簧。
40.当底板2穿过楼面洞口后,转动固定块51使锁定块52与滑移槽323滑移连接,将固定块51与固定槽321分离,在第一弹性件41的弹力作用下,底板2朝向水平转动。当底板2转动至水平时,卡合块54与卡合槽211嵌合,先压缩棘爪55和第二弹性件56,当卡合块54完全与卡合槽211嵌合时,在第二弹性件56的弹力作用下,棘爪55转动至与凹槽541嵌合,固定底板2的水平状态,有利于底板2对灌装水泥的承装。在转动前,可将固定绳53与底板2分离。
41.参照图1和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底板2对灌装水泥的承装效果,在顶板1上设有加固杆7,顶板1上还开设有加固孔11,加固孔11用于供加固杆7穿过。底板2上对应加固孔11开设有锁紧孔22,加固杆7中穿设有中间杆8,中间杆8也为螺杆,中间杆8的一端与锁紧杆螺纹连接,中间杆8的另一端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9,锁紧螺母9的侧壁与加固孔11内壁抵接,锁紧螺母9的顶面搭接于顶板1的顶面。
42.在楼面修补完毕后,需要将顶板1和底板2拆卸,转动螺杆33,即可将螺杆33与第一杆31分离,再将锁紧螺母9与中间杆8分离,继续转动中间杆8,直至中间杆8与底板2分离,即可将底板2拆卸,顶板1同理也可拆卸,支护结构可再次利用。
43.参照图2和图4,在底板2拆卸后,需要再次调整底板2和固定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底板2上设有分离绳23和分离杆24,分离绳23的一端与棘爪55固定相连,分离绳23的另一端与分离杆24向来,分离杆24嵌入底板2中。拉动分离杆24,使得棘爪55与凹槽541分离,即转动底板2压缩卡合块54,使得卡合块54与卡合槽211分离。再将分离杆24再次嵌入底板2上,便于再次对卡合块54进行卡合。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免脚手架楼面洞口模板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底板2转动连接于连接杆3上,仅通过吊装即可将底板2穿过楼面洞口,再通过驱动件4和固定组件5
的配合,使得顶板1和底板2对楼面进行夹持,施工人员无需使用脚手架在高处安装支护结构,提高施工人员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操作简便性。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