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8316发布日期:2022-08-05 19:3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2.防水卷材是由沥青、橡胶或其他有机材料制成的成卷防水材料。其中将沥青类或高分子类防水材料浸渍在胎体上,制作成的防水材料产品,以卷材形式提供,称为防水卷材。在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为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的渗漏,往往使用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2499333u公开了《一种耐穿刺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卷材主体,所述防水卷材主体的一侧固定设有上固定条,所述防水卷材主体远离上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设有下固定条,所述上固定条的下表面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下表面均对称固定设有弧形卡块,所述下固定条等距离设有多个与弧形卡块相对应的圆形卡孔,所述上固定条的下表面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t形卡条,所述下固定条等距离设有多个与t形卡条相对应的t形卡槽,所述防水卷材主体包括胎基层,所述胎基层等距离固定设有多个加强丝条,所述胎基层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有树脂防水层,所述树脂防水层的一侧均固定设有防穿刺层,所述防穿刺层的一侧均固定设有塑料层。
4.现有的防水卷材通常采用单向编织的金属结构,使得金属防刺结构的强度有所不足,在受到较大刺入作用力时,依然会发生防水卷材被刺穿的现象,降低了防水卷材的防穿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采用交叉编织的金属防刺结构,提高防穿刺性能的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
7.所述胎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且防水涂层的外壁设置有防穿刺层;
8.所述防穿刺层包括加固层,且加固层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交错编织的金属层;
9.所述防穿刺层的外壁设置有上阻燃层。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且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呈交叉结构编织。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金属层还包括第三金属丝,且第三金属丝横向编织在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的交叉位置处。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胎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阻燃层。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下阻燃层的下表面设置有保温层。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保温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软胶层。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胎基层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防穿刺层和下阻燃层之间分别设置有上粘胶层和下粘胶层。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加固层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至金属层表面的防脱头。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该防水卷材通过设置的交叉编织的金属层,可以在尖锐物刺入防水卷材内部时,使得金属层可以将刺入的尖锐物尖端起到防刺穿的作用,避免防水卷材发生贯穿损坏的现象,同时也能够提高防穿刺层自身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穿刺性能。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穿刺层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层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防水涂层;2、上阻燃层;3、防穿刺层;31、金属层;311、第一金属丝;312、第二金属丝;313、第三金属丝;32、加固层;33、定位杆;34、防脱头;4、上粘胶层;5、胎基层;6、下粘胶层;7、下阻燃层;8、保温层;9、软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3.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穿刺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5:
34.胎基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1,且防水涂层1的外壁设置有防穿刺层3;
35.防穿刺层3包括加固层32,且加固层32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交错编织的金属层31,可以在防穿刺层32内形成强度较高的防穿刺结构,避免防水卷材被尖锐物体刺穿而伤及防水涂层1;
36.防穿刺层3的外壁设置有上阻燃层2,用于对防水卷材起到高温阻燃的效果。
37.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防水卷材铺设在建筑物上的防水位置,使得防水涂层1能够避免水渍浸入到建筑物上,通过设置的交叉编织的金属层31,可以在尖锐物刺入防水卷材内
部时,使得金属层31可以将刺入的尖锐物尖端起到防刺穿的作用,避免防水卷材发生贯穿损坏的现象,同时也能够提高防穿刺层3自身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穿刺性能,增强了防水卷材的使用效果。
38.金属层31包括第一金属丝311和第二金属丝312,且第一金属丝311和第二金属丝312呈交叉结构编织,可以在金属层31内形成交叉结构的编织层,使得第一金属丝311和第二金属丝312相互咬合,即可增强金属层31的强度,金属层31还包括第三金属丝313,且第三金属丝313横向编织在第一金属丝311和第二金属丝312的交叉位置处,能够对第一金属丝311和第二金属丝312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极大的缩小金属层31上的缝隙,从而能够对刺入的尖锐物尖端起到防刺穿的保护作用,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穿刺性能。
39.胎基层5的下表面设置有下阻燃层7,于对防水卷材内侧建筑物上的高温火苗起到阻燃防护作用。
40.下阻燃层7的下表面设置有保温层8,可以对建筑物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从而实现建筑物内冬暖夏凉的效果。
41.保温层8的下表面设置有软胶层9,使得软胶层9铺设在建筑物上,并且与建筑物上的凹凸结构接触时,能够相对应的形变,确保防水卷材铺设状态的平整度。
42.胎基层5的两侧外壁且位于防穿刺层3和下阻燃层7之间分别设置有上粘胶层4和下粘胶层6,用来对胎基层5的上下两侧起到粘结固定的作用,提高防水卷材各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3.加固层32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杆33,且定位杆33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至金属层31表面的防脱头34,若干个定位杆33等距贯穿设置在加固层32上,可以对金属层31和加固层32的位置状态起到加固连接的作用,确保金属层31和加固层32每一处位置的相对静止,防止金属层31在受到尖锐物穿刺时发生左右偏移或褶皱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防穿刺层3的防穿刺效果。
4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