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面与隔墙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4612发布日期:2022-08-20 00:1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基面与隔墙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钢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拆装方便的轻钢房基面与隔墙节点。


背景技术:

2.轻钢墙体结构体系,由轻钢密肋梁柱及符合维护结构共同受力,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卓越,施工周期短,保温效果好,是新型的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结构体系。由于轻钢腔体结构的诸多优点,轻钢房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由于现有的轻钢房需要现场搭建,所以需要大量的安装工人到建筑工地。工人到施工现场往返浪费较多时间,成本较高。尤其是房间内部需要多个承重墙隔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发明一种框架式轻钢房基面与隔墙节点的连接方式。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面与隔墙节点,包括若干第一连接体,相邻所述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设置,并且组成第一面,还包括隔断墙体,隔断墙体与第一连接体固定连接设置,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填充腔体和第一覆盖腔体,所述隔断墙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固定设置在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与第一面固定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挂板;两相邻第一连接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挂板与第一面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两面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之间为第一覆盖腔体,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为第一填充腔体。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的外缘设置有第一护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相邻两第一护板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三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护板上,第二限位块固定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护板上。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相邻两第一护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余同件和第二余同件,所述第一余同和第二余同件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第一护板上,第一余同和第二余同件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隔板远离第二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装饰面,第二隔板远离第一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饰面。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隔板远离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定位件。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体在安装前
已经将第一覆盖腔体与第一填充腔体组装成型,隔断墙可以根据需要将轻钢房内部隔成若干房间,并且通过该节点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第三连接件将挂板与第一面、第一连接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起到分割轻钢房的效果,该连接方式简单,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间隔轻钢房。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3.图1是基面与隔墙节点的剖视图。
14.图2是第一连接体的局部剖视图。
15.图3是第一连接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
17.如图1-3所示,基面与隔墙节点,包括若干第一连接体101,相邻所述第一连接体101固定连接设置,并且组成第一面101a,还包括隔断墙体,隔断墙体与第一连接体101固定连接设置,并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体101包括第一填充腔体103和第一覆盖腔体104,所述隔断墙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固定设置在第一面101a上,所述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与第一面101a固定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挂板506;两相邻第一连接体10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7,挂板506与第一面101a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件507。
18.轻钢房建设过程中,基面是整个轻钢房的基础。若要搭建一个轻钢房,基面是连接的基础,本技术方案就是一种将模块化的第一连接体101依次连接组成第一面101a,其中第一连接体101不光包括第一面101a还包括保温、隔热的第一填充腔体103和用于连接相邻第一连接体101的第一覆盖腔体104,并且在第一填充腔体103和第一覆盖腔体104之间还设置有防水膜,避免地面的水气进入轻钢房内部,危害内部居住人的安全,防止潮湿的空气对轻钢房的腐蚀,第一覆盖腔体104内设置有连接相邻第一连接体101的第一连接件107。在第一面101a上根据需要设置隔断墙体,其中隔断墙体依靠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组成,并且在靠近第一面101a的一端设置有挂板506,通过第三连接件507将挂板506与第一面101a、第一连接板109连接成一个整体,起到分割轻钢房的效果,该连接方式简单,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间隔轻钢房。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填充腔体103内填充了石墨聚苯材料。
19.第一连接体101包括第一填充腔体103和第一覆盖腔体104,组成第一填充腔体103和第一覆盖腔体104有多种方式,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第一连接体101包括第一连接板109和第二连接板110,所述第一连接板109和第二连接板110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11,第一连接板109和第三连接板111之间为第一覆盖腔体104,第三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0之间为第一填充腔体103。第一填充腔体103和第一覆盖腔体104是通过平行的第一连接板109、第二连接板110、第三连接板111分隔而成的。其中第一连接板109和第三连接板111之间为第一覆盖腔体104,第三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0之间为第一填充腔体103。
20.由于第一填充腔体103和第一覆盖腔体104之间还设置有防水膜,防水膜设置在第三连接板111远离第一连接板109的一面,防水膜需要进行固定。
21.所述第一连接板109与第三连接板111之间的外缘设置有第一护板112,第三连接
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3。第一支撑板113设置在第三连接板111与第二连接板110之间可以对防水膜进行固定,并且对第三连接板111进行支撑。
22.第二连接体102是靠重力堆叠在一起就可以拼接成第二面102a,第一连接体101一旦底部不平整,无法组成第一面101a,为了保证第一面101a的平面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相邻两第一护板112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块107a、第二限位块107b、第三限位块107c,所述第一限位块107a与第三限位块107c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护板112上,第二限位块107b固定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护板112上,所述第二限位块107b插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块107a与第三限位块107c之间。将第二限位块107b插在第一限位块107a与第三限位块107c之间,此时保证了相邻第一连接体101之间充分连接成一个整体,又保证了第一面101a更加平整。
23.相邻两第一护板11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余同件114a和第二余同件114b,所述第一余同114a和第二余同件114b分别设置在相邻两第一护板112上,第一余同114a和第二余同件114b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24.所述第一隔板501远离第二隔板50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装饰面504,第二隔板502远离第一隔板5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装饰面505。由于隔断墙设置在轻钢房内部,所以隔断墙均需要进行内部墙体的粉饰,因此我们增加了第一装饰面504和第二装饰面505.
25.组成隔断墙是通过第一隔板501和第二隔板502,当第一隔板501与第二隔板502较大的时候,难以控制第一隔板501与第二隔板502之间的距离,造成隔断墙倾斜或坍塌,不美观并且安全性较低。所述第一隔板501远离第二隔板502之间设置有若干定位件503。为了提高隔断墙的牢固性,在第一隔板501与第二隔板502之间增加了定位件503。
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所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不能被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