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塔双回前后变呼高钻跨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0847发布日期:2022-07-26 23:2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同塔双回前后变呼高钻跨塔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铁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塔双回前后变呼高钻跨塔。


背景技术:

2.输电线路经常因路径或塔位局部限制,出现在近距离内需要前侧跨越障碍物,后侧钻越或进入限高区,同塔双回塔头较高,很难实现,现在一般采用的方案及问题如下:
3.1、采用常规导地线垂直排列同塔双回方案的,后侧跨越采用高塔,近距离再建一基耐张塔将线拉低钻越,此方案单侧至少需要两基塔,且距离很近,基本需要终端塔,占地较多,经济性差;
4.2、跨越塔采用常规导地线垂直排列、钻越采用导地线水平排列双回方案,后侧跨越采用高塔,近距离建水平排列的双回耐张塔;此方案问题是两基塔距离要满足导线垂直变水平的需要,场地要求大;
5.3、跨越塔采用常规导地线垂直排列双回、钻越采用两基单回的方案,跨越侧采用高塔,近距离建两基单回耐张塔,此方案对走廊宽度和地形条件要求比较高。
6.申请号为202021349147.9的实用新型申请公开了一种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钻跨塔,其塔身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跨越侧上相导线横担、跨越侧中相导线横担、跨越侧下相导线横担、钻越侧导线横担,跨越导线一回导线分别连接在跨越侧上相导线横担、跨越侧中相导线横担、跨越侧下相导线横担的一端,另一回导线分别连接在跨越侧上相导线横担、跨越侧中相导线横担、跨越侧下相导线横担的另一端,最后再设置引线与水平布置在钻越侧导线横担的钻越导线一一对应连接。该钻跨塔实现了输电线路在同一基铁塔一侧实现钻越功能,另一侧立即实现跨越功能,有效解决了狭窄路径区段实现钻越和跨越对空间和占地的依耐性,但是由于该铁塔跨越侧导线每回采用竖向布置方式,为了满足导线之间的电气间隙要求,该铁塔的塔身高度较高,特别在输送高电压时,加上跨越高度,塔身的高度往往达到几十米,施工难度大,稳定性差,且塔身过高易被雷击。另外,由于跨越侧导线每回采用竖向布置方式,而钻越侧导线采用水平布置,跨越侧导线与钻越侧导线之间的下引线设置结构复杂,布线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塔身高度,便于下引线布线的同塔双回前后变呼高钻跨塔。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同塔双回前后变呼高钻跨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设有钻越侧下横担,所述钻越侧下横担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回水平布置的钻越侧导线,所述钻越侧下横担的上方设有与塔身固接的跨越侧上横担,所述跨越侧上横担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回水平布置的跨越侧导线,所述跨越侧上横担上的跨越侧导线通过下引线与钻越侧下横担上对应的钻越侧导线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跨越侧上横担的底部设有与跨越侧导线位置对应的上绝缘子串,所述钻越侧下横担的顶部设有与钻越侧导线位置对应的下绝缘子串,所述下引线通过上绝缘子串与下绝缘子串下引,与钻越侧下横担上的钻越侧导线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跨越侧上横担的上方设有两个与其固接的跨越侧地线支架,两个所述跨越侧地线支架对称设置在塔身的两侧。
11.进一步地,所述钻越侧下横担的两端上方分别设有与其固接的钻越侧地线支架。
12.进一步地,所述跨越侧地线支架上设有跨越侧地线,所述钻越侧地线支架上设有钻越侧地线,所述跨越侧地线通过塔身内侧的下引线与对应的钻越侧地线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钻跨塔,集钻跨功能于一身,并只在塔身设置一根跨越侧上横担,将跨越侧的两回导线通过水平布置的方式设置在跨越侧上横担的两端,在布线时不需要考虑跨越侧导线在竖向方向的电气间隙,可以明显降低塔身高度,塔身的稳定性、防雷效果也更好,施工难度也更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钻跨塔,两回钻越侧导线和两回跨越侧导线均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下引线路径更短,设置更方便,且不存在交错的现象,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立体示意图;
16.图中所示:塔身1,跨越侧上横担2,钻越侧下横担3,钻越侧导线4,下绝缘子串5,下引线6,上绝缘子串7,跨越侧导线8,耐张绝缘子串9,跨越侧地线11,钻越侧地线12,跨越侧地线支架21,钻越侧地线支架31。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塔双回前后变呼高钻跨塔,包括塔身1,所述塔身1设有钻越侧下横担3,所述钻越侧下横担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回水平布置的钻越侧导线4,所述钻越侧下横担3的上方设有与塔身1固接的跨越侧上横担2,所述跨越侧上横担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回水平布置的跨越侧导线8,所述跨越侧上横担2上的跨越侧导线8通过下引线6与钻越侧下横担3上对应的钻越侧导线4连接。
19.钻越侧导线4的相邻两相导线之间以及跨越侧导线8相邻两相导线之间应满足电气间隙要求。跨越侧上横担2与钻越侧下横担3之间的间距具体根据跨越高度与钻越高度之差进行设置。
20.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钻跨塔的塔身1设置有一根与塔身螺栓连接的跨越侧上横担2。跨越侧上横担2的左端设有钻越侧一回导线,右端设有钻越侧一回导线。跨越侧每回导线的u相导线、v相导线、w相相导线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分别通过耐张绝缘子串9与跨越侧上横担2连接。钻越侧下横担3的左端设有钻越侧一回导线,右端设有钻越侧一回导线,钻越侧每回导线的u相导线、v相导线、w相导线也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分别通过耐张绝缘子串9与钻越侧下横担3连接。跨越侧上横担2的左端外侧的跨越侧导线8通过下引线6与钻越侧下横担3的左端外侧的钻越侧导线4连接,跨越侧上横担2的左端中间的跨越侧导
线8通过下引线6与钻越侧下横担3的左端中间的钻越侧导线4连接,跨越侧上横担2的左端内侧(靠近塔身方向)的跨越侧导线8通过下引线6与钻越侧下横担3的左端内侧的钻越侧导线4连接。跨越侧上横担2的右端跨越侧导线也采用上述方式通过下引线与钻越侧下横担3的右端钻越侧导线一一对应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钻跨塔,只在塔身设置一根跨越侧上横担2,并将跨越侧的两回导线通过水平布置的方式设置在跨越侧上横担2的两端,这样,在布线时不需要考虑跨越侧导线之间在竖向方向的电气间隙,因此,可以明显降低塔身高度,塔身的稳定性、防雷效果也更好,施工难度也更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钻跨塔,两回钻越侧导线和两回跨越侧导线均采用水平布置的方式,与现有的钻跨塔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下引线路径更短,设置更方便,且不存在交错的现象,安全性更好。
22.具体而言,下引线6可直接从对应的跨越侧导线8引下至钻越侧导线4上,也可通过绝缘子串引下。若下引线6直接从对应的跨越侧导线8引下至钻越侧导线4上,下引线6的垂度较大,为了安全,需要增大上横担和下横担上的耐张绝缘子串9的长度,以及导线之间的水平间距。为此,如图2所示,优选地,跨越侧上横担2的底部设有与跨越侧导线8位置对应的上绝缘子串7,钻越侧下横担3的顶部设有与钻越侧导线4位置对应的下绝缘子串5,下引线6通过上绝缘子串7与下绝缘子串5下引,与钻越侧下横担3上的钻越侧导线4连接。如此,可以减小下引线6的垂度,线路布置结构更安全。
23.35kv输电线路可以不用配地线,对于110kv、220kv需要全线架设避雷线。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钻跨塔符方便设置地线,所述跨越侧上横担2的上方设有两个与其固接的跨越侧地线支架21。两个所述跨越侧地线支架21对称设置在塔身1的两侧,以保证塔身受力平衡。同理,所述钻越侧下横担3的两端上方分别设有与其固接的钻越侧地线支架31。上述中的固接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焊接等。
24.为了保证安全,跨越侧地线支架21上设有跨越侧地线11,钻越侧地线支架31上设有钻越侧地线12。跨越侧地线11通过塔身1内侧的下引线6与对应的钻越侧地线12连接。跨越侧地线11与钻越侧地线12之间通过塔身1的内侧的下引线6连接,即,跨越侧地线11与钻越侧地线12之间的下引线6从塔身1的内侧通过,这样,跨越侧地线11与钻越侧地线12之间的下引线6布线方便,并充分利用了塔身结构,使得整个钻跨塔布线更紧凑合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